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观视域下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

2022-04-29金枝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8期
关键词:学习活动观读写结合写作教学

金枝

[摘要] 读写结合,即把阅读和写作相结合,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活动。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进一步强调读和写之间的紧密性和目标导向性。本文基于“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学科基本理念,围绕语篇,依托基于语篇内容的概写、基于语篇情境的续写和基于语篇主题的改写三大写作题型,探讨活动观视域下读写结合写作教学活动路径。

[关键词] 学习活动观;读写结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各种语言技能往往不是单独使用的,理解性技能与表达性技能可能同时存在,如在阅读训练中穿插读前、读后的讨论或写概要、续写等综合性运用活动。江苏省英语高考改革主要体现在取消语法填空和单项选择,加大作文分值,引入概要写作和读后续写两种作文新题型,更强调读与写之间的紧密性和目标导向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如何通过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探究主题意义——输入有效的词和词块、句、篇,从而输出结构完整、逻辑严密的语篇,形成“读→写→读”的良性循环,值得深入研究。

一、活动观视域下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写作教学

活动观是为落实新时期英语课程目标而提出的中国外语教学主张,是为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这一教学主张的核心是以育人为导向、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由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系列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的活动。

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这一过程既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这一学习活动观的提出既为教师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变革学生的写作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更快掌握新高考的写作题型提供了可操作的途径。本文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以三节课为例,即以主题为引领,实现话题改写;以情境为导向,实现情节续写;以语篇为基础,实现内容改写。借助一系列的策略方法,如巧设问题、补充语篇、借助工具、角色扮演、构建框架、拆词释义、巧增连词等,把自主阅读和创新写作充分融合,探讨活动观视域下读写结合写作教学的活动路径。

二、活动观视域下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写作教学实践

(一)基于语篇主题的改写

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是英语课程内容的三大主题语境,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主要依托,是引领教学目标制订与学习活动的关键。

牛津版高中《英语》必修六Unit 3 Reading课文Cultural difference是一篇全文共59行,不到600字的对话,对话结构清晰,内容简单。三位分别来自中国、英国和文莱的学生Ma Li,Peter和Waled通过谈论送礼物、婚礼习俗、生活习惯及节日等话题,相互介绍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让学生知晓世界文化的差异性,从而进一步探讨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为了延伸到课外阅读且引导学生弘扬本国文化,笔者补充了一篇材料。这篇补充材料选材于习近平在亚洲文化交流大会上的一篇演讲稿,以文化差异性、文化多样性为话题,指出了中国人在文化差异性的背景下,对待中国文化该有的正确态度,并且给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的具体措施。

本節课以文化差异性为主题,在文化差异性的大背景下,从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外国文化,如何对待中国文化,以及促进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之间交流与合作,从而促进文化共同繁荣与发展三个角度(如图1、图2)阐述全文。基于这一语篇主题,笔者在学习活动观理念的指导下融合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思维的迁移创新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语篇的改写,谈一谈对待中国文化、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以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的具体措施。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1.感知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探究:巧设问题,整合新知

Activity 1 Lead-in: watch a short video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is it about?

[设计意图]围绕文化差异性的语篇主题创设情境,铺垫语言,迅速引出这一话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

Activity 2 Fast reading: read the article quick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cultural difference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ctivity 3 Detailed reading: read the text carefully and locate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fill in the blanks.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梳理和整合文化差异性的主题信息,建立信息间的关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感知并理解基于语篇所表达的文化价值取向。

Activity 4 Further thinking : analyze the last passag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What does Mali think about learn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2)What does“understand more each other”mean?

(3)What are appropriate attitudes towards Chinese cultural and foreign culture?

[设计意图]教师提问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定位文中对待文化差异性态度的相关信息,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互动的必要性,并从自身角度探讨对待外国文化和对待本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为写作做好铺垫。

2.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探究:补充语境,探究主题

Activity 5 Critical thinking:read the supplementary material and think about these questions.

