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真语文“:返璞归真的“三态”追求

2022-04-12张钱江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2期
关键词:童真姿态心态

张钱江

我爱把“童真语文”比作一棵树,在岁月的更替中逐渐抽枝长穗、换叶开花、结果拔节,这要归功于为树的成长提供养分与能量的深扎于泥土的根。正是根在地下的不动不移、输养供能才护持了地上的枝繁叶茂,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对于“童真语文”而言,她的根是什么呢?回望初心,该是儿童本位、真实质朴与泛舟语文。这既是“童真语文”初创至今一直为之奋斗的愿景,也是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三驾马车”,这逐渐成了“童真语文”旗下每一位成员不变的心态、自然的状态和优雅的姿态,甚至可以说是坚如磐石的信念与追求。

一、不变的心态——儿童本位

心态,就是心理状态。人的心理状态是不断变化着的,具有暂时性,但又有相对稳固性。它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统一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心态就是人真正的主人,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童真语文”能始终保持昂扬的态势,不断向上,或许就得益于从一开始就倡导,并一直拥有与保持着充满生命力的儿童的心态。

儿童的心态就是保持积极。儿童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代名词,他们总是自由、快乐、活泼、可爱的,不像成人那般沉闷严肃,板着面孔缺少表情。工作,是有质量、数量压力的,这不免使处于工作中的人们感到烦累无趣,而“童真语文”却提出了向儿童学习的建议。我想,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儿童面对任何一个困难时的积极。他们大都不会因为明天要考试或是今天与好朋友争吵而烦恼无边,因为第二天,甚至是转瞬间,他们便又欢乐如常,和好如初了。所以,在任何一道坎儿前,保持儿童般的积极心态,一定能觅得巧法,步入妙境,发现自己。

儿童的心态也是保持简单。成人往往思绪过多,顾虑重重。儿童则不同,简单,简直就是他们最大的特点。他们不会伪装,总是展现最真实的一面。他们易于满足,几乎没有嫉妒心。“童真语文”工作室的成员在教学研讨交流时总是会以一句“关起门来,有二不说一”作为开场白。所以,无论是导师还是学员,都会很直接地指出教学或交流中的错漏不足,也会诚恳吸纳“大胆”的提醒。如同教学路上的共行者,没有复杂,大家简单地围绕着“童真语文”,辨理明道,光大自己。

儿童的心态还是保持兴趣。儿童囿于年龄和身体等方面的尚未成熟,阅历不深,经验不多,但他们的求知欲却出奇的旺盛。他们对于新鲜事物总是兴致盎然,并且能对它长久地保持探究的欲望,感情不可谓不强烈。而成人自觉已参透宇宙,早早失却了炽烈的童心,各方面表现总逃不过一个“闷”字。在“童真语文”的旗帜下,我们总在发现、研究着语文教学的新天地,也就时刻保持了一颗乐于求学的纯真童心。无论是执教主旋律课文,还是品诵意蕴悠长的古诗文;无论是开发拓展课程,还是设计制作微课;无论是撰写教学叙事,还是进行激烈的思想碰撞……我们总是昂然地、无畏地展示自己。

保有儿童的心态,既难能可贵,又绝非易事。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这不正应该成为我们对儿童生命真正关怀的起点吗?

二、自然的状态——真实质朴

状态,指的是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它决定了人或事物未来的走向。语文教学的状态如何,也决定了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的未来走向。“童真语文”的教学追求的是真实的状态。

首先,教学设计是真实的。以往我们所理解的设计,是教学尚未发生之时,处于与学生基本无接触时的设想构思。它完全基于教师对教学文本的个性理解,以及对学生综合学情的整体把握。然而,当教学付诸行动之后,意外总会不期而至。是罔顾“意外”,一意执行先前的设计完成教学,还是立足当下,抓住教学中出现的新学情展开引领,形成新的教学对话?在童真的课堂上,我们不会将自己置于如此矛盾的境地,而是将教学设计分为前设计、中设计、后设计三部分,为的是让教学跟着学生走,以学生的所得、所思、所惑作为教学的最好资源,展开真实的设计调整。这就需要教师在进入课堂前对课程目标、单元目标、本课目标有一个清晰的综合把握,同时要做更多的“可能性”预设与预演。

其次,学习方式是真实的。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展示的机会,我们倡导独学、对学、群学、延学的学习方式。所谓独学即给每一个学生以独立学习的时空,避免了学优生对潜力生的学习干扰。对学是指与同桌(学习同伴)展开对话,交流学习所得与思考,同伴对学使得交流更加充分饱满。群学是在独学、对学的基础上发生的,它累积了个性思考、学伴交流的成果,既使学习者拥有各自的立场,又使班级群体的学习提升了档次。延学,顾名思义便是延伸学习,可以由此及彼,也可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更可以由这一篇延伸到那一篇、那一本……实际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期待走出课堂又何尝不可呢?

