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媒体入局直播电商的几点思考

2022-03-14唐晓玲

新闻爱好者 2022年1期
关键词:直播电商对策建议可行性

唐晓玲

【摘要】新时代“互联网+”大潮下,各行各业纷纷入局直播电商,不少传统媒体也抓住风口积极寻求转型,然而,直播电商能否成为传统媒体转型新的经济增长点?媒体入局直播电商将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通过以实地考察为基础,赴杭州、南阳、临沂、郑州等地进行详细调研,结合“互联网”+红利的商业模式,寻找互联网市场和媒体电商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尝试寻找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期与直播电商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传统媒体;直播电商;对策建议;可行性

2016年是中国“网络直播元年”,直播行业从此进入了市场爆发期。相关数据显示,从2017年起,直播电商的规模每年同比增速均超过200%。2020年,我国直播带货整体规模突破1万亿元,2021年直播电商仍将继续高速增长,总体规模预计超过2万亿元。现阶段,电商也成为河南发展新亮点和新动力。近年来河南相关部门瞄准电商新业态,主动作为、强势推进,充分发挥网络直播新模式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主动对接网络直播平台,大力整合资源,引进头部“网红”,帮助本地企业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产品销量,助推河南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

一、直播电商的前景分析和可行性分析

(一)直播电商本质分析

直播电商是电商业态更新迭代的结果,发展历程经历了图文货架、短视频和直播三大阶段,相比图文、短视频,直播功能更加直观、真实,可以与主播实时互动、即时交流,产生更佳的购物体验,受到消费者广泛欢迎。同时,对于买家来说直播电商还可以节省试错成本、搜寻成本、流量成本;对于商家来说,直播电商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流量、提升品牌价值与销量。

根据毕马威的问卷调研,超过70%的品牌商认为直播电商提升了其产品销量,扩大了获客范围;近50%的品牌商认为,直播电商吸引消费者的最主要因素是低价。正如罗永浩给直播带货下的定义:这实际是“一场大型团购”的狂欢。目前我国直播带货尚处于“价格战”初期阶段。商家以低价换销量,导致整个产业链利润微薄,平台则成为最大的赢家。

(二)直播电商盈利分析

直播电商链条包括选品、组品、广告、投流、直播、售后、客服、发货、物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人、货、场”。主要盈利点包括以下六点。

第一,直播打赏盈利。此项盈利易被忽略,但只要策划运营得当,仍可获得不少收益。如2021年农历小年,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与央视新闻联袂打造“过招·牛人之夜”晚会,演艺人员、“大V”同台竞技,直播打赏收益达到110.4万元,非常可观。

第二,品牌代播收益。品牌代播主要依靠主播自身和流量背景的优势,分为替商家代播、按约定比例分成、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运营。如快手直播基地杭州澳比科技公司,主营业务是为品牌方提供代播服务,每月收取10万元左右的基础服务费(不含佣金)。

第三,货盘推荐收益。在打造相对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后,直播人员和商家签订竞价协议,通过直播卖货、为网红主播推品等方式进行分佣。如以供应链业务为主的临沂国华核心基地,组建专业团队赴全国选品,建立完整的供应链,专为主播推品。综合各大平台数据,达人、机构卖货佣金普遍在15%-50%。其中美妆类货品佣金为30%-50%;酒水类货品,名品酒水为10%左右,开发款可达到40%;服饰类为30%;食品零食类较低,普遍在15%左右;日用百货和小家电在20%-30%。平台抽取每笔交易额5%的服务费。

第四,服务网红收益。对中腰以下网红进行培训,增加其GMV,按约定分成或收取服务费。如快手全国最大的服务商临沂易心优选投入千万元,打造2万平方米专业场地,40多个专业直播间,200多人专业操盘团队。聚焦直播运营赋能、主播孵化、货盘推荐、品牌店播、短视频制作、账号代运营、流量投放以及直播培训等业务。在服务中小主播方面,签订相关协议,收取GMV增长量1%的服务费。

第五,广告投流收益。现实中,仅仅依靠自然流量,主播GMV很难提升。一些机构利用技术优势,为商家提供广告、流量投放等业务,增加直播间客流量。如易心优选为主播提供广告投流服务,每成交500万元至少需要30万元广告或投流等相关费用。

