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报告表外信息披露整合研究
——基于商业模式视角

2022-05-13彭璐范洪彪博士德州学院山东德州253023

商业会计 2022年8期
关键词:财务报告框架商业模式

彭璐 范洪彪 (博士) (德州学院 山东德州 253023)

一、引言

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都在着力促进资源要素的实现和价值链的延伸,商业模式的创新指导着企业向更符合客户需求的方向发展,即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实现。但是在实操业务中,企业财务人员往往是仅做好账务的核算,季度、年度财务报表罗列数据现象比比皆是,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对本企业的发展与变革起不到支持与促进作用,也不能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准确、前瞻性的信息。

随着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风险投资、财务分析师等金融机构投资者的地位日益上升,使得表外信息急剧扩张,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预测性信息、报表附注等内容先后加入财务报告(葛家澍,2007);随着责任会计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不断发展,环境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等开始在财务报告中披露(支晓强、王储,2020)。2010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2018年进一步修订),2013年国际综合报告理事会(IIRC)发布了《综合报告框架》(IR),与此同时,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也在不断趋同,以财务报告为核心的新型信息披露体系的建立迫在眉睫。

企业的财务报告不是大量业务介绍信息的堆砌,不是为了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不计成本的增量和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也不是为了充实年报而反复赘述的“填鸭式”撰写。企业管理者应该在有限的篇幅中,将核心竞争力以及如何利用其创造企业价值阐述清楚。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应该以更主动、积极的方式提供,实现从“事务型”向“经营管控型”的转变,以适应知识经济和新型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及公司监管与治理的新要求,以便更好地贴合与实现财务报告“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大基础目标。

二、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为主的表外信息披露现状

在当前的财务信息披露准则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以下简称MD&A)是企业年报中“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的核心部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21年修订)》(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1]15号),从披露原则、内容、未来展望三个角度,对管理层披露进行了约束。虽然我国借鉴国外成熟市场MD&A披露制度,并在其基础上对《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不断修改,但是整体信息披露质量不高、可利用性较低。

(一)完整性、可理解性与规范性亟待提高

我国现有准则表外信息披露环境较为宽松,只对披露原则、角度进行了限制,对于每一部分披露的详细程度(内容深度和广度)、完整程度没有严苛要求,再加上不同企业经营、筹资、投资活动战略属性上的差异,企业在具体披露形式及内容选择方面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规范程度不够。表外信息披露应当弥补表内信息的缺陷,进一步解释关键报表项目,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但管理层在实际披露时倾向于用行业术语一条一条罗列企业面对的风险和未来战略,条目可行性分析不够,不能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阅读需求,降低了表外信息的可理解性。信息披露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有用性依赖于管理者的整合水平,而且提供的信息是否对使用者产生价值还需商榷。

(二)自愿披露导致高价值量信息较少

企业表外信息披露内容主要包括经营业务、资产及负债状况、投资状况、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以及公司参控股情况等,企业在披露时往往将财务报表数据结果罗列,导致财务报告前后内容重复赘述,不能发挥表外信息整合作用。管理层在披露信息时往往从财务数据的角度看待企业管理,对经营管理的高度、深度、广度的关注度不够,挖掘本企业价值链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有些上市企业在实际披露时倾向于报喜不报忧,自主筛选出有利于企业的信息,实际披露结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些企业担心商业机密泄露被同行业模仿,避重就轻披露无关紧要信息,导致高价值量信息隐藏,影响投资者的判断。因此,如何通过制定具体会计信息披露准则让管理层自愿披露高质量的信息,如何在企业不泄露商业机密的前提下展现核心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风险披露不足,前瞻性信息质量低

财务报告披露的“未来展望部分”,管理层偏向于泛泛而谈经营、投融资计划,以及机遇与挑战,夸大企业实际业务能力,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实现途径。管理层在上一年度年报中撰写的“未来展望部分”,在下一年度是否实现预期战略并不影响次年财务报告审计结果,因此,若不是专业的投资机构做调研分析,很难辨别该企业的实际执行水平与能力。除此之外,管理层由于担忧风险因素的披露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引起股价的震荡、市值下降、行业监管部门整顿和停产等负面影响,所以会隐瞒经营面临的风险,在产生不利影响以后再披露,已然不具有时效性。

