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学基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2-04-25王方露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财会学习 2022年12期
关键词:会计学习题知识点

王方露 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引言

会计学基础是我校经管学院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同时,本门课程也有比较强的实践性,需要通过学生们进行会计的相关实操,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的编制,才可以提升会计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我们经济与管理学院所有专业都开设会计学原理,而每个专业的学生本身的财务相关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就会造成课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会计及相关岗位的需求更加需要创新型的人才。传统的会计学基础课程多为教师单方向的进行教学的输入、知识的讲授,而忽视每位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进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己的会计学实操技能和创新型的深度学习能力。由此,本文探索会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并以固定资产单元学习为例探讨混合式教学实践的过程和效果,为后续会计学课程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一、会计学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定位模糊,教学理念落后于信息化时代需求

目前,我院《会计学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经管学院所有财管专业和非财管专业开设,教学目标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学生需要具备在企业管理和资本市场中可以运用信息化的会计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目前会计学的教学应该转变单一的教学目标,结合信息化时代的背景,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为培养新时代的“宽口径、厚基础、综能力”复合型经管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足

目前,高校会计学课程教学基本采用“课上学习、课下练习”的填鸭式模式。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们输出事先准备好的上课内容,少有时间去探究学生的课堂把握情况和对学生答疑解惑;而传统的学生也特别依赖于老师上课的教授,而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尤其对于《会计学基础》,课程里有很多难的会计原理,如果仅仅靠老师的单方面输入,学生很难对整个会计循环过程做到融会贯通,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在整个学期的讲授过程中,没有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由于课时问题,课堂讨论和案例教学也是泛泛而谈,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的挖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实践环节课时不够

《会计学基础》的教学内容多沿用传统的教学体系,侧重于系统的教学会计专业知识,让学生了解会计循环的过程。作为基础课程,课时数偏少,只有48个课时,比较紧凑加上内容比较繁多,理论和实践的时间比重严重失调,理论时间长,基本教学内容都是教师用来进行教学,实践时间短,只有几个课时的时间去进行相关会计实验软件练习和会计技能的实操,导致学生只能泛泛的掌握和接受相关理论知识,而少有时间去进行实践探索,会造成学生缺乏对会计实务的学习,会计技能的掌握能力弱,教学互动偏少,对于现实的会计分析和管理的理解存在很多障碍和困难,也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传统的《会计学基础》课堂,由于课时的限制,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只能消化课堂学习的课程,对会计的前沿理论和最新最热的会计知识点和会计准则都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到,更别谈创新精神。如今,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把会计学最前沿的知识及时上传到资料里,供学生们马上进行学习和阅读。通过课本的理论知识加上最前沿会计学科资料学习,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与此同时,在讨论区进行讨论,也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会计学基础》课程应用混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一)实现教学过程的高效互动

《会计学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会计的入门教材,按照我国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可以培养学生初步了解会计循环的流程。以超星学习通为例,学生可以在课前就根据教师上传的资料和视频,提前预习和学习;在上课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平台当场发布作业并及时进行打分,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加速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也能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现场的答疑解惑,让学生当场理解问题,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会计学基础》作为经管学院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操性都很强的课程,知识点繁多且环环相扣。教师不仅需要教会课本上有关于会计的基础知识,也要教授学生通过认识经济业务的活动及相关原理学会简单的会计核算实操。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让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将相关会计做账流程上传到平台,让学生们更直观的了解现实的做账流程,有效模拟现实做账环境,掌握作为一名真正的会计,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的实操,整个会计循环的实务处理都非常重要,而且如果遇到疑难杂症,也可以反复进行视频观看,帮助学校更有效地学习会计理论和会计核算,强化学习效果。

(三)实现差异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具有其特殊性,个体的掌握能力、理解能力都不一样,需要进行因材施教。传统式的线下课程限制了差异化教学的发展。在信息化的时代,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比如对某个知识点不懂的同学可以通过在学习通反复的视频观看和习题的练习提高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教师也利用学习通平台对不同学情的学生进行分组,分别进行相关的疑难杂症解答和学习资源的推送。分层次地进行资源上传,实现差异化教学。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基于学习通的《会计学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教学实践

(一)教学资源设计

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线上上传相关教学资源,如习题、课件、微课视频、学习资料等,线下进行课堂教学、习题布置,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本文旨在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能力,提高在线下上课时的效率与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可以在经济事项中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并学会会计核算过程。

(1)微课视频。教师根据《会计学基础》的知识结构,归纳出重要知识点,对《会计学基础》的大纲进行整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我院《会计学基础》的教学团队,根据我院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构建30个微课视频,如表1所示。这些微课视频是线上学习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将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观看视频,将视频观看的时间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在课后,如果有上课没有及时跟上进度或者听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进行反复地观看和学习,同时,也将课件、相关阅读资料和习题一并上传到学习通里,作为本课程的资源,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阅读。

