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

2022-03-14陈涛

文理导航 2022年11期
关键词:探究教学初中生物

陈涛

【摘  要】初中生物教学课程相对于其他阶段的教学课程来说具有较为显著的引导性特征,在江苏区域中考变革,生物、地理两科目计入总分的背景下,生物课程教师需要重视授课方法的革新,确保其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加强整体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针对探究型授课法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教学;应用理论

近年来教学条件与学生基础知识储备状态不断发生变化,江苏地区将初中生物与地理课程相整合,提出了全新的毕业与升学考试方案,使相关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与授课地位得到显著提升。为提高教学效果,生物授课教师需要从根源出发,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探究型授课法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因此需要通过分析其基础理念与核心原则,探索主要运用方式,为进一步开展生物课程教学打下扎实基础。

一、探究型授课法应用理念简析

探究型授课法在教育历史上已具有成熟的应用方案,其主要代指学生在学习知识或概念原理的过程中,由教师提供应用案例或问题信息,要求学生通过自行探索、观察、分析、实验等方式,完成探究流程,最终以自主方式获得结果。在江苏初中生物中考地位逐渐提升的背景条件下,探究式授课方法可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方式激发个体思维积极性,有利于减少学习惰性并提高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科学落实探究型授课方式,可以为学生创设利于交流讨论的课堂环境,使他们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相互配合,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摆脱过去教學体系中存在的实践缺陷,提高学生个体自律性、学习自觉性。初中生物教师应用此类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每位学生个体都能够发挥自主意识,进一步提高团队协作与实践的能力,为探索生物知识的基本规律与应用细节提供理想条件。

二、江苏初中生物课程应用探究型授课法的核心原则分析

(一)自主与实践原则

在江苏地区开展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授课教师部署探究型授课方案需要重视核心原则,避免出现授课偏差问题,充分发挥探究型授课的优势条件,为学生营造理想的学习环境。探究型授课的核心原则之一便是重视自主与实践,此类教学方法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开展探究实践活动,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完成教师布置的探索任务。若没有注重该核心原则,便有可能导致探究型授课方案进入“空有其表”的状态,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探索意识。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当通过遵循自主与实践的核心原则,为学生创设理想环境条件,使他们能在学习过程中抓住知识重点,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开展探索流程,达到提高成绩的目标。

(二)问题导向与科学原则

探究型授课在开展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区授课特征调整核心原则方案。在江苏地区应用探究型授课方法时,授课教师需要注重课堂问题导向与科学原则。问题导向属于探究活动的重点模块,通过围绕单个问题展开后续教学流程,可以有效提高生物授课的效率,使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快速掌握相关知识点,充分夯实基础知识储备。在江苏中考生物地位提升的背景下,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还应当提高课堂效率,使有限时间内能够填充大量知识点,充分利用学生的探究意识,达到教学目标。科学原则主要代指探究型授课“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特性,初中生物内容属于基础科学知识,其内在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通过注重科学原则,将相关内容与科学原理挂钩,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明确目标方向,避免出现认知偏差问题,有利于加快课堂节奏并强化学生知识点掌握的熟练度。因此,在应用探究型授课方案的过程中,需要重视问题导向与科学原则,确保该授课方法能够达到最佳应用效果。

三、江苏初中生物课堂运用探究型授课法的途径研究

(一)注重备课流程安排,强化丰富教学内容流程

在江苏初中生物课堂中,为强化探究授课方案应用效果,教师应当从备课角度出发,重视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使课堂内容得到科学填充,避免探究教学出现单薄、趣味性不足的负面问题。备课属于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因此初中生物教师需要从探究授课角度出发,对课堂需要组织的活动步骤进行模拟分析。通过预判学生反应来实现针对性探究教学的目标,使后续实际授课阶段能在教师科学掌控下进行。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探究式教学开展可靠性,教师还需要在备课阶段注重三个基础要点:首先,探究式授课对于学生自主性需求较为严格,若备课阶段没有正确落实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引导,便有可能导致其授课效果受到负面影响,无法达到理想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将锻炼学生自主解题能力作为基础目标,科学安排问题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参与过程中充分探索相关信息,达到理想学习效果。其次,教师还需要注重内容呈现方式的规划。传统教学课堂内容呈现方式较为单一,很难培养学生探究兴趣。通过充分融合新媒体或信息化内容的呈现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生物课堂丰富性,有利于加深学生探究兴趣,实现理想教学目标。最后,教师还需要注重探究方式的多元化设置。过于简单的探究式问题可能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采用适合生物课堂的探究方法,包括问题驱动、互动探究等,使其从根源上创造符合需求的教学环境,为后续进一步展开教学夯实基础条件,降低出现不良问题的概率,使探究式教学内容能够得到科学呈现,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效率。