第六,服务商返点收益。2021年7月份,一些平台方开始实行“服务商”的模式,通过扶持大量服务商链接平台和主播。按照GMV体量不同,服务商从低到高被分为本地服务商、基地、核心基地、战略服务商等不同级别,服务商每月需完成一定数额的GMV,并孵化一定数量的网红主播。每月完成任务的服务商可得到GMV增量1%的平台返点,完不成任务平台不予返点,或有可能降低级别甚至取消服务商资格。

(三)媒体入局直播电商探索分析

“互联网+”时代,传媒行业收入持续下跌,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传统媒体必须以更宽广的视野,放眼全行业,必须大胆尝试融合创新。同时,要跨出媒体传统的业务范畴,与多种行业领域共融共生,并以多元化變现的方式,来获取商业利益,最终推动媒体融合事业可持续性发展。如今,传统媒体正紧紧抓住新红利,试水直播电商,目前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例如,央视四少+李佳琦、县长带货+网红直播……近些年,跨界短视频合作把流量变销量,激发了消费新活力。

河南传统媒体也在积极探索直播电商,在《大河报》承办的2021河南(郑州)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上,《大河报》直播电商IP“大河真选”正式出道,引发广泛关注;近期,顶端新闻联合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等多家政府单位,推出首届河南好品直播电商大会,辛巴团队主播“猫妹妹”领衔主播;大象新闻、都市频道、河南广播电台等省内媒体也纷纷试水,和政府、商业平台合作,探索直播电商业务。

二、直播电商的实施路径分析

(一)河南直播电商优劣分析

1.优势和趋势

河南在直播电商领域有着以下优势:一是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作为农业大省,河南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这些富有地域特色的产品搭上直播电商的快车,将发挥出巨大的消费能量。同时,直播电商还能够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利用新技术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新举措。二是知名食品加工企业较多。河南拥有众多知名的食品加工企业,速冻食品、网红小零食正是直播间“宝宝们”“老铁们”的“心头好”。三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地处中原的河南,物流发达,发展电商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四是人口基数大、消费能力强。依托人口红利,河南消费需求较大,为直播电商提供了强大的消费基础。五是政府重视。近年来,河南多个部门高度重视电商经济、网红经济,各地出台了不少政策支持发展直播电商,相关领导纷纷为直播活动站台,目前各地正加速布局直播产业。

2.难点和不足

虽然河南直播电商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难点和不足:一是起步晚、产业弱。相比杭州、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河南直播电商行业起步较晚,产业带、供应链优势不明显,发展不充分,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二是发展不均衡。河南镇平县依托玉石产业,吸引了大量头部主播、中腰主播入驻,每年直播带货规模达数十亿元,成为河南直播电商领域的佼佼者;许昌市依托假发产业、信阳市依托茶产业同样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但总体来看,大部分县(区)由于没有强大的产业带作支撑,电商业务发展相对乏力。三是专业人才匮乏。目前河南直播电商领域人员待遇普遍较低,难以吸引相关人才入驻。同时,缺少专业的MCN机构,头部主播、中腰以上主播较少,中腰以下主播带货能力较弱、素质较低、缺乏契约精神,农村居民电商推广意识薄弱。四是企业直播带货意识不强。不少企业商家思维仍停留在传统电商销售模式,对新兴的直播电商业态重视不够,自播、代播、店播数量较少,规模较小。然而,个别企业虽有意入局直播电商,但不认可本地MCN和平台服务商实力,往往选择和杭州、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机构合作代播,或在当地搭建自己的直播基地。五是县域产品品牌化意识较弱。河南虽然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不少地方政府品牌化意识不强,商家各自为战,互相内卷,内耗严重,没有形成合力,没有做大做强优势品牌。

(二)媒体入局直播电商优势难点分析

1.媒体的优势

相比于商业公司做直播电商,传统媒体自身优势强大,利用以下优势或许可以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公信力优势。通过多年积攒下来的品牌认知,传统媒体具有一般主播不具备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能更好地为直播带货做信任背书,获得消费者认同。二是影响力优势。媒体强大的内容生产力带来传播影响力优势,同时利用影响力优势,更好地动员网红主播参与到其主办的活动中。如央视朱广权和李佳琦的“小朱佩琦”组合、顶端新闻邀请“猫妹妹”直播等引流方式。三是链接用户、商家的优势。媒体在链接资源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不仅本身拥有大批稳定的用户群体,同时自身的经营团队又拥有和本地企业对接的渠道。因此,作为媒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结网能力优势,打通线上线下,让用户和商家的链接变得更加容易。四是更容易获得平台支持。和做新闻短视频一样,主流媒体在直播时,能更容易地获得平台的流量支持。五是拥有更多的政府资源。主流媒体有着党媒、国企的优势,可整合更多的政府资源,策划更多的直播带货活动,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2.遇到的难点