表1 《会计学基础》微课视频录制内容与时长

(2)线上习题。通过超星学习通,在资料里上传《会计学基础》相关题目,建立练习题库,录入每一章节练习题,通过建立题库的方式让学生们进一步来巩固相关知识点,学习通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习题的学习、复习、刷题和提升学习效率。习题库与微课视频的资源均根据课程大纲编制,这两个资源相互对应,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看完微课视频进行复习后再进行习题的练习,检测学习效果,达到双管齐下的作用,进一步全方位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线上作业。利用学习通网络平台进行会计学基础作业的发布,如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三章复式记账、第五章一般企业主要交易或事项的账务处理、第八章会计账簿等重点章节在课堂上当堂发布作业,设置一定的时间让同学们当堂完成相关作业的练习、作业的提交。例如发布会计分录、财务报表计算等主观题型的计算,当堂考核更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随时进行查漏补缺,增加对相关疑难知识点的讲解。

(4)线上考试。利用超星学习通系统平台进行线上考试,学习通里有会计学基础的题库,可以在题库里随机选择相关试题组成考试卷,让学生更加充分更加全面的掌握各个知识点。在考试中,设置考试时间、考试题型与考试题量,不允许学生退出屏幕,让他们无法查阅资料必须自主完成考试,通过线上考试的方法,更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知识点学习情况,然后再进行查漏补缺,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

(5)线上答疑。学习通不仅是单方面老师建立课程、上传资料,让学生进行资料学习的过程,通过学习通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师生交流,学生可以通过私信随时随地询问老师对课程的疑惑或者课程的一些学习方法。并且,我们设置了讨论区,同学们可以自己发帖提问,老师也发帖提问,然后师生都可以进行帖子的回复。让学生们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寻求答案思考问题。比如说教师可以发帖让学生们学习增值税的税率变化和改革的过程,让学生可以独立思考,更深层次进行自我学习和资料查阅。通过私信和发帖两种线上答疑方式,可以更加及时解决学生问题,捕捉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调整老师的教学进度。

(二)教学活动开展

1.课前预习

上课前,教师可以通过超星平台将相关教学资源发给学生,让学生初步的了解下节课将要教授的知识点,相关的理论内容是怎么样的,做到心中有数,并设置任务点,提醒学生进行预习。教师可以在设置任务点的时候同时设置防拖拽防止学生以这种形式完成视频。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平台发布讨论,让学生们共同对某一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充分发散思维,在预习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也可以记录下来,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把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留待课上解答,带着问题上课。以固定资产的这一知识点为例,在课前要求同学们看发布的固定资产相关知识点视频,同时布置学习任务在讨论区进行讨论:①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②固定资产的账户设置;③固定资产的折旧;④固定资产的清理。通过学习通平台,在课前可以把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也为老师课堂讲授做好准备。

2.课中互动

《会计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布置作业,让学生们现场做题,现场学习通进行打分和答疑解惑,可以更及时地进行学情反馈,让学生达到更加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对不合格的打回重做。也可以通过增加作业库,让阶段性小测验变得简单快捷,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比如在做一般企业账务处理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一般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流程是怎么养的,企业的筹资、投资、生产、销售和利润形成与分配的这五个环节都是如何进行的,再针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具体的阶段性测验,增加课堂趣味性。

3.课后辅导

课后教师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学习通进行作业的布置和辅导答疑,及时向学生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通过上传相关的视频、习题和相关案例,可以使学生在课后随时随地对课上不懂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的学习,进行知识点的巩固,与此同时,对习题的练习,对难点、易错点的复习也可以更加的有效率。

(三)《会计学基础》课程考核方法

《会计学基础》主要采用混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如表2所示。总评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组成,线上评价主要由课件学习、视频观看、问题抢答、课后测试、课堂签到组成,线下评价由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任务参与度,以及课程结束后的期末考核组成。学习通平台可以随时记录学习过程,这样评价过程也可以更加有效率透明化,学生也拥有更多自主性,也加强了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

表2 《会计学基础》课程考查方法

四、《会计学基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反思

(一)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提问和讨论中来。在传统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过难或者学生性格内向,很少有同学会积极回答问题,但是使用学习通进行“抢答”,可以让同学们更放松,抢答的人明显更多了,也更愿意进行题目的抢答。整个课堂效果更加生动活泼,学生们也通过这种方式更加积极的应对课堂,这种增加趣味性的方式也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是教师们需要深思的问题。还是应该持续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最新的会计学相关准则和相关案例,多进行会计实操等。

(二)完善课程考核机制

传统的考核方式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我们学校是应用型本科,更强调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利用超星学习通进行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可以让学生的考核方法方式更加多元化。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项目,课前可以进行视频的预习,预习情况也可以反馈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也可以随时进行作业的发放以及答案批改,及时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查漏补缺。课后也可以开设讨论区、发放习题、发布资料,随时随地可以让学生进行复习和辅导答疑。

(三)有效形成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可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找到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随时随地的进行预习、复习或者答疑解惑。在这种新的模式下,不是仅从期末考试的成绩判定学生的最后成绩,而是综合微课视频的观看、课件的学习,讨论区的发言、线上习题的作业,去考查学生的最后成绩,这样一来,更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把握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持续地进行自主学习,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方法上的重大变革,它不再拘于传统单一的讲授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教学的空间和时间。在时间上,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通随时随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空间上,学习通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方法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课前的学习提前认识到课堂内容,在课堂上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多层次的教学方法,对重难点进行讲解。课后也有相关习题和资料供学生进一步进行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手段仍然处于我校会计学基础的初期阶段,教学环节还需要不断地改善,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会计学习题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会计学:天下欲治计乃治
会计学:天下欲治计乃治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浅析网络时代会计学的发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