(1)What does President Xi advocate?

(2)Why do we strengthen cultural difference?

(3)How can we understand cultural difference better?

[设计意图]基于文化差异性的主题,以补充材料为背景,逐步引导学生探索我们中国人在文化差异性的背景下,对待中国文化该有的正确态度以及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把输入所得到的主题知识逐渐转化为能力,为写作做好铺垫。

3.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探究:创造语篇,延伸技能

Activity 6 Creative writing: write a composition about appropriate attitude towards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offer some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spread Chinese culture.

[设计意图]学生在两篇文章的信息输入的基础上,就我们对待文化差异性的正确态度,以及作为一个中国人,如何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各国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展开写作,读写结合,以自己为第一视角,创造性地表达观点、情感和态度,实现能力向素养的转变。

(二)基于语篇情境的续写

读后续写是结合阅读理解进行写作教学的一种方法,可激发学习者的表达意愿,将阅读输入与写作输出紧密结合,有依据地创造,有样板地模仿,是促学语言的有效途径。[1]这一新题型要求学生注重语篇文本结构的梳理、语篇发展线索的分析、语篇结局的想象,对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2]语篇是教学的基础资源。语篇赋予语言学习以主题、情境和内容,并以其特有的内在逻辑结构、文体特征和语言形式,组织和呈现信息,服务于主题意义的表达。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基于一定的阅读语篇设计合理的续写任务,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The most beautiful sound这个语篇是一个情节性非常强的故事,故事开头是一个遭遇火灾的妇人打给火警Erich的求助电话,妇人由于受伤意识模糊,无法准确说出自己的位置,火警Erich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进行四次尝试之后,得出了妇人的准确位置,成功施救。在Erich尝试施救的四个过程中,一环紧扣一环,每次尝试的过程中获得的信息都是下一情节中的关键信息,故事情节可以充分调动阅读者的兴趣。为了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创作空间,笔者删去了最后一环,也就是如何成功救出受伤妇人这一环。由此,教师设定让学生基于语篇情境进行续写训练的教学目标,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开展读写结合教学。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1.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探究:借助工具,整合主线

笔者通过一个借订披萨之名留下地址的报警视频片段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自然地引入救人话题,同時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为文本解读Erich如何救助一个不能提供任何有效信息的病人埋下伏笔,启发学生思考。之后围绕着故事发生的场景和人物关系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感知语篇,一步步概括整合Erich在前三个环节中得到的施救妇人的信息,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这些有效信息救这个妇人,激发学生对Erich如何施救的好奇心,为之后的续写任务搭建好思维

框架。

2.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探究:角色扮演,内化主旨

为了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笔者引导学生围绕“a crazy idea”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从对话中深入挖掘和总结Erich的品质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为下文通过声音进行文章主旨的升华以及情节的续写埋下

伏笔。

3.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探究:巧设问题,启发思维

在前文铺垫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如下问题:What is the sound?Is it still frightening?Why is it the most beautiful sound?How Erich save the woman?If it hadnt been Erich on duty,would the woman have been saved?这些问题给学生读后续写的写作任务提供了一些情节发展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的作品可以紧紧围绕语篇主题展开,不偏离语篇主线。

(三)基于语篇内容的概写

概写,即概要写作,这一新写作题型要求学生将350词左右的语篇概括为60词左右,考查学生的整合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活动观视域下的概要写作活动,就是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思维的迁移创新活动,引导学生从语篇主题、结构、内容着手,获得有效的、可理解的输入,从而用精简、连贯的语言还原语篇中心思想。

