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2-03-13杨莉君张娟郭念舟

学前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育质量

杨莉君 张娟 郭念舟

[摘 要] 幼儿园生活活动是幼儿在园的重要活动类型,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生活活动质量是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必要基于过程性质量的视角构建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德尔菲专家访谈及文献分析等方法,首先尝试探索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初始指标,编制出预测问卷,再经项目质量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及验证性因子分析,形成正式问卷,最后进行信效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生活常规与管理、互动与支持、科学照料3个一级指标及其包含的7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对幼儿园生活活动质量进行评价是科学合理的。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过程性、情境性特点和以“预防为主”的指向,可以为改善幼儿园生活活动质量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 过程性质量;生活活动;教育质量

一、问题提出

当下世界各国愈发关注学前教育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制定并颁布符合本国国情的、科学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般认为,学前教育质量有三个基本维度:结构性质量、过程性质量及结果性质量。[1]相较于结构性质量与结果性质量,过程性质量对幼儿的发展及未来学业成就影响更大,[2]且能更有效地预测学前儿童的发展,应该是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核心。[3]为了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我国对过程性质量评价越来越关注。[4][5]过程性质量是指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满足儿童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即儿童在真实的教育情境和互动关系中所获得的体验感。[6][7]过程性质量评价是对某一学前教育环境中真实发生事件的一種考察,凸显过程性及动态性。[8]但多省市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存在一日生活中忽略过程性质量的突出问题。[9][10]因此,我们应聚焦学前教育过程性质量评价。

幼儿园生活活动,广义的理解指幼儿从入园到离园所经历的所有活动的总和,是幼儿从早到晚在园的所有活动,狭义的理解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入园、如厕、盥洗、饮水、进餐、睡眠、离园等一日生活环节活动及与主题相关的生活教育活动。本文采用对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狭义的界定。幼儿园生活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创设安全舒适的环境、获得基本的生活技能等,从而使幼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体验生活、理解生活和建构生活。[11][12][1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合理安排一日生活。[14]幼儿园生活活动是幼儿在园的重要活动类型,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生活活动是一种动态意义建构的过程,更注重教师、学生及周围环境的适时互动与生成。[15]幼儿园生活活动质量是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儿童的“局内人”视角看,幼儿园保教质量可能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质量。[16]但由于生活活动质量具有动态生成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难以界定与评价,因此,研究者较少关注到幼儿园生活活动质量评价。本研究以过程性质量作为出发点,聚焦幼儿园生活活动质量的评价,立足于幼儿园生活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考察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生活事件,尝试构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反映对幼儿园生活活动质量的合理要求,并希望为学前教育相关主体提供观察、评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视角及方法,以此来改善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二、研究思路

本研究通过规范化的流程进行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建构。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德尔菲专家访谈及文献分析等方法,尝试探索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初始指标,初步确立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然后,研究围绕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的初始指标,编制出体现过程性及情境性特点的《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预测问卷。通过对幼儿园教师及保育员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与检验(包括项目质量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及验证性因子分析),形成《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正式问卷。最后,运用正式问卷进行大规模调查,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最终构建出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体系。

三、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的初步确立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德尔菲专家访谈及文献分析的方法,尝试探索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的初始指标。

(一)对幼儿园生活活动质量评价的问卷调查

本研究在湖南省选择了代表社会经济发展高、中、低水平的长沙市、岳阳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三个市(州)作为样本地区,①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城市、县城、乡镇以及村选取30所民办园、公办园以及其他性质幼儿园的100名幼儿园教师与50名保育员填写开放式问卷,并当场回收。样本结构较为多样,均是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性质幼儿园的不同岗位的老师。此外,本研究还选取了20名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参与问卷调查。筛除无效问卷后,对160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参与调查的老师及研究生认为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过程性质量应包含:师幼互动、生活常规、生活管理、环境创设、日常照料、同伴互动、安全监护、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家园共育、卫生消毒、疾病预防、教师间的配合等要素。

