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生成逻辑、价值旨趣与实践路径

2022-03-31杨琳琳

荆楚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

摘要: 政党自信是政党主体对自我全方位的科学认知和积极肯定。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其政党自信的生成根源于其政党品质的先天性、百年党建的内源性和百年历史性辉煌成就的有机统一。站在人民、政党和民族等不同的价值主体立场上,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有其独特的价值功能。而面对新时代新条件新党情,坚定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就必须始终如一地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刀刃向内般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增强政党成员的个体自信。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建党百年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22)01-0053-06

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政党自信”的理论表述。所谓政党自信是指“由政党主体在投身具体政治实践的过程中所作出并经常保持的自我评价,阐释了政党组织在何种程度上认可自身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角色与价值,凝聚了对自我历史、成就、能力和目标等要素所持的科学认知与积极肯定。”[ 1 ]政党自信对政党的建设发展意义重大。作为一个百年大党,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何以可能、有何可益、何以可为”的重要问题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生成逻辑:政党自信何以可能

政党自信是一个政党科学建设、成熟发展的历史必然结果。准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就必须基于对中国共产党及其百年党史的历史考量,在历史的长河中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生成逻辑。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源于其政党品质的先天性、百年党建的内源性和百年历史性辉煌成就的有机统一。

(一)先进性:无产阶级政党独特品质

政党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代表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根本利益的政治组织。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公开问世既是人类最新思想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标志,也是世界政党发展史的关键节点。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也标志着无产阶级政党登上世界政党的历史舞台,世界政党的单一性结构由此向多元性发展。无产阶级政党是相对于资产阶级政党的一个对立概念,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一经产生就具有鲜明的自信特质,而政党自信之所以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特品质其根源就在于无产阶级政党各方面的先进性。

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表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无产阶级政党理想的先进性。实现共产主义和全人类解放既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如一的坚定理想,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绝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形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革,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2 ]而担负实现这样一个美好社会形态历史使命的不是别的什么阶级,而是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广大无产阶级。理想的先进性和使命的崇高性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相较于其他任何政党都有理由、有底气自信。其次,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人类社会发展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无产阶级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旗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实际相结合,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先进性、战斗性和时代性。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即使遭遇苏东剧变的重大挫折,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仍凤凰涅槃,焕发出勃勃生机。最后,无产阶级政党制度的先进性。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区分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的显著标志。不同于资产阶级政党“镜中花、水中月”般的民主形式,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集中制是真实高效的。而始终如一地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基本前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民主集中制是反映、体现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利益与愿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制定和执行的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

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自1921年建党之日起,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以贯之把民主集中制作为根本组织原则。当然,党的先进性表征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三个方面。从政党属性和政党特质的角度而言,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品质是先天的。

(二)内源性:百年党建夯实自信之基

自信是以主体目标的实力为基础而自然产生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自身实力的强大与否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自信的关键因素。同理,研判一个政党是否自信的重要考量因素就在于对该政党综合实力及发展潜力的准确评估和积极肯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3 ] 13实力是自信的前提基础,自信是实力的必然表现。一个自身实力全方位强大的政党没有任何理由不自信。事物的运动发展既是矛盾运动的结果,也是事物内外因双重性作用的必然。作为百年大党的中国共产党,其坚定政党自信的内源性因素究竟何在?纵观世界诸强党大党,任何一个坚强有力、蓬勃发展的政党都高度重视加强政党的自身建设。因此概括而言,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内源性因素归根结底在于百年党建伟大工程夯实了党的自信之基。

回望百年党建历程,党的建设呈现阶段性与连续性辩证统一的基本特征。一方面,从阶段性的历史视角考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党的建设侧重点是基于该阶段时空场域的具体实践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在建党初期,组织建设是党建的工作重点之一。对于新生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党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开展工人运动,吸纳工人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发展党员,从而尽快使党形成一定的组织规模。对于一个新生年幼的政党来说,构建完备的政党组织是全党上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随着党员数量的快速增长,党内思想混乱的问题逐渐成为威胁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党员同志是“身体在党内,思想在党外”。对此,毛泽东特别强调:“应竭力铲除一般同志的机会主义思想和封建小资产阶级思想,确定无产阶级革命的人生观。”[ 4 ]思想建設由此成为该时期的党建重点。改革开放后,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全新变化,党执政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严峻的现实环境决定了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成为新时期以来党的建设狠抓、大抓的重点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管党治党宽松软、某些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现实问题,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和制度建设,创造性提出“把党的政治党建设摆在首位,制度建设是党的关键性建设”的重要论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依靠制度管党治党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中心任务。另一方面,从连续性的视角分析,尽管党的建设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各项具体建设内容都从属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整体。至今为止,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已形成“5+2”的总体布局。只有总体布局做好,党的建设才有具体支撑和有力抓手。