牛津版高中《英语》模块五Project部分的文章Climate change and low-carbon life的主题是人与自然,文章共四段,结构简单,围绕how to live a low-carbon life展开,是一个训练学生概要写作能力的好素材。本节课教师通过构建框架、拆开释义、巧增连词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遵循基于语篇内容提炼框架、深入语篇取舍要点、超越语篇充实连词的基本步骤概写语篇。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1.感知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探究:构建框架,提炼重点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标题合理地猜测语篇主题,了解文章大意。之后带着这种猜测阅读文章,提炼文章每个段落的主题句,概括主旨,并得出框架示意图(如图3)。

2.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探究:拆词释义,取舍得当

在学习理解性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语篇的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的活动,通过多种策略进行应用实践类内化,将提取出来的重点语句通过适当的语言转述出来,重现原文(如表1)。第一段中,学生通过句型转化,将“there is no doubt that…”概括为一个词“undoubtedly”,且通过变句子为定语的方式,整合两个完整句子;第二段和第三段中,学生通过同义短语“green travel”和“minimize the use of energy”概括大面积的信息;第四段中,学生通过句型转换,把原句转换为“It is essential for us to plant more trees to take in carbon dioxide”。

3.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探究:巧增连词,充实框架

在应用实践类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超越语篇的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的学习活动,即基于新的知识结构,综合运用语言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概要写作不仅是简单把重点句子拼凑出来,更要考虑语篇的内在逻辑性,通过不同的连接词体现出不同的逻辑关系。语篇衔接的准确性有助于建立句子边界之间的关系,从而建构连贯的篇章,主要分类如下:(1)表递进:in addition,besides,moreover,whats more,meanwhile,etc;(2)表因果:thus,therefore,hence,etc;(3)表让步:while,however,nevertheless,unless,even though,etc;(4)表总结:in a word;in brief,in conclusion。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各类连接词填充作文的框架,使整个作文在内容上紧凑,在逻辑上连贯。经过小组团队合作,最终呈现出来的概要写作如下:

Undoubtedly,climate change worldwide has been caused by various/ a variety of factors, especially carbon dioxide produced by human activities. To settle/solve the problem,we human beings should take immediate action/ measures. Firstly,green travel needs to be the priority. Secondly,minimize the use of energy and recycle as much as possible. In addition,it is better/ essential for us to plant more trees to take in carbon dioxide. With the measures taken,we are sure to make a difference to the world.

三、活动观视域下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写作教学反思

1.巧用教材,重视语篇

语篇是重要的教学基础资源。如果要在语言教学中发展学习者的语篇能力,那么首先要以“语言即语篇”的语言观为指导来设计教学计划。[4]教材中的语篇中所包含的内在逻辑结构、文体特征和语言形式都是值得探究的内容,深入地研读语篇可以帮助教师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语篇所传递的意义,围绕语篇,依据语篇的主题意义、文体意义、语言特点和价值取向,设计基于语篇内容的概写、基于语篇情境的续写和基于语篇主题的改写等写作任务,读写结合,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2.关注主题,依托整体

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是英语课程内容的三大主题语境,是培育和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依托,是引领教学目标制定与学习活动开展的关键。因此,教师要以主题为核心,梳理概括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出适当调整,制定与学情相符的写作任务,实现理解性输入和推动性产出的有机融合。

3.践行活动,读写结合

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明确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表达意义,培养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应从学习活动观的视角重新审视写作教学,紧密融合读和写,围绕主题语境,探讨概要写作,读后续写等写作教学活动路径,融合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思维的迁移创新,进行语言的输出实践。

[本文系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课例群研究”(项目编号:L/2020/132)和南京市教育科学第十一期个人课题“活动观视域下读写结合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探究”(项目编号:Ae5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初明.读后续写何以有效促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05):753-761.

[2]夏谷鸣.读后续写: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评价途径[J].中小学外语教育(中学篇),2018,41(01):1-6.

[3]胡壮麟.新编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學出版社,2018.

[4]程晓堂.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途径[J].国外外语教学,2005(01):10-18.

猜你喜欢

学习活动观读写结合写作教学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学习活动观开展高中英语教学实践
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以听带写”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