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钛白粉冷热电联供生产技术与优化思考

2022-03-15李守阳

当代化工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吸收式钛白粉内燃机

*李守阳

(山东道恩钛业有限公司 山东 265700)

引言

钛白粉是一种无机化工颜料,多用于造纸、涂料、橡胶等行业,而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钛白粉等化工产品的需求显著增加,使得钛白粉生产工艺逐渐成为工业领域的研究重点。目前我国钛白粉生产多采用硫酸法,但其生产流程复杂,存在较为严重的高污染、高能耗问题。因此,以冷热电联供生产技术为依托就钛白粉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其目的在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钛白粉生产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钛白粉生产现状及问题分析

(1)钛白粉生产的主要问题

①生产能耗高

现阶段,我国钛白粉生产行业发展迅速,钛白粉及相关材料广泛应用于涂料、汽车制造、塑料、橡胶等领域。但是,现阶段钛白粉生产工艺,存在生产技术不高、设备落后且生产能耗高的问题,其中,数据显示,我国钛白粉生产中能耗占到钛白粉生产总成本的20%~25%,而纯钛白粉生产能耗远高于西方先进水平。

②生产污染高

目前我国钛白粉生产工艺仍以硫酸法为主,而在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会产生二氧化硫、酸雾、粉尘、二氧化碳等物质,且由于需要涉及传统燃气锅炉,使得因二氧化碳所致的温室效应问题也较为严重。数据显示,每生产1t钛白粉产品,会伴随1.5~2万立方米的废气产生。

(2)钛白粉生产节能优化的主要难点

①改造成本高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钛白粉生产厂家均存在设备落后、技术单一的问题,而由于受到环保政策限制,大多数钛白粉生产厂家的利润相对较低,甚至有部分厂家已经进入亏损状态,这使得钛白粉生产工艺改造难度变大,厂家并不具备更新生产设备的能力和条件。

②生产技术落后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钛白粉生产最大的不足在于生产工艺的落后。其中,虽然污染较小、工艺流程较为简单的氯化法已经在钛白粉生产行业中得到应用,但其科技含量较高,存有一定的技术限制。

2.冷热电联供生产技术分析

(1)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基本概念

冷热电联供系统是基于用户侧、对能源进行梯级利用的一种供能系统,其资源利用率高,具有良好的节能效应,多应用于大型综合型建筑和工业园区。其中,冷热电联供系统以燃气内燃机或燃气轮机作为动力驱动发电机发电,其产生的余热能够用于供热或带动吸收式制冷机组制冷,可实现能量的多层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冷热电联供系统架构图

(2)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点

冷热电联供系统能够对能源进行梯级利用,使得能源利用率大大提高,且由于系统靠近用户侧,供能稳定安全,经济性较高,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实现削峰填谷、平衡用能峰谷差。此外,相比于传统硫酸法,冷热电联供系统生产污染较小,具有较高的环保价值,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3)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分类

目前,冷热电联供系统发展迅速,已经有多种产品在市场上得到应用。其中,根据能源种类分类,可将冷热电联供系统分为一次能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可再生能源冷热电联供系统;根据动力来源分类,可将冷热电联供系统分为燃气内燃机冷热电联供系统、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和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

(4)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工作原理

首先,对于常见冷热电联供系统,其以锅炉或蒸汽轮机作为动力来源,具体原理如图2所示。该类冷热电联供系统能够对蒸汽和热水进行二次利用,但其所产生的电能相对较小,因此多应用于中大型工业园区。

图2 锅炉和汽轮机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其次,对于以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混合驱动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其充分应用布雷顿循环和朗肯循环,能够显著改善能源利用率,提高系统发电效率,具体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图3 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再次,对于以燃气轮机驱动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其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对冷、热、电需求变化进行调节,具体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其中,当供暖或制冷不足以满足系统需求时,采用天然气进行补充。同时由于该系统存在独立的锅炉系统,使得必须配备辅助设备和水处理装置,因此系统整体建设成本较高。

图4 燃气轮机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最后,对于内燃机驱动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其利用内燃机作为动力系统,采用换热器对内燃机中的夹套水进行处理,同时加入补燃装置,以天然气为补充保障系统冷热量的灵活调节。而由于内燃机温度较低,因此该系统多用于为用户供暖或提供生活用水。其中,内燃机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

