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精神与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的融合

2022-03-13田素娥

学前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一日生活游戏精神幼儿园教育

田素娥

[摘 要] 尽管一日生活和游戏是公认的幼儿园教育开展的两条基本路径,但是如何在一日生活中融入游戏精神却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由于日常生活的糅合性和绵延性契合了幼儿的发展特点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教育必须坚持以一日生活为基础。游戏的自由与自主精神、假想与创造精神、自然与无求精神可以促进幼儿对一日生活的参与,涵养幼儿的生活情怀,拓展幼儿的经验范畴,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深化对生活教育与游戏价值的认识,在环境创设、生活活动内容以及活动方式等方面渗透游戏精神,以此提升一日生活教育的质量与幼儿发展品质。

[关键词] 一日生活;游戏精神;幼儿园教育

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它的开展以日常生活和游戏为基本手段,只有通过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的亲身体验与探究,幼儿才有可能更好地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有效和可持续发展。[1]日常生活和游戲既是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基本手段,同时又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是手段和内容的统一,两者的有效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的具身性和整体性,能够让幼儿更好地确立自身在生活世界中的位置以及相互联系的发展意识与积极主动的发展信念。[2][3]事实上,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应该是准备性与非准备性的统一,准备性可以保障幼儿发展的方向性和组织性,非准备性则为幼儿的自主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4][5]幼儿园一日生活与游戏精神的融合则进一步将丰富的环境和幼儿的自主发展黏合在一起,它试图通过幼儿对生活世界的广泛参与和主动探究来实现幼儿的全面有机发展。因此,幼儿园教育在强调珍视一日生活和游戏的儿童发展价值时,应该进一步找寻两者的内在逻辑关联,为幼儿创设更为适宜的学习与发展环境。

一、幼儿园教育坚持生活为先的前提与意义

幼儿园是学前儿童离开家庭后迈入的第一个制度化的学习环境,教师在这里对幼儿进行思想、智力、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启蒙,因而它是培养幼儿行为习惯、人格品质、社会性等品质的重要场所,更是孕育幼儿人生梦想和承载童年欢乐的重要场所。[6]幼儿园教育是启蒙教育,这种启蒙应该基于幼儿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向幼儿输送他们成长所需要的各种有益养分,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富有生命情怀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整全的人。

学前儿童的在园学习并不以文化学习为主要和首要内容,而是必须坚持以身体保育和生活教育为先,这是由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决定的。[7][8]幼儿园的首要义务是保障幼儿的身体安全和生活需要,只有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才有可能引导和促进他们的学习。[9]幼儿园教育坚持以生活为基础的理由有两个。第一,幼儿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使得他们需要从成人构建的生活世界中获取知识与经验。人从生物个体走向社会个体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个体不断与外部世界进行互动的过程,生活世界不仅为幼儿提供了生活上的照料,同时也提供了文化上的启蒙以及精神上的养育,它为弱小的幼儿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使得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去发展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知识与能力。第二,生活本身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它为幼儿理解世界提供了一个宽广而又多元的平台。日常生活是一种关系性和场域性存在,它在为幼儿提供经验的同时也使幼儿可以对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对象进行积极地认知加工,而这种认知活动的广泛性又确保了幼儿发展的全面性和有机性。换言之,日常生活的糅合性和绵延性契合了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要,对幼儿的教育必须以日常生活为基本前提,不能将日常生活从幼儿园教育中剥离出去。

