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种稻紫两优737在南靖县作菜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2-04-20简明星

福建稻麦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结实率稻瘟病轮作

简明星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农业农村局,福建漳州 363600)

南靖县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西北部,北纬24°26′~ 25°00′,东经 117°00′~ 117°36′,年平均温度21℃,年降雨量1 700 mm,无霜期大于340 d以上,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县耕地面积2.2万hm2[1]。近年来,南靖县乃至整个闽南地区蔬菜面积正逐年扩大,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环境,南靖县菜农基本上都采用菜稻轮作轮耕模式。菜稻轮作后不仅减少了病虫草害,还大幅降低了农药化肥用量,土壤条件也得到改善,生产出的蔬菜、水稻等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也得到提高。因此,农户对生育期适中、稻米品质好、产量高、售价好的水稻新品种尤为关注。

紫两优737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母本紫392S与父本福恢737组配育成的紫糯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先后通过云南、福建、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滇审稻2019004号、闽审稻20200067、皖审稻20212002)。2020年南靖县龙山镇鑫宝园农场引进作为菜后稻轮作种植13 hm2,获得丰收,稻米品质好、售价高、效益好;2021年南靖县紫两优737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龙山镇鑫宝园农场、靖城镇秋影果蔬种植家庭农场等农场用紫两优737作为菜后稻栽培示范,获得高产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1 产量表现

2020年南靖县鑫宝园农场引进紫两优737作为菜后稻轮作种植13 hm2,实割测产结果,平均每667m2达到492.5 kg,表现植株生长整齐、成熟期转色好、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产量高、糙米种皮紫黑色、富含花青素、米饭糯性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种植效益好的特点;2021年南靖县紫两优737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推广面积达35.6 hm2。其中龙山镇鑫宝园农场示范种植28 hm2、靖城镇秋影果蔬种植家庭农场示范种植7.6 hm2,经南靖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测产,每667m2产量分别达到528.0 kg和505.0 kg。

表1 紫两优737示范种植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表现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性状

紫两优737是籼型两系紫黑米特种杂交稻品种,米质糯性、米饭适口性好,属基本营养型,糙米种皮紫黑色。在南靖县示范种植表现分蘖力强,茎秆较粗壮,株型集散适中,株叶形态好,剑叶挺直,抗倒伏能力强,产量高,生长后期转色好,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等特点。株高126.5~130.8 cm,穗长26.3~27.4 cm,每穗总粒数236.2~274.6粒,每穗实粒数187.4~222.0粒,结实率为79.34%~80.85%,千粒重23.4~24.1 g。

2.2 生育期

2020年南靖县龙山镇鑫宝园农场引进作为菜后稻轮作种植,于4月22日播种,5月20日移栽,8月1日始穗,9月6日成熟,全生育期为137 d。2021年南靖县龙山镇鑫宝园农场扩大种植面积,作为菜后稻栽培示范,于4月25日播种,5月22日移栽,8月3日始穗,9月8日成熟,全生育期为136 d;靖城镇秋影果蔬种植家庭农场示范种植,于4月29日播种,5月27日移栽,8月5日始穗,9月10日成熟,全生育期为134 d。

表2 紫两优737示范种植生育期表现

2.3 抗病性

南靖县属福建省的稻瘟病区,菜后水稻种植季节正值气候高温高湿时间段,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但紫两优737在南靖县2 a作为菜后稻示范种植,未发现大面积稻瘟病,个别田块有零星发生纹枯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表明紫两优737抗病性较好。

3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紫两优737株高适中、分蘖力强、长势旺盛。作为菜地轮作中稻栽培,在栽培技术措施上要适期播种、培育壮秧,及时早施追肥,促早生快发,以确保有效穗数、建立丰产苗架;早施穗肥、以促大穗,提高结实率;整个生长期要特别注意控制氮肥,加强干湿交替的科学水分管理,促籽粒饱满和防止倒伏,充分发挥品种的优质高产潜能,从而获得优质高产。

