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资源背景下“货币银行学”跨校修读学分的教学实践

2022-04-07王玮卓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跨校学分教学模式

王玮卓

(大连民族大学 国际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50)

跨校修读学分是一种依托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包括建课方和用课方。建课方教师将录制好的课程上传到第三方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用课方教师则以建课方提供的线上课程为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用课方学生修得的学分经两校审核后给予认可[1]。跨校修读学分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一所学校的课堂,还可以从互联网等新资源上轻松获取自己喜欢的课程。在此新型教学管理背景下,为实现高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2014年5月辽宁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开展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试点高校申报工作的通知》(辽教办发〔2014〕105号),省内高校可结合自身实际需要,将线上的辽宁省省级精品课程作为高校学生跨校选读并修得学分的课程[2],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学习到其他高校的课程,在缓解教师资源不足和推动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无论是跨校修读学分课程的建设方还是使用方都遇到了一些难题,以往的教学研究都是针对课程建课方的相关问题给予了建议[3-4]。随着跨校修读课程门类不断丰富,课程使用人数的逐渐增长,从用课方角度探究线上精品课程应如何转型升级,更有利于跨校修读学分项目的推进。

一、跨校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的创新设计

大连民族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的跨校修读学分项目依托“辽宁省线上资源共享平台”中的“货币银行学”国家级精品课程。项目建设的主题目标是实现专业学科互补、改善专业设置局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课程的建课方是东北财经大学的范立夫教授及其所带领的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长期从事货币银行学的一线教学工作,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辽宁省线上资源共享平台”布置学习任务、进行章节测验和分享学习资料。在跨校修读学分创新设计方面,选取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2020级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作为试点,与建课方范立夫教授共同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且在教学计划中详细规划出线上、线下课时分配与辅导答疑时长。课程选用多媒体教室授课,确保网络资源可回放,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按需进行线上课程的学习。在线下课中学生可以将线上课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汇总提交给授课教师,用课方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解答,部分有代表性的问题授课教师会安排学生在课上分组交流,从不同角度探究问题的答案。

二、实施跨校修读学分的创新举措

跨校修读学分这一新型教学改革模式的特点是不拘泥于一所学校、一间教室或一个课堂。用课方学生可以根据高校间协议,选读建课方高校教师教授的线上课程并获得双方高校均认可的相应学分[5]。通过跨校修读学分,学生可使用其他高校的教学资源,也可感受不同高校的特色文化。在线下的课堂教学中,用课方教师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讲授学生通过线上课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点,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讲解课程的重点、难点并针对知识点进行延展讨论。基于此,“货币银行学”课程依托省级精品开放课程资源,探索学生跨校修读学分的优势及难点,推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高效的自主学习能力。

(1)教学模式的创新。“货币银行学”课程概念多、内容广,教师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难免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很难使全体学生全面、透彻地理解知识点,存在教学深度与宽度不能兼顾的问题。跨校修读学分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弥补这一欠缺,课程采用“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视频、练习题和答案在课前就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就可以依据视频内容完成初步的学习,同时还可以通过章节习题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估,节省课堂时间用于师生深层次的交流,教学内容在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扩充,以目标为导向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提高效率。

(2)教学资源的创新。在师资方面,跨校修读学分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授课教师也可以在用课的过程中学习建课教师的教学模式,并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料。课程结束后授课教师对修读“货币银行学”的111名学生进行了调研,81.31%的学生反馈跨校修读学分的整体课程难度适中,93.46%的学生认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其货币银行学的知识储备,提高了解决和分析学科相关问题的能力,但也有28.04%的学生对跨校修读学分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了解不够全面,表明跨校修读学分的教学效果较好但教学模式的普及还有待加强。

(3)成绩考核的创新。跨校修学分的成绩评定方式较为多元,学生的期末成绩由卷面成绩、课堂讨论分数、课堂参与分数和线上章节测验得分综合评定。

三、问题与改进举措

跨校修读学分虽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但由于同时涉及建课方和用课方高校,授课过程的操作较为复杂,在此次教学实践中从用课方的角度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对跨校修读学分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适应程度也不一致,线上章节测验成绩和期末成绩均存在相差悬殊的问题,在下一步的授课过程中会在学期初期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互帮互助、有效监督,充分利用线上的学习资源做好预习、复习,高质量完成线上章节测试;(2)个别学生在线上课的学习过程中抱有只要保证出勤,期末考前突击就可以通过考试的侥幸心理。在下一步的教学实践中,拟将更充分地利用线上讨论功能,不局限于章节测试,还要从更深层次提高学生对课程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学生可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线上讨论平台留言,由建课方教师或用课方教师回答,也可由一起参与学习的学生回答,在问与答的过程中,获得启发,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3)未来用课方教师计划邀请建课方教师参与到线下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体会建课方教师的授课风格,建课方教师可以线下面对面地为学生答疑解惑。跨校修读学分项目将在不断的交流和磨合中提高建课和用课双方的教学水平,实现更为充分的资源共享。

四、教学改革成果

在“互联网+教育”等新资源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启动了围绕跨校修读学分展开的教学创新实践,在结合“货币银行学”跨校修读学分项目的探索中得到的教学启发如下。

首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跨校修读学分是网络资源共享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货币银行学”跨校修读学分课程中,学生在课前提前学习建课方教师录制的课程,然后带着具体的学习问题进入课堂学习,充分训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线下课堂中,通过用课教师的启发和讲解,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将课程相关的知识点串联成立体的知识体系。另外,用课教师还引入与课程相关的案例,课上与学生围绕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内化所学知识,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其次,线上平台的讨论交流增进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线上平台提供的讨论区分为教师答疑区、课堂交流区和综合讨论区。建课教师和用课教师会对学生们不同的问题给予详尽的解答。“货币银行学”跨校修读学分授课环节涉及的典型问题包括:央行数字货币发行进程及展望;数字金融如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金融机构改革如何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等与课程相关的拓展问题。根据课后问卷调查,学生认为网上设置的讨论题有价值并会认真完成的人数达到95%。建课方教师和团队提供的教学资源给予了用课方学校学生多层次的知识启发。

最后,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共享为未来高校间的合作奠定了基础。用课方高校实现了专业学科互补,改善了专业设置局限,提升了教学效果。在今后的跨校修读学分培养模式中,建课方学校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学习到用课方教师对“货币银行学”这门课的教学资源分享。两校提供的“货币银行学”课程内容侧重点不同,可通过案例共享、互进课堂等方式推进两校资源的互补,为今后联合培养跃上更高台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 语

跨校修读学分有利于打破传统课堂的教学局限,更好地实现精品资源公开课程的跨校共享,为学生们提供更为多元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也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修正和补充。教师对教学模式的探索没有尽头,跨校修读学分是教学模式探索过程中的一个阶梯,此次课程实践也为未来高校间更丰富的联合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跨校学分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论《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跨校修读模式
跨校体育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制与机制的研究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项目学习共同体的跨校美术教师协同发展实践
学分美食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品化的概念运维跨校认证服务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