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城市居民有序政治参与
——以大庆市五湖社区滨洲居委会为例

2022-04-07刘传雷殷冀星

大庆社会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基层组织公民居民

刘传雷 , 殷冀星 , 颜 洁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招生就业处,黑龙江 大庆 163319;2、3.东北石油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1]本文以大庆市五湖社区滨洲居委会为例,通过调研,以点带面,就城市居民有序政治参与问题略述管见。

一、滨州居委会基本情况

五湖社区是大庆市规模较大的社区,五湖社区滨洲居委会分管湖滨A、B、C三个居民小区,管辖区面积44,944.22平方米,3783户,人口总数9915人。滨洲居委会党支部现有支部委员5人,党员217人,基本结构是由干部、工人、个体、职员、未就业毕业生、离退休人员、转业兵等组成。本次调查共50名居民参加,通过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群体的问卷调查,具体分析我国基层民主制度的运行状态,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情况,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二、存在问题及引发问题原因

(一) 群众政治参与心理各异,政治参与能力不足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良好发展,人民权利的充分实现都需要我国公民良好有序的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越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越稳步前进。在对如何看待群众政治参与存在差异问题的调查时,我们设置了文化水平、收入水平、政治觉悟以及个人利益4个选项。认为政治觉悟越高越积极的占比为46%,文化水平越高越积极的占比为34%。调查结果表明,居民普遍认为政治觉悟高、文化水平高对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有较强促进作用,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否与个人利益相关,对居民来说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了解情况的调查时,被调查的50位居民中有17名党员,党员对制度了解情况更多一些。有8%的人表示不太了解,这些居民年龄都在65周岁以上。这表明在社区中,部分老年人对国家政策关注较少,对自己权利的适用范围比较模糊,其关注重点多半是在居家养老等切身利益上。调查结果表明:居委会密切联系群众方面还有差距,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行为有待加强。

(二) 基层自治组织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在调查中通过与居民面对面交流,以及与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访谈了解到,该居委会存在工作人员现代办公技术水平偏低问题,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学历不高,对计算机知识掌握不熟练。居民参政情况则表现为人员松散性,积极参加组织活动的经常是固定人员,居民对参政的热情不高。基于国家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趋势,素质技术能力提高是必要的。计算机水平操作不熟练,新型仪器使用不流畅,如,打印机、养老金认证仪、安全检测器的使用等等,这些都需要熟练掌握,否则既影响工作效率,又影响居民的参政情绪。

(三) 监管机制未能有效发挥规范性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宪法及相关法律对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流程方面不断优化,但由于实体性法律居多、程序性法律较少的现状,基层公民在政治参与时缺少程序法律法规的配合和保障,进而挫伤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2]虽说基层民主自治是在党和国家法律的监督下实行的居民自治,但基层自治组织工作人员并没有像公务员那样有相关法律的约束,自治组织就更加松散、随意。调查发现,居委会工作人员在完成工作任务时会存在应付、懈怠的情况,上下班迟到早退现象也时常存在。因缺少相关制度的约束,一些具体事宜也没有明确的办事时长期限等,工作人员存在办事效率低、推诿扯皮的现象,这些行为都在间接影响着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

三、推进基层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水平

新时代,提升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素质十分必要。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文化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约束自己的首位,从当代社会的视角看,提高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提高基层组织干部素质的首要任务。基层组织工作人员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践行者,需要积极学习新思想新理论,并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学习新业务,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努力提升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本领。同时,在引进基层组织工作人员时,注重引进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大学生加入基层服务群体,基层自治组织与大中专院校进行联络、合作,鼓励大学生来基层组织实习,并邀请优秀大学生及高校教师对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交流,上级部门也应定期对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上级党组织应鼓励、支持基层党支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党课学习,提高基层组织党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二) 不断加强政治体制、机制建设改革力度,完善监督、惩处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些不良思想影响下,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违法行为屡见不鲜,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群体职业素养逐渐失守“变色”,而监督、处罚不力是造成其群体职业道德失守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基层组织人员之间的互相监督以及思想道德建设,将全面依法治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渗透到各阶层、各队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监督的重要职能,不给任何思想动摇的人员以职业素养缺失的机会。在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人大、政协、纪检、信访等部门监督、处罚机制。加强居委会工作人员价值观建设,树立为民勤政的价值观念,整顿社会风气,是现如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事项。基层组织工作者价值观正确,工作效率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利益才有切实保障。

(三) 积极引导居民有序政治参与,培养居民政治意识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给我国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迅速发展,外来思想的渗入与我国传统思想发生碰撞,形成了强烈的社会冲击,使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的相对丰富使一些群众对参政的兴趣显著降低,对基层自治更是不知所以、漠不关心,甚至把自己手中的选举权利看成无关紧要。政治的有序运行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基层组织要做到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紧密结合,群众的问题不要等到群众反映了再去办,要及时发现及时有效处理,让群众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基层组织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也要组织群众学习党的理论,国家的政策、法律知识都需要让辖区内的群众有所了解。上级政府需要常态化调研了解群众所思所急所需是什么,重点关注人民群众的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有所提升,也有动力为基层组织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二者相辅相成,良性互动将有力促进基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

猜你喜欢

基层组织公民居民
论公民美育
石器时代的居民
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基层组织建设始终
高台居民
进一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公民选举权的平等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