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Java语言的在线导热实验虚拟仿真软件开发

2022-04-06梁秀俊刘彦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2年2期
关键词:等温线边界条件热源

梁秀俊, 刘 璐, 刘彦丰, 李 斌

(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系,河北保定 071003)

0 引 言

传热学是一门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是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诸多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1]。导热是传热的主要模式,也是在学习传热学中最先接触到的内容。根据温度场是否随时间变化,导热问题可分为稳态与非稳态,根据温度场在空间的变化可分为不同坐标系中的一维、二维和三维问题,还可根据导热体内部是否有热源分为有、无内热源的导热。对导热问题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等温线、温度梯度、内热源等概念,研究边界上的换热条件和材料物性等对温度场的影响规律[2]。截面为矩形的长柱体导热是工程常遇到的导热现象,属于典型的直角坐标系中二维导热问题,其导热方程为二阶偏微分方程。采用数学分析解法需要求解二阶偏微分方程,且对定解条件有严格的限制;如果采用真实的导热实验平台研究,则很难进行多参数的改变,并且建立一个稳定的工况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极少使用。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OBE理念的引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3-7]。开发实验虚拟仿真系统有助于能源动力类创新人才的培养[8-10],在教育部发布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指南》(2020年版)中能源动力类项目就包含“二维导热温度场的数值仿真”。

姜昌伟等[11]提出的基于Matlab传热学虚拟实验开发,仅限于二维稳态导热的虚拟实验。周永利[12]等应用Matlab编写了一个导热仿真软件,但仅可以模拟无内热源、4个边界均为第一类边界情况下二维区域的温度场。张程宾等[13]应用Matlab开发了导热实验仿真软件,包括矩形二维温度场的模拟,可对不同边界条件下不含内热源、稳态或非稳态温度场的模拟。王辉等[14]利用Fluent开发了球体一维导热虚拟实验平台。本文基于Java语言开发了一个在线的导热实验虚拟仿真软件,软件包括平壁、圆筒壁、球壳、等截面直肋、二维矩形区域等5个仿真实验模块,其中二维矩形区域模块以非稳态、含内热源和4个边界可区别设置的对流传热为基础编制。软件是免费、无需安装的在线网页模式,实现了实验仿真的共享[15-16],本文主要以二维矩形区域模块为例对软件的开发和功能进行介绍。

1 仿真对象及模拟方法

1.1 仿真对象

仿真对象是一个矩形截面长柱体内的温度场,几何模型如图1所示。矩形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a和b。材料的密度ρ、比热容c及导热系数λ为常数。初始温度为t0,有均匀的内热源˙Φ,柱体左、右、上、下4个侧面均为第3类边界条件,表面传热系数分别为h1、h2、h3和h4,流体温度分别为tf1、tf2、tf3和tf4。

图1 研究对象几何模型示意图

1.2 数学模型

如图1所示的导热问题为直角坐标系中二维非稳态、常物性、有内热源的导热问题,温度t与时间τ、空间坐标x、y有关:

1.3 仿真模拟方法

数值离散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区域的网格划分如图2所示。两个坐标的空间步长分别为Δx和Δy,两个坐标方向的总节点数分别为M和N,时间步长为Δτ。

图2 区域离散示意图

采用隐式差分格式,列出所有节点的差分方程并构成方程组,迭代求解得到所要求解时刻的各节点的温度。以下给出了部分节点隐式格式的差分方程:

(1)左下角节点(1,1)

(2)下边界节点(m,1)

(3)右下角节点(M,1)

(4)任意内节点(m,n)

式中:Con=Δτ˙Φ/(ρc);Fox=aΔτ/(Δx)2;Foy=aΔτ/(Δy)2;Bi1=h1Δx/λ;Bi2=h2Δx/λ;Bi4=h4Δy/λ。

2 软件的开发

导热实验虚拟仿真平台是利用有限差分的数值计算方法和Web的交互式数据可视化技术进行开发的。仿真平台后端采用NODE.JS的Express框架,前端采用H5技术和响应式界面技术,使用ECharts和D3.JS交互式数据可视化技术进行开发,部署在Gitee(码云)提供的Pages云托管服务中。

软件主界面如图3所示,包括5个子模块、软件说明和使用反馈联系方式。点击图标“二维导热虚拟实验”进入如图4所示的二维导热模块。

图3 软件主界面

图4 二维导热虚拟实验界面

图4(a)为计算参数输入部分,包括导热体几何尺寸、初始温度、物性参数的输入,数值求解时两个方向的节点数和时间步长的输入,计算一次的时间输入,上边界的对流边界条件输入,其他3个边界条件的输入类似,在图4(b)中显示。当输入参数不符合软件规定时,弹出对话框提示某项数值超出范围。程序中输入了一些材料的物性参数,可从下拉菜单“选择常用物质”中选择,如纯铜、纯铝、木材、羊肉、土豆等,则输入框中的物性参数自动随之改变。

