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鼎市“早稻—晚稻—蚕豆”高效耕作模式与配套技术

2022-04-20施素秀

福建稻麦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晚稻早稻耕作

施素秀,高 璐

(福鼎市种子站,福建福鼎 355200)

2019—2021年在福鼎市实施福建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优质稻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根据当地耕地和温光等资源优势,针对优质稻产业发展存在的人工费用高,种植效益低等不利因素,创新了“早稻—晚稻—蚕豆”1年3熟水旱轮作高效耕作模式,筛选推广适宜的优质稻与蚕豆新品种,开展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提高了种植效益,促进了优质稻产业与经济作物协调发展。“早稻—晚稻—蚕豆”1年3熟水旱轮作高效耕作模式主要特点是耕地水旱轮作,粮经搭配,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3 a示范推广“早稻—晚稻—蚕豆”1年3熟水旱轮作高效耕作模式3 000 hm2,总产值增加20 128.5万元,效益增加11 353.5万元。

1 模式效益

“早稻—晚稻—蚕豆”1年3熟高效耕作模式取得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2019—2021年在福鼎市店下、太姥山、硖门等乡镇,累计示范推广“早稻—晚稻—蚕豆”1年3熟高效耕作模式3 000 hm2,连续3 a对10户有代表性的种植户的种植产量与效益进行跟踪调查(表1),早稻每667m2平均产量497 kg,平均产值1 459元,平均效益342元;晚稻每667m2平均产量494 kg,平均产值1 480元,平均效益206元;蚕豆每667m2平均鲜荚产量825 kg,平均产值4 473元,平均效益2 523元;3 a平均每667m2产值7 411元,效益3 071元,与种植2季水稻对比,每667m2平均产值增加4 473元,增幅152.2%,每667m2平均效益增加2 523元,增幅460.0%。

表1 种植户种植效益调查

“早稻—晚稻—蚕豆”1年3熟水旱轮作高效耕作模式带动福鼎市每年冬季蚕豆种植面积1 000 hm2,成为南方最大的鲜食蚕豆种植基地,社会效益显著。一是带动了当地蚕豆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当地冬季劳动力就业,使冬季农闲变农忙,大部分劳动力春节期间都忙碌在田间地头,改善了社会风气,促进了乡风文明的发展;二是带动了农资经营、运输、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培育了一支经纪人队伍,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早稻—晚稻—蚕豆”1年3熟水旱轮作高效耕作模式生态效益明显。据福鼎市土肥站检测,每667m2蚕豆田每年蚕豆秆还田鲜重1 500 kg,种植蚕豆3 a,土壤容重降低0.05~0.07 g/kg,有机质提高6.2~6.8 g/kg,全氮提高0.10~0.23 g/kg,有效磷提高1.4~2.5 mg/kg,速效钾提高23~24 mg/kg,pH值提高0.4~0.9,耕地质量明显改善。蚕豆收获后,大田养分残留较多,水稻施肥量减少25%;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治病虫害,农药使用剂量减少30%,有效降低了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耕地复种指数从220%提高到295%,有效利用了土地和温光资源。

2 优质高效配套技术

2.1 合理安排茬口

早稻3月底至4月初播种,4月底前插秧,7月中旬收获;晚稻6月底至7月初播种,7月底前插秧,11月上旬收获;蚕豆10月下旬播种,12月上旬前移栽,4月中旬收获。早稻、晚稻在工厂化设施大棚或农地育秧,蚕豆利用房前屋后空地育苗,不占用大田。全年耕地不空闲,充分利用耕地和温光资源。

2.2 选择适宜品种

根据茬口安排,水稻品种要求生育期适宜,优质、高产、抗性好,适宜机械化耕作。早稻生育期115~120 d,晚稻生育期120 d左右;据2019—2021年优质稻品种展示示范结果,早稻淦鑫203、五丰优286、嘉早37等品种,晚稻甬优9号、甬优1540、甬优7860、粤农丝苗等品种适宜该模式推广应用。蚕豆品种应选择高产、优质、抗性好的大粒鲜食品种,据2019年品种展示筛选,慈蚕1号、陵西一寸等品种适宜在当地推广应用。

2.3 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主要是工厂化育秧、机耕、机插、机施、机防、机收、机烘等技术的组装配套,是以农业“芯片”种子为核心,农机农艺集成配套的技术体系,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产稻谷5%~10%,每667m2大田节约劳动力3~5个,增收节支300元以上。水稻工厂化育秧、植保无人机防治是近年推广应用的新技术。

