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面向产出的高校教学督导理念转变和督导方式创新

2022-03-16吴瑾杨兰芳

教育现代化 2022年23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督导考核

吴瑾,杨兰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南京)

一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4条明确指出:国家实施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教育评估制度。国务院颁布的《教育督导条例》及《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学校实施督导制度。因此教学督导制度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重要制度之一。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对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和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引导教师开展教学方法研究,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

高等教育督导是高校的自治行为,是专家对教育教学进行的“同行视导”。国外称“视导”,主要指同行专家的检查、评价和指导,而非行政性督导。检查教学秩序和教学规范是教学督导的最基本内容,教学督导不限于课堂听课,应覆盖教学全过程,利用多种手段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检查、评价和指导。“督”主要体现在规范性,“导”主要体现在专业性,督查和指导的前提始于教学、主体在于评价、效果在于沟通,从而对教师和学生投入“教”和“学”做出基本判断。由原来的“只督不导”到“督、导并举,以导为重”,体现了教学督导工作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督导在规范教学环节、指导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督学林仕梁先生提出:高校督导应是教学信息的及时提供者、教学质量的客观评价者、存在问题的有效诊断者及教学改革的积极推动者,这对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提出了更具体、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学督导自身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评价能力的提升,是开展高水平督导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目前国内高校对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及工作方式等已开展了许多研究[1-3],研究成果对提升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水平和保障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随着高等教育形势的快速发展,中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实现了工程教育学位国际互认;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及近年疫情的爆发,大力推进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课程质量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及一流课程一流专业建设等,使得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其中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教学督导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因此,如何面对新形势,遵循教育督导规律,更新督导理念,创新督导方式,不断提升督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以适应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是未来教学督导工作的研究、改革和发展方向。

二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1989年美、英、澳等国倡议提出了国际间工程教育与工程师互认体系,并签订了著名的《华盛顿协议》,实行国际上本科工程学历(4年)互认制度,其目的是通过工程教育质量的国际实质等效,实施工程学位互认,促进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流动。我国于2006年开展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2015年4月成立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并搭建了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我国于2016年6月成为《华盛顿协议》第18个正式成员国,从此,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认证的中国工程教育本科学位将得到所有《华盛顿协议》成员国的承认,这对于促进工程技术人才参与国际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加入《华盛顿协议》的前提是我国建立了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标准,其中包括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7个方面。加入《华盛顿协议》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和持续改进,认证标准的毕业要求明确了学生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要求必须支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围绕毕业要求,支持培养要求的实现。学生学习的指导、持续改进、教师队伍及支持条件必须支撑课程目标的实现,围绕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具有用人单位所需要的能力要求。因此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和标准,对目前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和创新督导理念和督导方法,以适应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面向产出(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又称成果导向或产出导向,是1981年美国教育家 William Spady提出,目前已成为美英等国家教育改革的先进理念。面向产出是以学生最终取得的学习成果和获得的能力(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培养目标)为导向,从定义预期学习产出、实现预期学习产出、评估学习产出的路线开展人才培养工作。2020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订中及一流课程建设标准中均突出了面向产出的教学理念。另外,目前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将专业是否建立了面向产出的质量内部评价机制作为专业认证的底线。

三 面向产出对高校教育督导的新要求

从教学目标来看,传统教学关注教师教了什么、怎么教,而面向产出的教学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从教学过程来看,传统教学强调知识传授,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缺乏调动学生深度参与的教学设计,师生课堂互动很少或者是简单的提问式互动,而面向产出的教学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知识应用、问题分析能力培养,教师应精心设计学生主动参与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讨论的教学情境或场景,突出学生分析、评价、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从教学效果来看,传统教学强调评价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主要针对教师的教,而非面向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价,即非面向产出(学生的学习成果)。

督导制度是教学质量内部监控和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建立面向产出的教学质量内部评价机制必然要求督导工作面向产出。因此,教学督导必须转变督导理念和创新督导方式,建立面向产出的教学督导工作机制,是建立面向产出的高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和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 面向产出的教学督导工作理念的转变

(一) 从关注教师教学表现向关注学生学习效果转变

目前,教学督导理念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教学表现及教学能力,关注的是教学运行的规范性;对学生学习效果关注较少,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追求展现自我教学风格,增添大量额外的教学内容,但对课程目标的达成关注不够。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固然有联系,但教了并不等于学生学到了,反而忽略了学生是否能吸收,是否能举一反三的问题。面向产出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及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因此面向产出的背景下教学督导理念应从关注教师教学表现向关注学生学习效果转变。

(二) 从仅关注学生知识掌握向关注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并重转变

知识固然重要,它是能力形成的前提,但单纯的知识没有意义,具备了知识并不一定具备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知识传授理念过重、能力培养理念不足的问题。另外,传统的督导理念认为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实践环节培养,而忽略了课程理论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国际间学位互认的基础是毕业生能力的实质等效,面向产出就是评价学生能力的增量。因此面向产出的教学督导理念应从仅关注学生知识掌握向关注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并重转变,而且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必须由整个教学计划中所有课程来完成。

(三) 从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向评价课程目标达成的转变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核心内容,面向产出的教学督导机制需要转变传统思路,从对教师的教学规范性、过程性监督指导向学生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相关联,将督导工作理念转变到课程目标达成的实施、评价和分析等各个环节,监督和指导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过程。如将教学档案、教学大纲和试卷等教学资料归档等形式性审查转变为围绕课程目标达成过程性监督和指导,实现教学督导理念与面向产出的教学理念相契合。

