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后脱贫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问题

2022-04-07郭若琳

大庆社会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

郭若琳

(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134)

所谓后脱贫时代,指2020年现行标准下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后,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重心由解决绝对贫困转向治理相对贫困。[1]这意味着新的社会背景下对农村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2]65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社会的神经末梢,对后脱贫时代的乡村治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3]立足后脱贫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为抓手,深入探究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途径。

一、后脱贫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要性

(一) 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我们党百余年的经验

在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征程中,党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建问题,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要努力发展共产党的组织于农民之中”,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普遍建立农村党组织,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团结广大群众前进的核心和战斗堡垒”“把农村支部建设好,使基层支部真正成为坚强的战斗核心”。[4]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作用的发挥。百年来党始终抓住农村基层党建不放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二)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需要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践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11。不平衡也包括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更需要强基固本,提升基层党组织自身素质,加强建设,明确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

(三)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开展的关键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32“治理有效”是其他要求实现的前提和基础,要想治理有效,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是关键。只有农村基层党组织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群众,共同为乡村振兴战略出力。

二、后脱贫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 后脱贫时代的返贫风险

1.返贫的外部风险。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和社会影响。在自然灾害方面,许多依靠农业种植脱贫的农民,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遇到自然灾害,产量下降,经济效益不好,容易返贫。同时,依靠旅游业及相关产业链而脱贫的一些农村,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洪灾等影响,收入降低,存在返贫的风险。除此外,市场和政策的变化以及医疗问题这些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化,尽管在国家的调控之下,但随着互联网巨头进入蔬菜零售业,通过一些优惠,使得下游的买家习惯配送,导致上游的菜农和中游的蔬菜零售受到影响,这既是关系到民生的“菜篮子”工程,也是返贫风险的高发地带。因重大疾病而支付高昂的医疗费而导致的返贫仍旧存在,这都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提出了新要求。

2.返贫的自身风险。主要包括知识技能不足和自身态度不端两个方面。在脱贫工作中,扶持就业成为帮助脱贫的重要手段,许多农民在非农忙时节外出打工,流向城市,汇入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从而增收,但仍旧有较大的返贫风险。国家统计局 《2021年农民工检测报告》的数据表明,在全部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70.5%,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仍占48.6%,[6]可见,虽然解决了绝对贫困,由于城乡发展的差异,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前往大城市打拼,知识技能的缺少使得他们的就业多集中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和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行业,他们在城市中打拼却难以向上流动,加之农村收入水平较低使得他们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有的用工企业无基本的“五险一金”社会保障,一旦失业,极有可能再度返贫。此外,在扶贫工作开展的实践中发现,农村存在许多依赖型的脱贫观念,热衷于伸手拿钱式的扶贫,这类人脱贫后,返贫风险仍旧很大。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抓好思想教育,切实做好解决面临返贫风险的群众工作。

(二) 后脱贫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层党组织管理的松散性。农村的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党员的组织关系接收上表现较为松散,对所属范围内的党员管理及联系存在着滞后性;还有的基层党组织在党员的发展上存在发展流程不规范的问题等。通过对某农村基层党支部进行走访调研,结果显示,支部尚未形成对在籍党员的档案系统管理,党建工作的开展也还缺乏常态化和制度化建设,在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建设空间。

2.自身的建设存在不足。首先,对开展党建活动重视不足。党建活动对于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认识和治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有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开展党建活动存在着认为党建工作没必要、浪费时间的想法。其次,缺乏党建方面的专门人才。农村基层党组织专门管理的人才比较少,一些农村地区出现的“空心化”造成新鲜血液不足,管理成员多为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党员,容易被传统观念束缚,其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以及服务意识都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最后,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足。在解决农村治理和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时,作用的发挥还存在差距,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还未能与乡村振兴发展科学有效的融合。

3.党群关系密切度不够。服务好群众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后脱贫时代,农村群众对于生活的需求更加多样,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更加密切党群关系,贴合群众实际需求开展工作,更好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现实工作中,党群关系还不够紧密,尤其是群众在遇到问题时党组织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后脱贫时代农村党组织作用发挥的路径

(一) “党建+产业”,稳固农村脱贫群众经济基础

产业发展是乡村治理的根本之策。[7]首先,完善产业结构,推动特色发展。后脱贫时代,由于产业的单一性和薄弱性而面临返贫风险的农村群众,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特色产业和第三产业,丰富产业模式,以农业发展为主线,拓宽产业渠道,挖掘本地发展潜力,完善产业协调发展体系。其次,树立新发展理念,发挥协调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探索特色发展与已有产业的衔接,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产业发展中,找准龙头企业、社会团体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结合点,实现双赢。再次,借鉴新模式,打破原有单一性、区域性党建格局。在“党建+产业”模式下,将当地的经济发展与基层党建相融合,增强组织力,利用好城乡一体化的资源,实现高效网格化的党建模式。最后,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组织要提升自身水平。在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理论提升上都不可松懈,树立忧患意识,认清党组织面临的考验和风险。

(二) “党建+服务”,排解农村脱贫群众返贫忧患

面对农村群众返贫忧患提出的新服务需求,基层党组织要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首先,健全运行机制,建立综合协调制度。通过党政联席会议,及时交流工作中的问题,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保证最大程度贴合群众的服务需求。同时,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激励和帮扶的制度,对于因自身因素面临返贫风险的群体,在基层党组织内部划分责任户,及时对存在忧患的群体进行关怀和引导,包括上门谈心交流,听取服务诉求等方式,切实排解群众忧虑,鼓励并扶持其学会一技之长,提高思想水平。其次,健全服务机制,树立服务意识。农村基层党组织由于地域局限和自身局限,存在服务意识淡薄的问题,后脱贫时代的到来,容易产生“歇歇脚”的想法。因此,要化被动为主动,密切联系群众,真心为群众办事,关心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推进农村资源整合,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效,以良好的服务排解农村脱贫群众面临返贫风险的忧虑。

(三) “党建+文化”,营造农村良好社会氛围

后脱贫时代,脱贫群众的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农村的贫困治理不仅要关注相对贫困,更要紧扣新时代的发展,注重脱贫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将党建与农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首先,将农村基层党建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力推手,农村基层党建要积极探索当地的文化意蕴和人文精神,以宣讲、模范表彰等形式推动农村群众共同认可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深入人心。其次,将农村基层的党建作为文化建设的思想引领,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中,基层党组织要把方向,不能把农村文化建设变成“看热闹”“走形式”的空架子,而是切实能够影响人民群众,激发他们的精神动力。最后,农村基层党建要积极探索农村文化产业建设,注意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挖掘文化中可以传承和发扬的因素,借助信息技术与农村文化产业建设深度融合。例如,建立文化产业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市场趋势,因势利导发展文化产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做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聚集更多青年人才,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活力。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
清华党组织公开
多让群众咧嘴笑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如何提升农村基层会计的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