(二)借实践探究活动,培养观察能力与探究意识

授课教师可以应用探究型授课方案,重点培养学生群体的观察技能与探究意识。苏科版教材中存在大量的动植物教学内容,如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等。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植物培育活动,通过亲身感受植物成长过程的方式训练自身观察能力,充分培养探究兴趣。教师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适当给予学生提示和引导,并结合其他章节内容进行预先教学,如第十三章《土壤里的生物》等。在培养植物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观察到植物土壤中出现一些昆虫或其他生物。通过整合多单元内容,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使学生领会生物基础科学规律,充分落实探究型授课法的应用原则,实现理想引导目标。

(三)要求学生动手制作标本,培养探究学习技巧

探究型授课方案在应用阶段,需要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强化学生个体探究意识。在教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植物标本,通过较为简单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后续开展难度更高的探究活动打下坚实基础。在组织制作植物标本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发挥自主创新意识并给予适当的提示,思考植物标本的实用功能。利用这种引导方法,使学生在探究型授课方式中达到理想实践效果,充分落实生物教学的实践要求与教学标准。

(四)组织生物实验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心态

生物实验属于探究式授课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江苏地区开展相关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点结合苏科版教材内容,对生物实验的各个流程进行灵活调整,使其能够适应地区特征,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苏科版教材能够填充的实验内容相对较多,教师需要结合授课状态与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内容进行规划,确保生物实验能够达到理想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水中的生物》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应当挑选教材重点内容,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方式为学生提供生物实验的基础规划与目标,使他们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内容,为后续参加中考打下扎实应用基礎。

(五)合理规划活动内容,提高计划性与规范性

在探究型授课法应用阶段,教师需要重视相关活动计划的制定与调整。若探究计划存在不合理问题,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负面情况,这种情况不仅会干扰探究意识的形成,同时也容易导致学生的抵触心态产生,不利于后续开展探究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规划课堂实践内容和组织探究计划的阶段中,应当对内部变量进行科学规划并设计相关对照实验,使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利用个体自主权,参与到探究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生物知识的美妙之处,提高学习兴趣并强化自主探究意识。

(六)重视分组合作学习,强化协作能力与意识

在江苏生物中考重要性逐渐提升的背景下,教师应用探究型授课方法时需要重视分组合作的重要性。分组合作是常见的教学措施类型之一,其与探究型授课方案存在良好的兼容性,两者相辅相成,可以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培养探究意识,共同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在开展探究教学活动分组合作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性,充分利用信息交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加强探究积极性,避免陷入学习误区。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针对知识点内容进行合作探究,使学生小组在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建立合作关系,充分提高整体学习效率,使生物知识内容能够在相互交流的背景下得到整合,增强学生对相关信息的记忆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理想条件。

(七)采取归纳总结措施,提高反馈效果与质量

为确保探究式教学开展效果能够达到理想标准,教师应当注重归纳与总结的影响意义。初中生物教学课堂可以充分利用相关工具,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心理,最后使他们结合归纳与总结的内容,深入探索相关知识点信息,达到拓展学习的良好目标。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完成主要知识点学习后,对于课本内容会产生较为简单的认知。在这种框架内,教师需要通过设问或其他方式,使学生能够对原有问题和未清晰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并将总结内容进行反馈。在完成总结反馈后,教师就能够明确学生认知出现偏差的关键点并给予及时纠正,最大限度提升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八)注重探究细节控制,从根源提高教学效率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应当注意对实施细节进行控制,确保探究授课能够达到理想效果。在实际课堂中,部分教师可能会直接打断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直接讲解自身的想法,这一行为会严重削弱探究授课方案的实施质量,同时也容易打消学生积极性,不利于后续的教学工作。大部分初中学生均存在较为凸显的个性化意识,若教师在应用探究式授课方法时,没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很容易导致其出现抵触心态,进而削弱整体教学效果。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逆反情绪出现。为提高探究式教学的可靠性,教师需要从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角度出发,确保授课质量能够达到理想标准。

综上所述,当前江苏地区对初中生物科目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教师应当在苏科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应用多种探究型授课策略,使学生可以得到正确引导,进一步提高整体授课效率与质量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邱让让.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智力,2020(16):31-32.

[2]宋晓庆,聂林龙,李玉肖.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设计——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例[J].中小学电教:教师版,2020(S01):26-29.

[3]蔡国盛.论证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学课堂中的实践[J].生物学教学,2018,43(12):24-26.

[4]刘玉泉.初中生物学科学探究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9(7):17-19.

3596500589211

猜你喜欢

探究教学初中生物
浅析高中物理探究教学误区
活动课中让学生参与的探究教学
例谈高中数学的探究性教学
谈高中历史课中的问题式探究教学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