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信息技术 ”,唱响“真学”之歌

2022-04-12虞雅君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2期
关键词:真学助手导学

虞雅君

我说课的理念有两个关键词:“信息技术+”和“真学”。“信息技术+”是“童真语文”的工具观,“真学”是“童真语文”的学习观。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真实的语文学习过程。

一、坚守学生立场,进行文本解读

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围绕“相处”主题编排了四个故事。单元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二是借助提示,复述课文。《狐假虎威》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学生比较熟悉。本课语言生动有趣,会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读课文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围绕“真学”,我采用“导学单”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教学助手”中有一个“课前导学”版块,教师可以在此发送“导学单”,学生通过“家校帮”接收并自主预学。本课的“导学单”我设计了三个题目。导学一:我能读词语,并选出我认为难读的词语;导学二:读通课文,找出我认为难读的自然段;导学三:课文中有个句子说的是“狐假虎威”的意思,在课文中画出来。

二、把握学习起点,确定真学目标

教学要从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出发。面对文本,学生的真实起点在哪里?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乐于参加各种语文学习活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让他们自主识字,合作学习难字难词。但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主要是通过“读”来获得。读这篇寓言,学生碰到的盲点估计是“狐假虎威”中“假”的意思,难点估计是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

目标一:基于“导学一”,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合作学习难字难词,在老师的帮助下重点学习多音字“转”;通过“眼”和“食”的字形比较,正确书写“眼”和“食”。

目标二:基于“导学二”,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写了什么。

目标三:基于“导学三”,理解课题,掌握课题中“假”的意思;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三、借助“信息技术+”,展开真学过程

流程一:聚焦课题,激发“真趣”

利用“聚光灯”聚焦狐狸和老虎的图片,让学生知道:狐狸跑到了课题中只剩下了一个字“狐”,老虎跑到了课题中只剩下了一个字“虎”, 在帮助学生读准课题的同时自然地揭题,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期待走进课堂。

流程二:围绕“导学一”,关注“真需”

“导学一”的设计目的是读准课文中的字词,画出认为难读的词语。课堂中,教师利用“教学助手”课件的优势,让学生在平板上选择认为难读的词语。“教学助手”会根据学生的选择,立即作出统计分析。这样,教师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真需”。然后根据真实的学情展开有针对性、有取舍的巧妙指导。

哪几个字需要重点教学,根据学情而定。“食”的最后一笔是长点,学生容易写错。在教学中,通过“眼”和“食”的字形对比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记住字形,更能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把握字的左右和上下间架结构。

通过信息技术,把“学词”的环节教“活”,让学生在“自需”的基础上经历“自得”的过程,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流程三:围绕“导学二”,推进“真做”

“导学二”的设计目的是读通课文,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借助信息技术启动白板功能现场生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展开真学过程。

听读:听同学在导学中完成的朗读音频,然后在平板上选出自己认为难读的自然段,“教学助手”即刻完成统计。

齐读:根据统计结果,一起朗读难读的自然段。让会读的学生带着其他学生一起读好难读的自然段。

对读:一起互帮互助,把自己认为难读的自然段读给同伴听。

自由读:解决了难读的障碍,让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争取读通课文。

分角色读:读通了课文,静静地想一想,分别找出狐狸和老虎的语言,展开多种形式(师生、男女生等)的分角色朗读。

分类读:根据句子的分类引导学生,“导学一”中的四字词语也可以分成“老虎”类和“狐狸”类。运用“教学助手”中的“分类小测试”,在轻松快乐的游戏环节中实现词语的分类读。

教学中每一次读都有具体目标,每一次读都有任务推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读通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

流程四:围绕“导学三”,引发“真议”

“导学三”的設计目的是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无疑,信息技术又成了落实这一环节的利器。

学生自主解读课文之后,教师要求学生选择“假”的意思。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随堂作业,在学生自由选择后设置悬念:“假”的意思真的是你选的那个吗?紧接着出示“导学三”的问题:请画出课文中代表“狐假虎威”意思的那句话。几分钟后,教师启动“教学助手”中的“作品收集”功能,并现场反馈,进行互评互改,从而提炼出“假”在词语中的意思是“借”。紧接着,借助课堂板书让学生复述课文的大致内容。

流程五:直击思维,延伸“真学”

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语文学习的结束。我将在“教学助手”中设置导学题:“有人说狐狸是狡猾的,也有人说狐狸是聪明的。同学们,读了《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你认为呢?”

谚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童真课堂自主助学的利器,唱响一曲“真学”之歌。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真学助手导学
建构“真学”课堂要注意的几点
小助手
让学:“真学”课堂的本质追寻
我是小导游
灵感助手表彰大会(二)
灵感助手表彰大会(一)
神秘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