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科技创业生态系统支持环境的构建分析

2022-04-07,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辽宁省政策人才

左 莉 , 贲 雪

(1.大连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50;2.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在当前“双创”的发展趋势下,科技创业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强有力的带动作用。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十分重视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化转型,把握好当前创新驱动的机遇,构建最优化的科技创业生态系统支持环境,有利于更好地推动技术创新,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科技创业生态系统内涵界定

科技创业生态系统最早起源于国外。20世纪90年代,Aldrich等学者首次以生态系统视角分析了创业过程中各类组织及社会人群的作用[1]。2005年,Dunn首次提出创业生态系统这一概念[2],但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和明确定义。次年,Cohen在Dunn的基础上明确其概念内涵,指出创业生态系统就是指在某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来实现的经济增长[3]。2011年,Isenberg在对美国硅谷进行测评后指出,创业生态系统是指为创业者所营造的一个利于、敢于创业的大环境[4]。在这个大环境中,首先政府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护,其次有充足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最后还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市场。后来,国外学者不断对其内涵进行完善,明确了创业生态系统应包含创业主体和创业环境。

中国关注创业生态系统要比国外晚近20年。2009年,刘林青等学者开始对麻省理工学院的生态系统展开探索,总结其基本构成要素[5],但并未对创业生态系统给出明确的定义。2011年,学者林蒿基于创业活动的独特性对创业生态系统进行定义。他指出创业生态系统是由创业主体和创业环境共同组成的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6]。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于创业生态系统内涵的界定角度不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本研究中的创业生态系统,指的是以创业团队和企业作为主体,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等诸多要素从政策、人才供给、技术、资金、资源整合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共同参与运营,为创业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文化、制度和产业环境,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创新动力。

二、辽宁省创业生态系统支持环境现状分析

1.辽宁省创业生态系统的支持环境现状

2014年,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鼓励全社会参与,辽宁省作为“新中国工业的长子”积极响应号召,不断落实创业政策,推动创业活动开展。2015年11月20日,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落实国务院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任务分工的实施方案》,在强化市场导向、完善服务功能的基本原则下,明确了辽宁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提出将构建以专业孵化器和创新型孵化器为重点、综合孵化器为支撑的创业孵化生态体系。针对创业企业和团队的资金困难问题,通过减免税收、完善投资体系和提高财政支持力度等手段进行保护;针对创业企业和团队的信息滞后问题,明确提出充分利用当前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便利,积极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提升信息开放和共享力度;针对创业企业和团队的人才缺失问题,通过落实创业人才的住房优惠和引进补贴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从整体上看,辽宁省基本上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创业生态系统,出现了东北唯一的“独角兽”企业——蓝卡健康,并形成大连高新区产业孵化器。

对于辽宁省而言,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潜力股”,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视,也发挥了不错的作用。据统计数据显示,辽宁省共有普通高校115所,约占全国高校总数的4.3%,其中985高校2所,211高校4所。为推动高校学生对创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助力作用,辽宁省政府出台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兴辽英才计划》等多份文件。据2020年最新数据统计,辽宁省共有2000个左右的创业团队,13个特色小镇。为推动创业生态系统发展,辽宁省政府共提出41项支持政策,涉及到资金、技术、网络、信息、人才等诸多方面。尽管如此,辽宁省创业生态系统的支持环境仍存在很多不足。

2.辽宁省创业生态系统支持环境存在的问题

(1)创业生态系统地区分布不均衡。创业生态系统是推动辽宁省经济整体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不应该仅集中在较大城市。辽宁省共有14个地级市,除省会城市沈阳外,还有大连、锦州等各具地方经济文化特色的城市,如当前辽宁省已经开设了大连市瓦房店谢屯镇、沈阳市法库县十间房镇等13个特色小镇。在“双创”的大环境下,各个城市积极响应,创业项目大量涌现,但这些项目并没有很好地与当地经济发展特色相结合,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存在质量不高、发展前景不好等问题。因此,辽宁省内发展较好的创业生态系统多集中于沈阳和大连两地,且各个地区间并未形成创业合力。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大连和沈阳的创业基地数量接近100家,约占辽宁省总数的62.5%。这就造成辽宁省的创业生态系统分布十分不均匀,没有达到全省共同创新、齐心创业的最初目标。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校的分布较为集中,沈阳作为辽宁省省会城市,共有48所大学,大连共有30所大学。从数据可以看出,大连和沈阳的高校占辽宁省高校总数的67.8%,而且辽宁省的211和985高校也分布在两市。

