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的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

2022-03-31王金斌谢汉邱宇涵曹舒婷

荆楚学刊 2022年1期

王金斌 谢汉 邱宇涵 曹舒婷

摘要: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构建以团队学习为中介变量, 考察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知识异质性、团队学习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通过对175份高校创新创业团队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团队知识异质性会正向影响团队创造力;(2)团队学习在团队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团队知识异质性部分通过团队学习间接正向影响团队创造力。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团队知识异质性;团队学习;团队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22)01-0090-07

一、引言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激发大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能力,既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也符合大学生发展的需求[ 1 ]。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储备力量,其创业能力、创新素质直接影响社会生产能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能够从人才输出端推动全社会劳动要素改善[ 2 ]。国家为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组织开展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生化实验邀请赛、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一系列创新创业竞赛和高水平学科竞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平台与机会。各大高校积极响应,组织和动员学生组队参赛,从而训练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些竞赛往往要求以团队形式参赛,很多大学生采取跨学科、跨专业、跨院校的组合方式成立项目团队。这种团队往往由来自多个学院、具有不同专业特长和知识技能的同学自发组成,具有明显的知识异质性特征。然而,不同于一般组织中的工作团队,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打破了传统组织结构边界,没有正式规则约束和等级控制。因此,如何管理好知识异质性特征显著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提高创新创业团队创造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团队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以往研究主体主要为企业内部创业团队、高校科研团队、劳动者自主创业团队等,且相关研究大多认为团队知识异质性特征有利于促进团队创造力的提高。具体而言,团队中的异质性知识通过团队内部知识分享扩大了团队知识库,并通过团队合作发挥出“1+1>2”的效果,进而促进团队创造力的提升[ 3 ]。但是,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为主体,探究团队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将致力于探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

从学习型组织视角来看,知识型团队的管理者可以创造持续的、开放的团队知识交流与学习的氛围,以产生更富创造性的决策[ 4 ]。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知识异质性为团队学习提供了基础条件,通过团队学习,有利于知识创新、技能交换与丰富,从而促进团队创造力的提高。因此,本研究基于学习型组织视角,选取团队学习作为中介变量,来阐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的作用机制。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推导

(一)团队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创造力

团队异质性即组成团队的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在最早的研究中,团队异质性指团队成员在人口统计特征方面的差异[ 5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研究者们对团队异质性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划分。团队异质性可分为浅层异质性和深层异质性,浅层异质性主要指年龄、性别、种族等人口统计特征方面的差异,与之相对的深层异质性则包括团队成员的人格特质、偏好、价值观和信念等心理方面的差异[ 6 ]。团队知识异质性属于深层异质性的一种。它是指团队成员教育背景中的学历、所学专业以及个人具备的知识技能、职业经验等方面的差异性[ 7 ]。描述团队知识异质性的指标众多,最为著名的是Milliken&Martins等提出的用于衡量团队知识异质性的5个指标,包括教育背景、行业经验、职业背景、职务背景和组织成员地位[ 8 ]。王颖等从知识分类的角度,将团队知识异质性划分为形式知识异质性和暗默知识异质性两个维度[7]。形式知识异质性指团队成员教育背景中的学历、所学专业等易观察的特质差异,而暗默知识异质性则是指团队成员所具有的认知方式、职业经验等的特质差异。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成员都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认知方式,从知识分类的角度能够准确衡量知识异质性,因此,本研究对团队知识异质性的衡量主要基于王颖等[ 7 ]的观点,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知识异质性划分为形式异质性和暗默异质性两个维度。

通过团队成员共同协作而产生的想法被称为团队创造力,而这些想法是关于新奇且有益的产品或者服务的[ 9 ]。從互动认知的视角来说,团队新奇的想法的形成依托于团队中多种不同的观点和视角,知识异质性可以为团队问题的解决增加多样化的视角,为团队带来更多的创造性结果[ 4 ]。从信息交流视角来说,团队知识异质性在团队成员分享彼此对某一工作的看法、交流相关信息的一系列互动过程中得到交流,进而扩大团队知识存量,为创业团队创新储备充足的知识资源,团队创造力由此得到提高[ 10 ]。综上所述,团队知识异质性对于团队创造力具有促进作用。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1:团队知识异质性正向影响团队创造力。