(二)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访谈

本研究接着采用德尔菲专家访谈法征询专家意见。德尔菲专家访谈法是一种收集并提供某一领域的信息以获得该领域专家共识的方法。[17]本研究选取了湖南省学前教育领域的8名专家、3名幼儿园管理者及5名有实习经验的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共同探讨了问卷中提及的若干关键词所涉及的领域,并对问卷结构划分的科学性和问卷项目的内涵及归属进行了探讨,在反复修改后,再邀请4名幼儿园一线教师、2名保育员及1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授一起对文字表述进行确认。综合德尔菲专家访谈的结果,重审幼儿园过程性质量的基本内涵,结合生活活动的特点,确定“生活常规的管理”“疾病预防与安全”等作为生活活动过程性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过程性质量中的“家园共育”与幼儿园一日生活息息相关,将其仅仅置于幼儿园生活活动之下虽看似不合逻辑,但生活活动的开展无法离开家、园的沟通和配合,因此这部分内容也归属于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范畴。为了更方便理解,本研究将“家园共育”修改为“家园互动”,与“师幼互动”整合到一级指标“互动与支持”之下。过程性质量中的“健康与安全工作”也属于保教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的生活活动中将其表述为“科学照料”,包括日常的健康照料和安全监护。

(三)对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相关文献的梳理借鉴

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方面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在国外起步较早,且多聚焦于园所设施、课程计划与实施等方面的评价,虽然鲜少有关于生活活动质量评价的单独阐述,但在相关子项目的划分中,对生活活动质量的描述仍值得我们借鉴。如OECD国家的儿童早期保教质量监测报告中提到了“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技能”“自理能力”等指标,[18]反映了对幼儿生活常规与自理能力的重视。考虑到幼儿的安全护理和基本需求,德国在学前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中关注到了“进餐与营养”“休息与睡眠”“身体护理及卫生”和“安全性”等领域。[19]美国从健康及学校环境等10个方面明确了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方向,其中,“健康领域”包括“营养和健康”“预防疾病及伤害”等内容。[20]此外,还有文献着眼于“师幼互动”“同伴互动”等过程性质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如有研究表明师幼互动质量与儿童的发展水平呈正相关。[21]另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时期,此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开始注重幼儿园中的疾病预防与安全,[22][23]这些也为生活活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科学照料”部分指标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结合上述调查结果及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借鉴,形成了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初始指标。(见表1)

围绕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初始指标中的三级指标,本研究编制了《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预测问卷,每道题目对应一个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过程性情境,例如,“张老师发现,班上的琳琳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把大拇指放在嘴巴里咬,老师制止了几次但效果不佳。平时遇到类似的情况,您会向家长告状,请他们严加监督吗?”问卷最终形成了37个项目,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自评式计分方法,[24]其中正向计分项目有20个:“总是”计5分,“经常”计4分,“有时”计3分,“极少”计2分,“从不”计1分。反向计分项目与之相反,共17个。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的项目分析结果

1. 项目筛选过程。

本研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选取湖南省长沙市、岳阳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三个市(州)作为样本地区;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城市公、民办园,县城公、民办园,乡镇公、民办园以及村公、民办园40所,其中不同地域的公、民办园各半;抽取在园的教师和保育员作为调查样本,填写问卷。预测问卷共发放400份,回收38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剩余355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3.4%。研究对象的来源见表2。

问卷的项目编制是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开放式问卷和访谈结果拟定的。研究者在问卷初稿完成后,邀请了10名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问卷项目的表述进行分析,删除或修改了问卷中存疑的项目之后,邀请了4名学前教育专业教授针对问卷的内容、结构划分和文字表达等提出建议,然后综合教授们提出的意见修改或删除项目,最后形成了《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预测问卷,此问卷的主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本信息,二是对影响生活活动过程性质量的37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做出评价。

2. 项目质量分析。

为了提高预测问卷指标结构的科学性,本研究使用SPSS 22.0对预测问卷数据软件进行项目分析,包括极端组比较、项总相关以及同质性检验。根据项目质量分析的判断标准,在三个检验中如有一个指标数据不合格,则该项目予以删除。综合对37个三级指标的分析,有5个指标的综合评鉴情况不理想,故将其删除,這5个指标分别是“观察与记录”“自我保护”“尊重幼儿意愿”“教师配合”和“健康的饮食习惯”,最终保留32个指标。

(二)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在删除鉴别度较低的5个项目后,为了探寻和验证剩余的32个评价指标之间的结构,本研究使用SPSS软件将样本随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做探索性因子分析,一部分用来做验证性因子分析。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N=193)检验区别效度;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N=162)检验收敛效度,题项与共同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越高(应大于0.5),收敛度就越高。[25]

1. 样本适当性考察。

当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效度时,首先需要满足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即题项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这反映在KMO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上。本研究对删除不良题项后的预测问卷数据进行检验,所得结果见表3。

表3的检验结果表明,调查数据的KMO检验值为0.823>0.80,表示题项变量间的关系是良好的。这说明该问卷变量间具有共同因子存在,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显示,近似卡方值为3171.079,自由度为496,显著性概率值P=0.000(P<0.05),因此拒绝Bartlett球形检验的虚无假设,即接受净相关矩阵是单元矩阵的假设,[26]代表总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子存在,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2. 因子的抽取。