(2)政府政策支持的细化程度不够,保障力度不足。政策的保障与扶植一直是推动辽宁省创业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重要省份之一,以工业作为基础产业,发展速度在全国名列前茅。1997年后,辽宁省经济排名出现倒退趋势。2021年上半年,辽宁省的GDP排名仅为全国第18名。其次,辽宁省的国有经济占比高达80%以上,导致辽宁经济优化转型升级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从目前的政府政策来看,对于创业生态系统的支持政策过于零碎,不够系统。2015年,辽宁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指出,要加强宣传引导,弘扬创业创新精神、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创业便利化。其中,特别强调了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创业基地和综合服务平台,但具体如何去建设、如何去落实支持,仍在积极探索中。在当前创业群体大量涌现的情况下,创业环境规范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长期的政府主导,导致企业竞争的灵活性、市场化程度不高。2020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4 393.1亿元,其中辽宁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549亿元,在全国排第15名,投入强度为2.19%,处于全国中等水平。辽宁省亟需以自身经济发展现状及长远发展目标为基础,对创业团队和主体制定切实可行的鼓励政策,促进创业企业和团队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做有自己特色的创业生态系统。

(3)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率和留存率低。创业离不开人才,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作为驱动创新最为核心的战略资源,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辽宁省自2003年起先后制定并实施了许多引进人才政策,在人才工作方面,辽宁省坚持外引内育“两条腿”走路,目前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已达32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4%。但相较于北京、上海、广东等人才聚集的省市而言,辽宁省人才引进能力和留存能力仍然较弱。当前辽宁省的创新创业人才紧缺,面临着创新创业人才储备不足、本地人才流失加剧和高精尖人才持续紧缺的严重问题,平台载体和信息服务、生活配套服务都不十分完善。例如,根据沈阳市的大学生引进优惠政策,大学生在毕业五年内购房享有免契税和落户的优惠政策,但具体落实到各区政策却存在争议,导致落实不到位。辽宁省在创新创业人才方面的相关政策体系不够完善,政策执行效果欠佳,研发资金投入不足,人才政策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个人发展机会较少和发展空间不大,人才培养、开发和利用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典型的创业生态系统案例借鉴分析

当前中国各个省市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创业政策鼓励新创企业快速发展,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在创业生态系统构建上取得了大量可借鉴的经验,通过对上述地区创业经验的系统梳理,总结区域创业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共性特征,提出符合辽宁省创业生态系统发展的政策建议。

1.北京

北京是创业生态系统比较完善的代表城市。2014年,中关村在全国率先建成了创业生态系统,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为主导的创新集群,如今更是被称为中国“硅谷”。在发展过程中,中关村坚持以创业企业的需求为导向,重点打造创业投融资与展示相结合的创业生态系统,致力于服务功能的完善,已成为全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高地,汇聚了2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多家上市公司。中关村主要通过帮助创业者解决场地、产权、资金和合伙人等主要问题,为创业者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实现各个要素在系统内的深度融合。北京中关村在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方面能够取得如此成就,主要受到了强劲有力的政策支持、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开放自由的创业环境等几大因素影响。

2.上海

2021年,上海在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排名第7,创业生态总体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其中制度与环境建设、创业质量与成长两方面水平较高。例如,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国家战略驱动为核心,进行产业集群化发展,尤其是推动新兴战略产业发展,承担着自贸区和科创中心两大国家战略联动融合的使命,形成具有特色的“张江模式”。上海将政府战略定位作为主导,通过基金参投高科技新型企业或项目,认识到人才是推动上海创业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动力,必须要构建上海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上海通过减免土地出让金、提供政府补贴、设立政府公共租赁房等政策措施,来进一步落实降低居住成本,为人才提供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并坚持将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上海,作为其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码,形成竞争优势。

