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中巨物

2022-03-26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海蜇母体水母

如果有人问:“水母是什么?”不少人可能会一时答不上来。毕竟在我们的认知中,水母总是带有一些“梦幻”色彩,但我们对它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要是唤作“海蜇”,对于不少食客来说可就有说的了。我国可以说是最早开始利用且食用海蜇的国家了,早在西晋张华的《博物志·卷三》里就有对人类食用水母的记载:“东海有物,状如凝血,从广数尺,方员,名曰鲊鱼,无头目处所,内无藏,众虾附之,随其东西,人煮食之。”其中“鲊鱼”就是当时人们对海蜇即水母的称呼。近些年来,水母作为一种新兴的观赏生物出现在水族馆、酒店等场所,逐渐被大众熟知。

在自然界中,水母是一种广泛分布的浮游生物,早在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就已经出现在海洋之中了。水母作为一种古老生物,在长时间的生存中进化出了各种形态,有伞盖直径小到几毫米的,也有伞盖直径大到两米的……从生物分类上讲,水母属于刺胞动物门,而刺胞动物门又称腔肠动物门。这两种不同的名称代表了水母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母身体里含有刺细胞,二是水母在进化过程中出现了两胚层的分化。整体来讲,水母虽然是比较原始的生物种类,但是在整个生物演化进程中却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出现了神经系统。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我国海域就能见到的巨型水母——越前水母。

越前水母作为水母家族的成员,它的名称之多,给人们带来了不少困扰。现在,就让我们来讲一下它的名称吧。

越前水母最早是在日本海域被发现的。当时的日本研究员在日本福井县越前町附近的海域采集到一种不同于其他已发现的水母的新型水母,所以就将新型水母命名为“越前水母”;又因为首次发现并采集这种新型水母的研究员叫作野村贯一,所以它也被称为“野村水母”。但在我国,越前水母又被称作“沙海蜇”。

既然越前水母被称作“沙海蜇”,那到底和海蜇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讲讲沙海蜇名字的来历了。我国的沿海地区是越前水母的主要分布地之一,因为越前水母体形大,数量多,外观与海蜇也有一定的相似度,所以我国有不少地区的居民经常按照海蜇的腌制方式把越前水母腌制成食用制品。除此之外,由于近几年海蜇产量锐减,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海蜇食用制品是由越前水母制成的。从分类学上分析,越前水母和海蜇在形态上是有明显差别的,因此不能把两者归为一类。而越前水母之所以称作“沙海蜇”,不过是商家的伎俩罢了。

越前水母的身体结构,简单来讲可以分为伞盖与口腕两部分。伞盖就是我们看到的半圆形部分,主要起平衡作用;口腕则是伞盖以下的部分,主要起进食的作用。在水母的家族中,越前水母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大哥大”,成体伞盖的直径最长超过两米,重量可以达到200千克。想象一下这么庞大的一个水母,它如果出现在陆地上,是不是颇有一种外星人入侵的感觉?

越前水母经过正规加工后制成的海蜇食用制品肯定是无毒的。但是如果没有经过一系列的正规加工,即便是触碰到已经死去的越前水母,我们还是可能会被它蜇伤。这是因为越前水母体内含有一种防御“工具”——刺细胞。

我们可以把刺细胞想象成带着弹簧的刺针,有些刺针后面还带着一个毒液注射器。当这些刺细胞受到外界刺激后刺针就会立刻弹出,刺入其他生物的体内并注射毒液。刺细胞并不是水母自身能控制的,它更像是水母体内已经设置好的“地雷”,任何触碰都会使刺细胞“发起攻击”。

不同的水母,其刺细胞的毒性、位置都是不同的。在水母大家族中,越前水母的刺细胞的分布位置与毒性比较“含蓄”,它的刺细胞主要分布在伞盖边缘、口腕、肩板、胃丝,毒性也没有剧烈到能立刻致人死亡的地步。但如果我们不做任何防护措施触碰越前水母的话,那难免要经历一番疼痛了。越前水母会使我们和它接触的部位又红又痒又疼,而且一旦越前水母刺细胞内的大量毒素射入人体,我们就会有生命危险。

对于我们来说,出现成群的越前水母是一件大饱眼福的事情,但对于靠海而生的渔民来说,这种情况则严重影响了他们出海捕捞。越前水母主要分布在日本海域及我国的黄海、渤海和东海海域。每年6月份左右,成群的越前水母就会出现在黄海海域,它们随着海流逐渐进入日本海域,沿着日本海南下,10月份左右汇聚到山东、浙江舟山一带。

越前水母这段迁徙路线恰恰经过了我国和日本的几个主要渔业捕捞区域,对渔业捕捞造成了不少困扰。如果越前水母数量增多,渔民们的渔网看似收获满满,但一个大大的越前水母就占据了渔网的绝大部分。同时,因为越前水母体积大,重量重,而且往往聚集出现,如果渔民不小心在越前水母聚集的区域撒下渔网,那么在收网的时候渔网就很有可能因为捕到过多的越前水母而被撑破,对于渔民来说就得不偿失了。

除去对渔业的危害,越前水母因为游泳能力弱,很容易被水泵等设备吸入,从而导致管道堵塞,影响核电站、潮汐发电站等相关工程设备的运行。同时,因为越前水母暴发的情况大多发生在夏季,会给游客的安全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沿海地区的旅游业。

那么,越前水母为什么会在夏季聚集性暴发?这就要从越前水母的生长与繁殖说起了。我们所看到的在水中游弋的像伞一样的越前水母,其实只是它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形态而已。越前水母的生长分为水母体和水螅体两个形态,而我们见到的是水母体阶段。相比于水母体,水螅体的生命力更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更强。所以当环境不适宜的时候,越前水母的水母体死去,但是它会以水螅体形态在海底潜伏着,等待适合水母体生长的环境重新到来。在等待的过程中,水螅体自身会无性繁殖,产生更多的水螅体。

直到第二年春天到来,海水温度逐渐上升,海洋中的食物也越来越丰富,这些等待已久的水螅体就纷纷开始了自己的蜕变之旅。它们会先长出像许多“雪花”叠加在一起的横裂体,横裂体形成后,这些“雪花”就会脱落形成碟状体,每一个碟状体都会长成新的水母体。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作水螅体向外释放出了水母,而水螅体作为水母的种子,只要环境适合,它就会一直存活在海底,这就是水母的生存之道。除了水螅体的无性繁殖以外,成体的越前水母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进行有性繁殖,形成新的水螅体,占据新的地盘。

正是这样的生存方式,让水母这样看似脆弱的生命延续至今,繁衍了超过5亿年。

(陈瑶君 胡志杰 撰稿)

猜你喜欢

海蜇母体水母
像灯笼一样发光的水母
蒲公英
水母奇观
故乡
营口成为世界海蜇产业链核心
水母与风暴
它们可不是水母
教你区分真假海蜇丝
真海蜇撕扯更易断裂
海蜇为什么没有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