为了提取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的共同因子,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作为提取方法,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表4为总方差解释表,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基准,共提取了7个共同因子,这7个共同因子共可解释69.255%的变异量,具有解释原问题的能力。

图1为碎石图,由图可看出,从第8个因子开始,坡度线趋向平坦,表示没有特殊因子值得抽取,因而保留7个因子较为适宜。

上述图表显示,本研究可抽取7个共同因子,这7个共同因子基本能解释32个初始变量所包含的信息。

为决定各项目应归属于哪一个因子,本研究采用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对项目进行分析,表5为转轴后的成分矩阵表,从表5中可以看出,32个项目在旋转后,在每个共同因子上的负荷均大于0.4。

32个项目在探索性因子分析时,通过5次迭代后收敛为7个因子。对抽取出的7个共同因子以及各因子聚拢的项目进行分析,将其命名为“生活制度与管理”“疾病预防与安全”“日常护理”“师幼互动”“同伴互动”“幼儿自理意识培养”“家园互动”。最终保留下来的32个项目可归纳为“生活常规与管理”“互动与支持”“科学照料”这3个一级指标,与本研究前期的理论构想基本一致,项目有些微变动,但不改变原一级指标的划分。(见表6)

(三)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为进一步验证问卷结构的科学性,本研究使用AMOS 20.0软件,采用极大似然法,对回收的162个样本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经检验,模型的各项指标都达到了统计量的判断标准,其中χ2/df=1.089<2.00,适配度指数GFI=0.825,调整后的适配度指数AGFI=0.823,增值拟合度指数NFI=0.828,离中拟合度指数CFI=0.983,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0.024,说明模型的拟合度极佳。标准化路径系数见图2。

本研究在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评价指标的结构合理之后,再按照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的7个共同因子进行收敛效度分析。结果得出:所有标准化后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而且大部分大于0.7,且在P<0.001的情况下显著成立,“幼儿自理意识培养”“疾病预防与安全”“生活制度与管理”“师幼互动”“同伴互动”“家园互动”及“日常护理”的组合信度分别为0.8444、0.8844、0.9048、0.8604、0.8013、0.7991、0.8829,CR均大于0.7;建构的平均提炼方差AVE分别为0.6442、0.5608、0.5772、0.5523、0.5737、0.5762、0.6016,均大于0.5。综合以上三个指标的分析可以得知,测量模型的收敛效度良好,该模型是幼儿园生活活动质量评价指标的理想模型。

(四)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效度检验

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本研究随机抽取湖南省长沙市、常德市、怀化市三个地区的160所幼儿园,其中城、乡幼儿园,公、民办幼儿园各半,采用《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问卷调查了幼儿园的园长、专任教师、家长、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总计发放问卷342份,回收307份,其中回收率为89.8%,有效率为87%。

1. 信度检验。

信度主要是指测验所得结果的稳定性及一致性,信度愈大,则其测量标准误差愈小。[27]对此本研究进行了可靠性检验即信度分析。本研究利用SPSS的叙述统计量求出正式问卷回收数据的各个题项的描述统计量,并检查有无键入错误,再对数据进行信度检验。分析结果见表7。

从表7可知,各子层面的可靠性值ɑ系数都大于0.7,问卷的整体信度较高,计算得出问卷的整体信度为0.828,大于0.8,故而认为整个量表的信度可以接受,通过了信度检验,即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为了检测受试者在不同时间得分的一致性,在间隔正式测验三周后,从正式问卷的受试者中选取136位调查样本(其中包括72位幼儿园教师,64位保育员),对问卷数据进行重测,进行信度分析(包括同质性信度和分半信度),分析结果见表8、表9。

从表8可知,各子层面的可靠性值都大于0.7,计算得出问卷的整体信度为0.830,大于0.8,表示问卷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信度;从表9可知,各子层面的分半信度系数值都大于0.7,故而认为此问卷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重测误差较小。

2. 效度检验。

在正式问卷形成后,主要运用问卷的内部相关来检验问卷的区别效度。结果显示,过程性質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7个二级指标与整个问卷间的相关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介于0.575至0.812之间,属于中高度相关。另外,7个二级指标彼此之间的相关也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介于0.253至0.671之间,属于中度相关。比较各部分与整个指标体系的相关系数和该部分与其他部分的相关系数可以发现,各部分与整个指标体系的相关系数基本都要大于该部分与其他部分的相关系数,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区别效度。

