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介入技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2022-04-20冯涛季文静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3期
关键词:腹腔胰腺炎重症

冯涛,季文静

(郑州人民医院南部院区 超声科,河南 郑州 450009)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胆道疾病因素引起的较为特殊的胰腺炎病症之一[1],具有病因复杂、病程进展快、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等特征,虽然在当前医疗技术快速发展与提高背景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大幅下降,但占比仍在17%左右[2]。因此,为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进一步探讨超声介入技术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24~71岁,平均 (47.58±5.31)岁;高血脂性12例,胆源性9例,暴饮暴食6例,酗酒7例。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23~70岁,平均(46.75±5.14)岁;高血脂性11例,胆源性8例,暴饮暴食7例,酗酒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病历资料完整;②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水平升高;③合并不同程度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症状;④自愿参与;⑤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①超声禁忌症;②合并精神疾病;③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④依从性差;⑤合并沟通、认知障碍;⑥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1.3 方法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对症治疗:主要参考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草案,早期严密监测脏器功能变化情况,采取禁食、吸氧、胃肠减压等对症治疗,同时辅以抗感染、血容量扩容、胰酶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静脉输液、营养支持、抗休克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声介入技术:采用PHILIPS IU2彩色超声诊断仪,选择小探头,频率3.5~5.0 MHz,全面探查患者腹腔情况,明确积液位置与积液量,提高穿刺点判断准确性。协助患者取仰卧体位,在超声引导下明确穿刺点,经消毒处理后,严格落实无菌要求,在病灶距离最短或腹腔渗液集中处经皮穿刺,完成置管并持续引流。为降低额外损伤风险,穿刺操作尽可能避开大血管及肠管。术后详细记录膀胱压、出入量。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正常,症状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有所改善,症状减轻,但存在感染与炎性反应;无效:治疗后,患者病情无变化或持续发展。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详细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应激性溃疡、急性肝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等。③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包括血淀酶恢复正常时间、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n(%)]

2.2 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9.41%(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相关临床指标观察组的血淀酶恢复正常时间、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s,d)

表3 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s,d)

?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急重症,具有复杂多变、病情严重等特征,治疗操作稍有不当就会增加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感染等风险,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4]。研究[5]表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速发型多器官功能衰竭或障碍等。另外,腹腔高压及炎性介质等的级联反应也是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早期存在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症状,胰酶和炎性介质等渗透到腹腔、血液中,改变机体内血管通透性,引发腹腔积液[6],再加上腹膜水肿的影响,增加腹腔高压发生率,导致心脏每搏输出量与回心血量减少,降低血流量。治疗早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腹腔压力,有助于增加回心血量,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心、肾负荷,增强患者肺顺应性与肺活量,进而减轻症状。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与技术的不断提高,超声介入疗法备受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与传统保守治疗方式相比,超声介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征[7]。该技术的应用不仅方便、快捷、有效,而且费用低、安全系数高。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超声介入疗法,可在超声引导下明确腹腔情况,准确定位穿刺点,更有效地完成注药、置管、抽吸等操作,减少患者的痛苦,利于疾病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淀酶恢复正常时间、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超声介入技术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可增加心回血量,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肾等脏器负荷,增强患者肺顺应性与肺活量;超声介入技术有助于提高穿刺准确性,有效引流,将患者体内大量活性物质、酶及炎性介质等有毒物质引出体外,减少对机体的损伤,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超声介入技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腹腔胰腺炎重症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临床观察
术中术后如何防止腹腔粘连
Reporting and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systematic reviews or meta-analyses in nasogastric and nasojejunal enteral nutrition for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顺铂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