自信的前提是准确的自我认知。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党的建设史。历经一百年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已由一个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9   500多万党员的大党和强党。通过狠抓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以及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变得更加坚强有力。百年党建就是党自我认知的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是基于政党自知,以实力为底气的必然表现。

(三)历史性:百年成就强化自信之力

自信作为一种健康积极的心理特征,其生成过程或发展程度总体呈现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演进趋势。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也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演进。而这强弱变化的背后则是基于建党百年来的伟大辉煌成就所奠定的自信底气。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历史性地首次把党的百年奋斗成就明确总结为“四个伟大成就”并写入了党的重要文献中。如果说外现为辉煌成就的实力是自信的前提基础,那么党领导人民所取得的“四个伟大成就”则是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演进的力量保障。

在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饶,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近代以来,面对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救亡图存、强国复兴成了无数仁人志士的终极理想。然而无论是改良派,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各种救国方案的嘗试均以失败告终。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光辉旗帜的指导下,毅然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28年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全心投入到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最为重要的就是基本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而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尽管还不清晰,但已然开始萌芽并不断进一步深化。虽然在探索过程中也发生了严重曲折,但党领导人民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也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面对中国与世界日益拉大的现实差距,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巨大政治勇气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5 ]改革开放短短40多年,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使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美好蓝图更为后续的强国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学史增信,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史,“四个伟大成就”和“三次飞跃”振奋人心、凝心聚力。本质而言,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由弱到强的演进历程,是党为什么有理由自信的历史和现实依据。总而言之,在百年党建和百年辉煌成就的内外双重作用下,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是可能也是必然的。

二、价值旨趣:政党自信有何可益

站在人民、政党和民族不同的价值主体立场上,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蕴含不同的价值功能。具体而言,党的自信与否直接攸关人民信任程度、政党发展状态和民族复兴进程。

(一)人民维度:政党自信是赢得人民信任的逻辑前提

从人民维度考虑,坚定政党自信有利于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信任与大力支持。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群众是“手相连、心相通”密不可分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 6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关于党和人民的关系问题,历史和实践已然证明,人民没有辜负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没有辜负人民。从执政党角度考量,政党自信与人民信任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力量源泉,政党自信则是赢得人民信任的逻辑前提。从心理学意义讲,只有目标主体自我相信,自我信任,其他群体才会表现出对该目标主体的信任倾向。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早已成为数亿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因此,党的自信与否直接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直接态度。纵观世界诸多政党,没有任何一个自卑的政党能建功立业进而得到人民和群众的有力支持和真心信任,也没有任何一个自信的政党会被它所支持的人民群众所抛弃。政党自信是政党实力的自然表征,其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政党生命力和战斗力的风向标、晴雨表。人民选择信不信任、支不支持该政党,就看该政党是否具备自信的政党品质。只有实力强大而又自信的政党才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圆满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站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新起点上,坚定政党自信,有益于争取广大人民的信任与支持,进而实现党民团结一心。

(二)政党维度:政党自信是促进政党发展的必需品质

从政党维度考虑,坚定政党自信有益于促进政党的建设发展。政党是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政治概念。任何政党的发展壮大都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没有经过岁月历史和斗争实践考验的政党,其成熟性与合格性仍有待估确。从哲学视野看,政党自信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不断的实践与认识、斗争与发展的过程中而生成的政党特质,其对一个政党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激励意义。从长远而言,政党自信是促进政党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