本研究将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划分为“生活常规与管理”“互动与支持”及“科学照料”3个一级指标,其中“生活常规与管理”包括2项二级指标及10项三级指标,“互动与支持”包括3项二级指标及11项三级指标,“科学照料”包括2项二级指标及11项三级指标。本研究考察问卷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同质性信度和分半信度后发现,三者均达到较为理想的水平。因此本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于评价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过程性质量。

五、讨论

(一)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结构的合理性

本研究对初始指标进行项目分析之后,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出7个共同因子作为二级指标,在探索出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结构之后,为验证结构的合理性,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在这一分析中,卡方自由度比值为1.089,适配度指数值为0.825,调整后的适配度指数值为0.823,增值适配度统计量指标值都大于0.8,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的数值为0.024,这表明本研究建构的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的指标模型是良好的,支持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研究结果。根据各因子的现实含义,将“生活制度与管理”和“幼儿自理意识培养”这2个二级指标归为一级指标“生活常规与管理”;“师幼互动”“同伴互动”以及“家园互动”这3个二级指标归为一级指标“互动与支持”;“疾病预防与安全”“日常护理”这2个二级指标归为一级指标“科学照料”。这3个一级评价指标多方位地满足了幼儿园生活活动过程性质量的评价需求,避免了单纯将某一方面作为生活活动质量评估指标的局限性。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在一定程度上聚焦了幼儿园生活活动开展应关注的实质性内涵,比如“日常照料”包括“盥洗照料”“如厕照料”“午睡照料”“进餐照料”“适宜的食物”等三级指标。以上指标均强调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科学照料,涉及了幼儿园生活活动过程中基础且重要的工作。

(二)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过程的科学性

本研究在开放式问卷、德尔菲专家访谈以及大量相关文献梳理归纳的基础上形成了37个初始指标。在极端组比较、项总相关、同质性检验后,部分项目由于区分度不高稍做调整,其后,在探索性因子分析等指标体系优化过程中,部分项目由于解释性较低而被删除。最终保留了32个三级指标,形成了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如二级指标“师幼互动”中的“尊重幼儿意愿”与“教师配合”区分不明显,均体现出生活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儿童主体意识的把握,因此,在数据项目分析过程中,对这两个项目加以合并。二级指标“日常护理”下面的三级指标“健康的饮食习惯”项目被删除。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进行进餐照料,提供并介绍适宜的食物种类等支持策略,促进了幼儿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健康的饮食习惯”这一指标的含义与“进餐照料”“适宜的食物”区别不明显,并且其评价易受到评价主体的主观判断及评价能力等影响,因此,结合项目分析结果,将此项目删除。此外,二级指标“生活制度与管理”中“观察与记录”项目被删除,可能是由于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科学的生活制度与管理环节更强调对制度的遵守与执行,而观察与记录这一项目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解释结果不理想。对删除不良项目后预测结果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的7个因子结构清晰,项目的因子负荷均大于0.400,总方差的解释率为69.255%,每一个因子项目含义清楚、可解释性强,表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

(三)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体系的三级指标呈现出过程性、情境性特点

结合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体系的初始指标,预测问卷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过程性及情境性,还原了一系列幼儿园生活活动真实场景,从教师对教育生活情境的回顾中获得了最真实的一手资料。例如,与“常规实施的弹性”这一三级指标对应的问卷题目为“出于安全考虑,老师平时要求孩子们接完水后统一靠墙站着喝水。一天户外活动结束回班后,孩子们排队去喝水时,舟舟跟老师说他想要坐着喝水。平时遇到类似的情况,您会要求幼儿遵守常规,必须靠墙喝水吗?”,通过这一情境性题目考察了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教师实施常规的灵活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了“常规实施的弹性”这一指标。又比如,与“卫生消毒”这一三级指标对应的问卷题目为“开餐前的最后一个活动是画画,但由于老师时间没有掌控好,到了领餐的时间,保育员还没有给餐桌消毒。平时遇到类似的情况,您会稍微缩减餐桌消毒的步骤吗?”,通过这一问题判断了幼儿园卫生消毒的流程是否因即時发生的情况而改变,并以此初步确定了“卫生消毒”这一指标。生活活动评价问卷的过程性、情境性特征,为三级指标的概括与提炼提供了生动的素材,为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的“预防为主”指向

