APP下载

重庆市高铁快运规划发展探讨与建议

2022-05-17周利锋任瀚堃

低碳世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客货快运客运

周利锋,任瀚堃

[1.重庆市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重庆 401120;2.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重庆 401120]

1 概述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务飞速增长,快递业务量从2016年的321.8亿件增至2020年的833.6亿件,5年间增长约159%。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结构也转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品的运输需求日益提高。随着我国“八纵八横”的高速铁路网络逐步形成,全国主要城市的高铁覆盖率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高铁网络的逐步完善与高附加值产品的运输需求相契合,我国的高铁快运业务开始发展。在国家层面,国务院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高铁快运的发展。2022年1月7日,国务院发布《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要求大力发展铁路快运,推动冷链、危化品、国内邮件快件等专业化联运发展。201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在运输总量达到一定规模的通道,开发铁路货运班列、点到点货运列车、大宗货物直达列车等多频次多样化班列产品,构建快捷货运班列网络。充分发挥高铁运能,在有条件的通道实现客货分线运输。

国家在对高铁快运提出政策支持的同时,也对高铁快运的服务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关于高铁快运的运输组织研究,大多从一般性角度探讨了高铁快运的作业流程、产品设计和运输组织策略[1-4],少有针对具体城市进行分析。根据重庆市高铁和产业发展现状,本文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可更好地促进重庆市高铁快运市场的发展。

2 高铁快运运输服务分析

2.1 高铁快运货物分析

传统铁路货运主要运输时效性要求低、附加值低、质量体积大的货物,如煤炭、钢铁等,而高铁列车速度快、运输成本更高,因此高铁快运应关注于附加值更高的,运输时效性更强的货物。高铁快运的主要运输货物及运输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高铁快运的主要运输货物及运输要求

从表1中的高铁快运常见运输货物可以看出,各类货物对于运输环境的要求差异较大,在进行货运组织时,需要针对不同货物选择不同的货运组织方式。

2.2 高铁快运列车开行模式分析

目前常见的高铁快运列车开行模式大致可分为4种,分别为捎带运输、客货连挂、客货共线和客货分线[5]。

2.2.1 捎带运输

捎带运输模式是利用客运动车组装载货物进行运输。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利用普通客运动车捎带货物和利用高铁确认车捎带货物。该模式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增设高铁线路和车辆,不会增加高速铁路的行车压力。但由于利用客运动车组装载货物,适宜装载的货物种类有限,并且装卸作业时对旅客造成干扰较大。

2.2.2 客货连挂

客货联挂模式是利用客运车辆和线路运输货物,但是旅客和货物分装在不同车厢内,以联挂的形式运行。该模式同样存在货物装卸作业干扰旅客的情况,并且该模式需要对列车组进行摘挂解编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运输组织的作业量和难度。

2.2.3 客货共线

客货共线运输模式是指在同一条高速铁路线路上既开行客运列车也开行货运列车。该模式下,客运与货运列车有单独的开行方案,这种方式有利于缓解列车进站时,客货同时到站的作业压力,减少客货交叉影响。但该模式不适于客运需求较大的线路。

2.2.4 客货分线

客货分线模式是指客运列车和货运列车有独立的铁路线路,开行的客运列车和货运列车运行时互不干扰。目前我国高速铁路主要是进行旅客运输,单独规划建设货运专线成本较高,但随着高铁快运市场的发展,客货分线独立运输将是未来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方向。

2.3 高铁快运服务产品分析

目前我国高铁主营高铁快运产品有“当日达”“次晨达”“次日达”“隔日达”等。

(1)“当日达”。“当日达”产品的时效性要求为:寄件截单时间为当日12:00,送达时间为当日22:00之前。“当日达”的货物时效性很强,且运输时间与客运列车客运时间重叠,多采用捎带运输方式。

(2)“次晨达”。“次晨达”产品的时效性要求为:寄件截单时间为当日12:00,送达时间为次日11:00之前。“次晨达”的货物运输时间包含夜间,在运输方式上可利用高铁确认车或者夜间开行的高铁动卧列车运输。

(3)“次日达”。“次日达”产品的时效性要求为:寄件截单时间为当日18:00,送达时间为次日18:00之前。“次日达”的货物种类较多,货运量较大,可以适应多种运输组织方式,通常使用专门的车厢进行货物存放。

(4)“隔日达”。“隔日达”产品的时效性要求为:寄件截单时间为当日18:00,送达时间为隔日18:00之前。“隔日达”货物的种类最多,适用于所有运输组织方式。未来高铁快运市场拓展后,可考虑使用货运专列或货运专线运输。

3 高铁快运发展情况及启示

3.1 国内外高铁快运发展情况

3.1.1 国外高铁快运发展情况

国外的高铁快运业务发展较早,20世纪90年代,欧洲部分国家开始尝试借助高速铁路运输时效性高的邮件[6]。

1984年,法国国营铁路公司和法国邮政联合推出了邮政专列,主要运送信函、快件和包裹等小型货物。2011年由于货运需求量下降、运输成本提高和车辆维修费用的提高,停运了部分车辆。