日常生活是一个开放的教育环境,它的任何一种表现形式或者变化都可能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10]因此,坚持以生活为基础既是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在诉求,同时又是为了促进幼儿的有机成长。幼儿园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使幼儿得到更好的保育和教育,坚持以日常生活作为幼儿园教育实践的基本场域和基本手段的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日常生活可以丰富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拓展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日常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可成为幼儿认知活动的对象,与经过教师筛选和重新组织的学习内容相比,日常生活所蕴含的学习内容更为广泛、丰富且更具内在联系性,它以整体、有机的方式向幼儿呈现更为完整和相互联系的世界。内容的广泛性和丰富性不仅拓展了幼儿的认知范畴,同时也使得幼儿在情感、思想与价值观、社会性等方面能够得到协调发展。第二,可以丰富幼儿园教育的手段,提升幼儿园教育的品质。学龄前儿童主要通过亲身探究来进行学习,而日常生活则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包含饮食起居、人际交往、嬉戏玩耍等在内的诸多生活活动都蕴含着重要的发展价值,它们对幼儿感官形成了不同的刺激,能够让幼儿获得更高品质的发展。第三,可以优化幼儿园教育的环境,帮助幼儿更好地成人。日常生活是幼儿熟悉的,运用日常生活来开展幼儿园教育可以为幼儿营造具有接纳性和包容性的学习氛围,可以帮助幼儿有效地迁移和应用已有的经验来促进自身在幼儿园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供幼儿生活、学习、交往、体验和探索的综合性空间,在这里他们可以获得系统的外部支持。

二、幼儿园一日生活融入游戏精神的价值内涵

尽管一日生活和游戏是开展幼儿园教育的两条基本路径,但如何在一日生活中融入游戏精神却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往往习惯于将生活归为生活,将游戏归为游戏,没有明确的融合意识。事实上,一日生活既包含游戏,同时又彰显和促进游戏的发生,将游戏精神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对学习的主体性参与,让幼儿通过对一日生活的自主建构来实现自身的主动和整全发展。

首先,游戏的自由与自主精神可以深化幼儿对一日生活的参与水平,能够最大限度拓展幼儿的经验范畴。游戏是自由的,这种自由意味着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任何内容和任何形式的游戏;游戏是自主的,这种自主意味着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决定游戏的组织方式和进程。[11]在游戏中,幼儿始终是游戏的主人,他们不以任何外在的要求作为活动的目的。当将这种自由与自主精神融入一日生活当中时,幼儿的生活实践就变成了蕴含游戏特质的生活体验而不是生活任务,一切生活教育的目标都将在生活体验中得以实现。由于生活体验给予了幼儿更为宽松和具有包容性的实践环境,因而它更能够获得幼儿的积极悦纳和主动实践。一日生活是弥散的,但这种弥散也意味着为幼儿的生活启蒙和经验积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幼儿可以通过自由和自主的探索来实现对一日生活的全域和全过程参与,并在经验感知的基础上更好地觉知和建构生活经验的内涵与意义。

其次,游戏的假想与创造精神可以提升幼儿对一日生活的参与品质,可以让幼儿获得更有效的发展。幼儿的游戏通常并非完全真实的,而是带有很强烈的虚拟和假想成分,但这种假想具有很重要的发展价值,它可以激发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让幼儿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坚毅、执着等品质的发展。经验发展的不足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当面对日常生活的千姿百态时,幼儿可以尽情地通过联想、假想等方式构建他们的内部世界。[12]游戏的假想与创造精神对幼儿生活活动的价值一是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为幼儿理解世界创造更大的空间,因为某些看似荒诞的想法和执念可能会激励幼儿一生孜孜以求地寻求答案,这一过程所迸发出来的创造性和专注力可以很好地塑造幼儿的思维及其他个性品质;二是可以在经验拓展的基础上增进幼儿对生活的理解深度,让幼儿能够以相互联系的观点看待生活的本质。幼儿的一日生活不能缺少假想和创造,如果没有假想和创造,幼儿的生活将缺乏生机,幼儿个体及人类也将不再获得发展。

最后,游戏的自然与无求精神可以涵养幼儿的生活情怀,促进幼儿的人文发展。真正的游戏是没有任何特定目的和外在要求的,没有功利性,只重过程而不追求结果。当幼儿带着自然和非功利性的目的参与游戏时,他们就能够更好地享受游戏带来的积极体验,并在游戏过程中发展合作能力、宽容精神以及博爱思想,能够更好地实现与他人以及自然的和谐共存。[13]将自然与无求精神融入一日生活中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开拓进取的意志品质,而是从另外一个侧面培养幼儿的人文情怀和生活志趣,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感知生活的多种形态和体验生活的多重意蕴。换言之,游戏精神与一日生活的融合既是为了促进幼儿的自主和积极发展,同时也为幼儿开辟了一个可以让他们慢慢成长的空间,在这里幼儿可以以自然的方式来建构生命的多重向度,以自己的方式来感知生命存在的目的和意义。