新冠疫情的发展趋势对幼儿园的生活活动开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疫情防控已经成为幼儿园的常态化工作。为切实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健康教育开展尤为重要。有学者认为疾病预防、营养配餐、安全维护等一系列活动的质量都会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28][29]还有研究指出,安全对在园幼儿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30]疾病预防与安全作为幼儿一日生活的重点关注方面,也是幼儿园生活活动过程性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具体而言,幼儿园教师应该妥善做好监护与事故处理等工作,开展高质量安全教育,以专业态度做好季节病预防、卫生消毒等健康维护工作,同时利用一日生活中大量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如卫生习惯的培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幼儿疾病预防与安全的现实需求均在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体系中得以体现。此外,指标体系中也反映了幼儿对日常护理的需求。幼儿园生活活动应更关注幼儿的日常护理,如午睡照料、进餐照顾、生活作息、帮助幼儿了解适宜的食物种类和营养等,通过对幼儿一日生活的照料,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幼儿园疾病预防与安全及日常护理工作涉及面广且细致入微,多在一日生活的师生交往过程中潜移默化完成。因此,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质量评价更应强调对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过程性指向。

六、未来展望

本研究明确了幼儿园生活活动过程性质量评价的结构及基本要素,构建了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凝练出了幼儿园生活活动开展应关注的实质性内涵。该体系的构建对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开展具有引导作用,也将为幼儿园教师的生活教育实践指明方向。本研究后续的关注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如何有针对性地对教师等相关主体提供相应的支持,帮助他们通过指标体系科学观察、评估生活活动中发生的真实事件。过程性的质量评价可能对教师等学前教育相关主体提出了较大挑战,如何针对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评价主体提供相应支持,促进规范化评价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第二,如何通过更广泛地试用来确保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的适宜性和实施的可行性。具体而言,我们将继续对指标体系进行权重分析及等级评价,并使用该指标体系评价各地区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过程性质量,对各地区深入调研,尤其要关注不发达地区的生活活动过程性质量,有针对性地对生活活动质量较低的幼儿园进行诊断及归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2020年湖南省统计年鉴.http://hunan.gov.cn/zfsj/tjnj/tygl.html.

参考文献:

[1]周欣.建立全国性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意义与思路[J].学前教育研究,2012(01):23-27.

[2][21]李克建,胡碧颖.国际视野中的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兼论我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观的重构[J].比较教育研究,2012(07):15-16,199.

[3][8]杨莉君,彭荣.论过程性的学前教育基本质量评价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16(06):110-115.

[4]杨莉君,贺红芳.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建构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7(05):81-88.

[5][18]OECD. Starting strong III: A quality toolbox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M]. Paris:OECD Publishing,2012:15,179.

[6]侯莉敏,罗兰兰,吴慧源.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与幼儿发展结果的相关分析及其阈值效应[J].学前教育研究,2021(01):29-42.

[7]李琳,李孜佳,范洁琼,等.幼儿园教育质量对儿童发展增值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21(04):31-47.

[9]林媛.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现状调查:以M市为例[J].教育观察,2020,9(12):118-120.

[10]刘占兰,等.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十一省市幼儿园教育质量调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388-389.

[11]大宫勇雄.提高幼儿教育质量[M].李季湄,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9.

[12]赵玲.幼儿园生活常规活动的价值与开展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7(03):64-66.

[13]侯莉敏.儿童的生活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98.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5]辛继湘,杨志平.学校课程创新的文化取向:动因、特征与路径[J].湖南师范大學教育科学学报,2021,20(04):24-30.

[16]KATZ L G. Multiple perspectives on the quality of early childhood programmes[J]. Europe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1993,1(2):5-9.

[17]SHARKEY B, SHARPLES Y. An approach to consensus building using the Delphi technique: developing a learning resource in mental health[J]. Nurse Education Today,2001,21(5):398-408.

[19]张姝玥,顾高燕.德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框架、特点及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20,42(07):106-112.

[20]梁涵嫣,陈勇.美国加州幼教机构等级评定与改善体系:构成、实施与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19(04):37-43+67.

[22][29]许玉成,张瑞银,周志峰,等.学校及托幼机构流行性感冒疫情传播能力评估和停课措施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21,42(02):273-276.

[23]HAAG L, BLANKENBURG J, UNRATHh M, et al. Prevalence and transmission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type 2 in childcare facilities: a longitudinal study[J].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21(237):136-142.

[24][25][26][27]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物: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78,183,208,237.

[28]叶平枝.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健康幼儿园建设[J].学前教育研究,2020(06):9-14.

[30]柯亮.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需求逻辑和现实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20(02):114-122.

3640501908281

猜你喜欢

教育质量
初中英语有效性教学与翻转课堂的应用实践探索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几点思考
MBA教育质量保证与持续改进体系研究
战略管理视角下中医药高校教育质量分析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执业药师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