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品牌现状与对策

2022-03-17田曼

科学咨询 2022年3期
关键词:辅导员培育院校

田曼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0053)

一、调查背景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把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细化为具体行动,给高职院校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对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柱,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但较多辅导员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凸显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不清晰、职业发展道路不通畅、人员稳定性不高、职业认同感太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辅导员职业定位模糊,缺乏工作积极性,出现职业倦怠感,职业化程度不高,不利于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此以往,势必对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质量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带来危害。

探索如何塑造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品牌路径,积极寻求解决辅导员职业发展困境的对策,实现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发展,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调查范围及对象

笔者在2021年6月至2021年9月期间,对样本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品牌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电子问卷80份,收回问卷71份,有效问卷69份,完成率达88.75%,有效问卷达86.25%。调查样本的性别构成为男性占36.23%,女性占63.77%(N=69)。其中,专职辅导员占60.86%,兼职辅导员占39.14%。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深度访谈,较好地完成了调研工作。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塑造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品牌工作提供创新性的策略和措施。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分析见图1-图7。

图1 年龄结构图

图2 学历结构图

图3 职称结构图

图4 专业背景分布图

图5 熟知专业分布图

图6 辅导员职业技能结构图

图7 辅导员工作年限结构图

调查分析发现,女性辅导员比例远远高于男性辅导员;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中青年辅导员是整个队伍的中坚力量,队伍稳定;职称结构合理,学历以硕士研究生为主,整体素质较高。从专业背景可见,所学专业与熟知专业均比较分散,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专业所占比重不高。从职业技能可见,35.52%的辅导员没有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整体职业能力较低。从工作年限可见,工作2年以下的辅导员占比高,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同时也凸显辅导员流动性较强的特点。

三、辅导员职业品牌发展现状分析

(一)对职业品牌认识不够深刻

调查显示,36.38%的辅导员对职业品牌了解一点,20.43%的辅导员不了解。77.35%的辅导员认为职业品牌培育对于推动辅导员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拥有个人职业品牌的辅导员人数较少,加上学校职能部门重视度不够,使得其个人品牌效应的影响力弱,在辅导员群体未起到推广作用。所以,即使大多数辅导员认为有必要加强职业品牌建设,但对其认识是不够深刻的。

在“职业品牌内容”的问题上,24.64%选择“思想政治教育”、5.80%选择“党团建设”、26.09%选择“心理健康教育”、28.99%选择“就业”、7.25%选择“学生资助”、4.35%选择“文化建设”、2.88 %选择“其他”。由此可见辅导员职业品牌内容单一的特点,它注重从某个专项工作去反映辅导员的某一方面的职业素养,缺乏整体素质的展现。

在“职业品牌建设形式”的问题上,18.84%选择记录、26.09%选择网络、14.50%选择工作室、15.94%选择实践活动、14.49%选择社团、8.70%选择讲座、1.44%选择基地。信息化发展使越来越多的辅导员选择网络这一形式,使得“网络”的比例最高,多为博客、说说等网络文字为主。“记录、实践活动、社团”处于第二梯队,侧重于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积极与老师沟通,扩大了品牌效应和影响力。

(二)职业品牌定位不清晰

调查显示,52.17%辅导员对职业角色定位及工作职责不清晰。教育部43号令明确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这表明辅导员既是思想政治专职教师又是管理人员。然而,现实生活中,辅导员每天要查寝、查课、处理学生矛盾、疏导学生心理等。除此之外,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分派到院部的工作,只要是涉及学生问题,就会直接分配给辅导员。在“除了从事辅导员工作外,是否还承担其他教学或管理工作?(多选)”问题上,10.14%辅导员选择“承担思政理论课教学”、26.09%辅导员选择“承担专业课教学”、53.62%辅导员选择“承担选修课或人文素养课程教学”、27.54%辅导员选择“承担院部行政事务工作”、13.04%辅导员选择“其他(包括工会等工作)”。由此可见,辅导员已然沦为“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抹,使得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定位模糊,把自己演变成为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的高级工。

(三)职业品牌特点不突出

调查显示,在“您认为高职院校辅导员群体的职业素养,与岗位要求的匹配程度如何?”问题上,59.42%辅导员认为大致匹配,20.29%辅导员则认为不太匹配。在“您会为了更好地工作而主动学习、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吗?”问题上,86.96%辅导员选择“会为了更好地工作而主动学习、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由此可见,辅导员疲于事务性工作,自身职业素养不足,缺乏自身的职业特色,无法突出辅导员职业品牌个性。另一方面,从辅导员专业背景可见,在所学专业与熟知专业中,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专业所占比重不高,使得职业核心价值不突出导致职业品牌特点不突出。

(四)职业品牌生命周期短

调查显示,大多数辅导员对职业品牌认识不够深刻。从担任辅导员开始就缺乏塑造个人职业品牌的意识,学校职能部门和院部也未有相关的政策支持,使得职业品牌意识整体淡漠。在“与学校其他岗位(群体)相比,您的职业幸福感是怎样的?”问题上,49.28%辅导员认为“职业幸福感是中等”。在“您认同从事辅导员职业能够实现人生价值吗?”问题上,仅仅43.47%辅导员认同这个观点。在“如果有机会,您会转离辅导员岗位吗?”问题上,68.12%辅导员会选择转岗。由此可见,现实状况导致辅导员缺乏职业目标规划,甚至可以说目标就是转岗,职业倦怠心理严重,使得辅导员个人职业品牌稍纵即逝,生命周期不长久。

