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松山湖中心小学快速崛起的密码

2022-04-03丘燕飞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3期
关键词:松山湖生命学校

丘燕飞

作为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笔者于2021年12月到广东省刘贤虎名师工作室跟岗学习一周。在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我们参观校园,了解学校文化和发展历程,学习了丰富课程,聆听专家讲座,走进课堂,在一系列活动中品味教学智慧,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全景式感受一所名校传递的教育气息,探寻其成长的密码。

探校:“全人课程”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创办于2006年9月,是原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小学部。2009年9月,整体搬迁至现校区,独立建校为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分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0亩。学校秉承东莞中学“自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出“让教育从生活开始与生命同行”的办学思想,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将外在“给定的课程”改造为“内生的课程”,从学科基础课程到学科拓展课程、主题活动课程,建立了一个洋溢着生命活力的三位一体“全人课程”体系。

人的生命由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组成,生命发展便是追求这三种生命的和谐统一。松山湖中心小学构建了学科基础课程(国家课程),学科拓展课程,打造出“五个一”,即一手硬笔好字,一些文雅气质,一种探究习惯,一门艺术特长,一项健身技能。让这些课程走进课表,并配备专用校本教材,开展主题活动课程,还有班会、队会、校园文化节。经过课程发展、课堂改革、教师匹配发展,学校课程建设已走完三个五年规划,现迈入第四个五年规划,使课程成为育人的赛道,让育人具备体系和落脚点。

参观校园,处处可以感受生活的气息,尊重无处不在。学校致以“养德、立美、尚文、健体、启智、求是”六艺主题统领校园环境建设,建有问渠、励志广场、尚书台、风雅台阶、行走的风景、雅正驿站、荔香园等20个景点。

走进教室,笔者倍感惊讶。教室面积近100平方米,课桌前5排呈U形摆放,教室后部有个近15平方米的榻榻米,供学生活动及摆放教师办公桌。教室两边和讲台的部分靠墙位置是柜子和书柜。教室里面还有个近20平方米的阳台,种植了各类花卉,真是别有洞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学习空间。

跟岗的一周,不仅感受到这所学校与青山绿水相依,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更重要的是,学校让每个孩子享受成长的幸福,让每位教师感受到成功。

观课:“问题+”教学引领课堂走向深度

由课程到课堂的转变,需要一个重要抓手,那就是课题引领。全校推广课堂实验四年,各学科以“问题+”的教学范式,构建“一主两翼”的课堂生态。“一主”是教学主张,“两翼”指学习观察和场域生态。笔者听了十多节课,近距离感受了这种课堂生态。

“问题+”教学方式改革推动学生素养提升。教学范式的实施依托作业单、教学单展开,由引发问题、探索活动、问题解决、无边界(问题拓展)等流程构成。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语流(表达方式),学生参与问题交流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比较强。在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上,教师给足学生空间和时间进行探究,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同伴互助,交流补充,在教师点拨下让学习发生,学生思维也随之在交流中提升。由于聚焦在核心问题,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究问题,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变革在这里发生。

“问题+”课堂文化推动教学高质发展。课堂采用U形座位,以学生为主体,营造的民主氛围让师生真实对话成为可能。“我是声音控王”,学生学会使用不同音量表达,让大班级教学有效对话成为现实。课堂神韵上,“走下来,静下来,慢下来,无边界”,给教师一个操作的原则和标准。独立协同中,学生先独立后求助,有思考有协同。通过训练有素的语流,建立了倾听、思考之上的有效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倾听,本质是关联,而发展、流畅、建议、补充、疑问、总结、评价都来自学生,课堂中的尊重无处不在。

“问题+”作业单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一课两单代替教师的传统教案,可以减轻教师负担。教师使用的教学单、学生使用的学习单,两单大同小异,便于操作。教学单涵盖基本问题提炼、问题引发、操作要领,具有无边界、可操性强等特点。每次公开课都有多位教师围坐学生身边,以一个学生的课堂学习为依据做观课记录,并反馈给听课者,这样便于备课组了解学生学情和教学实施效果,及时做出调整。此外,这些集体备课的学习单全校共享,教师只要经过书本、作业单再备就可以走进课堂,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减轻重复性的备课负担。

访谈: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在松山湖中心小学的“自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处处可以感受生活教育的味道。

校长办学理念新。跟岗第一天,总校长刘建平,一位朴素的长者,在“闲惠居”以座谈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国内外课程发展的概况,重点介绍国内课程发展历程的几个关键事件,及该校的课程建设走过的历程。刘建平对于学校课程建设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也特别介绍了学校新教师培训的方式:立足课堂教学,本校教师参与培训;在教研活动中采用导师制,为有需要的教师请导师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进行辅导,提高辅导的效果;减少不必要人员的参与,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予高度信任和足够的实践空间。目前省內外有十多所加盟学校,教师到加盟学校培训,辐射力度大、影响深远。

教师参与课改热情高。教师是课改的主要践行者。在访谈中我们得知,学校开始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点上实践,由部分学科部分教师参与,到目前已经发展为全员自愿主动参与。让教师带着研究走进课堂,带着研究开展工作,让教育改革成为自觉行为。数学科组有部分优秀老教师积极主动参与“问题+”实验,并取得良好效果,极大地推动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得到教师认同,社会认可。学校参与了东莞市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测试,报告显示,所有指标均显著高于市平均值。

学生儒雅大方,眼中有光。一个小学的常态是课间人声鼎沸,甚至还有刺耳的尖叫声,而在这儿跟岗的一周里,我们仿佛走在大学的校园里。因为这里的学生儒雅大方,眼中有光。不管在课间还是课堂,不管是一年级的孩子还是高年级学生,都能做到高度自觉,这必定离不开学校的课程协同育人。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授杨小微曾这样评价松山湖中心小学:“他们富有‘全人教育思想智慧,在生命整体性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的顶层设计,同时又以脚踏实地的态度,将一个个课程理想具体化为教学实践。”

从课程改变,学生就会改变;从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这,或许就是松山湖中心小学快速崛起的密码。

猜你喜欢

松山湖生命学校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力求呈现视听唱的和谐统一 东莞松山湖别墅影K娱乐室
松山湖,美丽的家园
学校推介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