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高校技术服务支撑体系改革助推学校拔尖人才培养

2022-04-06李朝明李立新吴彦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2年2期
关键词:支撑体系仪器设备实验室

李朝明, 袁 若, 李立新, 吴彦霞

(西南大学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重庆 400716)

0 引 言

目前,教育教学改革主要侧重于某一具体方向改革,对整个管理体制与机制的“上游”改革研究较少,如何加强学校管理层面的教育改革研究与探索,形成有益于“下游”改革的政策性文件及制度,形成“上下游”同频共振的教育改革新局面,才能真正做到扩大受益面,改革才能落到实处。

技术服务支撑体系以专业技术服务为核心,以规范化管理为载体,是为高校教学、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社会化服务提供优质测试、分析服务的基础保障条件[1]。技术服务支撑体系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依托高校“校—院”两级仪器设备集约化管理平台建设高水平的实验技术操作队伍,是体现高校内涵式发展、提升办学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力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卡脖子”等关键科学问题的重要基础及前提条件,是高校进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乃至生产力创新发展的有力保障。

1 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发展现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技资源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重要的优质教学科研资源,是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在高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高端技术人才培养、社会化服务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3]。如何发挥大型仪器设备最大使用效益,服务于专业学科建设,支撑高校“从0到1”原创性科技成果产生,提高学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是高校教育资源改革工作的难点[4-5]。

由于高校经费投入分散、低端设备购置较多、仪器设备操作人员匮乏或缺乏有效的仪器设备管理绩效奖惩机制等原因,导致一方面大量大型仪器设备闲置、利用率不高,供需矛盾突出;另一方面由于无法接触到最先进的测试技术与方法,师生创新意识不强,无法引领或与先进科学技术同频共振,造成科技领域创新思维及国际竞争力不强[6]。

此外,由于仪器设备等技术服务支撑体系缺失,导致一些科研工作者,特别是新引进和年轻科研工作者无法便捷实现“拎包入住”式科学研究机制,整日忙于找设备、找场地、买设备等繁琐工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错失了科研攻关、成果量化产出的黄金时机。

2 造成目前问题的主要原因

技术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应以解决科学问题、培育创新技术型人才、凝练测试分析新方法及创新新技术为目的;以引领国际前沿技术、满足国家发展战略和高新技术产业革新为导向的系统性体系建设。其核心是解决好科学问题、技术人才和大型装备三者有效整合、相互促进[1]。目前技术服务支撑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实验技术操作人员专业服务能力不强

目前,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在高端人才引进、薪酬体现、职称评定等方面的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可操作高端设备人才和高水平设备操作人员均比较匮乏[7-8]。再则,由于缺乏明确的岗位分工,使实验技术系列人员既要兼顾实验教学,又要负责实验室安全、仪器管理、相关数据上报等实验室工作,导致实验技术人员无暇顾及自身水平和技能的提高。此外,部分高校忽视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将其与行政管理人员一起评优考核,使基层的技术服务人员缺乏认同感、获得感,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不高,这就造成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才难引进;优秀实验技术人员转岗现象较为普遍,使得实验技术队伍的水平和能力一直无法有效提高。由于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缺失,本科生、研究生及青年教师由于缺乏相应的操作培训机会,无法较快加入或融入现代分析测试手段的操作及运用行列,无法进行高端仪器设备的操作或管理,严重阻碍了高校师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提升。

2.2 实验室交叉融合、实践育人能力较弱

仪器设备是高校实验室核心教育资源,是实验教学和实践能力人才培养重要的基础条件,也是高校培养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的主要依托。本科教学实验室主要开展基础实验、受经费的限制往往无法购置大型仪器装备,只能做一些通识、验证性的基础训练。而科研实验室主要依托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经费进行建设,经费较为充足,可购置一些大型、精密的科研仪器设备,但是往往由于仪器设备专业性强、课题组科研任务重、仪器无专人管理等原因无法实现对外共享,最终导致实验室交叉融合、实践育人的职能被人为阻断,阻碍了学生科研兴趣的培养和学术生涯的规划,阻碍了学校一流本科及拔尖师生人才的培养。

2.3 仪器设备资源分散与规范化管理碎片化

现阶段高校仪器设备购置类经费的拨付还是按以往“分蛋糕”模式为主,学校将经费分配给二级单位,二级单位为了避免矛盾,再次按人头或者团队进行分配,经梳理这种分配模式易造成以下弊端:①缺乏对经费的统筹,造成了“撒胡椒面”式的经费稀释,无法形成合力购置引领学科发展的超大型装备。②由于没有考虑以往设备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益,缺乏规范化管理,导致二级单位之间管理效能参差不齐,部分设备资源未能充分发挥效益。③由于经费分配到人头,容易让经费负责人认为花“自己的钱”买的设备形成“私有制”观念,加大了仪器设备共享工作的难度。④由于经费划拨缺乏合理性论证,同时经费使用又有进度要求,造成突击花钱或重复购买低端设备的现象较为常见[9-10]。

3 技术服务支撑体系管理改革举措

“校—院”两级仪器设备集约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不是将设备搬迁到一起集中放置即可,其建设过程中涉及到诸多问题[11]。如现有设备如何集中、新购设备如何统筹、如何建设符合不同学科设备放置需求的平台场地、平台人员如何配置、人员如何稳定,晋升、如何保证平台长期稳定运转、如何持续提高技术服务支撑体系的水平与能力、如何让学校下定决心投入资源持续建设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提出解决办法[12-13]。