一是体制机制受限。佣金提成、任期审查、财务审计……国企化的媒体行政部门流程复杂、手续繁多,无法及时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而完全市场化的电商企业则不受体制机制的限制,感知市场信息能力强,打法灵活多样,调整战略战术动作快。二是专业人才紧缺。报业类媒体往往以文字为主,转型难度大,专业的操盘团队人员紧缺。即使是广电系统,在拥有不少节目主持人、出镜记者,转型主播有一定优势的情况下,想培育出优秀主播也是困难重重,直播带货和电视購物的底层逻辑和对主播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此外,媒体工资待遇普遍较低,现有薪酬体系难以吸引高端人才。三是电商经验少。早在几年前不少媒体就开始试水电商卖货,但效果不是很理想,人、货、场也没搭建起来。如今入局直播电商,并没有多少好的经验可供参考。四是流量变现困难。主流媒体粉丝多、黏性高,有时候一条信息、短视频的点击量甚至破亿,但是如何将高流量变现成为现实难题。五是思维模式陈旧。传统媒体靠卖报纸、卖广告的经营模式已然落后,经营人员创新思维不够,接受新兴事物能力较低、兴趣不足。六是资金投入不足。传统媒体受经营效益下滑影响,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直播电商中来。

三、直播电商的实施对策分析

媒体入局直播电商既不能一哄而上,又不能畏缩不前。应本着不缺席、不盲目、不亏损的原则,在理念、内容、形式、业态、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创新探索。

一是积极融入本地战略布局。当前,河南正处在全面实施“十大战略”,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起点。“直播+电商”新业态正在向农村地区延伸,在一些地方,手机已成为新农具,直播已成为新农活。媒体应积极融入其中,搭平台、聚资源、促合作,多举办特色产品推介、品牌发布、产销对接等直播专场活动,逐步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体系。

二是争取政府政策扶持。河南把直播带货作为活跃市场、促进消费、方便群众的重要方式,将大力支持和发展“品质直播”。作为主流媒体,应积极和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等领域相结合,多搞活动,寻求政府补贴、直播场地支持。同时,以政府采买媒体的培训服务的方式来培训本地主播,尤其是农村主播。

三是做好体系化运营。传统媒体应充分发挥内容制造能力,持续更多地输出接地气的本土优质原创内容,做好“政务+服务+民生+商务”直播,增加影响力。同时,用好自身采编力量,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强化协同作战,统一指挥,孵化一批优质主播,打造个人IP,结合商业平台相关服务,实现营收。如快手的“磁力聚星”产品,精准定位主播自身特质,寻求内容与广告相结合的不同方式,对相应品牌进行软性植入。短期内为主流媒体孵化出7名单场直播GMV超过百万元的主播。

四是要开门办电商。目前,国内有一批专业化的MCN机构或平台服务商,媒体可与其合作,利用其专业化优势,开展本地化的主播孵化、货盘推荐、品牌代播、账号代运营、流量投放等业务,达到利润分成,锻炼人才、锤炼队伍的目的。

五是利用好平台政策。目前,抖音日活跃用户突破6亿,快手日活跃用户近3亿,因此,运营人员要注意研究平台不同规则、算法及热点推荐机制等,提高运营技巧。同时要积极参加平台定期举办的官方活动,充分利用平台给出的推流、促销、返现机会,为自己的账号增粉、赋能。如“双十一”“双十二”“618”“116”等购物节。

六是创新体制机制。不少传统媒体尚未完全脱离事业单位运营机制,要想入局新型的直播电商业态,需要成立专业的、灵活的、完全市场化的团队来运作,甚至可以成立电商公司独立化运营。

四、结语

通过对传统媒体现实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在直播电商领域,传统媒体应当入局而不能出局,要想依赖直播带货进行转型,还亟待在人才、资金分配、体制机制等方面大做文章。传统媒体应认真分析直播电商新模式,积极融入其中,发展自身优势,避开自身劣势,将其作为深化自身转型的抓手之一,认真研究、积极参与,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作者为大河网络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编校:王 谦

3778500338278

猜你喜欢

直播电商对策建议可行性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广灵县农村电商新模式分析
农村直播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直播电商行业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策略探讨
直播电商营销模式分析及优化措施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