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相关问题分析

2022-03-15刘庆波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资金管理工作

刘庆波

(吉林省昶铭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 130052)

近年来,我国建筑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建筑工程的项目数量与规模也得到了大幅度增加,在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强化财务集中管理模式,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为建筑施工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撑,确保各工程项目有序运行。

一、建筑施工企业开展财务集中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集中管理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是借助于财务核算的信息化平台,在企业内部开展财务制度统一管理、财务核算统一管理及财务报告统一报送与管理,对于企业财务管控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并能对财务风险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工程项目建设有地域分散性强、资金需求规模大的特征,因此需要积极采用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来满足自身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需求。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开展财务集中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应用,帮助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因为建筑施工企业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通过强化财务集中管理方式,可以将分散的各个项目的资金进行归集,降低企业资金的分散度,帮助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内部资金的统一调配与管理。此外,通过财务集中管理方式,能够实现企业资金的统筹规范,从而显著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整体使用效率。

第二,财务集中管理模式能够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核算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中,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各业务部门能够根据标准化的核算制度与核算流程来进行,有效规避外界因素对于财务核算工作所造成的影响,促进财务核算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

第三,应用财务集中核算模式,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人员的集中管理工作。将企业财务人员集中到企业总部管理模式中,根据会计核算职能与财务管理职能进行财务人员的职能划分。帮助建筑施工企业实现财务业务的细化,促进相应业务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此外,在会计集中核算体系中,财务人员可以通过企业建立的财务分享平台进行互帮互学,对于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着积极意义。在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中,可以实现财务人员的交叉认知,对于以往财务工作中的人才短缺问题,能起到良好的解决效果。

第四,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可以帮助建筑施工企业强化财务监督管理水平,实现财务活动的规范化管理,为各项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财务监督集中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从深层次上对于企业内部的贪腐及监守自盗情况起到良好的遏制作用,保障财务资金的应用合理性。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进行集权化财务管理机制的构建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在日常运营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跨地区项目的问题。在该类型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了保障项目施工进度,建设期间需要实施多项目同时开工。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会对财务管理流程进行简化处理,并运用分权管理的财务管理体系。但在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应用过程中,项目经营管理人员会对财权及经营权同时掌握,在具体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就容易出现比较多的问题,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会造成一定的阻碍。如果没有进行集权化财务管理机制的构建,会导致项目管理人员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开展资金的把控工作,在资金流比较充足的情况下,会出现没有危机意识的问题,对于资金管理及成本控制的重视不足。而在出现了资金流短缺问题时,则会直接向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总部进行资金申请。这样容易导致资金浪费等问题发生,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活动开展中的资金压力也会进一步增大。此外,部分项目管理人员还会对财务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干涉,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的独立性不够,财务管理作用也难以充分发挥出来。部分项目管理人员为了一己私利,甚至会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施加压力,通过虚列经济业务的方式进行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的套取,导致财务风险发生。

(二)资金管理的统筹规划水平不足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集中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并没有针对资金管理工作进行完善统筹规划,资金管理模式过于松散,在经营业务开展过程中也就容易出现一系列的资金管理风险。此外,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还会在多个项目中进行分散使用,因此在资金管理工作中,企业总部无法对企业的整体资金持有状态及时进行了解与把握,对于资金统筹调配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建筑施工企业如果没有做好资金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还有可能导致负债规模过大,长短期负债结构比例缺乏合理性,资金管理风险也进一步增加。在建筑施工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中,各个项目账户内均会保留充足的资金,导致建筑施工企业总部的资金流压力过大,需要通过加大贷款金额的方式来进行流动资金的获取,贷款利息过高,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资金利用率及资金使用成本均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运营活动中,经常存在多个项目同时运行的情况,在具体施工期间各个项目也会形成应收账款。但是因为资金统筹管理水平欠缺,使企业的应收账款在结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结算滞后的问题。一些已经完工但是还未结算的工程项目还会形成应收工程款,并且占用了企业资金,对于资金流动性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会进一步增加。

(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中,有资金量比较大、管理复杂性高的特点,需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才能够保障财务集中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但是,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依旧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没有结合财务集中管理工作的开展需求,进行岗位职责制度及工作流程制度的制定与完善。这样会导致企业财务部门无法对已经发生的项目成本费用进行全过程与全方位的监督,对于企业财务集中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较大的阻碍。此外,在建筑施工企业以往的财务管理制度中,多是将资金支付审批制度及会计核算制度作为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对于财务分析与全面预算管理等工作内容的重视力度不足,使建筑施工企业无法实现对财务资金活动情况的有效管理,对于财务集中管理制度的落实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集中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着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各项财务管理活动随意性较大,财务资金闲置或者浪费问题频频发生,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四)财务预算管理能力不足

