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整合策略研究分析

2022-05-14王宝丽

文化产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出版业图书数字化

王宝丽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通过数字技术对内容进行编辑,通过数据网络把出版作品传送到用户手中,由于其成本低、分发速度快、受众广泛、内容新颖等特点,向数字化转变目前已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大趋势,传统出版正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因此,在网络大数据时代,传统出版要实现应有的价值,就需要对传统的销售渠道、出版方式进行改革,并寻求与数字出版之间的整合策略。为了满足网络信息时代对出版行业的需求,促进出版行业的发展,本文探讨了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之间的联系,得出我国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整合发展路径。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比较分析

信息组织方式变革,从独立分工到资源共享

“出版即是信息的组织,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组织方式的变革。”在几千年的出版史上,数字出版是有史以来成本最低的一种。在传统出版中,传播过程、内容制作、设计、印刷、发行等都是各自独立的、完全不同的过程。在数字出版中,信息的初步组织应考虑到整个过程的数字化和利用,其全面的管理要求改变信息的组织形式,例如,建立数据库、各个部门之间的交互体验等,使各个部门能及时按照工作表的要求进行反馈,使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传统出版中,信息的組织规范、严格,符合新闻、知识的生产出版次序,但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1 ]。因此,现代出版的编辑工作已由传统的出版流程、编辑和校对模式转向了数字化出版模式,并充分运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对网络资源进行了智能化规划,并实现了远程合编和在线编辑,使现代数字出版编辑过程更加立体化。

内容管理方式变革,从定量出版到按需出版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电子出版物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最小的数字出版单位是以知识为基础的,随着信息组织方式的改变,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必然。信息的发布、个性化的发布和随意的“组装”,使得信息知识和内容在瞬间发生改变。它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今社会对信息资源的快速发布和多频率的需求,能够与多个主体进行全方位互动。根据2020年亚马逊的数据统计,美洲的电子书销量比纸质图书更多。同时,由于现代网络信息的迅速更新与迭代,印刷与出版的速度滞后于网络内容更新的速度,从而导致了大量的纸质资源的浪费。在此背景下,就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图书进行分类,构建与图书内容相符的数字化文档[ 2 ]。在不增加图书的情况下,作者和出版者可以随时更新、修改书籍的内容。临时订制是针对顾客的需要,实现更具个性化的服务,能有效地减少因信息延迟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从数量到需求,是由传统的纸本向数字化的跨越,也是未来最具冲击力和最及时的营销策略。

传受互动模式变革,从读者到用户

数字出版时代,出版由“物流”向数字化“信息流”转变,由机械的“定量出版”向方便“按需出版”转变,出版行业也在发生着改变。传统的出版物生产与发行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传播模式由单向的传播转向双向的互动,由原来的读者群体变为了一个动态的使用者。从阅读者向使用者的转变,其实就是在大数据时代,人们阅读和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从读者的视角来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向用户展示着大量的、分散的信息。信息、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使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现在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阅读的第一选择。所以,在数字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阅读的时间也越来越碎片化。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出版编辑往往是根据市场调研来进行书籍的选题与策划,而在书籍出版后,又将书籍的挑选和阅读权交给了读者。但是,随着数字出版的不断发展,原来的读者变成了使用者,图书已变成了一种商品。在此背景下,数字出版编辑工作既要重视营销的前期调查与创意策划,又要重视后期的宣传工作。在移动网络时代,传送与接收之间的联系由原来的单向传送变成了双向传送。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通过选择和获取更多的个性化服务增强与传播者之间的联系。为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出版社需要不断地开发和完善各种不同的产品。

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整合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出版的兴起与普及,给传统的出版带来了一些影响。在这种大环境下,必须对传统出版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积极探讨。具体来说,需要对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的整合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有助于推动出版行业长效稳定发展

在网络时代,我们需要新的技术和力量来支撑出版行业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建设。在传统出版中引入数字出版,推动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的整合发展,对促进我国出版行业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我国的出版业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随着数字化出版方式的兴起,数字出版体系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出版渠道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对出版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出版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市场和新的消费群体,为出版业的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信息化时代,读者的阅读和心理需求表现出了明显的多样化、个性化倾向,同时也表现出了迫切的阅读需求。总体而言,数字化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数字出版物在出版业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步提高,对当代社会的阅读服务也有很大的影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随着受众和读者的需要不断发生变化,我们要积极地探索数字化出版和传统出版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借助数字出版的广大群众基础,为出版业的发展创造适宜的发展条件。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深度整合,使数字出版技术与传统出版的专业优势相互融合,提高出版行业的一站式服务品质,并使其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保证了出版行业的稳定发展,满足现代人的心理和文化需要。

