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庆文旅融合对策研究

2022-04-07

大庆社会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大庆市大庆文旅

夏 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一、大庆文旅融合发展所具备的文化资源优势分析

大庆市地处东北亚交通核心,具备丰富的新旧石器文化、青铜文化以及辽金文化。大庆地区存有大量的文物遗址,大多分布于嫩江、松花江沿线。如,李家岗墓葬群及沙家窑遗址等,这些遗址均发掘出了大量的石器及陶器。在杜尔伯特、肇源县境内还存在白金宝遗址、小拉哈遗址等。且全区内还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古城址。如,辽金时期的望海屯城址、好田格勒城址等。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具有鲜明的蒙古族文化特征,存有大量藏传佛教建筑及蒙古族民俗文物。此外,大庆市还存在大量石油工业遗产。如,大庆油田发现井、铁人一口井等。其中,西油库、西水源、油田会战指挥部旧址等多处工业遗址被确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承载着大庆石油工业发展历程的重要遗迹,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及石油文化的寄托载体,均可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文化资源。

二、大庆文旅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1.文化与旅游产业未能深度融合。大庆地区具备丰富的文物及工业遗址,然而,目前却未能深入挖掘与有效利用文物及遗址,由于文化旅游两个产业未能深入融合发展,导致游客在旅游中无法获得丰富的文物、历史及文化体验。与此同时,由于大庆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充足,产业发展面临同质化问题,文化能力强、投资水平高的文旅企业数量相对较少。[1]并且文化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具备创新意识及能力的人才稀缺,导致文旅行业无法实现产业化运营管理,并且文旅内容创意不足、市场开发深度不够,限制了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2.文物保护开发利用较为困难。大庆地区的遗址分布地主要集中在沿江地区,与城市中心区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并且遗址分布相对分散,交通不够通畅。部分遗址不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遗址附近环境优化力度不足,不具备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条件。一些古遗址类文物深埋于地下深处,需要通过考古发掘工作开展方可实现古遗址及古文物的开发与利用,但由于古遗址具备较长的开发周期,且开发过程中涉及多个环节,需要大量的开发投资,导致文物开发及利用存在一定难度,将之融合于文化旅游产业更是难度较高。

3.文旅宣传推介模式创新性不足。目前,大庆地区的文化旅游主要以传统媒体宣传方式为主,但在广播电视及报纸等各类媒体上的广告投放均不多。并且宣传内容相对单一,主要以油城打造为主,与文物文化资源相关的内容宣传较少,因而导致游客并不了解大庆市所具备的文物文化资源。同时,大庆文化旅游宣传方面,权威性媒体未能深度介入,很少与央视等主流媒体合作,且未能有效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实施宣传推广。目前,所应用的营销方式特色不鲜明、未精准进行品牌定位,从而导致大庆文化旅游业存在竞争优势不突出、对游客吸引力不高的问题。

三、大庆文旅融合发展对策

1.科学把握文旅融合方向,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跨越发展是大庆市旅游业发展的主题,为此,大庆市要协调同步开展方针政策制定落实及招商引资工作,立足整体把控大庆市文旅融合发展方向,确保文化及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有效发挥。要以政府部门作为主导,提升旅游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组织民间及社会团体参与文物文化资源开发。促进大庆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科学编制与顺畅实施,立足顶层设计的层面,做好文旅融合的统筹规划与部署,秉持长效、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宏观调控政策的合理应用,开拓大庆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2]在此过程中,需要组建专业化的文旅融合团队,构建完善的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通过重点人才项目科学整合,促进跨产业知识融合,培育出兼具文化及旅游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此外,还应完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遗址旅游服务功能,促进文化及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2.深入挖掘文化符号,打造特色化文旅品牌。面对社会公众文化旅游需求的不断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趋势,大庆市也要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通过本地文化符号的深入挖掘,推进文旅融合,并在旅游产品开发及推广中有效应用地域文物及文化资源,从而通过文物及遗址等资源优势的充分展现,防止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出现同质化内容,突显旅游线路、旅游内容的差异化,打造独具大庆特色的文旅品牌。一方面,应通过专业性机构建设,对大庆地区的特色主题文物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如,青铜、石器及辽金文化等,通过多元化、特色化文化成果研发,基于丰富的创新,运用全新的组合方式全面展现大庆地区的历史风貌。另一方面,在内涵挖掘的基础上将地域特色元素融合其中,增强文旅产业发展的吸引力,扩大产业影响效应。要基于文物有效保护实现文物的充分利用,通过合理的文化旅游开发策略制定,促进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的逐步推进。

3.加强文旅资源整合,开发精品旅游线路。目前,大庆市文物遗迹及文化遗产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大庆市需要注重于旅游产品主题的精心设计,将遗址附近的多元化旅游资源纳入到旅游线路之中,通过精品化、特色化旅游线路打造,确保公众的文化旅游需求得到有效满足。首先,要利用白金宝、小拉哈等遗址的广泛知名度,将大庆全域中其他保护良好的遗址遗迹有选择性的纳入旅游线路之中,进而打造主题丰富、具有鲜明文化性质的旅游产品。其次,要利用好辽金时期大庆地区遗留的蒙古族文化特色,通过旅游线路细致规划,串联附近同样具备蒙古族民俗文化的文物遗址,通过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主题性旅游线路设计,促进旅游市场的精细化、深层次发展。最后,要借助大庆地区的石油工业遗址,借鉴其他城市工业遗产旅游的成功经验,在工业遗产开发的基础上开发工业遗产文化旅游项目,通过铁人一口井等遗迹参观线路推出,引导游人体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进而打造独特的工业遗产旅游线路。

4.创新优化文旅宣传推广方式,提升城市文化旅游知名度。大庆市的文旅融合需要在传统媒体应用的基础上,与权威媒体展开深度合作,通过其新闻采编优势及广泛影响力的发挥,通过宣传片录制、杂志推出等多元化形式实施,实现文旅宣传的针对性、有效性,从而提高大庆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实现大庆文旅招商项目、精品旅游产品的全面化与广泛性推广。同时,可与其他企业合作,或与临近省市进行旅游线路串联,打造跨区域的文旅精品线路。[3]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新媒体营销途径的拓展,利用微信、微博以及知名度较高的旅游软件客户端,通过传播内容优化整合,实现互联网+文旅的创新,进而打造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网络营销体系,以此促进大庆文旅品牌的知名度提升。

猜你喜欢

大庆市大庆文旅
李大庆
大庆市庆虹桥立交改造方案比选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大庆市盐碱地治理措施探析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加快大庆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