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庸》的理想人格塑造

2022-03-16张慧祯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庸普通人圣人

张慧祯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1)

“人格”是一个含义广泛的词汇,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都对其有不同的解释。我们一般所说的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品德等综合的具有稳定性的外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个人品德的修炼,有许多关于人格的阐述,如“性命论”等,但系统的人格理论,是近代以来在西方人格心理学影响下才开始建立的。

人格理论就是心理学家对人性及其差异进行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所采用的一套概念体系。人格理论从不同层面,主要有精神分析理论、现象学理论、特质理论、生物学理论以及学习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对人格的形成进行了阐释,围绕人格形成的原因、人格的构成、人的行为动机以及人格的塑造等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下面我将结合这一思路,从三个方面对《中庸》所塑造的理想人格进行分析。

1 《中庸》的人格特质

中庸。孔子称“中庸其至矣乎”(第三章),将中庸看作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即用中,用“中”的思维去处理问题,“中”主要指适度。中庸的极致是中和,达到中和以后,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是否能坚持中庸,小人行事肆无忌惮,不知收敛,都不符合中庸恰到好处的要求。孔子讲“过犹不及”(《论语·先进》)也表达了同样的含义,过度与不够一样,都是不适当的表现。而君子则能做到时时谨守中庸之道,牢牢握住不敢有片刻的放松。中庸之道看似简单,实际却很难做到,因为普通人总是容易自作聪明,走极端而不自知,犯“过”或者“不及”的错误。孔子在中庸里数次感慨:“道其不行矣夫”(第五章),甚至说“天下国家可均也……中庸不可能也”(第九章)。可见中庸在儒家人格体系中非常重要,其修炼的难度,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忠恕。子曰:“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第十三章)说一个人如果做到忠恕,那么也就离道不远了。所谓忠恕,就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强加给别人。忠恕强调人要有同理心,善于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不强迫别人做违背意愿的事情。这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来体现“中庸”的思想。儒家修身先修己后化人,通过君子美好的言行来感化他人,形成道德示范吸引他人模仿,如春雨般润物无声,而不是粗暴地将意愿强施于他人,有失中庸之道。为什么说做到忠恕就离道不远呢?因为君子要做到忠恕,需得放下心态,体察他人,理解他人之所想所需,这样才能进一步感悟社会、自然运行的法则,致广大的同时做到尽精微。

诚。《中庸》对“诚”有极高的评价,“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第二十章)认为真诚是天之道,追求真诚是人之道。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即可获得,自然而然地就能符合天之道,符合人之道,这样的人是圣人。那么如何做到“诚”?“择善固执”是总的原则,选择“善”并且执着追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具体方法,全方位提升个人修养。同时还要秉持着“弗措”的精神,不学懂、不问清、不想通、不辨明、不行之有效就不罢休;要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韧性,去弥补自己的缺点。由此可见,“诚”主要强调的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执着精神,是对至善的不懈追求。

2 《中庸》的人格动力

人格动力即人的行为产生的内在动机。《中庸》脱自《礼记》,在人生理想上与《大学》修、齐、治、平循序渐进的道路相统一。

修身。《中庸》用很大篇幅论述修身修德,什么是最高的德行,如何做到最高的德行,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什么,中庸之道难行于世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些论述,来指导人们如何成为君子,如何完善自己的德行。孔子赞美回的为人,坚持中庸不放弃:“回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第八章)。赞美宽柔教人的南方之强“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第十章),描述了一个遗世独立,不同流合污的至强君子形象:“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第十章)可见,不断完善人格成为君子,是儒家所追求的理想。君子之上是圣人,有大德的圣人会承受天命。所以修德是儒家完成治世理想的前提条件和必经之路。

齐家。“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第十五章)《中庸》把君子之道的修炼比作走远路和登高,要从脚下开始,而使家庭和顺就是修炼的起点:“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那么父母就会感到顺心。孔子认为历代最无忧的王是周文王,因为他有英明的父亲开创基业,又有勇武的儿子继承他的遗志,让他得以被天下人尊为天子。儒家的家庭思想以“孝”为核心,将父子关系置于其他一切关系的优先位置之上,善于继先人之志、述先人之事就是守孝道,也是修君子之道的内驱动力之一。此外,《中庸》里还论述了安葬、祭祀以及奏乐等等的礼仪,要按照长幼来区分先后,按照先后来区分尊卑,用最高的礼节来对待亡故的先人,从行为规范上更加强化了“孝”的思想。可见在家庭生活中,“孝”是一切行为的最高准则。

治国平天下。孔子把政事比作芦苇,为政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施政的人的德行是否高尚:“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第二十章)天下有五种伦常关系:君臣,父子,夫妇,昆弟以及朋友之交,要处理好这五种关系需具备仁、智、勇这三种德行。这三种德行有的人生来就知道,有的人通过学习懂得,有的人主动去践行,有的人是为了某种好处,但不论是什么原因,只要实行起来,结果就是一样的。君子只有知道如何修行品德,才能知道如何去治理国家。治理国家有九条原则:“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这九条原则以修身起,以怀诸侯止,逐渐递进,所蕴含的都是同样的内核:仁、义。“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君子只有努力做到爱人、亲贤,才能管理人民,治理天下。

3 《中庸》的人格塑造

慎独。《中庸》第一章讲君子不能让“道”有片刻离开,所以,君子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更加戒备谨慎的,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有敬畏之心,“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第一章)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应更加谨慎。“中庸”之道难于坚持,是因为人在有监督的环境下约束自己很容易,但在独处的时候要做到律己很难。因此,“慎独”是对君子德行的更高要求。“慎独”需得摒弃世俗功利的诱惑,耐得住寂寞,“遁世不见知而不悔”(第十一章),这样才能在修道的路上坚持下去,体会“道”的广大精微。“慎独”体现了儒家理想人格的高度自律,强调了修道的非功利性。虽然君子修身的终点是“治国平天下”,但那是成为君子后自然而然带来的福利,不是修道的目的。

素位而行。“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第十四章),意思是君子要安于现在的位置,不要做超出身份的事情。处富贵就安于富贵,处贫贱就安于贫贱,在任何位置都能安然自得才是君子之道。处在上位的人不欺下,处在下位的人不媚上,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埋头钻研,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这对于日益浮躁的当前社会来说尤为可贵。素位而行并不是因循守旧,不知革新,而是说每个人都要积极适应现状,做好眼前以等待机会,不要铤而走险妄图获得侥幸。子曰:“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第十七章)只要专注于个人德行的提升,名利和健康自然都会得到。素位而行也体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无论处在什么样的位置,都能接受自己的处境,做出积极应对,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致曲。《中庸》里讲人要做到“诚”有两种途径:自诚明,即天性“诚”的人能自然而然地明白道理;自明诚,普通人能通过教育明白道理,然后做到“诚”。第一种人是圣人,第二种人则是次之的贤人。圣人天生可以做到“诚”,而普通人则要通过“致曲”来达到。“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第二十三章)“致曲”就是致力于某一方面,普通人可以致力于某一方面,通过教育和修养使才能显著,经过“形、著、明、动、变、化”的阶段,达到“至诚”。“致曲”可以说是一个普通人修道的行动指南,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发掘自身的天赋激发潜力,无限趋近于圣人。

当然,《中庸》关于人格的论述不止这些,以上仅摘取了其中的部分观点。《中庸》对于儒家人格的塑造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充分发掘其内涵,在当代仍具有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中庸普通人圣人
中庸自明
向这些普通人致敬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读《一个普通人》有感
不以己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