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两山”理念走共同富裕之路

2022-04-02浙江省缙云县农业农村局321400卢慧苏陈扬波

新农村(浙江) 2022年4期
关键词:缙云茭白富民

浙江省缙云县农业农村局(321400)卢慧苏 陈扬波

近年来,浙江省缙云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以五彩农业为代表的乡愁富民产业。2021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22元,同比增长12.6%,连续13年增长;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3998元,同比增长17.5%。入选省首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县和首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1.主要举措

(1)聚焦农业强,大力发展乡愁富民产业 缙云县致力于将乡愁植入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有故乡情、有乡土味、有独特性、有价值链的“乡愁产业”,打造“有缙道”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努力实现“打响一个品牌、带动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一是创新缙云烧饼管理模式,做强缙云烧饼特色品牌。统一商标注册、统一门店标准、统一制作工艺、统一原料标准、统一经营标准、统一培训内容,通过品牌的规范化、标准化、品质化,把民间口碑转化为品牌价值。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数字化标准化模式,鼓励工艺创新、经营模式创新,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推动缙云烧饼走得更广更远。严格规范缙云烧饼LOGO图形等标牌标识、店招以及系列产品包装的使用。开展以烧饼为龙头的特色传统小吃文化的挖掘开发和利用。每年结合公祭黄帝庆典举办“烧饼节”,宣传推介传统特色小吃。在成功注册地理证明标志商标和在欧盟注册商标的基础上,逐步在境外其他经济体注册商标,全面保护缙云烧饼品牌的知识产权。

二是建设缙云黄茶高标基地,推动黄茶产业发展。每年安排1000万元发展黄茶产业。以规模发展为重点,打造重点乡镇、专业村;制订缙云黄茶技术标准,围绕茶叶加工、产品创新,着力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茶叶全产业链发展。按照“全价利用、跨界开发”理念,加快功能性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和茶食品添加剂、茶饲料添加剂、茶日化用品等精深加工的品开发和产业化经营。鼓励投资建设缙云黄茶创意空间、专题馆,鼓励创作缙云黄茶文学、影视精品。

三是加快茭白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缙云茭白绿色发展。每年安排200万元用于茭白产业转型升级。严格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管,推行化肥农药减量、生态循环技术模式及茭白秸杆多样化利用等洁净栽培措施,减少面源污染。加强产品采后处理及深加工开发。开展品牌宣传,提升缙云茭白知名度。积极开展缙云茭白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申报工,推广茭白—芥菜水旱轮作、茭鸭套养。

(2)聚焦农村美,打造全域美丽乡景 全面打响“美丽缙云”建设攻坚战,统筹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六边三化三美、全域洁净等专项行动,打造点上精致、线上出彩、面上美丽的全域大美新格局,勾勒出一幅绿水青山、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的“山居水墨画”。

一是线上出彩,推进全县景区化建设。坚持洁净打底、整治开路、精致建设,实施“花开缙云”暨花园乡村创建,推进全域景区化,实现“远距离山体美、中距离田园美、近距离村庄美、零距离体验美”的“四美”全覆盖。

二是面上美丽,持续推动农旅融合。缙云森林覆盖率79.3%,空气质量优良率100%,有百岁以上老人109位,是远近闻名的养生福地、长寿之乡。民间也留下了“缙云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多走几趟,百岁以上”的美谈。挖掘生态产业和乡村特色资源,打造“中国天然氧吧”金名片和“帝韵仙境·养心缙云”全省精品线路。

(3)聚焦农民富,持续推进农民增收 打好“政策惠民”“帮扶助民”“消薄强村”“富民安居”组合拳,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一是支持农民创业。出台乡愁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规划等政策,富民增收资金从8100万元提升至1.2亿元,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加快创新联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

二是助民精准脱贫。强化暖心式帮促。通过“暖心兜底”“暖心十小事”“暖心工程”等举措,改善低收入农户生活质量。强化开发式帮促。列出帮扶任务清单共15个单位78条帮扶事项,大力开展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乡村建设短板。2021年扶持“菜单式”产业发展项目2654个302万元,惠及低收入农户1744户;发放小额信贷65户278万元。强化数字化帮促。建立“幸福清单”数字政府应用,实现人群精准识别,信息融合“一个系统”。实现政策综合集成,补助明细“一张清单”。实现情况动态监测,智慧管理“一键预警”。实现帮扶直达到位,解困增收“一码通办”。

