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大学生科学信仰培育为依托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22-03-23陈丽芬宋晋玲

河南教育·高教 2022年2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学生

陈丽芬 宋晋玲

摘 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和新时代中国的时代主题,高校夯实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有裨益。当前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呈现多元化、功利化、非理性化、迷茫甚至丧失等问题。培育大学生的科学信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队伍建设,完善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渠道。

关键词:大学生;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守和对共产主义的信仰。高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阵地之一,承担着培育大学生科学信仰的使命。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科学信仰体系的培育,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至关重要。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以大学生科学信仰培育为依托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时代中国的时代主题

首先,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念强势席卷全球,意识形态斗争呈现出新的态势。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消费主义等错误思潮时常涌现,“多元文化论”“普世价值观”“文化趋同论”等西方价值观不断来袭。西方加大意识形态渗透与“颜色革命”的力度,妄图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反共产主义的资产阶级价值观渗透至中国,消解马克思主义信仰。面对西方国家在话语权斗争上咄咄逼人的态势,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我们必须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促进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提升中国的话语权。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少问题日趋凸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处于各种社会思潮与意识形态激荡和冲击的中心地带。随着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大学生的选择更加多样,使得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一定程度上被分化。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着力点,切实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力和感召力,“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二)高校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意义重大

首先,作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青年大学生要切实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必须确立并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走向大众并赢得大众,被大众所认知、理解,指导和服务大众,被大众逐步接受和践行的过程。大学生作为社会大众中的精英,是马克思主义主要的接受者和传播者,要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促进其发展。只有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其次,大学生思想较为活跃,是多元社会思潮的受众主体。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和深刻变革的时期,在价值多元化和西方社会思潮不断冲击的时代背景下,东西方意识形态斗争呈现新的态势,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思潮加速蔓延。青年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但甄别能力有限,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辨识能力较弱,其思想和行动需要正确信仰的引导。因此,我们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培育大学生的科学信仰,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二、新时代大学生信仰现状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看待、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并有序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因其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征,依然具有明显的优势,成为大学生的主流信仰。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呈现出个人自觉追求的特点。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多元价值观念快速传播,目前还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过时”“无用”等错误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遇到了一些困境。

信仰对象多元化。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使得我国在政治、文化、信息等方面与其他各国互动交流频繁,各种社会思潮涌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标准。当代大学生中,已经显现出多元化信仰趋势,一些人甚至宣称“打破了信仰一元化的僵化和沉寂局面”。大学校园里出现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等思潮,科学的与非科学的、传统的与非传统的、正义的与非正义的、道德的与非道德的混杂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地位。

信仰选择功利化。市场经济的利益激励机制和逐利性的负面效应使功利化的价值倾向逐步显现,“向钱看”成为一些个体的行为导向和终极追求,一些人的信仰开始物化。高校也不例外,大学校园中也开始出现功利主义价值观,部分大学生的信仰选择出现偏差。一些大学生开始注重权力与金钱,为人处事以有利可图为原则。在他们看来,信仰不再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而与实际生活的利益息息相关,只要是有用的就能成为信仰。

信仰动机非理性化。作为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既包含逻辑和认知等理性的成分,也有着情感等非理性的成分,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若不能坚定理性的信仰,就无法准确定位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关系,容易将对非理性的追求作为时尚。部分大学生过度崇尚非理性,跟着感觉走,缺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持久信念和理性坚持,其信仰的感性色彩较浓厚,让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有了可乘之机。

信仰迷茫甚至丧失信仰。近年,随着全球范围出现的信仰缺失和道德危机,部分大学生也出现了精神信仰缺失和价值虚无的自我认同危机等情况。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个别大学生出现了思想理念迷茫、价值判断迷失和理念信仰缺失的情況,缺乏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奉献精神,追求享乐至上、及时行乐,社会主义理想不坚定,甚至对共产主义产生怀疑。

三、培育大学生的科学信仰,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以大学生科学信仰培育为依托,促进大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在学生的现实追求和发展需要之间寻找契合点。

(一)以马克思主义引领高校信仰体系建设

核心价值观是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准则和理想信念,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容,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靠理论依据和强大精神动力。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大学生科学信仰体系建设,必须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并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地位,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应对多元文化碰撞,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结合,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力

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利用新兴媒体完成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用网络话语体系表达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能够占领网络舆论阵地。高校要充分发挥党媒优势引领舆论,打通“报、台、网、微、端、屏”,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互联网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最大“增量”,唱响主旋律,增强正能量。一方面,高校要建立马克思主义专题网站,网站内容设计要年轻化,紧随时代潮流,既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体大环境,又反映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细节关注,将理论阐释现实与现实印证理论相结合。另一方面,高校要对校园网络媒体加强监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错误思想,让网络新兴媒体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载体,为大学生营造健康和积极向上的网络校园环境。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队伍建设

推进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举措。教育者是学习者的榜样,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工作作风,更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政治素质。高校要引入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教育队伍的主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完善有效的人才机制。人才引进要灵活开放,要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此外,高校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队伍的能力,实现知识魅力与人格魅力的有机统一,使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魅力得到充分发挥,体现出其创造性和主体性,增强教育效果。

(四)完善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渠道

第一,在思政主渠道中不断加强大学生科学信仰培育。思政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促进大学生科学信仰培育的主阵地。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转换语言范式,促进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创造性地推进“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头脑。理念上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方法上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语言范式由晦涩难懂的学术话语转向通俗易懂的大众话语,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向疏导式教育转变,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以马克思主义严谨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来影响学生。

第二,发挥高校党团组织的中坚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大学生科学信仰培育。党团组织与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多、联系最密切,是大学生与党组织直接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的各种活动为载体而逐步形成的文化氛围,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追求远大目标的力量源泉,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中坚作用,依托校园文化这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围绕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中心目标,充分利用互联网、新闻媒体、演讲报告、广播、板报等宣传媒介,促进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宣传普及与大学生的科学信仰培育。

第三,突出实践环节,引导大学生将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转化为真信、真用,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在于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大学生的理论品质并切实体现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理论只有转化为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才能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思想和行为,才能形成崇高的科学信仰。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信仰,必须将书本知识结合实践活动,实现二者的统一。在社会实践中,高校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多样化的活动,让大学生在实际行动中领悟和感知马克思主义的内在价值与魅力,逐步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2]刘荣杰.试论信仰多元化进程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3]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4]毛澤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编:瀚 海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