三、游戏精神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对策建议

生活与游戏构成了幼儿园教育实施路径的两个支点,两者的关系应该是融合而非各自发生作用。严格来讲,幼儿园开展的一日生活活动并非原生态的日常生活,教师组织开展的游戏活动也并非完全契合幼儿的内在需要,它们都是经过成人筛选加工并承载着相应的价值目的的。[14]但区别于结构化程度很高的课堂教学,一日生活和游戏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水平,两者的融合则可以进一步优化幼儿的学习环境,让幼儿的学习得到更为全面和适宜的支持。将游戏精神融入一日生活不仅挑战着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同时也挑战着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教师必须通过重构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深化对幼儿园教育价值规律的认知,推动游戏精神与一日生活的有效融合。

首先,教师要优化幼儿园一日生活环境的创设,让环境更具童趣。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在一日生活环境中体现游戏精神,一方面要在空间设置、物体形象、色彩搭配等方面满足幼儿的心理与情感需求,要能够让幼儿产生积极的活动意向;另一方面要确保环境具有可操作性和互动性,要能够支持幼儿进行各种探索,同时也要让幼儿参与对一日生活环境的建构与创设。[15]生活环境丰富且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教师在确保环境的真实性的同时,也要适当地给幼儿留白,要让幼儿在虚实之间不断认识生活的现实性及可能性。

其次,教师要优化幼儿园一日生活内容的设置,让一日生活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对成人而言,一日生活中各项事物可能只不過是满足生理或者心理需要的一种手段,一般情况下不会赋予它们额外的意义。但幼儿不同,幼儿身心发展还不完备,教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规律出发精心选择一日生活的内容,把握好不同生活内容之间的结构及其与幼儿发展之间的连接,要在促进幼儿主动参与的基础上不断引导幼儿拓展生活活动的范畴。幼儿的一日生活应该是属于幼儿的生活,游戏精神的渗透要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发展需要。

最后,教师要优化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方式的选择,让一日生活能够更好地接纳幼儿的实践操作。游戏精神与游戏形式是互为表里的,以游戏化的方式来开展一日生活活动能够更好地契合幼儿的行为特征,也能够更好地调动幼儿参与生活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在实践过程中,教师既可以以游戏化的方式来开展一日生活教育,又可以在幼儿的游戏中渗透生活化的教育内容。概言之,游戏精神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中的融入可以通过一日生活环境、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来实现,其核心是借助游戏精神来提升一日生活教育的质量,以及通过游戏化的一日生活来提升幼儿的发展品质。

参考文献:

[1]程晨,聂洋溢.可持续发展幼儿教育的背景、进展与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21(08):1-11.

[2]虞永平.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本特性[J].学前课程研究,2008(10):24-27.

[3]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95-115.

[4]殷静.幼儿园班级环境的非准备性[J].学前教育研究,2021(01):93-96.

[5]冯鑫.幼儿园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2020(10):93-96.

[6]张卫民,王兵.幼儿生命教育的实践逻辑:基于一所华德福幼儿园的个案考察[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06):107-115.

[7]李欣欣.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的问题、原因与对策:以内蒙古104名保育员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1.

[8]宋蓉.幼儿园保育价值的失落与回归[J].学前教育研究,2020(08):89-92.

[9]雒春生,苏欣.虐童案背后的反思:我国学前教育的危机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8(01):48-54.

[10]章兰,何丽娟.幼儿园适宜性教育环境的内涵与创建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9(03):89-92.

[11]王春燕.以游戏精神实现教学与游戏的融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2):42-45.

[12]周天琪.游戏材料的结构性程度对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1.

[13]董丽媛.角色游戏对3~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14-15.

[14]邱学青,高妙.传承与超越:从教学游戏化到课程游戏化[J].学前教育研究,2021(04):3-10.

[15]马洁.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规划与创设[J].基础教育研究,2019 (06):89-90+92.

3326501908293

猜你喜欢

一日生活游戏精神幼儿园教育
幼儿一日活动中感知数量关系的指导方案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浅谈如何将国学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音乐游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
巧用家长资源优化幼儿一日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