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在党的建设发展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党的伟大事业历经成功与失败的“振奋剂”与“能量源”,是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政党自信是政党建设发展的必需品质。凡成大事者,必有自信之质。中国有着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不同的具体国情。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执政,中国共产党必须坚定政党自信。这是由其政党属性及世界政党格局决定的。纵观世界政党结构格局,总的来说呈现出资产阶级政党势大,无产阶级政黨势小的力量对比格局。而世界各国共产党力量中,尤以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最大,建设发展的最好。基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立场而言,中国共产党坚定政党自信不仅有利于促进党自身的建设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有益于激励鼓舞世界各国共产党的斗争实践,发展壮大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总体力量。另一方面,政党的积极建设发展也有利于政党自信的培养和形成。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完成三大历史任务的崇高使命。在百年的兴国、富国和强国征途中,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之以恒团结带领广大人民走新路、开新局、展新貌,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性成就。党也在百年奋斗过程中得到重要锻炼和健康发展。时至今日,党已然具备百年大党强党的综合实力。中国共产党有理由有底气自信。总体而言,无论是基于中国共产党自身还是服务于国际无产阶级政党力量,自信的优秀品质都是一个政党无法或缺的。

(三)民族维度:政党自信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

从民族维度考虑,坚定政党自信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向历史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自信与否攸关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一方面,党的角色定位决定必须坚定政党自信。准确研判党对民族复兴的核心作用必须将党置于实现民族复兴的百年历史进程中进行深刻考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楫笃行的民族理想。历史和实践证明,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离不开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3 ] 11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复兴大任的领导者和引路人。另一方面,漫漫复兴征程中的现实挑战要求坚定政党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自国内外的风险挑战与日俱增。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一切非军事手段竭力打压、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和民族复兴。强权政治、经济战争、文化渗透等方式无所不用其极。特别是对党和政府的抹黑歪曲、舆论攻击从未停止。因而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所面临的风险挑战必然随着民族复兴进程的加快而更加严峻复杂。这就要求在面对民族复兴征程中的诸多艰难困苦和风险挑战时,必须始终如一地坚定政党自信,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胜信心。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国共产党是诞生于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不惧怕任何苦难、不胆怯任何风险的英雄政党。作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民族历史任务,也是党的历史使命。自信是成功的必备因素。从某种意义而言,坚定政党自信不仅有利于党克服一切复杂困难,更能够给予党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战斗力量,进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实践路径:政党自信何以可为

政党自信对一个政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时代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坚定政党自信必须始终如一地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勇于刀刃向内般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增强政党成员的个体自信。

(一)始终如一坚定理想信念

政党自信是政党理想信念的自然流露和生动表达,而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7 ]新时代坚定政党自信就必须始终如一地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

坚定政党自信,必须始终如一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取得一切伟大胜利的思想武器,是深深融入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中的“根”和“魂”。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到自己的光辉旗帜上,并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指引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历史已然证明,马克思主义早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之所以能自信,归根结底就在于马克思主义“行”。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自觉与一切攻击和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坚定政党自信,必须始终如一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摆脱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束缚,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模式的伟大创造,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渐形成了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位一体”的架构格局,并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坚定“四个自信”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要求。坚定政党自信与坚持“四个自信”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二者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能”,所以才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反之,也正是后者的“好”才完美地体现了前者的“能”。而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从某种意义而言,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就是坚定政党自信。

坚定政党自信,必须始终如一地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党郑重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能比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更加渴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艰苦奋斗、戮力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8 ]民族复兴是党和人民的千秋伟业。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百年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坚定政党自信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必胜信心。

(二)刀刃向内推进自我革命

一个自信的政党必定是勇于自我革命的政党。政党自我革命是政党立足于现实斗争实践,以自我为变革主体和变革对象,以加强政党建设为根本目的的积极的自我扬弃。不能将其简单理解为自我否定。从哲学视野看,自我革命是一个自我扬弃的变革过程。勇于自我革命的政党不炫耀、不夸张自身优点,不畏惧、不掩盖任何丑态,总是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敢于克服自身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在新时代条件下,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党情,坚定政党自信,必须推进自我革命,“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3 ] 21