MD&A作为表外信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高财务报告有效性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现实披露状况却差强人意,急需一种规范性工具出现,该工具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该工具呈现形式要具备可理解性与可比性,不同利益相关者能够直接获取所需信息,并且能够进行不同年度纵向比较,同一年度横向比较;其次,要突出核心竞争力;再次,应在现有披露准则上进行整合,降低企业披露成本;最后,要具有相对框架性约束,关乎企业生存的价值要素必须披露,而不是有选择性地披露。表外信息披露具有灵活性,但是力求语言简明清晰、通俗易懂,可以用定量+定性、文字+图表等多种形式呈现,在有限的篇幅中详略得当地阐述企业价值主张,使表外信息披露日益规范化、条理化。本文认为,借鉴IASB《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思想,将商业模式整合至MD&A,是可行性最强、阻碍性最小、披露成本最低的方式,商业模式的运用将充分展现企业利用资源进行价值流转的全过程。

三、商业模式整合至“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方法

(一)商业模式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新兴行业出现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商业术语,人们对商业形式的了解逐渐增多;伴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的蓬勃发展,从21世纪初开始,商业模式开始革新,理论界与实务界希望通过对商业模式的探究,实现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颠覆与飞跃,但是现阶段对于商业模式的分类并未达成一致意见。魏炜、朱武祥通过研究构建了六要素商业模式体系(2007),以定位为起点,通过运行机制实现企业价值,其中运行机制包括业务系统、关键资源与能力、盈利模式与现金流结构。国外学者Alexander Osterwalder创建了经典九要素商业模式画布(简称BMC,2010),包括关键业务、重要伙伴、收入来源、价值主张、核心资源、客户关系、渠道通路、客户细分、成本结构,这九个要素涉及企业管理的运营战略、上下游之间价值链实现全过程,强调直观的视觉呈现,专注于简单化价值主张。在Alexander Osterwalder商业模式画布的基础上,Jeroen Kraaijenbrink进一步总结与完善成战略示意图,Ash Maurya 研究形成精益创业画布。除此之外,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EFRAG)将商业模式分为四类,包括价值转换型、价差获利型、长期投资型、负债驱动型。价值转换型商业模式是指对原材料进一步加工成产成品,提供修理修配服务等增加附加值的业务;价差获利型商业模式是指“低进高卖”产品,尤其是高尖端产品撇脂定价以攫取最大利润;长期投资型商业模式是立足于获取资本利得,在坚守“安全边际”的投资理念下,利用企业浮存金投向实体企业或者股票基金,以“滚雪球”的方式获得财富积累。

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必须深刻理解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支撑与评价企业成长性的关键要素。我国的会计准则在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根据商业模式探究新业态经济的会计理论体系也成为了准则制定者首要考虑的因素。商业模式对会计报表要素的分类产生影响,以更加贴近企业生产活动的崭新分类模式进行会计信息列报,比如金融资产根据合同现金流特征和管理资产的业务模式(即商业模式)进行分类(趋同IFRS 9),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或者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除此之外,商业模式还对收入确认产生影响,例如淘宝、美团、抖音等平台主要是为商户提供交易的平台,扮演着代理人的角色,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趋同IFRS 15);而京东、苏宁易购、国美等平台不仅销售商品,还为商品提供一系列的售后服务,扮演着主要责任人的角色,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新的商业模式的诞生,随之产生了许多新型会计对象,尤其是北交所的成立,一批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的中小企业成为国家扶持的对象,这些企业专注于自己的细分市场,具有小规模、高成长、强创新性的特点,通过核心资源配置、自主研发设计,在专注领域逐渐发展壮大。对于这些企业,信息披露就显得尤为重要,单纯通过财务指标并不能彰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商业模式整合至MD&A的具体方法

IIRC发布的《综合报告框架》是对组织的外部环境(包括战略、治理、绩效和前景),在短、中、长期如何实现价值创造进行沟通与指引的简介文件,强调未来信息披露应具有整合思维与循环报告的特点,能够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与效果,为财务报告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指明修改的方向。该框架明确了企业需要披露商业模式,并且详细描述了企业从哪些方面披露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具体见图1。

