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泥湾油田松树林-新窑区长63沉积微相分析研究

2022-05-17樊平天吉朝辉王冬艳何月平

云南化工 2022年4期
关键词:层理砂体区长

樊平天,孙 敏,吉朝辉,王冬艳,何月平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南泥湾采油厂,陕西 延安 716000)

鄂尔多斯盆地是在古生代地台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大型内陆坳陷,盆地的沉积相对长期稳定。现今的构造格局可划分为6 个一级构造单元,分别是:北部的伊盟隆起,南部的渭北隆起,东部的晋西挠褶带,中部的伊陕斜坡,中西部的天环坳陷,以及西部的西缘逆冲带。该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展示了湖盆从形成扩张,然后凹陷萎缩,最终直至消失的阶段。其中,长6油层组为松树林-新窑区主力油层组。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油区内单井日产水平低,产量递减快。近几年发现一批长63油层(图1、表1),存在沉积相特征与砂体展布特征不清楚的的问题,所以需要对其有一个非常透彻的了解和认识,对研究区长63开展沉积相研究[1]。

表1 研究工区地层划分标准

图1 研究工区位置图

1 沉积相标志

岩石颜色和岩石类型是判断沉积物形成时物、化情况重要依据之一。通过研究区测井资料,岩心观察,古生物标志等对研究区沉积微相进行划分[2]。

1.1 岩石学成分

图2 研究区长6油层组砂岩岩石类型三端元图

1.2 沉积构造特征

由于沉积物的成分、结构和颜色等理化性质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特征。通过沉积时期的的各种沉积信息可以划分沉积相,沉积亚相和沉积微相[3]。

通过岩心观察,研究区长63主要为发育砂岩和泥岩(图3),砂岩主要呈浅灰、灰色,灰褐色,粒度为中、细粒,泥岩颜色普遍为黑色。其中,还发现煤层、植物碎片等。可以表明,长63油层组当时是水下还原环境[4]。

不同的层面构造和层理构造可以反映出水动力的强弱[4]。研究区岩心观察到的层面构造主要发育波痕和冲刷面,受水动力与沉积物类型的影响,是沉积环境识别的重要依据。通过岩心观察,发现研究区长6的层面构造有砂岩中的冲刷面和泥岩中的动植物化石(见图3c)。

a.N419井,646.7 m,长6,浅灰色细砂岩 b.C256井,644 m,长6,灰黑色泥岩 c.N230井,551.6 m,长6,植物根茎图3松树林-新窑区地区长6水下沉积岩心特征

层理是碎屑岩储层沉积构造的标志性特点,在当时的水动力条件条件下,岩石层理的发育可以看出水动力的强弱。块状层理、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等在研究区主要发育。综上,这都反映研究区长6储层沉积砂体形成于水下还原环境中[5]。

1.3 测井相研究

结合研究区岩性特征、沉积旋回、沉积构造特征,以及测井曲线幅度、形态、旋回、齿化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区长6测井相特征(表2),得出研究区主要测井相有钟型、箱型、漏斗型、锯齿状等,其中漏斗型是河口坝的标志性特征[6]。

表2 长63油层组测井相标志特征

2 沉积微相研究

测井曲线有很多种类,反映不同的性质特征,再结合岩石颜色、岩石类型与沉积构造,对研究区沉积微相类型进行分析,得到研究区长6油层组为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坝微相、天然堤微相和分流间湾微相[3]。

2.1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

研究区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类型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分布广泛,具有明显的河流沉积特征,受到河流冲击后发生水流改道。测井响应特征表现为自然伽马与自然电位,呈中高幅的钟箱型和高幅的锯齿状箱型,反应沉积过程中水动力条件逐渐变弱,且物源供给变少和较强水动力条件下的砂体快速堆积的过程。在纵向上,砂体由下向上变为,具有正韵律沉积序列,粒度逐渐变细,底部有明显的冲刷面。砂岩颜色以浅灰、深灰色为主,主要发育交错层理、板状层理以及平行层理,与下伏的岩层接触常以岩性突变或粒度突变为主[4]。

2.2 河口坝微相

沉积物由上游来,沉淀于河口,从而形成河口坝,是湖水流速较慢沉积下的微相,剖面具有较强的分布规律,大部分具有反粒序。岩性自下而上主要为深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测井响应特征一般是以顶部突变的中高幅漏斗型形态来识别。常见的层理构造有平行层理、波状层理、水平层理等[6]。

2.3 天然堤微相

天然堤位于河道两旁,向河道方向一侧较抖,向外一侧较缓。该沉积微相的沉积物以极细的砂和粉砂为主,常见的砂岩类型以深灰色粉砂岩和黑灰色泥质砂岩为主,层理构造受流水控制较明显,主要发育砂纹层理、波状层理和交错层理,并且可以看到少量的植物化石碎片[7]。

2.4 分流间湾微相

岩性以黑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岩为主,常见到水平层理和砂纹层理,水动力环境适合生物生存,水体平静,在观察中见到大量的生物遗迹,植物叶片化石、虫孔和生物扰动构造,测井响应特征形态呈低幅度齿状[8]。

3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3.1 沉积微相剖面特征

沉积剖面相是明确沉积展布及纵向演化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研究区的连井剖面分析,论述了沉积系统的水平方向展布特征以及演化特征,将地层和沉积微相类型的空间展布表现出来。研究区长63油层组主要沉积作用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9]。如图4所示。

图4 长63油层沉积相剖面图

3.2 沉积微相与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长63时期,鄂尔多斯盆地沉降减缓,湖盆开始收缩,进入三角洲建设期。从长63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看出,主要有2~3支水下分流的河道砂体,沿着物源方向呈北东向西南展布。绘制的过程中,结合测井相解释的成果,将砂地比高于0.3的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砂地比低于0.3的划分为分流间湾。研究区油区长63油层组砂体受湖盆变化影响,砂岩厚度一般在1~10 m,砂体连通性较好[10]。

4 结论

1)研究区长63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相,沉积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坝微相、天然堤微相和分流间湾微相。

2)研究区长63砂体发育较好,呈北东向西南展布,河道较宽,发育2~3条三角洲的前缘河道砂体,自下而上砂体逐渐增加且连通性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层理砂体区长
层理灰岩抗拉力学参数各向异性及破裂特征分析
考虑层理影响的威远页岩气储层压裂裂缝高度预测模型及施工优化方法
砂体识别组合方法在侧缘尖灭油藏的应用
曲流河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及流体运移机理
富县地区长8致密油储集砂体成因及分布模式
渤海河流相油田储层连通性研究与挖潜实践
——以KL油田3-1483砂体为例
层状岩体中层理刚度对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
东营凹陷北带沉积体系特征研究
区长“不开心”
最后的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