3.1 构建“校—院”两级仪器设备集约化管理平台

针对目前高校内部普遍面临着实验场地分散、房屋资源紧张、设备反复搬迁、设备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应打破学校现有管理模式及固有思想壁垒,整合实验室设备、场地、人员等资源,构建多学科交叉的“校—院”两级仪器设备集约化管理平台,为开展具有交叉学科属性研究、实践教学操作技能培训、创新实验研究等活动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通过对新购的大型仪器设备只能放置在“校—院”两级仪器设备集约化管理平台,加大对院级平台及共享设备的维修经费支持、对校内外用户测试补贴;对不建设院级平台的单位暂停2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对共享较差单位或机组暂停设备购置及学校维修经费支持,对新购仪器使用不达标收取单位资源闲置费等双向奖惩措施,倒逼二级单位建设仪器设备集约化管理平台,打破学院内部不同课题组及实验室之间的教育资源碎片化、格局化管理现状。

因此,学校近年积极建设校分析测试中心,全面开展自然学科院级仪器设备集约化管理平台建设。目前,已建成26个集理论学习、技术培训、实践创新和综合能力提升的“校—院”两级仪器设备集约化管理平台,极大方便了全校师生特别是新进校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工作。

3.2 实行专人专管,强化实验室育人交叉融合

通过“校—院”两级仪器设备集约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打破了本科教学实验室与科研实验室资源的隔阂,实现了实验室资源的集约化管理与有效整合。同时,为解决专职操作人员不足,实施专人专管充分发挥仪器使用效益。学校制定“大型仪器设备助管选拔机制”,鼓励本科生、研究生和年轻教师加入现代分析测试手段的运用和推广队伍,一方面提升了师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培养更多高水平、高操作能力的后备技术力量和专家型技术队伍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通过教学型、科研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开设实验技术人员相关技术讲座、培训;实施实验系列内部职级建设等综合改革举措,大大提升了我校整体技术服务支撑体系的测试分析水平与能力,对助力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产出和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3 构建新型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考评、激励机制

要充分发挥仪器效益,人是关键,人员管理的核心是绩效管理。学校在进行实验室资源布局和人员使用,非常重视实验技术人员激励机制,在学校收入分配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将测试费收入纳入二级单位办学收益,并结合操作人员测试工作量的绩效核算机制。近3年,我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组共核算近760万元的对外测试工作量,有力地推动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工作。

此外,学校积极探索提升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技能的方法和途径,在加强测试用户与仪器操作人之间的需求沟通及交流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技术服务支撑体系的操作技能和成果转换水平。并以工匠精神建设为核心,不断完善和提升技术服务支撑体系的能力与水平,努力打造了良好的共享文化工作氛围,这些举措为建设一支一流的技术服务支撑体系队伍打下了坚实基础。

3.4 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校在进行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的同时,非常注重技术服务支撑体系的内涵式建设和扩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的受益面及成果面。通过以大型仪器设备为媒介,技术服务支撑体系为支撑,在团队及课题组老师的带领推动下,主动对接国家各项科技计划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现了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出成绩、早出成果和早出人才的“三进三出”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4 建成成效

通过技术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我校稳定了实验技术队伍,提升了实验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及服务能力,提升了师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了我校科技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益。

4.1 极大提高了我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

技术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实现了我校大型仪器设备的专人专管,大大提高了我校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共享率。2017~2020年度我校大型仪器设备年使用机时由455 h提高至2017 h,800 h/年及以上大型仪器设备占比由15.09%提升至67.41%。

4.2 极大提升了我校实验技术队伍水平

学校将实验技术队伍分成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与公共平台服务三类,并对每类实验技术人员设置了相对应的“人尽其才”职称晋升考核体系。根据实验技术队伍不同岗位特点,对实验技术队伍进行了分类考核与评价。

对负责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服务或操作管理大型仪器设备的实验技术岗位,考核时侧重于考核仪器设备的操作水平、功能开发及为师生科研服务成效等,不考核本人科研成效,引导该类人员提升操作水平、提供优质服务。从2016年至今我校实现了正高级实验师评聘零的突破,目前已累计晋升了3位正高级实验师,均负责和参与了我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工作,是我校技术服务支撑体系的领军力量和优秀建设成果。

4.3 极大地提升了我校师生科研创新能力

通过技术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师生科技创新能力。据统计,近3年我校技术服务支撑体系累计服务校内师生达7.6万余次。师生依托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发表论文3 442篇,获得国家省部级奖项81项,累计培训操作师生9 000余人,以上指标3年内分别增长了1.08倍,1.79倍和1.27倍(见表1)。

表1 近3年技术服务支撑体系成效指标对比表

5 结 语

高校在大力发展科学创新协同、勇攀科研高峰的同时,应加强为科学研究基础技术服务的支撑体系建设。积极克服对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顶层设计及系统性制度体系建设等问题。通过对实验室涉及到的“人、财、物、空间”等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和规范化运营,形成高校各具自身特色的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对整个国家凝练国际前沿学科领域、实现国家拔尖人才培养和反哺高校学术高原建设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支撑体系仪器设备实验室
浅析圆弧段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应用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证书的确认工作(二)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高校“一带一路”研究的信息需求和资源支撑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