1996年,英国皇家邮政公司以合同形式与铁路货物运营商合作运营邮政列车。之后,英国皇家邮政公司由于其他运输企业签订合同,利用高铁动车运输邮件。

1991年,德国首次开行货运列车,由于货源不足,于1995年停运。2000年,德国邮政与德国铁路合作开行城际包裹列车,采用客货共线的运输组织方式,利用铁路线路夜间检修时间,开行货运列车。

3.1.2 我国高铁快运发展情况

我国的高铁快运业务开展较晚。2012年,我国开始利用高铁动车进行快递运输。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顺丰速运、中国邮政等国内多家物流快递企业,利用武广高铁广州南—长沙南路段开行用于检测道路安全的动检车提供高铁快运服务。之后各铁路局纷纷效仿,开始开展高铁快运服务。目前,我国推出了“当日达”“次日达”“隔日达”等多种运输产品,高铁快运经营网络已覆盖全国200多个高铁车站。但我国高铁快运业务处于发展初期,基础设施尚不完善,与社会企业联系不密切,导致整体作业量有限。

3.2 国内外高铁快运的启示

总结我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过往经验,对我国高铁快运服务有以下的启示。

(1)预先判断市场体量:高铁车辆运输成本高,适宜运输附加值高、时效性强、重量小、体积轻的货物,在城市规划设置高铁快运时,需要对该城市的产业需求进行评估,避免运力过盛。

(2)合理进行行车组织:结合不同货物的运输要求,充分利用客运车辆的空闲空间、夜间线路的空闲时间进行货物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3)积极关联社会企业:物流运输多式联运化趋势明显,铁路与其他社会企业合作可以加快物流衔接过程,加强与市场的联系。

(4)规划发展基础设施:结合国家高铁网规划,研究货运专线及高铁快运基地布设,配备专用车辆以及相关服务备,实现高铁快运物流的专业化发展。

4 重庆市高铁快运现状及发展建议

4.1 重庆市铁路网现有规划分析

目前,重庆市规划形成衔接成都、兰州、西安、襄阳、武汉、长沙、贵阳、昆明等8个方向的环线放射状铁路网,主要客运节点有重庆站、重庆西站、重庆北站、重庆东站“四主”客运站,其承担的主要客运业务如表2所示。

表2 重庆市主要客运站承担的主要客运业务

重庆市货运系统布局为规划形成“1+2+12”的三级物流节点网络(表3),预留重庆北站、重庆东站、重庆西站等动车所(存车场)办理高铁快运的条件。

表3 重庆市物流节点网络

4.2 重庆市发展高铁快运的优势

结合现有铁路网规划和相关政策,重庆市发展高铁快运主要有以下优势。

(1)地理区位较好。重庆市位于我国西部腹地,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桥头堡”。

(2)政策优势较强。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建设重庆陆港型物流枢纽,推进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中提出,要布设一批铁路物流基地,满足大宗货物、集装箱、冷链以及高附加值货物等多样化、个性化运输需求。依托国家政策,重庆发展高铁快运有良好的支撑。

(3)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目前,重庆市有重庆站、重庆北站、重庆西站、重庆东站4个主要客运站,其中重庆北站、重庆西站、重庆东站等动车所(存车场)预留高铁快运作业条件。货运枢纽方面,重庆市有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南彭公路物流基地、珞璜港等国家级物流枢纽。整体而言,重庆市高铁快运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4.3 重庆市高铁快运规划发展建议

结合国内外高铁快运的发展历史与重庆市在铁路货运方面的优势条件,对重庆市高铁快运规划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分阶段考虑运输组织方式。在高铁快运市场尚未全面打开时,优先考虑选择捎带运输方式进行运输,利用客运列车闲置空间和高铁确认车进行货物运输。在充分调研重庆市物流市场情况后,考虑发展客货共线和客货分线的运输组织方式。

(2)依托国家政策,规划设计高铁快运基础设施。论证重庆市建设货运专线的实施的可行性,结合目前重庆市现有高铁网络和枢纽节点规划,研究高铁快运基地布设。

(3)积极研究场站作业流程及标准。高铁快运货物与传统铁路货物种类差别较大,部分货物对运输装卸的要求较高(如生物医药类货物)。对于此类货运,应建立相应的货物装卸运输作业流程,避免不当货运作业导致货物损失,减少货运作业对旅客的影响。

5 结语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政策文件提出,到2035年要基本形成“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的“全球123快货物流圈”。高铁快运作为高效快速的物流运输方式,在未来的交通运输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对于重庆市而言,积极研究、提前布局有助于把握市场发展先机。本文从重庆市政策和既有规划的角度对高铁快运提出了发展建议,具体的规划实施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客货快运客运
国内外高铁快运业务发展的对比及启示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用综合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
春回大地
百花齐放的“定制客运”,能否拯救道路客运市场?
提高客运驾驶人安全意识
中国高铁快运强势品牌构建对策研究
台湾客运业:高铁躲过破产危机?
津蓟、塘承高速客货分流方案研究
高速公路客货混用复式收费系统设计
海口港新海港区客滚码头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