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效能干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3-16冼建珍温少铭白建雄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心血管效能量表

冼建珍 温少铭 白建雄

1.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科,广东肇庆 526060;2.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肇庆 52606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重建冠状动脉通路的主要手段,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最主要方式之一[1]。 虽然PCI 能有效疏通冠状动脉管腔,改善临床症状,但不能消除疾病危险因素,阻止或扭转疾病进程[2]。 此外,PCI 术后需长期坚持药物治疗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可加重疾病负担,影响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降低其生活质量[3]。有研究指出,PCI 术后30 d 内因心血管不良事件而再入院的发生率可达17.9%[4], 术后2年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可达26.5%,是患者再住院的主要因素[5],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术后康复信念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自我效能干预模式由美国心理学者Bandura 提出[6],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来激发患者潜能,提升其坚持健康促进及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念,促使其纠正不良认知,形成健康促进行为。本研究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在PCI 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 例PCI 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41 例。 干预组中,男25 例,女16 例;年龄34~82 岁,平均(59.24±10.96)岁;病程1~12年,平 均(5.20±2.86)年。对照组中,男23 例,女18 例,年龄36~79岁,平均(59.73±11.04)岁;病 程1~11年,平均(5.02±2.57)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影像学确诊为冠心病;②患者为首次行PCI 手术,手术过程顺利且术后病情稳定;③患者交流、认知功能正常;④患者知情并自愿配合本研究, 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介入治疗术中或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者;②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病变者;③合并沟通障碍或精神障碍者。本研究经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PCI 术后护理干预,包括疾病健康教育、运动和饮食指导、心理干预、康复指导、并发症防护、随访等。 干预至术后3 个月。

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效能干预,干预至术后3 个月,具体如下。 (1)直接性经验:①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治疗计划等,与患者和家属共同制定阶段性康复目标和每日目标;②配合并督促患者按计划完成,帮助患者获得并提升直接性经验感受;③定期进行目标完成情况检查,对完成情况较好的患者,肯定其所取得的进步,并鼓励其继续坚持,不断进步;对完成情况不佳的患者,与其一起查找并分析原因,改进计划,鼓励其先克服困难,再逐个、逐日靠近并实现目标。 (2)心理干预:①主动、耐心地与患者沟通,倾听其心声,了解其护理需求,综合评估其身心状态;②引导并鼓励患者表达、合理宣泄负面情绪,通过放松技能、重建认知、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康复信念;③了解患者日常生活、工作中出现的困难或困惑,与患者、家属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并进行答疑解惑,针对患者所表现出的顾虑或者负面情绪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同时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环境,积极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降低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 (3)言语宣教:阐述PCI 术后康复的方法、注意事项、重要性和意义等,并采用激励性言语(如“你肯定能做好”“你一定行”等)进行劝导和建议,激励患者积极努力配合术后康复。(4)替代性经验:①在病房每周组织一次病友交流活动,各自分享在术后康复中的经验,通过参与学习和交流提升患者的替代性经验感受; ②让患者加入“PCI 术后康复微信群”,可在群内讨论、交流术后康复体验和遇到的问题等, 并指派专人进行微信群维护;③定期开展线上成功案例分享会,由PCI 术后康复较好、生活和行为方式较佳的患者现身分享自身经验,树立成功榜样,以增强其他患者术后康复信心,提升自我效能。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干预后心脏康复情况和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 (1)自我效能感: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7]进行评价,该量表共10 条内容选项,使用Likert 4 级评分法,评分范围10~40 分,评分越高则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越强。 经过测试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93, 具备良好的信度。 (2)自我管理能力:运用由任红艳等[8]编制的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elf-management scale,CSMS)进行评价,该量表共包括症状管理、治疗依从性、日常生活管理、疾病知识管理、急救管理、情绪认知管理以及不良嗜好管理7 个维度,共27 条内容选项, 使用Likert 5 级评分, 评分范围27~135 分,评分越高则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越好。 经过测试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27, 具备良好的信度。 (3)术后心脏康复情况:①6 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ing test,6MWT),干预后记录6 分钟内患者在指定的标记路线上直线折返行走的最长距离。 ②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干预后通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获取。(4)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记录患者PCI 术后3 个月内心律失常、心绞痛、冠状动脉再狭窄以及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SES 和CSMS 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SES 和CSM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GSES和CSMS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GSES 和CSM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SES 和CSMS 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SES 和CSMS 评分的比较(分,±s)