2.3.1 水稻工厂化育秧 关键技术环节是要做好种子处理,适宜的播种量,选好育秧基质,自动流水线播种,暗化处理,温室大棚管理,控制秧龄。播种前进行晒种、浸种、消毒处理。用25%咪鲜胺2 000~2 500倍液浸种36~48 h,洗净药液后催芽至种子“破胸露白”,室内摊晾炼芽。选择优质的水稻育秧基质。每667m2用种量杂交早稻2 kg、杂交晚稻1.5 kg,常规品种2.5~3 kg。杂交稻每盘播干种60~75 g,常规稻播干种100~120 g。使用SR-K800CN自动流水线播种,要精准调控装基质土、浇水、播种和覆土的速度和数量。播种后,叠盘暗化处理。每15~20盘一叠,用黑色薄膜覆盖,遮光暗化24~48 h,有60%以上芽鞘出土后,摆在温室大棚内的秧床上育秧。经暗化处理,能提高秧苗的整齐度、秧苗素质和成秧率。加强大棚温度、水肥和病虫害管理,防止高温高湿秧苗徒长和高温“烧苗”。在栽插前2~3 d进行控水,保障运输、栽插不易散碎。早稻秧龄20~25 d,双季晚稻秧龄15~18 d。选择钵体秧盘育秧,秧苗带土较多,根系发达,白根多,机插时秧苗不易散开,插后返青时间比平底秧盘缩短5 d。

2.3.2 植保无人机防治病虫害 植保无人机防治水稻病虫害是近年快速发展的新技术,主要是专业化防治组织和种植大户在使用。植保无人机喷洒均匀,雾化效果好,减轻劳动强度,效率高(2~3 hm2/h),省药30%,省水90%,减少农药对环境和农作物的污染,防治效果好。当前福鼎市主要机型是大疆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大疆DJI-T16药液最大载重16 L,喷幅6.5 m,大疆DJI-T20最大载重20 kg,7 m宽喷幅,飞行高度2.5~3.0 m,飞行速度3~4 m/s,每667m2用水量4 L。据福鼎市植保植检站试验,添加适宜的助剂,药剂减少30%,与使用背负式喷雾器防治效果相当。但在水稻生长后期,田间荫蔽,无人机对稻飞虱、二化螟防治效果不好,宜使用担架式喷雾器。福鼎市水稻主要病虫害有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等,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

优质稻栽培其它技术环节按照常规技术进行。

2.4 蚕豆高效配套新技术

2.4.1 蚕豆人工春化与育苗移栽技术 2019年冬季,在福鼎市店下镇寺前村开展人工春化技术试验,采收期提前10 d,鲜荚产量提高12%;2020年冬季示范推广500 hm2,2021年1月份虽遭受严重的冻害,仍然普遍增产增收,第1批鲜豆荚采收时间提前10 d,每667m2产量增产15%,由于市场行情好,效益增加30%;2021年冬季,福鼎市1 000 hm2鲜食蚕豆全面推广应用人工春化技术。

10月初将蚕豆种子晒种1~2 d,室温下在0.2%~0.3%有效浓度的多菌灵溶液中浸种8~10 h,清水洗净后再浸种8~10 h,捞出种子沥干,用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或62.5 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拌种,在温度25~28℃、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催芽2~3 d至90%种子露白,置于塑料筐内,覆盖黑色薄膜,置于2~4℃低温库内,春化21 d。

在福鼎市1年3熟耕作模式中,冬季采用直播技术种植蚕豆时间不够。采取育苗移栽,有效解决了茬口时间上的矛盾[1]。育苗基质使用蔬菜专用育苗基质或菜园土。菜园土1 000 kg添加12%钙镁磷50 kg拌匀并进行消毒。10月下旬用48孔穴育苗盘播种育苗,每穴1粒种子。苗龄20 d左右。加强苗期水肥管理,做好苗期立枯病、蚜虫等病虫害防治。

2.4.2 改进传统栽培技术 通过试验示范,对传统的蚕豆栽培技术进行改进,并全面推广。① 改裸露栽培为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据福鼎市气象局陈苑旻等的试验研究[2],用黑色地膜覆盖栽培,其地下20 cm地温可以提高1~2℃,有利于减轻低温寒害对蚕豆的危害,还可以有效防止杂草,降低除草成本。② 改单穴播2粒种子为1粒种子。提高秧苗素质,发挥个体优势。③ 改栽培密度。株距由50 cm缩短为30 cm,每667m2栽培密度由1 000穴提高到1 700穴。通过技术改进,节约用种15%,提高产量20%以上。④ 改良株型。主茎2~3叶时摘心,促进分枝,摘除无效分枝、病枝,保留6~8条健壮分枝。在开出5~6盘花、茎基部节出现豆荚时打顶。通过摘心整枝与打顶,改良株型,发挥个体优势。⑤ 改病虫害防治技术。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治,提高工效和防治效果。

通过3 a的示范推广结果显示,“早稻—晚稻—蚕豆”1年3熟水旱轮作高效耕作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温光资源,耕地水旱轮作,粮经搭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晚稻早稻耕作
基于数字孪生的农业耕作监控系统
晚稻帖(外一首)
浅谈施用镁肥对晚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广州乘车海南路上
丰收的田野
国家统计局解读2017年早稻生产情况
农业生产应坚持保护性耕作技术
2016年早稻产量同比下降2.7%
小麦种植不同耕作措施的对比
今年全国早稻稍有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