3.1 浸种催芽,培育带蘖壮秧

紫两优737作菜地中稻栽培,4月上旬至6月中旬均可播种,但要根据菜地空闲时间,提前28 d左右播种,秧龄控制在25~28 d。紫两优737谷壳较厚,发芽进度慢,播种前提前2~3 d进行浸种催芽,流动水浸种12~15 h后,用25%咪鲜胺乳油一包(2 mL)加水5 kg稀释溶液浸种5~6 h,保持温度32~35℃催芽1~2 d。培育湿润水秧,每667m2大田用种量为0.75~1.0 kg,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地作为秧田,整畦前1 d每667m2施复合肥30 kg作为基肥,秧地进行开沟整畦,秧畦宽120~130 cm,秧畦沟深10~15 cm、秧畦沟宽30 cm左右;整平秧畦3~4 h沉实后,将已催芽的种子均匀地撒播于秧畦上,做到稀播匀播,播种后秧畦表面覆盖一层稻草灰,作盖种用,同时增肥防病促成苗;4月份播种的秧龄15 d前宜采用拱架覆盖农膜防虫保温,5月份以后播种的,秧龄15 d前宜采用拱架覆盖防虫网,预防虫害传播和保苗;1叶1心期每667m2秧田用10%多效唑100 g加水30 kg均匀喷雾。2叶1心期左右,每667m2施复合肥15~20 kg作为断奶肥,移栽前5 d左右每667m2施复合肥20~25 kg作为送嫁肥,培育适龄多蘖壮秧。

3.2 适期移栽,合理密植

紫两优737作为菜后轮作的单季稻种植,适逢闽南地区气温高、湿度大的多雨季节,栽培上要促早生快发、保证通风透光。因此,移栽秧龄宜控制在25~28 d,移栽叶龄控制在5.5~6.5叶,移栽插植株行距以23.3 cm×23.3 cm或20 cm×26.7 cm为宜,小苗带土移栽,要求每丛插植2粒谷秧苗,每667m2力争插足8万~10万基本苗,同时做到浅插、匀栽,促进低节位分蘖,以利早生快发、建立理想的群体结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植株生长健壮,使有效穗、穗粒数、粒重三者协调发展,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提高结实率,提高产量。

3.3 科学施肥,合理灌水

增施磷钾肥是提高紫两优737产量和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菜地因土壤肥沃更应该加强肥料管理、科学施肥。一般每667m2在最后一次耙田时施用碳酸氢铵25 kg加过磷酸钙25 kg作基肥,移栽后第3天每667m2施用碳酸氢铵25 kg加过磷酸钙25 kg作追肥,促进早生快发,提高分蘖成穗率;烤田或搁田复水后每667m2追施尿素8~10 kg加氯化钾10~12.5 kg作穗肥,促大穗、提高结实率;抽穗前3~5 d每667m2追施尿素4~5 kg加氯化钾7.5~10.0 kg作粒肥,增加粒重、提高产量、防止倒伏,确保丰产丰收。

水分管理采取“前浅、中烤、后湿”的科学灌溉管水方式,即浅水插秧、寸水护苗、薄水养蘖、促进早生快发、建立丰产苗架;够苗搁田或烤田3~5 d,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减少养分消耗,增加有效穗数;复水至抽穗期,保持寸水,以利抽穗整齐,齐穗之后,以灌跑马水保持田间湿润为主,以利养根保叶,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紫两优737灌浆成熟期比普通水稻要长些,注意不能太早断水,以充分发挥品种的高产优质特性。

3.4 及时防治病虫害

由于紫两优737富含花青素,叶色深绿易受趋绿性害虫危害,导致易感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作为菜地中稻栽培,适逢高温高湿气候和病虫害易发生季节,病虫害防治上应着重加强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和稻飞虱、叶蝉、螟虫等虫害的防治。秧田苗期每667m2用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5~10 g加2.2%阿维菌素乳剂30~40 mL加水45 kg均匀喷雾,防治稻黑尾叶蝉、稻蓟马等虫害;分蘖前期要特别注意防治叶蝉、稻飞虱等虫害,每667m2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10 g 加50%佛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10~15 g 加水60 kg均匀喷雾;紫两优737生长中后期主要防治螟虫、稻飞虱等虫害和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破口”时每667m2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125 g加5%井冈霉素水剂150~250 mL加国腾(四唑虫酰胺)悬浮剂15~20 mL加水75 kg均匀喷雾;齐穗后5~7 d每667m2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100 g加16%甲维·茚虫威悬浮剂25~35 mL加水75 kg均匀喷雾,防治稻瘟病和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田间管理上,在做好合理施肥和科学排灌水的基础上,侧重做好病情虫情测报,抓住病虫发生的初期,及时进行防治,确保获得丰收。

猜你喜欢

结实率稻瘟病轮作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江苏省稻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无毒基因组成分析
浅析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措施
绥棱县耕地轮作休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浅析水稻稻瘟病发生条件及综合防治技术
辐照育种杂交水稻Ⅱ优838的耐热性鉴定
不同栽培措施对两种枣结实的影响
七个水稻粳型不育系的柱头活力
草莓—水稻轮作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