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数据赋能 用评价育人

2022-04-03龙建刚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3期
关键词:南海改革评价

龙建刚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围绕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主体,坚持破立结合的原则,系统设计教育评价改革任务。佛山市南海区作为国家和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通过教育质量监测,构建了区域、学校、教师、学生等层面的多元立体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数据赋能,用评价育人,推动教育评价从“指挥棒”升级为“推进器”、从“检测站”转型为“加油站”,初步探索和提炼出具有南海区域特色的教育评价改革经验。

动因:教育评价改革的个性思考

教育评价改革是新时代下教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关键举措,是教育破除过去唯分数、唯结果、唯升学错误取向的再次修正。南海有着先行先试、敢为人先的文化底蕴和内在基因,其对于教育发展中评价改革的关键作用与巨大影响有着天然的敏锐性。

区域教育改革的应然趋势

评价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挥棒,教育评价关乎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其核心价值就在于要破除教育评价原有的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五唯”痼疾,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国家和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如何深入且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趋势与脉络,以本土化的改革举措和创新实践融入到这一宏大的时代叙事语境之中,成为南海一直在深入思考的现实命题。

学校特色建设的必然选择

南海自古以来便有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都对南海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品质教育,学在南海”的背景之下,学校特色品牌建设便成为南海教育个性发展、品质提升的关键抓手和重要路径。但学校特色品牌建设进行到一定深度时,评价难以突破带来的桎梏日益凸显,比如课程评价、教学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如何与时俱进、适时发展,都成为南海教育内涵发展必须直面的现实。因此,以“敢碰硬”的“硬功夫”啃下评价改革这块“硬骨头”,成为南海各类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突破的必然选择。

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然方向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品质教育,学在南海”是南海对这一根本任务践行的个性回应:“学在南海”,其落脚点和出发点就是广大学生在南海能够切实享受到高质量的“品质教育”,能够获得健康、可持续、全面的发展。而对于学生成长如何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评价,既关系到对教育评价改革的贯彻与落实情况,更关系到教育如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基于此,深入领会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精神,牢牢抓住教育改革的这一关键环节,以数据赋能,用评价育人,切实突破原有教育评价的桎梏,改变原有教育评价的弊病,成为新时代南海教育追求新跨越的实然方向。

创新:立足区域实际的智慧实践

南海如何通过评价改革来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考验着南海教育人的勇气与智慧。而建立教育发展状态公布制度、实施“绿色评价”以及建设学生发展性评价平台三大举措,为南海教育职能部门科学决策、学校科学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习分析确立科学依据,在区域上既实现了教育发展纵向主体上的环环相扣,也促进了在横向路径上的深度融合,这无疑是南海教育评价改革最典型的现实价值之所在。

公布教育发展状态,着重培育良好生态

南海区教育局立足于敢为、能为、有为的本土文化底蕴,早在2013年底就成立了教育质量监测和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南海区教育发展状态公布方案》,在全国率先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2015年,南海加入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区域监测联盟,通过与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合作,精心构建了涵盖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镇(街道)自主发展等的评价体系,初步明确了对镇(街道)和学校的评价标准。

南海基于该体系实施教育全域性动态数据采集与跟踪,撰写包括区域总报告、镇(街道)报告、监测实验校报告、学生报告、品德專项报告、身心发展报告等系列报告,相关报告在每年年末召开的南海区教育发展状态公布会议上发布。参加会议的既有区、镇(街道)的教育行政干部,也有学校校长和相关学科教师。会上通过对各级指标的数据分析与对比,发掘问题和短板,如学校规划布局不合理、教师幸福指数有待提高、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存在不足等,让与会者深切感受到教育治理能力提升所蕴含的效用。