3.深圳

近年来,深圳已经成功实现从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生产基地转型为全球最受瞩目的创新城市。在“双创”的大环境下,深圳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投、创客的“四创”之都。2021年,深圳创业生态系统在全球排名第21位,相比之前上涨12位。深圳取得这一成效,得益于深圳市政府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倾力打造。深圳不仅通过“孔雀计划”吸引全球各地的高端人才,而且通过各种创造性制度,给创业初期的企业和团队予以资助,通过打造智慧城市等政府项目,创造出高科技产品市场。

4.案例共性结论分析

通过对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的创业生态系统进行分析,总结发现,他们具有以下特点:

(1)产学研协同发展。产业、政府、高校是推动创业生态系统由产生到发展的三大主体。政府为创业生态系统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最大限度地形成创业资源的积聚,并优化配置,为创业主体减负,不断提升创业硬实力和创新创业软服务的综合支撑水平;产业为创业生态系统提供场地和技术;高校为创业生态系统提供人才。只有三大主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才能集聚大量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为创业主体准确识别出创业市场需求,进而为获取创业所需的产业资源提供大量机会。

(2)把人才作为发展的关键要素。人才是提升创业能力的核心要素。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都对人才的引进和留存,设置了大量的落实细则。首先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以优厚的条件吸引具有国际水平的各类科技人才、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搭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和管理人才队伍。其次,还要设置人才留存机制,通过住房补贴、购房优惠等为人才提供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确保创业生态系统的活力和区域的领先优势。

(3)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和产业环境共同承担着对创业生态系统发展的支持作用。当前创业生态发展良好的区域或者城市,大都积极营造激励创新、激励创造、尊重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吸引大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投入创新创业的大潮中。只有在四大主体环境氛围良好的前提下,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等诸多要素才能从政策支持、人才供给、技术支持、资金支持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给予创业团队和企业支持与保障,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创新动力。

四、辽宁省创业生态系统支持环境的构建与完善

1.推进协同合作,促进创业资源整合

针对辽宁省创业生态系统,除综合性国家政策外,还需要不断推出针对性强的专项政策,从而推动辽宁省各个地区进行资源优化整合,构建带有地方特色的创业生态系统。依据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因素,将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创业的重要领域。沈阳和大连作为省内领军城市,可优先发展,其他地级市要围绕传统产业进行升级,进行部分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应立足于政府、高校、金融机构、产业等多个主体,从信息共享、中介服务、行政管理等多维角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协同支持,并充分利用当前互联网+的网络便利资源,推进实体和互联网经济的融合,建立开放、融合、共享的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的创业生态系统,推动辽宁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完善和细化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辽宁省内各级政府部门要结合自身优势来探索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营造公平、规范、和谐、进步的创业环境。政府要不断完善和细化政策支持,通过进一步建立科技创业的统一扶持政策和覆盖所有科技创业企业的基础政策体系,例如市场准入政策、公平竞争环境营造、信用担保制度、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促进等政策,进一步明确减免创业企业的税费和土地租金等费用,进一步落实细化各个城市的各种创业补贴补助等资金扶持政策,推动创业企业和团队的发展,重点关注各地市级城市对省政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与实施,要让鼓励政策真正惠及创业的企业和团队。政府要做到在维持创业市场秩序的同时,保障市场的运行活力和动力,为创业企业提供更多的减负措施,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3.优化人才供给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对于辽宁省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加快完善细化与人才招聘、测评、激励和考核有关的政策体系内容。对人才的住房条件、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及医疗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不断提升政策执行的效率与效果、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拓宽人才的引进渠道、健全人才的管理机制,从信息化建设、宜居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角度,为人才打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优化辽宁省的人才供给结构,吸收更多的省外甚至海外高精尖人才。除此以外,要重视对人才质量的培养,加强对创业团队和企业的培训。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积极搭建技术工人实训、研发和交流平台,不断拓宽技术工人成长渠道,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给人才发展和业务能力提升,提供更多的机会。

猜你喜欢

辽宁省政策人才
政策
政策
人才云
助企政策
政策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