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光疗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

2022-03-14赵楠焦洋杜琨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2期
关键词:光疗胆红素白蛋白

赵楠,焦洋,杜琨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1NICU,2新生儿母婴同室,河南 商丘 476000)

光疗是目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NHB)较为有效的方式,但是光疗的时间、强度尚无统一标准,导致临床疗效有所差异,且患儿退黄到一定程度,延长照射引起的副作用较多,因此需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1]。白蛋白作为胆红素的载体,通过静滴可预防核黄疸,改善预后。已有研究[2]表明,光疗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可进一步改善黄疸症状。鉴于此,本研究分析强光疗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NHB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02例NHB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NHB相关诊断标准[3];②足月儿;③出生时Apgar评分为8~10分;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败血症、新生儿溶血症的患儿;②严重性先天性脏器疾病的患儿;③具有早期胆红素脑病症状的患儿;④伴有全身水肿、严重贫血的患儿。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强光疗法,51例)与观察组(常规治疗+强光疗+白蛋白治疗,51例)。对照组男32例,女19例;入院日龄2~13 d,平均 (6.62±0.37)d;分娩方式:顺产15例,剖宫产36例。观察组男30例,女21例;入院日龄2~15 d,平均 (6.65±0.40)d;分娩方式:顺产12例,剖宫产39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①常规治疗:患儿入院后需停止母乳喂养,改为人工喂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注意保暖;口服茵栀黄颗粒(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0028,规格:每袋装3 g),每次1/4袋,3次/d,连续治疗3 d。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光疗法,仪器为美国BiliSoft LED光疗仪,仪器配备蓝光,下面及前、后、左、右四面均配备LED灯,波长控制在400~550 nm,光强度控制在35~45μW/(cm2/nm),具体方法:将患儿裸体放置于治疗床中央,运用规格一致的纸尿裤及眼罩保护会阴、肛门及眼部,保持患儿与光源的距离为23~33 cm,先持续照射24 h,间歇12 h,再次照射12 h,间歇12 h,再次照射12 h。③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蛋白治疗,方法:于照射的间歇,将1.0 g/kg白蛋白(华兰生物工程重庆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13010,规格:10 g)加入15~20 mL 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3 d。

1.3 评价指标①临床疗效:治疗3 d后,参照《儿科学(第9版)》[4]评估临床疗效:显效:巩膜、皮肤与黏膜黄染症状消失,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明显好转;有效:巩膜、皮肤与黏膜黄染症状明显改善,相关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前、治疗3 d后,取患儿空腹肘静脉血2 mL,3 5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层清液,采用全自动生化仪(罗氏Cobas e601)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间接胆红素 (indirect bilirubin,I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水平。③不良反应:治疗期间,记录患儿腹泻、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治疗3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前,两组的血清TBIL、IBIL、D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两组的血清TBIL、IBIL、D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s,μmol/L)

表2 两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s,μmol/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时间 组别 n TBIL IBIL DBIL治疗前 观察组 51 213.69±7.98 173.02±7.83 39.68±4.63对照组 51 213.74±8.05 172.97±7.77 39.74±4.58 t 0.032 0.032 0.066 P 0.975 0.974 0.948治疗3d后 观察组 51 113.36±4.21a 108.64±4.08a 4.81±1.01a对照组 51 119.42±4.15a 114.02±4.13a 5.63±1.03a t 7.321 6.618 4.059 P<0.001 <0.001 <0.001

2.3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的治疗目的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强光疗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可提高NHB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原因可能是,胆红素可吸收光线,特别是波长450~460 nm的光线,通过有效的光照可使胆红素获得足够的氧化而成为水溶性物质,进而排出体外,控制临床症状[5]。但是光疗的标准无统一定论,与患儿的胎龄、日龄及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相关,因此治疗时需加强监测。白蛋白是胆红素载体,通过补充白蛋白可提高白蛋白与胆红素的结合能力,调节体内胆红素代谢水平,进而改善临床症状[6]。当胆红素生成率超过其清除率时,机体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相关症状,因此观察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可评估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 d后,观察组的血清TBIL、IBIL、D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可见强光疗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可降低NHB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分析原因可能是,体内胆红素可通过血液循环上升至皮肤表面,强光疗通过照射皮肤的浅层组织,可使胆红素IxaZ型转为水溶性的异构IxaE型和光红素,然后经肠腔或尿液排出,进而降低血清TBIL、IBIL、DBIL水平。胆红素在人体中可与血浆蛋白结合而排出体外,通过补充外源性白蛋白,可减少血清中游离的胆红素含量,因此联合治疗可进一步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7]。此外,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可见联合治疗不增加NHB患儿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强光疗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可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光疗胆红素白蛋白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研究进展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照蓝光是新生儿治疗黄疸的唯一途径
36例极重度高胆红素头颅MRI变化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