(五)辅导员职业品牌发展与学生活动结合不充分

调查显示,在“按辅导员职责在日常工作中所占用精力由多到少排序(多选)”问题上,占比最高的仍然是“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在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组织和开展学生活动是辅导员与学生互动较好的一种形式。通过开展学生活动,让辅导员丰富的才艺、广博的学术专长很好地传达给学生,对学生产生无形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但是很多辅导员在个人品牌塑造过程中往往更倾向于表现自我,不贴近生活,忽略了在学生活动中应加强与学生群体的互动,导致了解、认识、参与个人职业品牌建设的学生人数少,品牌影响力大打折扣。

四、塑造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品牌路径的建议

(一)构建辅导员职业品牌培育体系

辅导员职业品牌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一套与高职院校相适应的培育体系。建立科学高效的培育体系,包括构建领导机制、组织机制、评价机制和诊改机制等。各层面机制相互影响、彼此关联,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进辅导员职业品牌培育进程[1]。

从宏观层面上构建领导机制,由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核心力量组成领导机构,协调和解决辅导员职业品牌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挥核心指导作用。从微观层面上构建组织机制则是明确辅导员职业品牌培育相关的组织制度、资源条件和过程管理。引入第三方评价组织的评价机制,更能调动参与职业品牌培育的各方积极性,更能真实反映辅导员职业品牌的培育效果,更能使评价结果客观公正。而诊改机制则是根据在职业品牌培育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诊改,优化培育方案、改进培育方式、提高培育成效。

(二)塑造辅导员职业团队品牌

1.构建学生管理团队,培育管理专业型品牌

随着社会发展,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内涵不断向外延伸,加快辅导员职业化成为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辅导员可根据负责的专项工作和兴趣特长组建不同的工作团队,在学习交流中促进辅导员个人在团体中的成长。建立完善的辅导员培训制度,培训内容以辅导员核心素质、思政工作的重难点为主,通过培训可以更新学生工作理论知识、拓宽知识能力结构、提升良好的身心素质、培养扎实的文化素质。比如,在高职院校内部建立辅导员名师工作室,通过工作室建设提升辅导员职业素养,提高辅导员团队建设能力,搭建辅导员学习交流平台,加强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

2.构建教学实践团队,培育教学实践型团队品牌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必然对作为管理与教师双重身份的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需要具备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政策、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军事理论、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的知识储备,并必须将这些知识转化成课程教学。而恰恰是这种转化则是塑造辅导员教学实践型品牌的重要途径。制定辅导员专业知识培训、进修计划并组织实施,构建思想政治、军事等专业研学机制;建立健全辅导员分级分类培养体制,组建不同类型的辅导员教学实践团队;积极构建大学生素质课程体系,例如编著劳动课程教材,推进辅导员的工作成果向课程成果转化。

3.构建科学研究团队,培育学术创新型团队品牌

优良的科学研究能力是辅导员队伍专家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制定辅导员参与科研的相关培养、保障机制,鼓励辅导员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参与申报课题和开展学术研究,从而形成一个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梯队。鼓励团队成员攻读思想政治类博士或让团队成员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只有以团队形式开展科学研究,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方式由事务型、经验型向学术型、研究型转变,逐步形成高职院校辅导员团队事务工作与学术研究的良性循环,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2]。

(三)打造特色的辅导员职业品牌

1.形式新颖化

在新的历史时期,辅导员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问题、新情况。面对新形势,只有坚持不断创新和改革辅导员职业品牌内容与形式,经常进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剖析,调查了解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需求,比如建设思想引领品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让大学生做思想政治的宣传者,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积极运用网络文化活动的报名、评选、宣传,传递网络正能量,多途径扩大活动影响力,遵循网络思政规律,以线上知识竞赛的形式开展网络思政教育。

2.内容多元化

辅导员职业品牌的内容,既要强调科学性,又要考虑独特性;既要遵循规律,又要结合实际。即使是同为一所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由于他们在多方面存有差异,使得不同的辅导员塑造的职业品牌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品牌内容的设计上,必须多元化,必须有针对性。只有合理设计职业品牌培育内容,构建多层次的培育内容体系,才能最大化满足不同辅导员职业品牌培育的需要,才能充分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保证辅导员职业品牌培育的有效开展。同时,积极鼓励具有潜质的优秀辅导员加快培育职业品牌速度,为带动辅导员队伍整体职业品牌提升发挥引领示范作用[3]。

3.个性独特化

大学生群体是有激情有思想有个性的群体,辅导员的职业品牌只有打造独特的品牌个性,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触动学生的内心,才能提高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和社会影响力。一是形成具有个性的教育管理理念。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结合日常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形成一套具有个性的教育管理理念并外化为行动。二是设计独特的宣传方式。利用生动有趣的宣传创意,迅速地让个人职业品牌在学生中引起反响,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辅导员品牌建设。三是建立独特的个人风格,表现在穿衣打扮、待人接物、处事方式、社交活动、运动喜好等,它表现了辅导员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并且,辅导员要在工作中不断寻求进步,完善自己的个人职业品牌[4]。

(四)打造辅导员职业品牌展示平台

一是辅导员利用给学生指导辅导、与学生谈心交流、开展各类学生活动等方式,利用学校机构号、话题、博文等网络手段主动传播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视角,塑造或维护个人职业品牌特色。二是选树典型,宣传有特色的优秀的工作方式。通过开展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优秀辅导员评选等活动,加大向外传播力度,使其影响力达到较高水平,让典型“站得高”“叫得响”“树得牢”,激发辅导员争先内力,提高辅导员竞争力。三是形成经验交流机制,搭建交流平台,使行业从业者学习精品工作品牌和项目的经验方法成为可能,提高育人平台和质量,融入精品化工作[5]。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品牌建设仍处在发展阶段,但职业品牌培育工作是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必然趋势。辅导员通过塑造职业品牌实现个人职业规划,达到职业目标,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展现良好的职业形象、获得学生的信任喜爱、赢得社会的高度认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对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辅导员培育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