五 建立督导工作全过程的评价方法

传统的教学督导对课程的评价往往是针对某一节课或某一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根据一节课听课情况评估学生对课程理论或者实践的掌握情况,显然是不够的或片面的,无法评估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达成及持续改进情况。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彼此支撑的,因而教学督导应面向产出,基于课堂教学结合课程平台及教学资料检查,分别考查课程目标达成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基于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从四年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开展全过程的学生学习效果及持续改进情况评价,从而实现面向产出的教学质量内部监控和评价。

六 面向产出的教学督导方式创新

传统的督导方式主要以深入课堂听课为主,对教学规范性检查,并没有关注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达成。因此,面向产出的教学督导工作应围绕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主要从教学组织是否围绕课程目标、是否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否围绕课程目标进行课程考核等创新教学督导方式。

(一) 教师教学组织是否围绕课程目标开展

课程目标是组织、设计、评价教学任务的出发点和依据,同时,课程目标对教学有着导向、激励、调控和评价等功能。督导在听课之前查看课程大纲,了解课程大纲课程目标是否明确,课程内容、深度及广度是否支撑课程目标实现。课堂听课主要了解教师是否准确清楚地向学生传达教学目的,课堂教学是否根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设计,教学方法是否支撑课程目标;同时利用听课了解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是否有改善课堂学生状态的方法,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课后检查学生作业、试卷,课程评价报告,判断学生课后学习和训练是否围绕课程目标,课后作业和试卷是否有一定广度和深度;课程考核方式、内容和评分标准是否针对课程目标设计,根据课程评价报告了解课程质量评价过程的合理性,从而判断该课程目标达成情况。

(二) 课程教学是否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课程教学主要以讲授知识为主,比较容易实现。但是面向学生能力的培养相对复杂,主要依靠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设计与实践中实现。面向产出的课程教学是以训练学生知识应用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设计开发能力、研究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为导向,特别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面向产出的督导工作应围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这一核心,检查课程大纲中课程目标是否明确为能力要求,教师是否具有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意识;课程内容深度是否符合培养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要求,学生课程学习付出的劳动量是否与能力实现需要的训练强度匹配;课程教学组织设计是否突出基于原理、通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课堂听课中主要判断教师是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有效学习,突出学生深度参与、与实践体验的紧密结合以及分析、评价思维的养成等;课程作业、讨论及考核是否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为核心。应当支持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去,接触到课堂教学之外的内容,使课堂内“教”和“学”与课堂外“体”和“感”相融合,丰富学生的实际认知,加强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动手创造的能力;在小组或多人实践的活动中,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相互合作、互帮互助、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将自身所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中进行验证和创新,并达到理念、实践、技能三者的有机结合。

重点关注教学中工程基础课是否突出问题表达和分析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专业核心课是否突出分析、设计、研究能力的培养,综合性实践课是否突出运用知识提出和评价工程方案、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专业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非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因此督导应关注专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否设计有明确的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规范,训练学生表达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是否设计有恰当的案例和环节,培养学生非技术能力,并在课程考核中有所体现。

督导听课中重点关注教师是否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程教学是否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及创新精神,充分了解学生多样性和需求,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课程内容是否强调广度、深度和难度兼顾,课程作业量及难度是否达到课程目标能力培养的要求。

(三) 课程考核是否围绕课程培养目标开展

传统的课程考核内容注重概念、知识掌握;考试内容和方法没有明确要求。OBE理念下的考核体现课程目标要求的能力要素。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理论课以闭卷考试为主,OBE理念下的考核方式应有利于判断课程目标的是否实现。传统考核评分标准仅与答案挂钩,未与课程目标达成相匹配;实验、作业成绩虚高,应建立合理的考核分数分布、等级评分与评价、及格评价机制,使其与OBE理念下的考核目标相匹配。传统课程考核成绩无法证明课程目标是否实现,OBE理念下的考核结果要求有效证明课程目标是否实现。

传统的终结性(一次性)考核评价可能造成学生平时听课和作业不认真,依靠考前突击复习达到60分,导致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不足,不能合理评价学生是否达成课程能力目标。学习过程性或多元化考核评价更为合理,包括:期末考试、课堂内的提问、讨论和解答、实验中的动手、操作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随堂测试等。

在课程考核资料检查中,督导应重点关注作业、考试题是否是考核学生基于原理通过问题分析、应用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而不应该是简单的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等记忆性的纯知识内容考核。分析课程考核中的及格标准是否能够反映能力达成的最低要求,从而综合判断课程考核方法能否考核出课程目标能力达成状况。督导还应重点关注平时表现、作业评分缺乏标准,评分随意甚至故意放水等现象。

面向产出的督导工作应关注实践环节考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实践环节的考核是否根据学生表现、报告、答辩等围绕课程目标制订的评分标准评分。课程考核是否以评价学生达成课程目标为目的,并通过形成性评价及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效果。过程性评价考核目的在于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考核,是保障教学目标有效实施的重要举措。教师是否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案,依托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过程性考核方案。

面向产出的督导工作应重点关注实习导师是否制订了在现实场景下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团队合作沟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工程与社会、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课程目标的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是否合理,实习报告、实习表现和实习答辩等环节能否考核出学生能力培养(课程目标)的要求,充分体现面向产出的原则。

七 结语

面向产出是工程教育作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对高校教育督导工作提出了的新要求。教学督导工作理念应从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从强调知识传授向学生能力培养转变、从评价教师向评价课程目标达成转变。教学督导应从课程目标落实、学生能力培养和课程考核方法等方面创新督导方式,建立面向产出的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督导考核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内部考核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