图1 《综合报告框架》中商业模式价值创造过程

《综合报告框架》中阐述的价值创造全过程,将六种资本(智力、制造、财务、人力、社会关系、自然资源资本)通过企业的经营活动转化为公司期望的产出结果,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伴随着各种资本的增加、减少和相互转化。该商业模式的信息披露方式在南非上市公司、欧洲保险业得到了广泛使用,80%的企业采用文字加图示的形式进行披露。在IASB发布的进一步修订的《管理层评论指引》中,也将《综合报告框架》的商业模式信息披露部分作为革新的基础与理论依据。由于我国没有单独可持续性发展报告的强制性披露要求,通过现有的财务报告进行整合迫在眉睫。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战略的高点就是从商业模式视角构建信息披露总体框架,利用最便捷与最高效的方法将商业模式整合至财务报告的MD&A。为了提高信息披露的层次性,本文在《综合报告框架》的基础上结合Jeroen Kraaijenbrink的战略示意图,构建我国财务报告的MD&A披露框架,并且将我国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21年修订)》中MD&A强制性披露部分作一一对应衔接说明,帮助企业清晰明了地实现过渡,进而降低信息披露成本。

本文建议在财务报告中可以呈现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Jeroen Kraaijenbrink的战略示意图基础上,构建我国价值信封商业模式信息披露图谱。因为《综合报告框架》在已经实行的国家中很多是通过自己偏爱的图谱呈现六种资本要素和价值创造过程,虽然直观但很难让无财务基础的信息使用者快速获取所需信息,还需要通过具体拆分、浏览去理解各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所以采用以Jeroen Kraaijenbrink的战略示意图为基础的价值信封商业模式信息披露图谱更具有层次性与可比性,该图谱“十要素”不仅包含了《综合报告框架》中各关键要素,而且涉及面更加广泛,图形方正、可操作性强,由里到外层级分明,精细化拆解企业资本。图2以中国平安(股票代码:601318)为例,呈现其商业模式价值信封图谱。投入、经营活动、产出与成果全过程在图2左边部分①③价值主张中阐述;智力、制造、财务、人力、社会关系、自然资源六种资本着重体现在④资源与能力中,没有涵盖的资本在左图⑤⑥⑦要素中进一步说明。《综合报告框架》外部环境中风险与机会对应左图⑧风险&成本;组织气候、前景展望对应左图⑨组织气候和⑩趋势&不确定性;业绩对应左图②盈利模式。

图2 “中国平安”价值信封商业模式信息披露图谱

整合后的价值信封商业模式信息披露图谱既包括了商业画布的九要素,又包括了《综合报告框架》强调价值过程实现的每一个要素,通过一张大图谱帮助管理层精准阐述,也方便财务报告使用者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获取的信息。

在实际操作中,管理者直接将每部分最为关键的信息(只填写关键字词,无需大段文字阐述)填在价值信封商业模式信息披露图谱中,企业挑选最能体现每个要素内容的字词,必要时可以限制每一个要素下填写的字词数量,这样让每个信息使用者在阅读财务报告MD&A时,用最短的时间对企业有一个框架式的了解。对于不需要了解每一个要素详细过程的利益相关者来说,这种方式更便捷、高效。

第二部分是上页图1十个要素每一部分的具体阐述,可以依据表1进行详细表达,表格的呈现方式更加具有条理性,即使每一个要素需要大段去阐述,阅读者也知道在哪个层级下,更加直观与清晰,这种“图+表”的形式,能为不同目的使用者提供“宏观+微观”全面的信息形式。

表1 商业模式信息披露图谱整合详述

四、未来展望

以商业模式为核心的表外信息披露具有广阔的前景,为资本市场蓬勃发展提供动力,但其信息披露质量也应该引起重视,本文认为未来审计师应该采用审阅与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影响财务报表的关键数据指标、战略重组并购、重大投融资、诉讼仲裁、重大担保关联交易等对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审计师应当按照审核标准实施检查等程序,且对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提供合理保证;对于企业商业模式框架的假设、预测、画布的构思,可以采用分析、询问等程序进行审阅,提供有限保证。

商业模式在会计准则制定与应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影响范围持续增大。站在商业模式视角分析企业价值创造更加符合经济实质,但我国没有从准则层面推广是因为商业模式的界定、分类不明确,一旦企业滥用将造成很大风险。因此,我国应在借鉴《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综合报告框架》、国内外有影响力模型的基础上,明确商业模式的关键要素定义、分类、地位,然后从准则层面明晰披露细则,使企业在准则范围内提高财务报告的精准度,构建出一套全面、详细、可操作的商业模式应用与披露体系。

猜你喜欢

财务报告框架商业模式
直播带货商业模式何以让硅谷心动?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框架
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本质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发布2017袖珍指南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控评价问题与对策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