为进一步运用监测结果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一方面,南海区教育质量监测和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协同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专家逐一走访各镇(街道)反馈监测结果,为镇(街道)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例如2017年监测表明某镇(街道)教育装备配置水平处于全区低位,次年该镇政府即拨付4000万元增补相关学校藏书、多媒体设备等,规范了学校办学行为,维护了教育公平和健康的教育生态。另一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还统筹安排、系统推进,逐步推动解决,实现了决策能力科学化、执行能力高效化、调控能力统筹化、服务能力可视化,切实提升了教育治理能力,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

推行“绿色评价”,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2013年6月,南海区出台《改革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推行教育质量绿色评价的指导意见》,每学期开展基于课程标准和“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的学业水平测试、影响学业的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引导社会和学校树立科学成才观念。

监测内容依照《南海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绿色评价指标(试行)》,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5个领域共17个核心指标,其中,品德发展、身心发展和兴趣特长通过线上调查和体检数据采集,学业发展、学业负担情况通过调查问卷采集。通过用“绿色”尺子为教育教学质量“体检”,取得同样分数的学校,关注哪间学校的学习效率高、学生学得愉悦、学习能力更强,从而改变用单一的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用单一的升学率评价学校的状况。例如,在2017年的监测中,向学生调查了“你认为在某门科目中,老师是否仅仅看考试成绩来评价你?”结果在各镇(街道)报告中予以反馈,引导学校和教师综合评价学生。

在监测结果应用方面,某镇从监测结果中发现学生学业负担在全区处于高位,为此专门出台工作方案,从期末考试命题到学科成绩等级化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国家“双减”政策尚未出台的时候,就取消一年级到五年级的期末统一考试,期末考试试卷由各小学自主命题、自行组织考试和阅卷。各小学各学科成绩以等级的形式入册和入档,学生考试的卷面分数不能以任何方式向学生公布,学校不能对学生考试分数进行公开排名。同时,对学生各学科学习兴趣、态度、习惯、能力、个性特长等方面的表现也要进行评价,分别以“A+、A、A-、B+、B、B-、C+、C、C-”的方式向家长汇报。2021年4月,南海组织召开了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专门结合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和区绿色监测结果向教育行政干部和初中校长做了介绍,进一步引导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注。此外,南海在区的层面还设立了教育质量监测与提升专项课题,引导教师针对本校监测数据反映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提出具体可行的干预措施,并在下一周期监测中检验效果。

搭建学生发展性评价平台,引领学生个性发展

2015年,南海发布了《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并建立起全过程、全方位、全参与的实时在线学习及评价平台——南海云课堂。通过包括学生自主选课平台、“书+网”阅读平台、信息技术平台等子平台,积累学生个人特质记录、课程和表现记录、生涯选择等数据,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机制。南海的教师和家长既可借助该平台发掘学生个性发展情况,也可根据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过程评价。

学生自主选课平台,聚成了南海区“校本课程大超市”,拥有丰富多彩的校外课外创新实践课程供学生选择;“书+网”阅读平台,突破了传统的学生阅读与管理模式,建立阅读任务群,通过群文阅读、群书阅读实现线下阅读、线上评测,线下写作、线上分享的新模式;信息技术平台通過开展小、初、高学生信息素养可持续发展的跟踪测评,深入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

该平台还具备过程性评价功能,学生每天在校或在家的表现均能够由教师、家长或同伴通过南海云课堂“学生综合素质在线评价平台”登记收集。包括项目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技术实践性学习、服务性学习等结果都会在学期末生成的学生成长电子报告中向家长反馈。

衍化:基于学校特色的校本演绎

学校是教育的神经末梢。教育评价改革的先进理念和任务部署的实现,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依靠广大学校在立足自身实际的情况下进行创造性、校本化的实践。南海教育对于学校改革创新积极性和内生动力的激发,向来有着与众不同的传统与底蕴,而一众学校对于改革创新的灵敏嗅觉与敢为人先的精神也成为南海教育百花齐放的生动演绎。