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数字出版发展规模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在出版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出版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由于数字化出版技术的迅速发展,渠道商、出版商、运营商、开发商等各厂商都在积极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各大厂商借助先进的数字出版技术,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对传统出版行业而言,这也是出版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推进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整合,既能使传统出版得以持续发展,又能拓展发展空间,实现数字化、国际化发展。这将有助于我们借助整合发展的力量,在全球范围内提高我国数字出版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数字出版事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F247811B-E680-41F4-92E0-34DFD6626189

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深度整合的策略分析

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深度融合能够使数字化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数字出版是广大读者认同和重视的出版方式,是推动数字图书阅读和点击的重要途径。另外,对传统出版来说,通过数字出版业的网络传播,可以提高书籍的发行速度,使电子书的发行数量大大超过以前的发行数量。所以,必须加强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使出版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从而提高出版业的收益。

建立科学思维

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之间的整合不能只是单纯的融合,而是要走一条更加适合网络思维的一体化整合之路。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休闲方式。与此同时,出版业也应意识到,数字化、信息化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只有形成科学的思考,才能让从业人员对数字出版产业有更深入的认识与研究,从而推动出版内容的发布与业务模式的转型,并寻求更加科学的整合途径。

促进资源整合

在过去几年里,传统出版业已积累了大量的出版物,而在这个过程中,许多高品质的出版物也逐渐变成了一种珍贵的资产。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整合,其首要目的在于将优质的出版物通过可靠的途径上传至网络,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制定一套严密的、可靠的版权保障体系,以保障出版社和作者的合法权益。其实,出版业在整合资源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数字化出版的技术资源,充分发挥数字化出版技术的优势,使之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信息的要求。比如,在电子商务时代,人们可以利用电子产品中的二维码、虚拟书籍等技术,让用户在平板和智能手机上尽情阅读。在这一进程中,传统出版为出版业带来了丰富的内容资源,同时数字出版也为当代互联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可以说,这种整合为目前和将来出版模式的革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优化大数据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处理、传输和交换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传统出版行业的缓慢发行与销售循环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整合数字化出版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大数据运用机制的优化。首先,在网络上收集读者的阅读习惯、评论、年龄分层等信息,建立图书行业的数字化数据库。其次,要为出版商提供更畅通的内容输出通道,建立高质量的内容创作库。再次,要对图书的营销渠道进行整合,并对销售及售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对大量的信息进行高质量的提取、分析与应用,能够有效地减少出版周期、保证发行的准确性、加快投资速度、增加出版企业的利润,实现快速的投资回报。

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

出版行业的资源与技术整合,离不开大批具有远见、高素质的人才。数字出版业的技术、市场、策划、营销、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是不可或缺的,而传统出版业的内容编辑、策划、管理人员更不可或缺。“互联网+”时代下应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出版行业提供可靠的人才,并在市场作用下寻求科学的发展之路。一是网上销售思维。网络为各个行业的市场活动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渠道,市场营销手段也变得多种多样,但同时也使得网络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在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融合的过程中,企业要建立符合出版业特点的营销体系。例如,利用已经发表的内容创造话题,增加用户的参与程度;调整宣传渠道,确定相关的读者;善于口头宣传等。二是对著作权的认识。传统出版行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著作权方面的努力。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传统的著作权制度提出了质疑。在现有的版权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借助网络技术与运营方式,构建严格、规范的版权保障体系。只有如此,才能使出版业和出版商的合法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从而使其更好地发展。

丰富图书内容,提升图书质量

出版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时期,加强对传统出版行业的关注,并将高质量的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进行整合,是促进我国出版事业多样化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此,出版界应从某种意义上促进优质图书的数字化发展,以丰富图书内容、提升图书品质、拓展传统书籍的销售渠道,促进优质图书的数字化发展。通过整合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使我国出版业在信息化的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促进我国传统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因为电子图书使用方便,让读者可以随时随地的阅读,这对我国的电子图书销售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必须对传统的图书产业进行优化,对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进行整合,使其内容更加丰富,使图书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出版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会。

总之,出版業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自身的发展,还要把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相结合,因此,在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数字化出版时,要主动转变传统出版模式,设计理念和方式,并引入数字发行。实现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深度融合,是实现出版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的出版业要充分认识到基于出版业发展的产业转型,必须积极探索和创新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使之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出版业向数字化方向健康发展,真正体现我国出版业的价值,加快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冀洋.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整合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4):242-243.

[2]阿娜.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博弈策略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6(07):231-233+256.F247811B-E680-41F4-92E0-34DFD6626189

猜你喜欢

出版业图书数字化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班里有个图书角
曙光初现了,出版业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新闻出版业“十三五”规划调研座谈会在长沙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