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改善分析

2022-03-17孙志鹏

科学咨询 2022年3期
关键词:掌侧腕关节桡骨

孙志鹏

(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甘肃定西 743000)

在临床上桡骨远端骨折属于较常见的上肢骨折类型的一种[1],其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群,且患者的骨折处属于桡骨远端2cm-3cm之间的范围,其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活动受限、腕部肿胀等,并且大部分患者都会存在桡腕关节功能性损伤的现象。通常对患者实行保守疗法,但是其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对于患者实施手术进行医治,效果相对更好,复位内固定手术是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医治的常用措施,其稳定性十分良好,但是同时该手术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因此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本院抽取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并对其临床治疗施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措施,探讨其护理效果,以下为详细内容。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挑选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50例经医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所有试验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依照随机数字表法)。25例为对照组的实验患者,患者年龄:52岁至78岁,其均值:(62.38±6.51)岁,男患共计15例,女患共计10例。

25例为研究组的实验患者,患者年龄:50岁至79岁,其均值:(63.07±6.82)岁,男患共计14例,女患共计11例。

纳入标准:1.实验患者均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本次研究中实验患者,均属于自愿参与,并由自己签署研究知情书。排除标准:1.实验患者同时具有精神方面的病症,配合度相对较低;2.实验患者同时合并其他严重躯体器质性病变。

关于研究组、对照组的以上组间数据比对发现,数据并无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对照组:医疗人员给予患者保守治疗措施。抱住患者实施血肿内麻醉,等待麻醉起效之后,针对患者的骨折位置实施相应的复位[2],并在完成复位之后,应用夹板对患者相应的骨折位置实施固定[3]。

研究组:医疗人员给予患者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措施。在手术期间,帮助患者选择仰卧位,并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待麻醉起效之后,向外伸展患者的患肢,并将患者的手掌上翻,选择在患者的桡侧腕屈肌与掌长肌之间实施一个切口,并充分暴露患者的旋前方肌,在实施切口操作的时候,医疗人员需要注意保护好患者的桡动脉。随后选择在患者的旋前方肌下方的桡骨上,实施一个切口,实施患者骨膜的剥离,针对患者骨折部位的软组织,实施相应的牵引性治疗,并同时通过C型臂X线机的引导,针对患者的骨折位置实施相应的复位操作。医疗人员需认真确认复位的情况,确保完成之后,将患者的骨折位置应用掌侧锁定钢板进行相应的固定,并对患者的骨折位置,以及掌侧锁定钢板应用克氏针实施临时加固的操作,结束固定的操作之后,可对患者的手术切口实施缝合[4]。

(三)观察指标

1.治疗优良率,根据Lidstrom评分标准分为优(患者经治疗骨折位置无畸形,并且桡骨缩短长度<3mm)、良(患者经治疗骨折位置属于轻度畸形,且桡骨缩短长度为3-6mm之间,骨折处向背侧成角<10°)、可(患者经治疗骨折位置属于中度畸形,且桡骨缩短长度为7-11mm之间,骨折处向背侧成角为11°-14°之间)、差(患者经治疗骨折位置属于严重畸形,且桡骨缩短长度>12mm,骨折处向背侧成角>15°)。

优良率=(优+良)/总数*100%。

2.腕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包含患者对腕关节恢复满意评分、腕关节握力评分、腕关节活动活动范围评分。

3.骨折愈合时间:观察并记录实验患者实施治疗后,其骨折愈合的情况及恢复时间。

(四)数据处理

二、结果

(一)治疗优良率

如下数据表明,实验患者进行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80.00%),其中优为9例(36.00%)、良为11例(4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0.00%),对照组中优为4例(16.00%)、良为6例(24.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治疗优良率比对[例数(%)]

(二)腕关节功能改善情况

如下数据表明,实验患者进行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腕关节恢复满意评分(91.67±4.51)分、腕关节握力评分(24.56±5.62)分、腕关节活动活动范围评分(59.06±5.3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腕关节恢复满意评分(80.26±5.34)分、腕关节握力评分(18.30±6.53)分、腕关节活动活动范围评分(43.25±6.49)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腕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比对[分]

(三)骨折愈合时间

如下数据表明,实验患者进行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8.75±3.16)周,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9.38±4.26)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在骨科,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5],大多是由于间接的暴力伤害所导致的,患者大多会伴有桡腕关节损坏、下尺桡关节损坏的现象。由于患者多发生于老年人群,在临床治疗中,多会采用保守治疗的措施,该措施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有一些患者在治疗之后,容易出现腕关节僵硬、关节疼痛、骨关节炎、骨折移位等情况[6-8],这些并发症将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困扰。其患者骨折部位在桡骨干皮质骨朝松质骨发生移行以远的位置,同时也是解剖最为薄弱的位置,该部位的损伤机制十分复杂,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容易发生腕关节慢性疼痛、僵硬等,并且其手部功能逐步变弱,所产生的后果十分不利。复位内固定手术措施虽然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骨性结构复位,改善其骨折畸形的情况,但是对于手术仍旧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本次研究选择应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展开相应的研究。

作为新型的一种治疗措施,其掌侧锁定钢板主要是依据人体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所设计的,作为一种内固定装置,实施手术操作的时候并不需要实施塑形处理,也不需要剥离患者的骨膜及周围的软组织,同时也不需要将骨面与钢板实施贴服,这样一来掌侧锁定钢板能够有效减少对骨膜所造成的损伤,并且不会将患者骨折断端的血运造成破坏[9-12],效果更好。同时,在桡骨远端掌侧中实施手术,该部位的骨面十分平坦、皮质较厚,更容易准确地寻找患者骨折的部位,实施放置钢板的措施也较为方便,与桡骨远端掌侧而言,其背侧有肌腱、鞘管的覆盖,其软组织相对较少,致使关节面不够平坦,因此若选择背侧,在实施手术后钢板与螺钉间结合并没有理想中的稳定状态,其治疗效果并无保障,还需注意的是若实施背侧入路,将会导致拇长肌腱本身的骨性通道、鞘管出现一定的损伤,患者较容易发生拇长肌腱刺激、肌腱发生粘连或是断裂,其产生的并发症相对比较严重,而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可以规避以上这些风险[13-15],有效促进桡骨远端关节面、干骺端力线均得到重构,进一步提升患者骨折复位的总准确性,还可以加强背侧骨块的固定总强度,在实施手术复位之后,能够确保其具有持续、良好的稳定性。

数据表明,实验患者进行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80.00%),其中优为9例(36.00%)、良为11例(4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0.00%),对照组中优为4例(16.00%)、良为6例(24.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患者进行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腕关节恢复满意评分(91.67±4.51)分、腕关节握力评分(24.56±5.62)分、腕关节活动活动范围评分(59.06±5.3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腕关节恢复满意评分(80.26±5.34)分、腕关节握力评分(18.30±6.53)分、腕关节活动活动范围评分(43.25±6.49)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患者进行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8.75±3.16)周,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9.38±4.26)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临床上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施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比保守疗法,更适宜被广泛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掌侧腕关节桡骨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趾腓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掌侧与背侧置入固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及并发症比较
掌侧锁定解剖钢板治疗桡骨远端AO分型C型骨折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DVR解剖型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