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2022-03-16李林林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仁爱之心立德理想信念

李林林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 上海 20009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老师的要求。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一四年九月第三十个教师节前夕就如何做好老师提出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的奉献精神,自愿坚守精神家园、恪守人格底线,带头发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染和带领学生。好老师的道德情操最后要体现到所从事事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一支庞大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一大批好老师。通过总书记的讲话,我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到自己身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以及教师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有理想信念,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共产党人的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一个政党必须有自己的政治灵魂,作为教师也必须有自己的信仰。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如果精神上缺钙,那么就会得软骨病,一个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才有可能在孩子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这也表明了教师本人的信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非常关键,如果说“师”是人格的魅力,“道”是真理的魅力,那么真理的魅力就必须要有人格的魅力来衬托和支撑。倘若老师自身的理想信念不牢固,也就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数百万年的社会交往,已让人进化形成了敏锐的情感知觉能力,对于真挚的感情人总会受到感动,但对于假装的感动人就无法有真实的情感共鸣。只有心中有了真正的信仰,才能将信仰在课程中讲的声情并茂、合情合理、入耳入心。在课堂上,教师不仅传递知识还要传递信仰。如果说,知识是人们对认知世界和改变世界经验的知识总结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结晶,而传授知识、创造知识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高等教育事业的主要任务,所以高等院校的任何一个学科都必须教授科学知识。所以每门课程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培养,尤其是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或信仰。价值观念与理想信念是相同性质的文化现象,都属于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意识倾向精神力量。对人的思维、语言和行动都起着支持与指导的作用。比较而言价值的观念是更为宽泛的,但理想信念却是更加聚焦的。所以人们也常常用信念来指代最为核心,特别是最高层的价值观念,称心有信,方能行远。理想信念或信仰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特别是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更加需要青少年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

为人师表,做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好老师。道德品质不仅代表了一定社会、一定阶段的道德标准和规范规格,要求个人面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集体之间利益关系利益选择时,形成正确的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品德行为习惯。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求知方法,更关键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老师要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可以说“立德树人”“立德修身”为代表的道德教育是教师的必然要求。“立德”工程是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对于道德基本认知、培育师生道德高尚情操、夯实师生道德责任意志、塑造正确道德观念以及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一个系统实践过程。“立德”就在于需要从外在的基本社会法律意识内涵转变成社会个体的基本道德法律意识,在“知”的层面形成符合社会全局性需要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从“行”的意识层次进行了到从个体意识再到个人道德行为上的飞跃,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形成稳定的道德素养,做到“表”与“里”,“理论”与“实践”的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立德”既涵盖了引导广大师生树立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德,又囊括了引导他们树立符合国家、集体、社会利益的社会主义公德以及树立坚守原则、敬业奉献、乐于助人、热爱家庭的小我私德。“树人”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个体成长服务社会发展的价值功能。在立德和树人的相互关系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也就是说“立德”是“树人”的先决条件,“树人”是“立德”的终极归宿,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我们说任何教育都不能缺乏价值观的判断与注入。

有许多的影响因素是难以预料的,我们作为教师就必须善用教育学的原理、运用教学的智慧等来处理各种偶发事件、突发事件,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学习。我的体会是:上好人生的每一节课难度是非常之大的,教学和生活是一样的,永远都是缺憾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毛泽东主席一生热爱中国的古典诗词,对于很多的诗词烂熟于心,尤其是对唐宋诗歌往往信手拈来,来阐述政治观念、论述社会事物、表现个人思想感情。他说:关于学习运动,古人讲过“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就是说:人不知道古今中外知识的话,就等于马牛穿了衣服一样那么的滑稽可笑。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我们的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进入新时代,我们是否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要努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努力地在实践中增加才干,加速知识的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打开眼界和视野,着力地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着力地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学习,他说:“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课堂之内比拼的是课堂之外长久积淀的能力,我们只有厚积薄发的长久积淀、长久的学习,才能拨开纷繁的喧嚣,才会换来在讲台上优雅从容的淡然与绽放。当然对于我们的讲台,对于我们的学生,对于我们的工作单位,我们都要秉持一颗敬畏之心。换句话来讲,我们过去一辈子可能只用充一次电,当然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那么现在我们必须做一块高效能的蓄电池,不间断地、持续地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

春风化雨,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教学的秘诀是“爱”与“责任”,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性,善待差异,特别是对待学业困难中的学生要心疼不要头疼,对待班级管理中的困难也不能烦,多一点忍耐和冷静。心里有爱,就有了更多的包容与期待。人不可能什么都做得不好,也不可能什么都做得好,人既有短板必然也有优点,我们作为教师当然也需要帮助他们发展优点,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双眼,去发现每位他们的闪光点,多一些鼓励也许他们就会在各个方面朝着我们的期待发展。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更加的善解人意、体谅学生,用多一点的耐心和冷静,诙谐和机智的去处理问题。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对学生要多一点仁爱之心。无论是道德情操也好,理想信念也好,扎实学识也好,更应该成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情,这种感情就来自于教师的仁爱之心。也就是说对学生多一点理解,多一点爱,多一点鼓励和帮助。爱是教师的灵魂,没有爱的教师是不完整的。好教师要用爱心教育爱、启迪爱、传递爱心,并以诚心、真心、诚意缩短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润泽学生的心田。好教师,就要将自身的温暖与情感投入到每一位学生身边,以欣赏提升对学生的自信,以诚信培养对学生的尊重,使每一位学生都健康地成长,使每一位学生都成功的快乐。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应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广大教师作为塑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师,必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若教师虽然身居校园却全身心在商业市场或个人心向身在官场,于社会钱财、物欲、名利和社会人性的激烈搏斗之中完全掌控把握不了自我心和意志,则不可能成为好教师的。在中国共产党这百年的非凡历程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好老师,我们要学习这些革命先辈的品格精神,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在党的新征程上展现自己的能力、践行初心、勇于担当、不忘自己的初心。通过我校开展的专题讲座,更加明确了我的角色定位和岗位要求,深刻增强了身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积极引导我们不忘立德树人初心,不忘传承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使命。将个人成长与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猜你喜欢

仁爱之心立德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做一名有教育情怀的好老师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严以修身”先立德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教师的仁爱之心——怀念我的导师李晋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