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免疫学实验微课的制作与应用

2022-03-11赵彩红张小梅白碟翟颖

科教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实验教学微课

赵彩红 张小梅 白碟 翟颖

摘要医学免疫学是医学生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之一,实验教学是医学本科生获得免疫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是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延伸。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形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当前教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结合我校医学免疫学课堂实验教学的情况,将医学免疫学实验制作成微课应用于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医学本科生;微课;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2.03.029

医学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支柱学科和前沿学科,是医学生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实验教学是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延伸。高质量的实验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将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抽象思维与感性认知相结合,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环节。[1]如何提高学生对医学免疫学的学习热情,提升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免疫学实验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2]

近年来,微课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应运而生,[3]它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多媒体与教学结合制作而成的一种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4]以直观可视、交互性强的短视频为主要载体,并辅以相关的教学内容设计、课件学习、课后练习等环节,针对特定知识点而展开的新式教学活动。由于它是依托在线网络环境进行教育服务,且具有短时高效、内容凝练、主题鲜明、使用方便等特点,[5]实现了文字、声音以及图像的联动,[6]故引起教育者的广泛关注,成为教学领域的探讨热点。微课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对传统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延伸。微课的可视化、情景化、趣味化改变了以往的枯燥学习体验,极大提高了学习品质,是医学生很好的自主学习载体。[7-8]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预习和复习,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将学习纳入碎片化的时间管理,甚至将学习更好的融入生活。微课作为一种新形势下的教育资源,最大的不同在于将教学重心从教师的教,逐渐转向学生的学,微课的主要使命便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养成见缝插针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的良好习惯。微课资源能不限次数的回放和重播,[9-10]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种种需求。

目前,理论课的微课资源较为丰富,而实验课的短视频相对少见,[11]本文结合我校医学免疫学课堂实验教学情况,将免疫学实验制作成微课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免疫学实验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实验老师准备好实验材料、配制好实验所需的试剂,教师课堂上详尽的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然后进行操作示范,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匆匆忙忙地照葫芦画瓢完成实验操作,得出预期的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即可,整个过程不需要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无法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此外,目前的课堂实验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1)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学时少,实验操作耗时长,在有限的学时内仅能学习较少的实验技术;(2)老师远距离的示教不能将规范的操作细节清晰地呈现给每一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只是盲目地模仿,有时会造成操作失误,导致实验失败,影响教学效果;(3)某些实验检测具有潜在的病原传染性,需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普通的免疫实验室无法进行检测;(4)实验耗材成本高,特别是某些昂贵的仪器设备不能使每位同学都亲自操作运行等等。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亟须引入新型教学手段提高免疫学实验教学效果。微课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深度思考,培养自主学习,也能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改进,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12]

2医学免疫学实验微课的制作

2.1实验微课的选题

微课制作的第一步就是选题。我们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的分析,选择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中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微课制作。[13]免疫学实验主要包括抗原和抗体制备技术、非标记免疫技术、标记免疫技术、免疫细胞的分离与功能测定、临床免疫学检验五大部分。我们根据医学免疫学实验大纲的要求和对临床检验项目的梳理,设计了ABO血型的鉴定、肥达氏反应、双向免疫琼脂扩散试验、B淋巴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的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T细胞增殖试验、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抗核抗体的检测以及溶血素的制备及应用共10个微课,既有经典的理论验证性实验,又有综合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综合设计性实验能够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4]根据注意力集中曲线显示,在授课开始后5~10min内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15]因此我们制作的每一节微课时长控制在8~10min。每个微课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注意事项以及临床应用或临床意义。

2.2脚本的编写

制作实验微课首先要根据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经验和医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对教学设计的每个步骤撰写详尽的微课制作脚本。实验操作短视频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详细标注,包括实验用品及仪器设备摆放的位置与角度、每个步骤的拍摄时间、选取的拍摄场景、分镜头的远近距离等,同时将每一步的解说词标注在脚本中,有利于后期配音。每一部分需要利用思维导图、表格及图片等工具制作微课视频流程图,要做到详尽、精准。

2.3 PPT的录屏

每个实验的实验原理、结果判定、注意事项、方法评价及临床应用均需要制作成PPT后,运用PowerPoint 2010版本在幻灯片放映时加旁白的状态下进行录屏。为了保证视频的效果,PPT页数不宜过多,单张PPT内容要言简意赅,多用图片及表格呈现内容,避免使用大段文字,保持美观、简洁、清晰的特點。录制时应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噪音干扰,解说者要把控好声音电平,不可忽高忽低影响录制效果。录屏完成后,在“文件”里找到“导出”,点击“创建视频”,从而导出PPT录屏的视频,在不同的系统和平台均可正常播放。