再次,学习过程是真实的。我们常常会想,真实的学习是怎样的状态。是齐声同调的读?是问题答案的一致?站在学生的角度,我们想到的是,在展开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必定会出错,会有疑难,会有偏差。那教与学是不是应该着力在这些地方?抓住他们的错漏、疑难、偏差,不仅仅是因为可能还有其他学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把这些地方作为学习真正的成长点,突破一个学生、几个学生,甚至一群学生的学习问题,才是真正的学习,而教也才是有意义的。

保证这样的状态,并使之成为“自然态”,需要教师拥有强大的内心承受力和睿智的课堂教学执行力,做到时不时能“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使教学扎实、真实、敦实。

三、优雅的姿态——泛舟语文

姿态,指容貌、神态、样子、风格、气度等,它可以展示个人的思维高度。好的姿态更能取得成功。

毋庸置疑,语文是一门最优雅的学科。古人读到好的文章,常击节而歌,起而舞之,和着音律吟诗作对更是惯常为之。的确如此,看到一篇好的诗文,如同品尝到世间珍馐佳肴,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所以,能把各种门类的文学介绍给学生,并且和他们一起徜徉在这些美丽的语言文字之间,诵读、品鉴、感悟,岂非幸事?怎能不以优雅的姿态进入其间?此其一也。

导师季科平总把一句话挂在嘴边,那便是“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无论是对第一次见面的学生,还是对已执教数个学期的班级,乃至对每个学员。细细想来,真是颇有见地。以往的教学,常追求“唯一”“正确”,学生对老师的提问常怀恐惧心理,生怕“猜不中”高高在上的老师的心底语声,课堂则常现沉闷紧张之态,尤其是高年级。而“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的观点一经喊出,老师又以俯身下蹲之姿来到学生中间,他们便再无心悸之感,真正投入到了语言文字中,于是就有了学生許多精妙的发言与精彩的展示。其实,学习本应如此,对则喜之,错亦不馁,哪有人天生什么都会?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参与心理,使他们满怀学习热情,投入学习全过程,这样的引领必定是优雅的。此其二也。

其三,在“童真语文”的教学理念引领下,连教学目标的设定也可以是优雅的。目标是一个大方向,但在同一个40分钟的课堂上,我们必须承认,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面对智力超群的学生和相对领悟滞缓的学生,是不可能同时等质保量达到目标的。因此,我们设定了不同的目标达成时间表与难易迥异的目标内容,保证了每一个学生都在朝着“做最好的自己”前进。在师生、家校共读《窗边的小豆豆》时,学生、家长、老师,都发现了,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做工程师是最棒的,做小职员也是有价值的。在语文学习中,每一次不同程度的习得、每一个深浅不一的感悟,只要是自己的,便是宝贵的。更何况,语文学习是累积沉淀、螺旋式递进的过程,或许是现在,或许是明天,或许是几年后,每一个孩子终会在语文天地中寻得自己的成长与成就。这便是我们优雅的大目标设定吧。

古代文人喜好扁舟一叶,江湖泛舟,它所呈现的意境自有“优雅”的属性,这也是学“语”习“文”应有的从容姿态。童真的课堂上,学生正是这样泛舟于语言的湖海,沉浸于文字的天地,丰厚着自己的人生。

心态、状态和姿态,是三个不同的词,但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结。心态决定了能不能坚守,它是一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与所认定的方向的坚持。“童真语文”坚守的是儿童的心态,不但相信儿童,更相信自己的童心,唯有以童心去贴近儿童,才有真正的儿童本位。心态进一步决定了状态。所谓从心而动,你所呈现的状态,必定是你心态的反映。儿童的心态所反映出来的状态是没有做作与虚假的,它一定是自然、真实、质朴的,这就是“童真语文”一直追求的执教、研训、工作、学习乃至生活的状态。有了心态的坚守与状态的在线,才会有姿态的集中展现与全方位示人,它是以心态与状态为基础的。只要你的心中有儿童,并且崇尚自然真实的教学,那么你和你所带的学生在学“语”习“文”的路上一定拥有优雅的姿态。反之,姿态将进一步巩固状态,状态也将进一步坚定心态。对于“童真语文”而言,以儿童的心态面对自己才能看到儿童,以真实的状态面对教学才能自然而为,以优雅的姿态面对语文才能从容泛舟。我想,这三点大约能概括出“童真语文”的基础体貌,也是对“童真语文”最好的演绎。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柯桥区秋瑾小学赵家坂小区)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童真姿态心态
人这一生,都在为心态买单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华丽追梦者
做谦逊的人
萌趣圣诞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
get!五大潮流热点 许你裙装 浪漫姿态
回归童真季
童心童乐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