图5 内燃机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3.钛白粉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1)设计内容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动力设备包含内燃机、微燃机、燃气轮机等多种类型,制冷具有吸收式制冷、吸附式制冷等多种方式,因此,冷热电联供系统可根据用户的需求组成不同的运行模式,而确定钛白粉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模式,并根据其选择最佳的动力、制冷设备,是钛白粉生产工艺的优化设计要点。此外,应对钛白粉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方案进行选择,即选择“以冷定电”和“以热定电”,并应确定动力机械的数量和单个容量,从而达到系统效率最大化、生产能耗最小化、运行成本最低化的设计目的。

一方面,对于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结构设计,包括设备选择、制冷装置与热回收装置设计、运行模式选择等;另一方面,对于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系统配置,应遵循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原则,对包括当地能源价格、与市政电网和能源网的连接方式、钛白粉生产节能技术、钛白粉生产需求在内的因素进行考量。

(2)设计方案

本设计主要采用“以冷定电”“以热定电”及常规能源供应系统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其中,对于“以冷定电”和“以热定电”,采用内燃机+余热锅炉+热交换器或蒸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对于常规能源供应系统,采用锅炉+电制冷机+电网供电。

(3)设备建模

本设计涉及设备包括内燃机、制冷设备、制热设备以及余热锅炉,其中,以内燃机作为供能系统的核心,借助燃气燃烧实现热量转化,并产生余热带动制冷装置。

对于冷热电联供系统中的内燃机,其功率一般在100kW~3000kW之内,可排放温度达500℃的烟气,能够产生较多的可利用余热,便于实现热量回收与利用。其中,根据能量流动热力学关系,建立内燃机热力模型:

式中:Wge、Weg为内燃机发电功率和内燃机余热功率,单位为kW;

ηelect、ηeg为内燃机额定发电功率和内燃机额定余热功率,单位为kW;

Vng-ge为内燃机消耗天然气量,单位为m³/h;

HVng为天然气热值,单位为kJ/Nm³。

在此基础上,结合常见内燃机数据,分析内燃机性能参数随机组容量变化的变化曲线,发现内燃机的热电性能经济参数随机组容量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究其原因,主要与机组净收益对EPTE的影响有关。

此外,同样参照能量流动热力学关系搭建制冷设备的热力模型:

Wabsor=Winput×ηabsor-hr×COPabsor

式中:Wabsor为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功率,单位为kW;

Winput为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吸收热量,单位为kW;

ηabsor-hr为吸收式制冷机组的热回收效率;

COPabsor为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系数。

搭建热交换器的热力模型:

Wexc=Winput×ηexc

式中:Wexc为热交换器的输出功率,单位为kW;

Winput为热交换器的输入功率,单位为kW;

ηexc为热交换器的换热功率。

搭建锅炉的热力模型:

Wboiler=Winput×ηboiler×(1-ηloss)

式中:Wboiler为锅炉热功率,单位为kW;

Winput为锅炉输入热功率,单位为kW;

ηboiler为锅炉热效率,取0.8;

ηloss为锅炉热损失率,取10%。

(4)系统建模

钛白粉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系统架构如图6所示。

图6 钛白粉冷热电联供系统结构图

4.结束语

综上,围绕钛白粉生产工艺,分析了钛白粉生产与冷热电联供系统相结合的可行性,其中,通过引入冷热电联供系统,能够实现对于钛白粉生产所需能源的精确调节,降低生产能耗,提升生产效率,促进钛白粉生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吸收式钛白粉内燃机
氯化法钛白粉的生产工艺与技术经济
R134a-DMF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仿真研究
硫酸法钛白粉水洗及水循环膜处理工艺
一种溴化锂吸收式大温差复合式热泵机组的设计
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先进技术综述
内燃机的兴与衰
最高效和超低排放
——内燃机4.0 Highest Efficiency and Ultra Low Emission–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4.0
内燃机再制造产业已初具规模
《国外内燃机》2014年总索引
可利用其他能源进行补燃的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