(二)团队学习的中介作用

现有的研究从认知、行为、过程、结果等多个角度描述了团队学习。从认知角度来说,团队学习是团队成员在组织形式下所进行的个人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有效整合[ 11 ]。从行为角度来说,团队学习是团队成员通过交流性沟通来探索不同知识,通过反思性沟通来整合不同观点,通过知识编码来具体化所学知识的行为[ 12 ]。从过程角度来说,团队学习是团队成员为了维持团队健康发展而不断获取知识、改善行为、优化团队体系的一种过程[13]。本文基于结果角度,认为团队学习就是团队成员共享各自的经验而在集体层面上发生的相对持久的知识和技能变化[ 14 ]。

从形式知识异质性的角度看,在知识异质性团队中,成员背后都会存在一个因从前的学习经历而建立起来的与其知识相似的跨组织知识网络[15],使得团队成员会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知识技能。团队成员可以通过这些跨组织网络来学习自己不具有的知识技能,从而促使团队在集体层面上的知识技能水平提高。从暗默知识异质性的角度来看,由于学习背景、成长经历不同,团队成员对于同一个问题往往会具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因此他们难免会不理解彼此甚至发生冲突。然而,由于团队是由成员自发组成的,他们会有着共同愿景和目标[ 10 ],因此,为了克服认知冲突,达成彼此共同的目标,团队成员会倾听彼此的意见,共享彼此的经验,从而促进了团队学习。综上所述,团队知识异质性对于团队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2: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的团队知识异质性正向影响团队学习。

根据Barrow提出的学习创造模型,团队学习是团队创造的基础,团队为应对外界环境变化而采取的创新性措施,都是建立在团队学习的基础上的[ 16 ]。任何形式的创新都需要依赖大量知识,而团队拥有的知识储备将直接影响其创新水平[17]。通过团队学习,团队成员共享彼此的知识经验,使得团队成员整体的知识水平会得到提高。此外,团队成员通过彼此间的学习交流行为还可以开发形成新的知识[ 18 ],进而扩大团队知识储备,为团队创新提供充足的知识资源。再次,团队学习是团队成员彼此沟通交流的过程,这种沟通与交流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从而提升团队创造力。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3:团队学习正向影响团队创造力。

综上所述,一方面,团队知识异质性会正向影响团队学习和团队创造力,另一方面,团队学习又会提升团队创造力。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4:团队学习在团队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团队知识异质性部分通过团队学习间接正向影响团队创造力。

综上所述,本研究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采集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问卷调查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问卷调查主要以网络调查的形式展开,通过将问题导入问卷星,将电子问卷链接发给国内部分高校一些参加过创新创业大赛的项目团队负责人,由其填写问卷,并强调仅供学术研究使用,完全匿名和保密。本次共发出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14份,回收率85.6%,剔除填写过于规律或填写时长过短等无效问卷,最终收集到调查了来自39所高校的175个团队的175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81.78%。样本统计特征如表1所示。

(二)变量测量

本研究主要包括团队知识异质性、团队学习、团队创造力三个变量。这三个关键变量主要采用Likert5点量表法进行测量,其中“1=完全不认同”,“5=完全认同”,各变量定义以及所包含题项整理见表2。

团队创造力(Team creativity)。借鉴Amabile[ 19 ]開发的团队创造力量表,并结合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实践经验,根据实际需要修改成“你所在的团队富有创造力”“团队成员经常提出创新点”“团队成员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团队具有高于个人创造力总和的综合创造力效应”“团队成员创造性思维强”“团队成员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得到创造性解决方案”6个题项。

团队知识异质性(Team knowledge heterogeneity)。借鉴汪洁[ 20 ]在研究中,用团队成员的“专长互补性”来衡量成员之间知识背景的异质性,根据大学生学历背景与参赛特性对相关题目进行修改,包含“团队成员专业知识背景有较大的差异性”“团队成员的知识具有互补性”“团队根据成员擅长或者感兴趣的知识领域进行分工安排”“每位成员根据自己的专长负责不同方面的任务”4个题项。