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充分发挥出财务集中管理工作的价值,需要积极转变财务管理理念,并将财务资金的规划管理作为核心内容。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将预算管理理念融入财务管理工作中,进行集中预算管理模式的完善与优化,为企业各项资金活动的开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资金利用效率的提高也有着积极意义。但是,目前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对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不足,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没有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多是根据以往年度的财务报表进行编制,导致了财务预算编制不准确等问题,对于财务预算工作的开展效果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此外,部分建筑施工企业还有着财务预算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无法实现对资源及资金的全面掌控,在建筑项目开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资金压力过大的问题,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效果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三、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水平的具体策略

(一)进行集权型财务管理机制的构建

为了发挥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工作的作用,要求进行集权型财务管理机制的构建,为财务集中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组织架构。首先,要进行集权型财务管理机制的构建,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构建,让财务管理工作摆脱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对于以往不同项目跨区域作业过程中的财务管理难度大问题,也能够起到良好的解决效果,为财务集中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平台支撑。其次,建筑施工企业还要积极进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搭建工作,对于一些重复或者分散式的财务业务要进行集中化管理。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的应用,实现对不同区域内业务的统筹规划与管理工作,让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程化及标准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样也能够将传统重复性的财务管理内容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作业,在促进财务集中管理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基础上,对于财务成本也能够起到良好的压缩效果,帮助建筑施工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该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将传统项目独立的财务核算模式,朝着企业总部统一核算的模式转变。最后,项目部门只需要进行单一的财务业务操作人员岗位设置即可。这样可以帮助建筑施工企业对所有项目的财务活动进行统一管控与监督,这是企业实现财务集中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强化企业资金的统筹管理

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重要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只有做好资金的统筹管理工作,才能为建筑施工企业各项目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降低资金风险发生的可能,保障企业的健康与稳定发展。在进行资金的统筹管理工作中,建筑施工企业需要进行资金集中管理制度的构建,在企业内部进行结算中心及财务部门的构建,并且实现企业所有财务资金活动的统收统支。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总部进行资金池的构建,对各项目的分散资金进行集中管理,随后由企业总部进行统筹使用。这样可以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使用合理性,在减少存贷两高问题基础上,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负债规模与资金筹集压力的降低有着重要意义。资金集中管理机制的构建,让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及使用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且能够显著降低资金的利用成本,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资金的集中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资金统筹管理工作的开展需求进行相应业务体系与财务体系的构建,为资金集中管理提供良好的体系保障。建筑施工企业针对资金管理工作进行评价考核机制的构建,明确已完工但未结算相关金额及应收账款所对应的责任人,确保各项资金管理责任的落实。通过资金集中管理体系的构建,使项目管理者的资金管理意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对于以往项目开展中的资金闲置与浪费问题进行解决,从而在提高企业资金流动性的基础上,有效规避各种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工作中,需要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健全与优化,为财务集中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撑,确保各项财务集中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过程中,首先,需要强化财务监督职能。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将财务管理理念融入各项目的成本费用支出核查及项目材料采购等活动中,强化对财务工作的事前、事中管控力度,帮助企业实现各项财务活动的全过程监督与统筹管理工作。其次,建筑施工企业还需要积极应用财务分析及预算管理等,强化对财务工作的管理水平,为财务考核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量化依据。这样能够促使财务集中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集中管理水平。

(四)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也是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企业应积极采用ERP系统等多种财务管理手段,对预算管理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为后续财务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管理依据。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做好预算分析、资源调配及预算制定等环节的工作,让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集中管理工作中,需要在项目开展之前做好成本的预测工作,在项目建设期间要做好施工成本的全过程管控工作,事后则要对成本管理工作做好考核工作。在预算管理工作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实际支出超过预算编制的问题时,财务管理人员需对超出预算的原因进行探究,随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与优化,确保预算编制方案的整体执行。通过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保障建筑施工项目各施工环节的顺利开展,使工程整体施工效益得以提高,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

(五)实现财务活动的动态监控

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集中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利用资金、核算、人员及监督集中的管理优势,实现对企业财务活动开展情况的动态监控与管理。通过采取对企业的资金流向与效益进行分析的方式,帮助建筑施工企业对资金流动规律进行总结,促进资金使用效率与效能得以提升。在结合财务活动的监控结果基础上,建筑施工企业还要对以往财务集中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总结与梳理,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处理,确保财务目标的实现。通过财务集中管理系统的实施,帮助建筑施工企业实现所属单位财务动态监控工作,为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进行实时与充足的财务数据支撑,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自身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也有着积极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越来越大,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要求企业能够结合业务开展特点,对财务集中管理工作应用的重要性有充分认知,并要进行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的积极创新,对以往财务集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策略加以处理,让财务集中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资金管理工作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