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科技下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探究

2022-03-27刘殷洁

民族文汇 2022年3期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创新模式

刘殷洁

摘 要:供应链金融已经成为促进产融结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战略手段,特别是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上起到了重大作用。供应链金融在经历了几年的发展后,显示出了蓬勃的生机,具有庞大的市场潜力,但也面临着信用体系不完善、核心企业信用难以传递、仓单虚假、重复质押等问题。金融科技作为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的产物,其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将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变化和发展。将金融技术和供应链金融相结合,可以打破目前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瓶颈”,构建一个可信任、低风险、高效的供应链金融体系。

关键词: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

一、引言

国内供应链金融经历了从1.0模式到3.0模式的快速演变。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供应链金融模式得以线上化,大大降低了业务操作成本和风控成本,进一步提升了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2.7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同比增长30.9%,较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8.1个百分点。其中,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5家大型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幅更是接近59%,远高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增加40%的要求。虽然线上供应链金融发展迅速,但是由于信息不透明,信息流跟进不及时,导致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无法完全掌控融资企业的资金流向与物流流向,从而出现了动产重复质押、空单质押、物流企业监守自盗等众多问题,极大的影响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

一、供应链金融内涵与发展

供应链金融不同于传统的商业银行借贷服务,不是为单个授信主体提供融资服务,而是以供应链为基础,整合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等信息,以核心企业的信用为背书,为参与供应链的不同主体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创新模式。供应链金融旨在为企业盘活流动资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以此推动供应链企业稳定协同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供应链的产能优势。

二、供应链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1.供应链信息不对称

虽然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整合了各参与方的业务数据,但是由于供应链上中小企业众多,容易出现企业信用信息记录不全、各级企业间信息不透明、材料造假等问题,企业间的相互勾结以及篡改交易信息等行为难以被把控,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控成本和政府部门的监管成本。

2.企业信息孤岛

由于企业间系统不互通,贸易信息主要通过纸质单据传递,使得供应链系统内数据分割较大,存在严重的数据孤岛问题,严重影响了供应链内部信息的流动速率,增加了金融机构审核信息的成本。由于重要信息更新滞后,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无法及时跟进资金流向与融资企业物流流向,导致重复质押、空单质押等信贷案件,涉案金额超过千亿元。

3.核心企业信用难以跨级传递

金融机构以核心企业资信为依托向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但是出于风险考虑,核心企业一般只向一级供应商提供相应的票据进行担保,而当二级或二级以上供应商需要融资时,由于核心企业商票无法分割,一级供应商无担保资质,使得二级及以上供应商难以融资,从而导致核心企业信用难以跨级传递,供应链金融融资服务无法实现产业链全覆盖。

3 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的相关应用

1.區块链本质及其应用

区块链源自于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高可信、多方共同维护的分布式数据库。区块链技术是点对点通信、加密算法等原有技术的一种整合利用。该技术通过非对称加密技术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隐蔽性,通过时间戳确保了数据的可溯源性与不可篡改性,分布式存储使得全节点共同拥有总账本交易数据,并实时更新数据。当前金融体系的资产转移交易与结算都需要可信任的第三方信用中介和清算机构来执行,而区块链的技术特性能为人们提供无需第三方中心参与的可信的价值网络。

2.物联网本质及其应用

物联网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将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万物互联”,从而对物品进行实时追踪、定位、状态自动触发等操作,能够对物品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管理。对于动产、存货、仓单类融资,虽然目前线上供应链金融已经将货物存管信息部分数据化,但仍存在信息更新滞后、物流监管难等问题,尤其是对在途物流监管难问题束手无策。为了有效控制业务风险,金融机构开展动产、存货类融资业务主要面向商品能长时间保值且易处理的行业,如建筑、汽车、家电等行业,导致供应链金融的服务范围受限。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有望解决供应链金融质押物监管难问题。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等装置与技术,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采集商品属性、物流流转等各种信息,帮助金融机构实时监视质押物的库存情况。

3.大数据本质及其应用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发展正是对此类海量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挖掘和智能化应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大数据的价值。在产业链识别方面,传统供应链金融主要依靠维护核心企业来带动对应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获客过于依赖核心企业,造成核心企业话语权过大、获客成本过高等问题。大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识别企业间的交易链,从而刻画供应链,批量寻找优质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不仅获客效率高、成本低,而且避免供应链企业遗漏及重要企业流失。

总结

本文在介绍供应链金融以及区块链、物联网和大数据等金融科技的本质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供应链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金融科技在改造供应链金融方面的应用方案,从具体实现路径阐述了基于“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的新型供应链金融服务框架。本文虽然对供应链金融未来服务框架进行了概括性阐述,但是各项金融科技技术的具体落地应用方案还需要更深入地探索,后续研究仍需进一步落实各项金融科技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参考文献:

[1]吴俊.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J]. 物流技术,2017(11):121-124.

[2]邵奇峰,金澈清,张召,等. 区块链技术:架构及进展[J]. 计算机学报,2018(5):969-988.

猜你喜欢

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创新模式
百度金融成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学院
面向供应链金融支付清算系统建设的探讨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的具体方法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
金投手抢滩湖南银联移动端,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
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