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采用Van Der Vegt等[ 21 ]开发的团队学习行为量表,共设计包括“成员在团队中学习能够获得新的知识”、“团队成员总是分享经验,相互取长补短”、“团队学习氛围浓厚、团队积极性高”、“团队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性”等7个题项。

根据已有研究经验,在数据处理中,对部分特征变量进行控制,包括“性别”(1=男,2=女)、“学历”(1=专科及以下,2=在读本科,3=在读硕士,4=在读博士,5=已毕业)、“团队规模”(1=5人及以下,2=6至10人,3=11至15人,4=16至20人,5=20人以上)、“项目类型”(1=现代农业,2=制造业,3=信息技术服务,4=文化创意服务,5=移动电子商务,6=社会服务,7=其他)。

(一)信效度检验

首先,采用SPSS25.0计算总量表和分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从而检验问卷的信度。检测结果显示,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24。知识异质性、团队学习、团队创造力3个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68(>0.6)、0.872(>0.8)、0.85(>0.8),由此说明量表的信度较好。其次,采用SPSS25.0对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各个变量的KMO值大于0.7,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p值都小于0.001,因子分析处理较好,同时,17个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6,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最后,在内容效度方面,所有量表题项均采用已有的成熟量表,经过了已有学者的验证,因此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二)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表3为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以及相关系数。各主要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团队学习与团队知识异质性显著正相关(r=0.626,p<0.01);团队创造力与团队知识异质性显著正相关(r=0.688,p<0.01);团队创造力与团队学习显著正相关(r=0.88,p<0.01);分析结果初步验证了本研究的相关假设。

(三)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由于问卷收集过程中存在同一主体多次填写问卷的现象,为了减少共同方法偏差对数据的影响,对原始样本数据进行Harman单因素检验,采用无旋转的因子降维分析,共提取5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其中第一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38.006%,小于40%,因此,可以忽略本研究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四)假设检验

利用SPSS25.0,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法检验团队知识异质性、团队学习和团队创造力之间的作用机制,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了团队知识异质性,结果显示,团队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1=0.694,p<0.001),说明团队知识异质性的程度越大,对团队创造力的促进作用越大,假设H1通过验证;模型4在模型3的基础上增加了团队知识异质性,结果显示,团队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学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2=0.633,p<0.001),团队知识异质性有助于团队学习,假设H2通过检验;模型5在模型1的基础上增加团队学习,结果显示,团队学习对团队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3=0.87,p<0.001),说明团队学习有利于提高团队创造力,因此,假设H3通过检验;模型6在模型2的基础上增加了团队学习,结果显示,团队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的回归系数显著,团队学习对团队创造力的回归系数显著,且两者的回归系数绝对值减小(β4=0.23,p<0.001;β5=0.733,p<0.001),说明团队学习在团队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4通过检验。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以团队学习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的作用机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具有正向影响:团队知识异质性表现为知识技能与专业特長的差异化,差异化的存在使得团队成员之间不断进行知识技能的交换和思维模式的碰撞,从而对团队创造力产生正向影响。

第二,团队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学习具有正向影响:学习型组织中,团队成员知识结构之间的差异促进了团队学习氛围的提高,有利于团队成员通过学习来弥补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不足,提高了其团队持续学习的能力与动力。

第三,团队学习作为中介变量正向影响团队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创造力,同时团队学习对团队创造力具有正向影响。在团队知识异质性的前提条件下,通过团队学习,有利于使知识异质性团队获得高于个人创造力总和的综合创造力效应,最终实现知识创新、团队绩效创新、思维模式创新的团队创造力提升。

(二)研究启示

第一,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而言,要根据项目需求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在开展复杂性项目时, 团队成员的配置应当更多考虑不同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的成员在团队任务中的数量配比[ 22 ]。团队成员的知识背景具有较大的异质性,有利于成员之间知识互补,让团队富有创造力。

第二,项目团队负责人要重视团队学习。一方面,需要积极培养团队成员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大家坚持学习新技能和新思想。另一方面,要鼓励团队成员相互传授项目经验,使得团队成员通过吸收其他成员所拥有的经验技巧,与自身知识融合后重用知识,从而提高团队的创造力[ 23 ]。

第三,高校可以通过探索建立交叉学科培养人才新机制,提高综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24]。知识异质性正向作用于团队创造力,高校可以通过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项目团队,将具有知识异质性的项目成员进行交叉融合培养,既增强了高校大学生群体创新创业的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团队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韩健文,何美娜.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探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6):69-71.

