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雾化布地奈德联合依替米星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3-16杨冬明石金凤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布地奈德支气管炎

高 盼 杨冬明 李 瑶 石金凤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2300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 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具有较高发病率,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长期刺激密切相关, 患者病情迁延不愈,且易反复发作,急性加重期若不及时治疗会加重肺功能损害,影响身心健康[1]。传统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以镇咳、祛痰、平喘、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为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临床相关症状,但长期单一用药易增加不良反应,不利于改善预后[2]。依替米星为水溶性抗生素,可抑制敏感菌胞内正常蛋白质合成,进而发挥良好抗菌作用;布地奈德能够抑制支气管收缩物质合成,减轻平滑肌收缩,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3-4]。基于此,本研究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中采用雾化布地奈德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探究其对症状积分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06 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 例)和观察组(53 例)。 对照组中,男28 例,女25例;年龄52~68 岁,平均(60.52±2.34)岁;病程1~3年15 例,4~6年20 例,7~9年18 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29 例;年龄53~70 岁,平均(60.84±2.51)岁;病程1~3年14 例,4~6年22 例,7~9年17 例。 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内科学》[5]中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相关诊断,并处于急性加重期;②患者伴有反复咳嗽、喘息、气促等症状。排除标准:①多种脏器功能损害的患者;②免疫功能障碍的患者; ③对研究药物不耐受的患者;④认知、沟通能力异常,无法依从治的患者疗。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补充营养液、纠正电解质平衡、止咳、平喘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706,生产批号:190823)治疗,规格为100 ml∶0.1 g,100 ml 实施静脉滴注,2 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澳大利亚阿斯利康,国药准字H20140475,生产批号:190527)治疗,将4 ml 布地奈德,加入雾化吸入器[欧姆龙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型号:C900]实施雾化吸入,15 min/次,2 次/d。 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4 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症状积分[6]:治疗前后评估患者咳嗽、哮鸣音、喘息等临床症状, 共4 个等级, 分别对应无症状、轻度、中度及重度,评分分别为0、1、2 及3 分,评分范围为0~48 分,评分与患者临床症状呈负相关。②炎症因子:治疗前、治疗后抽取患者清晨5 ml 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 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 ③肺功能: 治疗前后采用肺功能 仪( 德国耶格, 型号:MasterScreen, 国械注进20152070628) 检测患者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vital capacity,FVC%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pred)及呼吸峰流速占比(peak expiratory flow,PEF%pred)。 ④安全性:对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胃肠道反应+胸闷+眩晕+恶心)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比较(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对照组(n=53)观察组(n=53)t 值P 值32.08±5.11 31.59±5.25 0.487 0.627 19.76±1.84 12.52±1.21 23.934<0.001 16.514 25.769<0.001<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CT、CRP 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的比较(μg/L,±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的比较(μg/L,±s)

注 PCT:降钙素原;CRP:C-反应蛋白

组别 PCT CRP对照组(n=53)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观察组(n=53)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5.04±0.23 3.38±0.17 42.254<0.001 18.26±4.21 12.35±2.39 8.888<0.001 t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P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t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P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4.97±0.25 2.43±0.13 65.624<0.001 1.500 0.137 32.317<0.001 18.35±4.17 9.17±2.08 14.342<0.001 0.111 0.912 7.307<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VC%pred、FEV1%pred、PEF%pred 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比较(%,±s)

注 FVC%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比;PEF%pred:呼吸峰流速占比

?

2.4 两组患者安全性的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安全性的比较[n(%)]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为临床常见炎症疾病,急性加重期与细菌、病毒等感染有关,若不及时治疗,会累及气管,影响肺功能[7-8]。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支气管炎首选治疗药物,但单一吸入疗效欠佳,需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以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快速改善[9]。

正常人体内PCT、CRP 水平较低,当细菌、病毒入侵时,巨噬细胞会大量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加剧炎症反应,诱导PCT、CRP 水平上升。PEF 可作为判定气道是否通畅及呼吸肌力度的有效指标,FVC 能够反映呼吸道阻力情况,FEV1可反映肺功能损害程度[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CT、CRP 水平低于对照组,FVC%pred、FEV1%pred、PEF%pred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雾化布地奈德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相关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肺功能改善,且安全可靠。依替米星为水溶性抗生素,抗菌谱广,对多种病原菌(G+、G-)均具有良好抗菌作用,能够抑制蛋白A 位于终止因子结合,消耗细菌中蛋白;同时可抑制细菌本身细胞膜内蛋白质合成,防止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从而有效缓解机体炎症反应[12-13]。布地奈德为激素类抗炎药,能够刺激腺苷酸环化酶,阻碍基因转录工作,减少炎症因子释放,进而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病情严重程度[14-15]。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半小时即可达血药浓度峰值, 且能够在肺部停留较长时间,具有长效抗炎作用[16-17]。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后能够减轻气道高反应,修复受损气道,进入细胞核后可参与基因转录, 抑制炎症介质释放, 促进患者呼吸顺畅,进而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采用雾化形式给药可使药物快速作用于病灶位置, 提高该部位药物浓度,避免口服药物对呼吸道的刺激,减少不良反应[18-22]。

综上所述,雾化布地奈德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肺功能改善,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布地奈德支气管炎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喘息性肺炎临床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临床观察
葆拉·福克斯和《一只眼睛的猫》
清肺止咳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10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