点击“开始”按钮即开始运算,点击“继续”按钮则接着计算,按钮下的进度条反映计算进程,计算结束后,输出总计算时间和4个边界上单位长度的吸热热流量。计算过程中实时动态显示图4(b)中的温度场和图4(c)对应的等温线。

3 软件功能实现

该软件作为教学辅助软件,从以下方面帮助学生对深刻理解的传热学基本概念。

3.1 稳态、非稳态和内热源等概念理解

传热学教材中,一般只给出以下定义:在导热过程中,如果各空间位置处的温度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称为稳态导热,否则称为非稳态导热。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很难理解。该软件可以帮助学生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前文1.2所述的二维导热问题为例,计算区域为正方形,且区域内有均匀的内热源,在软件中输入表1所示数据,点击开始,可见,由于有内热源产生热量,导热体温度升高,并且内部温度高于表面温度,可直观得出此时导热体内是有内热源的非稳态导热,600 s时的温度场如图5(a)所示,点击”继续”两次,可分别得到1 200 s和1 800 s时的温度场,如图5(b)、(c)所示。计算过程中,鼠标所在位置能显示节点位置和节点温度,当计算时间为3 000 s时,动态显示的温度场不再随计算时间增长而变化,如图5(d)所示,柱体内的导热即为有内热源的稳态导热。由图5可见,同一点随时间的增长升温速率下降,直到达到稳态,温度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图5 温度场变化示意图

除了根据图像可以直观判断此时为稳态导热,还可以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判断。取柱体单位长度,则内热源单位时间产生的热量是4 kW,如图5(d)所示,软件显示4个表面散失的热流量相同都是1 kW,说明内热源产生的热量全部通过4个表面散出,导热为稳态的。

3.2 等温线特点

该软件除了温度分布的直观表示,还把温度场计算结果用5条不同颜色的等温线表示,两条相邻的等温线的温差是相等的(以表1的数据输入)。

表1 功能1输入参数

计算到稳态时,等温线如图4(c)所示,可见,等温线在导热体内连续封闭,只会在导热体边界上终止,不同温度的等温线不会交叉;等温线的疏密可以直观反映温度梯度的大小。由于计算区域内初始温度和热源强度分布均匀,而4个边界的边界条件相同,因此温度场上下、左右对称。

将输入数据中的宽度改为50 mm,下边界改为绝热,则得到图6(a)的等温线,继续将长度也改为50 mm,左侧边界也改为绝热,得到图6(b)的等温线,可以直观看出等温线垂直于绝热面。

图6 不同绝热条件下等温线示意图

3.3 边界条件对温度场的影响

实验平台默认的是第3类边界条件,通过不同的设置,可以把第3类边界条件转化为第1类或第2类绝热的边界条件。

当把边界的表面传热系数输入“0”值时,由牛顿冷却公式可得热流密度q=0,即为绝热的边界条件。如设置左侧和下侧的表面传热系数均为“0”,则得到图6所示的等温线。

当把边界的表面传热系数h设置为很大的数值时,即与导热系数λ之比h/λ很大时,边界上的温度等于环境温度,为第一类边界条件。如图7所示,当h=1 MW/(m2·K),λ=10 W/(m·K)时,导热体边界上的温度为环境温度60℃。

图7 第3类边界条件转变为第1类边界条件示意图

3.4 其他功能

(1)帮助学生了解物性参数对导热体温度场的影响。通过改变导热系数、密度、比热容观察温度场的变化。如仅仅把表1中的密度和比热容分别减小到775 kg/m3和46 J/(kg·K)时,600 s已达到了稳态,继续缩短计算时间可以发现15 s时就能达到稳态。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较小的密度和比热容可以缩短非稳态导热的时间。

(2)分析一维平壁的导热。当把计算区域的上下边界设置为绝热时,该二维导热问题简化为一维平壁的导热,可以发现平壁的等温线为平行的直线,如图8所示。在此基础上,改变参数即可探究平壁的温度场变化情况。

图8 一维平壁的等温线

4 结 语

基于网页的在线导热实验虚拟仿真平台实现了5种条件下的导热数值模拟和可视化结果演示,该仿真平台于2021年3月8日上线,目前已有1 200人次使用,分布在全国20个省。仿真平台可适用于电脑、平板、手机等多种终端的浏览器中,兼容谷歌、IE、Safari和微信内置浏览器等多种使用环境,用户体验好,使用方便。平台采用的交互式数据可视化技术,使得仿真过程、仿真结果均可用图表动态展示,美观生动;用户可使用鼠标或触摸查看图表中实验数据,操作简单实用。随时随地将虚拟仿真应用于课程学习、课后复习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具有较高的教学实用性。

猜你喜欢

等温线边界条件热源
非光滑边界条件下具时滞的Rotenberg方程主算子的谱分析
横流热源塔换热性能研究
热源循环泵流量对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运行影响
压气机叶片MPAW堆焊的热源参数模拟仿真
衰退记忆型经典反应扩散方程在非线性边界条件下解的渐近性
基于启发式动态规划的冷热源优化控制
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突破等温线判读中的难点
带Neumann边界条件的抛物型方程的样条差分方法
玉米吸湿特性及其等温线类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