注 G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CSMS: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

组别 GSES 评分 CSMS 评分对照组(n=41)干预前干预后t 值P 值干预组(n=41)干预前干预后t 值P 值22.83±5.84 27.59±3.15 7.293<0.001 87.73±12.42 96.10±8.99 9.076<0.001 t 干预前组间比较值P 干预前组间比较值t 干预后组间比较值P 干预后组间比较值23.05±5.14 33.20±3.39 12.153<0.001 0.181 0.857 7.763<0.001 86.73±14.59 105.49±6.95 11.276<0.001 0.334 0.739 5.294<0.001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6MWT 和LVEF 的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6MWT 长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6MWT 和LVEF 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6MWT 和LVEF 的比较(±s)

注 6MWT:6 分钟步行试验;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

组别 例数 6MWT(m) LVEF(%)对照组干预组t 值P 值41 41 426.41±35.07 455.76±34.28 3.831<0.001 53.90±3.65 58.27±4.26 4.986<0.001

2.3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的比较

干预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行为模式、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高升, 预计至2029年将会升高至69%[9],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均造成较沉重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10]。 目前临床针对冠心病患者主要采取以PCI 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案,可大幅度提升疾病存活率,但不能根治疾病,且术后是一个漫长的康复过程,若术后不能坚持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模式,极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疾病复发等[11-12]。 因此PCI 术后康复护理尤为重要,不仅要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还需要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模式,消除冠心病危险因素,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疾病复发的发生风险。

本研究将自我效能干预运用于PCI 术后患者中,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SES 和CSM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GSES、CSMS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GSES、CSM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6MWT 距离长于对照组,LVEF 高于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自我效能干预可有效提升PCI 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心脏功能康复, 降低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李秋琼等[13]研究结果相一致。分析原因,Bandura的自我效能干预模型包括直接性经验、 心理干预、言语宣教及替代性经验四个方面[14]:①直接经验是来自患者个体的亲身体验,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最大[15],本研究通过制定和执行每日目标和阶段性康复目标计划,促进患者循序渐进的进行术后康复,提高心脏康复效果,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患者在不断完成计划、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充分、切身感受到术后康复带来的益处,可不断提升其术后康复的积极性和康复信念,同时持续提高术后康复自我管理能力。 ②患者因术后康复时间较长、疾病结局的不确定性以及疾病经济负担等因素影响,承受着较大的疾病负担和心理压力,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进而降低自我效能感[16]。 本研究中心理干预从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护理需求入手, 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家庭和社会支持,激发其自身潜能和疾病认知,及时疏缓负面心理[17],进而有效提升自我效能感。 ③言语宣教是在患者获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宣教、引导和激励,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良好的健康行为方式,提升参与术后康复的积极性,加速心脏康复[18]。 ④替代性经验是通过对他人的成功经验进行观察和学习以获取相关经验的过程[19],本研究通过开展病友交流活动、组建PCI 术后康复微信群、线上成功案例分享会进行病友之间的体验交流和经验分享,患者不仅能获取同伴支持和成功经验[20],而且还可疏导负面情绪,不断激发积极配合术后康复的动力和潜能,促进自我效能和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促进心脏功能康复,预防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21]。

综上所述,自我效能干预可有效提升PCI 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术后康复信心,提高术后心脏康复效果,降低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在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①研究对象的样本量偏小,使得研究结果代表性相对不足;②因时间限制,干预时间较短,使得干预方案的远期效果无法确定。在后续的研究中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和延长干预时间进行更深层次的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心血管效能量表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