三是推进“消薄强村”行动。总结不同类型村庄发展路径,形成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十八招”2.0版。大力发展强村公司。以市场化运营模式探索组建强村公司。2021年县级强村公司实现产值1224.03万元;18个乡镇(街道)强村公司产值2714.44万元,利润906.68万元。强化项目引领带动。推进消薄飞地、“千企结千村”抱团物业、“光伏小康工程”等县级统筹项目以及各类优质村级自建项目建设,缙云“光伏+”等丽水市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典型做法被国务院通报表扬。

四是推动“富民安居”工程。打好“大搬快聚富民安居”攻坚战,高站位推进“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在“搬迁哪些人”“人往哪里搬”“人要如何搬”上下功夫。壶镇下山脱贫安置小区等7个安置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新碧安置小区项目建议书和项目选址均获批复,并已完成土地清表。

2.主要成效

(1) 缙云烧饼等小吃产业独树一帜 缙云被授予“浙江小吃之乡”称号,被列入全省首家“小吃文化地标城市”名录。缙云烧饼获评“中华名小吃”,其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评省首批文化和旅游示范级IP,缙云烧饼师傅创业培训获人社部第二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优秀项目奖。在全国各地开出7000多家缙云烧饼店,成功进军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等12个国家。年产值从2013年的2.3亿元攀升至2021年的27亿元。2021年培训缙云烧饼师傅67人次,累计10980人次;培训缙云爽面师傅150人次,累计2251人次。

(2)缙云茭白代表中国食材的世界标准 缙云种植茭白4386.67公顷,占全国的8%,平均每12根茭白就有1根产自缙云,并通过欧盟农残检测,代表着中国食材的世界标准。获评全国特色产业百佳县(缙云茭白);缙云茭白、黄花菜分别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评审。

(3)缙云黄茶风靡G20富一方百姓 2021庆丰收—缙云烧饼节、黄茶文化节、杨梅节、蜂收节等农事节庆活动,推动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转化,全县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598.3万人次、总收入7.26亿元。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举办缙云黄茶推介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领导为缙云黄茶进行推介,网易直播点击量达63.5万人次。与西湖龙井一起入选G20杭州峰会指定用茶。

(4)经济发展,生活幸福指数提升 一是农家乐民宿提升发展。全年累计接待游客445.9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5.84亿元,全县农家乐民宿实现“民宿保”100%投保。仙都轩辕街48家民宿成立了“仙都轩辕民宿部落”,成为丽水市最大的民宿集聚区。以“真山真水”“千年古村”为坐标,依托有历史、有故事的古民居,让游客感受自然与乡愁的回音。

二是强村富民行动显成效。2021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3460.61万元,比上年增加3539.62万元,增速17.77%;经营性收入14666.52万元,比上年增加3161.19万元,增 速27.48%。实现总收入2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村241个,占行政村总村数的95.26%;185个村经营性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总收入100万元以上村52个,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44个。

(5)县域人居环境大改善 获评2021年度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胜县、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优胜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19—2020年省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成绩突出单位”荣誉称号;创建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村2个,省级星级公厕30座;新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2个、特色精品村3个、美丽风景线1条,分别累计8个、19个和11条;创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69个(其中精品村23个),新建美丽乡村“微改造”精品村2个,美丽乡村“微改造”示范村4个;巩固提升美丽乡村风景线2条。“乡愁村韵·康养缙云”路线入选2021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春季)精品线路,“缙云之旅:穿越山水文化精品线路”被评为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五彩缙云·仙境之旅”休闲2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在2021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秋季)推介活动上作推介。

猜你喜欢

缙云茭白富民
太湖茭白
小连翘撑起富民兴企大产业
兴边,富民,发展更均衡
“缙云烧饼”火了
乡村振兴|产业富民
难以忘怀的江南味
“黑心”茭白
做精特色产业的探索和实践
长了黑点的茭白就不能食用?
振兴志 三代百姓“奋斗史”——思想始终“钉”在治穷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