其一,增强自我净化能力。自我净化是一个政党保持肌体健康的必要手段。一段时期以来,党内存在着管党治党宽松软、党员领导干部贪污腐败等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污染了党内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损害了党的光辉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大力整顿党务,通过滤杂质、除毒素、割毒瘤,党的政治面貌焕然一新。党的自信不仅源自于不断成功所积累的自信底气,更源自党敢于正视错误,汲取经验教训。一个敢于对自己动刀子、断腕割血的执政党没有理由不自信。其二,增强自我完善能力。任何政党都是在斗争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所谓自我完善,就是秉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理路,在管党治党实践中“补短板、强弱项、固根本、防源头、治苗头、打露头。”对任何治理主体而言,自我完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政党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政党由弱变强的历史过程。其三,增强自我革新能力。革新即革旧鼎新。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体制,勇于自我变革,并结合阶段性历史实践不断推进党和国家的理论、实践、制度和文化创新。历史和实践已然证明,无论是一个政党还是一个国家,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是走不远的,自我封闭、自我陶醉要不得。必须增强自我革新能力,在破旧与创新的双向过程中不断开辟未来。其四,增强自我提高能力。自我提高是新的世情、国情、党情对全党所提出的新要求。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不进则退,原地踏步就意味着退步。作为执政14亿人口国家的政党,必须时刻加强学习,认真做到向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在现实斗争中增强执政本领,以适应新的实践环境所提出的种种现实要求。总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就必须不断增强“四自”能力,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打牢政党自信的底气。

(三)增强政党成员个体自信

新时代坚定政党自信必须增强政党组织成员即党员同志的自信。政党与党员是集体与个体、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特别是作为主体构成的党员对政党而言更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个政党的发展都离不开众多党员的鼎力支持与齐心建设,每一个个体党员的成长发展也离不开政党组织的悉心培养和系统教育。从政党整体与党员个体的关系角度而言,保持政党自信的前提就要增强党员个体自信,没有党员自信就没有政党自信。

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党员同志的自信来源于对党员身份的高度认同和信任。增强党员自信,首先必须加强党员自信教育,营造自信氛围。自信是党在实现中华伟大民复兴征途上开拓进取、披荆斩棘的强大精神力量。党员自信除了党员个体的树立和培养外,也离不开党组织的自信教育。当前仍有少数党员同志在某些方面不够自信甚至自卑,妄自菲薄。针对这种自卑心理,有必要在党内推进党员自信教育,使全体党员同志在党信党,对党和国家事业坚定自信。其次,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个人能力。热爱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加强党史学习,在党史学习过程中从本质上理解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问题。要结合党员同志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实际,通过一切形式充分調动和提高党员同志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理论和实践大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本领,做到“真心学、真心悟、真心行”,坚决杜绝一切“台上认真讲、台下应付听”等形式主义的学习活动。最后,要培养高尚道德情操,锤炼个人品行。党员自信是党员先进性的外在体现,而党员先进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拥有令人信服的道德情操与人格魅力。在注重党员“才”的培养过程中,也必须注重对党员同志“德”的培养,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考验下,党员同志的德行显得尤为重要。细数每一位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其共性特征就是每一个同志都具有令人尊重、令人信服的高尚品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中具有先进觉悟、高尚品行的优秀分子集合体,身处这样优秀的群体中,每一个党员同志都是自信且积极向上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苦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天辟地、创造新奇迹。”[ 9 ]当前,我国正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定政党自信,对国家和民族、对党和人民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娄高,田雪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内涵、意义与提升路径[J].理论导刊,2021(6):45-52.

[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3.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193.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

[7]习近平.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J].求是,2021(13):4-15.

[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9]習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2).

收稿日期:2021-09-23

作者简介:杨琳琳(1996-),男,山西临汾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The Generation Logic, Value Purport and Practical Path of the

Party's Self-confidenc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YANG Linlin

(School of Marxism,Shenya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Shenyang 110136,China)

Abstract:Party self-confidence is the party's subject's all-round scientific cognition and positive affirmation of self. As a centennial party, the generation of Party self-confid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rooted in the inherent quality of its party, the endogenous nature of Centennial party construction and the organic unity of Centennial historical brilliant achievement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different value subjects such as the people, political parties and nationalities, the party self-confid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its unique value function. In the face of the new era, new conditions and new party conditions, to strengthen the party's self-confid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e must consistently strengthen our ideals and beliefs, have the courage to push the party's self revolution inward, and enhance the individual self-confidence of Party members.

Key words: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Party confidence;A hundred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arty

猜你喜欢

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从百年华诞走向现代化远景目标
中国共产党发展高等教育的百年历程、成就与展望
从党史学习中感悟化危为机的智慧
面临新时代跨越百年 新征程思考创新党建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社会价值观的历史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