2.4操作视频的拍摄

拍摄时要合理布局画面,实验器材合理摆放,操作者居于画面的中央,占据背景画面的比例要适当,着重展示操作者的操作手法与细节,对于重点与难点采取近距离拍摄,放大局部操作的画面,清晰生动的画面使学生记忆入脑、入心,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拍摄时要保证环境灯光照度充足,镜头稳固不晃动,操作者与背景不可出现暗影;调整好摄像机白平衡,根据需要的景深效果,合理运用滤镜和光圈。根据提前撰写的分镜头脚本和拍摄计划进行有组织的拍摄,多角度、远近距离切换拍摄各个实验细节。

2.5微课后期的合成制作

后期制作使用“爱剪辑”软件,主要包括PPT录屏与各分镜头组接、声音制作等。将拍摄的视频素材按顺序拼接起来,剪去重复或无用的部分,在实验器材与操作步骤两部分,需要添加字幕,文字所占的比例要适中,不能遮挡操作的画面。配音时要注意适当的声音润色,掌控好音调高低,吐字要清晰,气息要平稳,尽可能减少杂音,最后配以合适的背景音乐,调整配音与画面同步。

3医学免疫学实验微课的应用

在2019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95名学生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利用我们制作的实验微课结合翻转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前,老师将实验微课上传至医学免疫学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空闲时间、学习能力灵活安排学习进度,利用电脑、手机、iPad等终端设备进行在线观看实验微课、熟悉操作步骤,开展个性化学习。对于重难点内容,学生可进行暂停、快进或多次回放,在自学过程中进行思考、总结已掌握的知识点,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可以上传至网络平台;课堂上老师着重讲解实验原理、注意事项以及实验过程中的难点,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纠正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节省了大量的重复示范操作时间,而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时间。课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实验视频进行复习加深记忆。学生的实验操作与实验报告完成情况明显好于往届学生。

我们通过发放电子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对于医学免疫学实验微课的满意程度,包括“满意或有帮助”和“一般或没有帮助”等选项。结果显示,我校2019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共95名同学,收回92份调查问卷,完成率达96.8%。结果显示:对制作的实验微课,85.9%的同学表示满意;65.2%的同学认为实验微课有助于对医学免疫学理论知识的理解;75.0%的同学认为实验微课能够提高学习积极性;78.3%的同学认为实验微课视频画面清晰,对激发学习兴趣有帮助;参与调查问卷的同学一致认为微课能够直观、清晰的展示实验操作的每一个细节,对于提高实验成功率非常有帮助;63.0%的同学认为微课有利于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微课作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方兴未艾,虽然在制作和应用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完善,但微课能够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化学习和深度学习的需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将微课应用于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资源补充,也是学生再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此种新型教学方法,对于深化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具有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基金项目:2019年度大连大学教改项目“《医学免疫学》课程反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务处发[2019]11号);2021年大连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2111258424)。

参考文献

[1]陈丽艳,全吉淑,柳明洙.学生参与式细胞生物学实验微课的制作与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21,23(1):51-53.

[2]王艳红,田继华,张帆,等.学术型研究生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8):617-619.

[3]徐传广.浅谈微课的制作及其在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建议[J].时代汽车,2020(3):48-49.

[4]任庆利,罗强,卢琳,等.微课中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动态效果制作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5):91-95.

[5]李江,傅华.基于团队合作学习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操作实践性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5,13(2):107-112.

[6]肖冬,刘河杉,李岱霖,等.基于学生自制微课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09):273-274+277.

[7]石杰,李琳.微课在医学类高校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20,48(08):146-147+183.

[8]史俊青.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1):179-181.

[9]张绘宇,田秀梅,陶黎阳,等.病理学微课制作与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6):698-705.

[10]郭文波.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微课资源建设及应用实用技巧[J].教育传播与技术,2020(2):19-22+63.

[11]谢青,周爱文,肖靓,等.生物科学与技术实验微课视频制作的思考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7(3):9-13.

[12]杨广玲,孔令广,张卫光,等.微课在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07):116-120.

[13]向秋玲,林桂平.微课在医学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6):431-433.

[14]李颖.免疫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8):614-616.

[15]郭玉軍,李红丽,袁笛,等.优质微课制作在基础医学教学辅助中的应用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20):3234-3236.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实验教学微课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