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策略

2022-04-03张柳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3期
关键词:计谋趣味性知识点

张柳

初中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承上启下的一环,对于塑造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由于该年龄段注意力难以集中,需要通过课堂提问等教学方式来督促学生达到更高的学习质量。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提出了设计创新的具体策略,以期能够助力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原则

(一)提问需要具备系统性和逻辑性

提问设计是教学提问中的重要步骤,教师在进行提问设计的创新时,必须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创新质量。教学提问的内容应当具备逻辑性、系统性,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给出的提示进行缜密的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获得思维养成的学习能力,并逐步形成良好习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因此,在设计中,教师应当保证该问题具有决定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让课堂教学可以按部就班地开展,并提升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

(二)提问应当具备启发性

课堂提问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点的巩固,其二是引发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因此,教师应当让该问题具有一定的内在意义,让学生意识到问题中可能存在深层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并形成对语文内容深度探究的思维意识,提高学习主动性。该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启发性,既不会让学生无法回答,也不会让学生很容易就找到答案。答案应当是开放性的,不要只规定一个正确答案,从而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加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提问应当具备趣味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中,有些教学提问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难以形成学习主动性,也就使提问的教学方式更加难以发挥作用,从而降低了整个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改变,让提问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提升学生课堂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同时,教师还可以让提问的范围更加广阔,不仅仅让提问内容立足于教材,更要向生活方面及思想、理念、習惯等方面进行延伸,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和更加良好的习惯,并提升语文成绩。

二、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分析与策略

(一)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问题切入

教学提问在语文课堂中除了可以检验学生学习状况,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之外,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联想,让“以师为本”的课堂成功地向“以生为本”的课堂转变。但是,语文教学提问常常表现出较为枯燥的现象。教师大量引用原文中的问题进行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时只是照搬课文,难以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致使课堂提问活跃度低,最终表现并不理想等。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更多地将问题点从新的角度切入,让问题更具趣味性,同时满足课堂教学的基本需求。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中的《岳阳楼记》时,教师除了可以对课文内容、翻译等问题进行提问,还可以就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一文时的社会背景等进行提问。此问题常常是学生们并不知晓的问题,并且带有更多的趣味性,在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更好地带动课堂气氛。随后,教师可以将文中的代表句,结合范仲淹当时的情绪,以及大社会背景进行解析,让学生更加了解范仲淹为什么会在那时写出这样的诗句,从而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教师在进行提问设计时,应当将难度高的题目,与难度低的题目混合,既能让学生回答一部分问题,用于自我检查,巩固知识点,又能让教师利用部分问题难度大的特性,引出接下来需要学习的知识点。

(二)创新提问内容,引入情景模式

语文教学除了具有传授知识的作用,还具备指引学生思想观念的作用。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形成绝大部分源于课堂所带来的思想引导。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中更多地在提问中蕴含内在思想,引导学生发言,以便及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其综合素质。此外,在进行提问内容的选择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该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巧妙地调动好奇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思考,从而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点。

例如,学习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中的《三顾茅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习课文,随后向学生抛出问题:为什么刘备会三次拜见诸葛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思考问题,分别把自己想象成刘备、诸葛亮。随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其发表个人意见。在得到了众多答案之后,教师可以将《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真正原因进行解释,但同时也要表扬那些积极发言的学生,肯定他们的答案,同时引出多样化、开放性结局的概念,让学生在未来进行问题回答时能够减少顾虑。在内容的选择之中,教师应当提问一些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理解的问题,让学生减少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式,而更多使用理解能力,帮助学生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同时提升学习能力。

(三)改善提问方式,增加解题的开放性

提问方式关乎学生对于问题的第一反应。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会积极进行教学提问,内容和角度也都十分合理,但在提问方式上常常存在问题。部分教师会对学生的答案有着过高的期待,一旦发生偏差便会“表现明显”,这会增强学生对于回答问题的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减少解题难度,并将最终答案开放,而不以绝对对错来定义,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及成就感,让学生的回答热情更加高涨,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学习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中的《智取生辰纲》,其中涉及许多计谋,许多学生对于这些计谋都有自己的解读。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发言,勇于说出自己另外设想的计谋,或从学生的回答中寻找不合理的漏洞,让计谋变得更加合理。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让学生们更加理解吴用计谋之精妙,同时又增强了课堂互动,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可让学生在文章中寻找吴用等人计谋的漏洞,增强学生阅读文本、分析文本的能力。在进行提问时,也需要注意教学内容与问题的连贯性,尽量让课堂提问更加贴合教学内容,同时又贴合学生的需求和爱好,让教学提问带来更多的互动,助力提升提问质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语文是贯彻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重要课程,在初中阶段更是至关重要,通过灵活运用教学提问,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扩大其发展空间。在当前的教学提问之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问题之间的紧密性、教学问题的趣味性等,都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未来的实践中继续深入探究。

责任编辑 黄铭钊

猜你喜欢

计谋趣味性知识点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自认为善
爸爸的计谋
交换生的计谋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