[2]韩喜平,杨雪.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困境及教育路径[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5):152-155.

[3]刘泽双,杜若璇.创业团队知识异质性、知识整合能力与团队创造力关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8,38(8): 159-167.

[4]吕洁,张钢. 知识异质性对知识型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基于互动认知的视角[J]. 心理学报,2015,47(4): 533-544.

[5]BLAU P M. Inquelity and Heterogeneity-A Primitive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7:85.

[6]HARRISON D A,PRICE K H,GAVIN J H,et al. Time,Teams,and Task Performance:Changing Effect of Surface and Deep-level Diversity on Group Functioning[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2,45(5):1 029-1 045.

[7]王颖,彭灿.知识异质性与知识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4):119-123.

[8]FRANCES J,MILLIKEN,LUIS L,et al. Searching for common threads: understanding the multiple effects of diversity in organizational group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6,21(2):402-433.

[9]YE Yingrong,ZHOU Huiwen. Team composition and learning behaviors in cross-functional teams[J]. 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5,33(4):391-402.

[10]王辉,苏新雯.企業内部创业团队知识异质性对创造力的影响机制:信息交流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24):99-107.

[11]赵娟,张炜.团队社会网络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团队学习的中介效应[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6(9):148-157,172.

[12]GIBSON C ,VERMEULEN F . Healthy Divide: Subgroups as a Stimulus for Team Learning Behavior[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3,48(2):202-239.

[13]陈国权.团队学习和学习型团队:概念、能力模型、测量及对团队绩效的影响[J].管理学报,2007(5):602-609.

[14]ELLIS A,HOLLENBECK J,ILGEN,et al. Team learning: collectively connecting the dots[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3,88(5):821-835.

[15]倪旭东,薛宪方.基于知识异质性团队的异质性知识网络运行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3):389-397.

[16]BARROW,OMAGBITSE.Click:A Model for Self-motivated Innovation and Learning[J].T+D,2010,64(9):66-69.

[17]ZHOU Zheng,WU Fang.Technological Capability,Strategic Flexibility,and Product Innova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9,31(5):547-561.

[18]HURLEY R F,HULT GTM. Innovation,Market Orient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 Integration and Empirical Examina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1998,62(3):42-54.

[19]AMABILE T M. 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88(10):123-167.

[20]汪洁. 团队任务冲突对团队任务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21]VEGT SVDG,BUNDERSON S J.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in Multidisciplinary Teams: The Importance of Collective Team Identification[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5,48(3):532-547.

[22]倪旭东,项小霞,姚春序. 团队异质性的平衡性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J]. 心理学报,2016,48(5):556-565.

[23]孙金花,庄万霞,胡健. 隐性知识异质性对知识型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以知识重构为有调节的中介变量[J].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4):174-183.

[24]张小惠,白帆,霍亚光.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3):28-30,34.

收稿日期:2021-09-14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独立学院立体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湘教通〔2019〕291号)

作者简介:王金斌(1972-),男,湖南邵阳人,湘潭大学兴湘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The Influence of Knowledge Heterogene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 Team on Team

Creativity——the Mediating Role of Team Learning

WANG Jinbin, XIE Han, QIU Yuhan, CAO Shuting

(Business School of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ory, this study constructs the influential model of knowledge heterogeneity on team creativity and team learning as an intermediary variable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m knowledge heterogeneity, team learning and team creativity. The data from empirical research on 175 domestic universit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eam has found that: (1) Team knowledge heterogeneity (input) positively affects team creativity (output). (2) Team learning plays a part of the medi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m knowledge heterogeneity and team creativity, that is, team knowledge heterogeneity (input)  positively affects team creativity (output)indirectly through team learning (precess).

Key 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 team of university students;team knowledge heterogeneity;team learning;team crea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