视角个性化,让评价由“两张皮”走向立足实际

南海区教育局在评价改革的推进上坚持区域宏观引领,镇街统筹推进,学校创新实践的整体思路。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南海众多学校立足自身实际,以个性化的视角选择不同的切入口,令学校的教育评价改革精彩纷呈。

南海外国语学校将教育评价改革与学校的“幸福教育”理念深度对接,制定了以“六个一”工程为基点,从基本学习经历、负面清单情况、自我期许三个维度出发,对学生的品德发展、阅读素养、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意识、国际理解六大方面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

丹灶镇联安小学结合学校《序列叙事德育课程,让成长可见》的教育教学成果,基于其自身序列化叙事创新德育课程体系中的六大生命素养养成德育实践长链(分别是爱国素养教育链、公德责任素养链、文明礼仪素养链、行为习惯素养链、感恩素养教育链、自主素养教育链),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段,以德育实践指标评价为手段,实现家、校、社三维一体聚焦学生成长,在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教师工作减负的同时,实现总体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和能力,让学生的成长有迹可寻,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与成效。

丹灶镇金沙小学在“金沙璀璨,自主能为”特色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将人工智能与核心素养深度融合,将现代教育测评技术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对接,建立了一套基于大数据分析应用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实时采集学生及相关对象教育活动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常态监控、科学分析和技术反馈,实现学生综合评价的智能化。

丹灶中学的班级文化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学校重点打造的项目,学校便以班级评价作为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抓手,个性化运用“悦评越好”系统平台,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内容的基础上,有机结合其自身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建立了一套以立德(品德发展)、立智(学业发展)、立艺(审美素养)、立新(创新实践)、立健(身心发展)为维度的智慧阳光有为评价体系(班级评价)。这是以值日行政、班主任、科任老师、宿管老师、学生干部、家长多主体评价为主要特点的过程性、发展性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

九江镇儒林第一小学在2016年即着手开发了“互联网+阳光银行激励评价系统”。该系统通过互联网创办虚拟的“网络阳光银行”,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全校范围融合各学科、各部门建立共同一致的评价标准,实施多元化、多角度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以争取“七彩阳光数字币”为手段,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自身努力的价值,从而满足学生健康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自主成长。

工具智能化,让评价由限于校内走向突破时空

评价工具和平台的创造性使用,是教育评价由以前只能囿于校园和课堂到可以突破时空界限的关键。信息智能的广泛使用和大数据分析带来的技术革命,为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对师生、学校发展的各项关键数据进行即时、动态、全景式、可视化的画像呈现已经成为现实。

为了更好地提质减负,以学生为培育的主体,深度融合学校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助力区域、学校更好地治理与创新,南海区丹灶镇教育发展中心于2018年底联合某科技公司共同研发了“悦评越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并在全镇全部8所公立中小学正式启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悦评越好”平台包括五大核心板块:学生成长与发展板块、班级成长与发展板块、教师成长与发展板块、学校校务管理板块、家校共育与成长板块。

此技术平台彻底改变了传统纸质登记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了多层级的智能评价模型,实现了评价工具的三大突破。一是无地域、无时间限制的评价实施方式,支持教师、家长随时随地轻松地给予学生评价,过程性正向引导学生行为养成,鼓励教师、家长发现学生更多的闪光点,为学生过程性发展留痕。二是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生一档,围绕各项评价指标长期跟踪每个学生的表现。三是按月、按季度、按学期智能化自动生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改革了传统需要班主任期末手工填写的学生评价报告。

儒林第一小学的网络阳光银行激励评价系统让评价立体而有序,以评价内涵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其评价内容涉及德智体美劳,覆盖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评价活动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对学生各年级成长情况进行评价。一纵一横,统一标准,使评价由粗放变精细。而且,其网络阳光银行激励评价系统容量大,处理速度快,数据准确,反馈及时,容易让学生“发现增值”,对学生的激励作用非常明显。

内容体系化,让评价由片面唯分数走向全面重视素养

旧的教育评价过于片面,集中评价学生智力因素,评价唯分数、唯升学倾向明显,忽略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评价,评价内容没有指向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对评价内容的丰富与选择成为南海众学校进行教育评价改革的关注焦点。

南海外国语学校围绕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完善细化评价内容,重点从基本学习经历、负面清单情况和自我期许三大领域,突出对学生学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学业发展评价包括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和学业水平三方面,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德智体美劳评价以及国际理解评价六方面。

丹灶中学的班级智慧阳光评价体系,对评价内容和观测点努力做到既简化可操作,又全面且科学。学校制定了《丹灶中学有为班级考核办法》和《有为班级管理常规》,让每位班主任依据这些规章制度制定个性化的班级管理规范,给予学生明确的行为指引。学校德育处每月底从“悦评越好”平台导出全校各班的班级评价数据,以此作为评选“有为班”的重要标准,从班级纪律、班级文化、班级环境、班级获奖等项目的积分从高到低评选出各档次“有为班”,并在升旗仪式时在全体师生的见证下进行奖励,极具仪式感,在肯定“有为班”的同时,也给非“有为班”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标杆。

金沙小学综合考量学生国际视野、核心素养和校本特色育人等多项指标,以细化行动标准与量化数据相结合确立学生的评价观测点。细化的行动标准与量化数据都是基于自能教育理念下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内在需要,自能德育目标实现自我管理行动,自能高效課堂目标实现自我学习行动,自能体艺项目特色发展实现自选行动,进而确立了200多个具体的评价观测点,让学生对自己的行动目标以及标准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合理修正,主动建构自身要达成的目标,一步一个台阶地去规划目标、规范行动,逐步自主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格,从而实现自能教育理念下学生成长由自发到自主再到自觉的最终目标。

丹灶镇联安小学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发展规律,结合《小学德育纲要》《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在不同的年段、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有所侧重,梳理了六条德育主题长链,每个学期每个月实践一个主题,按年段学生的成长特点进行具体目标和内容呈螺旋式上升,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美德美行全面发展的“联安少年”。

方式灵活化,让评价由单一僵化走向灵活即时

旧有的教育评价多数时候成为变相的学业成绩评价,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采用单一的结果性评价,用分数衡量学生,对学生个性发展和成长动态缺乏关注。因此,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且个性的成长,用即时准确的数据画像来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成为南海学校在教育评价改革中的典型经验。

南海外国语学校注重利用智能化评价平台,生成学生、教师和家长使用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家庭报告书、教师述评资料。运用智能化平台,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运用书面评价资料,引导学生客观诊断自身的发展,实现评价的改进、激励功能,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丹灶中学的班级评价即时化,让班级亮点和问题有效反馈。学校参与班级评价的所有主体都会对每天班级管理的亮点和存在问题在“悦评越好”平台进行即时评价,班主任点开手机便能及时收到反馈信息,让他们准确把握班级管理的走向。

金沙小学的智能化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致力于采用立体的、动态的、过程性的评价方式,通过技术赋能,线上与线下相接合,对于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每一点进步,都能够做到及时、准确、有效、有痕的记录,同时规范教师用激励、赏识、理解的方式引导教育学生,并实现学生的阶段性评价和每个学期的综合评价一键输出,科任教师和班主任工作之间的了解度更加清晰,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工作强度,更重要的是让综合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实现了对教育过程减负提质的目标。

结    语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南海教育人紧紧抓住教育评价改革这个“牛鼻子”,以数据赋能,用评价育人,有“破”有“立”,“破”“立”有序,打造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学校综合治理体系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必将引领区域教育生态的不断完善,推动学校育人方式的深刻变革。

(本文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喜欢

南海改革评价
北海北、南海南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南海的虎斑贝
改革创新(二)
南海随笔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瞧,那些改革推手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