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综合管廊变形缝渗漏问题防治措施

2022-03-10李春牛

建筑与装饰 2022年4期
关键词:侧墙止水带管廊

李春牛

宣城市市政园林公用建设管理处 安徽 宣城 242000

引言

地下综合管廊由于其能将城市供电、供水、通信、燃气等多种市政管线集中布置,做到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和资源共享,减少由于地下市政管线维护、抢修而导致的路面重复开挖,近几年在很多城市推广建造。地下综合管廊埋设于地下,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再加上地下综合管廊成线型布置,长度较长、变形缝数量多。伸缩缝一旦渗水,影响到工程使用,甚至危及工程的安全运行[1]。从目前已建成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渗漏部位情况观察,管廊渗漏的常见质量问题主要发生在变形缝部位。因此,如何抓好地下综合管廊变形缝的防水设计及施工质量,是管廊建设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

1 工程案例

创业路地下管廊工程项目位于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长1.7km,设计为两仓,标准断面为5.7m×2.8m,布设在道路机非隔离带和非机动车道下面,管廊标准段设计覆土厚度约3.2m。入廊管线由高低压电缆、通信电缆、给水管等。管廊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防水等级为一级,防水采用C35自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外侧采用一层1.2mm厚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一层防水涂料,变形缝处防水设计为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侧墙水平施工缝处设置4mm镀锌钢板止水带及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工程完工后,发现管廊部分变形缝出现渗漏现象,经过采用注浆等方案处理后,渗漏现象得到改善。

2 变形缝渗漏原因分析

地下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设计,由外到内通常采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防水密封材料嵌缝的形式,变形缝防水构造如图1所示,其中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在变形缝防水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细部构造设计和施工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地下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效果的成败。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和施工环节存在一些缺陷,造成地下综合管廊变形缝存在渗漏的问题。

图1 管廊变形缝底板(顶板)防水构造图

2.1 设计方面

2.1.1 设计人员对规范条文理解不透。顶、底板中的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安设未按照《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如底、顶板中止水带直接按“一”字形状设计,未按规范要求设计成盆状;有的项目虽将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设计成盆状,但盆状的开口方向正好与规范规定相反。

2.1.2 设计深度不足。如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的钢边与侧墙施工缝钢板止水带如何连接,既无节点详图,设计说明也未阐述,造成施工时随意性较大,有的不作任何连接,有的简单地进行搭接。

2.1.3 变形缝防水节点详图设计考虑不周。如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安设,设计图纸仅设计了部分构造钢筋,将止水带安设在构造钢筋的预留槽口中,没有对止水带作有效固定,起不到控制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在混凝土浇筑时左右移动的作用。

2.1.4 设计施工说明不详。如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接头形式未作要求,焊接还是胶接,设计说明未予明确。

2.2 施工方面

2.2.1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上下、左右固定不牢,造成中埋式止水带混在凝土浇筑后,止水带上下、左右偏位,不居中。

2.2.2 变形缝处端头模板刚度不足、固定不牢靠,变形缝端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表面凹凸不平。

2.2.3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接头接缝形式随意性大,有的甚至采用搭接方式进行连接,造成止水带未能封闭成环,止水带的接头部位成了防水的薄弱环节。

2.2.4 变形缝两侧混凝土同时浇筑,在混凝土浇筑时,造成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及填缝板左右移动,混凝土成型后,变形缝不直、止水带不能居中。

2.2.5 顶、底板中的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下面混凝土,由于在混凝土振捣时不易观察,止水带下部混凝土容易欠振、漏振、过振,造成止水带两翼的混凝土包裹不严。

2.2.6 在施工中橡胶止水带因未进行保护,由于长期暴露、阳光照射、扯拉等外界因素影响,造成橡胶止水带老化、撕裂,修补不及时等。

3 变形缝渗漏的防治措施

3.1 地下综合管廊防水设计

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尤其要对变形缝等容易造成渗漏的重点部位,应加强防水构造的精心设计。

3.1.1 变形缝防水设计说明应明确施工时应参照的规范、图集的具体做法,将规范标准规定条文,能用详图表示的尽量设计成详图。如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在底板、顶板中盆状安设形状,可采用较为直观的图1表示。

3.1.2 设计说明应明确一些做法,便于施工方案的编制及过程中的检查验收。如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沿底板、侧墙、顶板结构中间布置,应成封闭环形[2]。橡胶止水带的接缝应明确要求采用热压焊接,接缝位置应设置在顶板以下的侧墙部位等。

3.1.3 变形缝防水细部节点详图应详细。如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的固定,可采用图2所示的设计,将扁钢与止水带钢边用螺栓进行连接,再将扁钢与结构中的钢筋焊接。以解决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在混凝土浇筑中容易发生移位的问题,确保止水带埋设位置准确、固定牢靠的要求。

图2 止水带钢边与扁钢连接图

3.2 变形缝止水带施工措施

3.2.1 止水带应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盆状安设。施工时,先在橡胶止水带钢边上钻孔,沿长度方向间距为500mm,将带孔扁钢与止水带钢边用螺栓进行拴接。此处扁钢与止水带钢边连接应严禁采用焊接方式,以防橡胶止水带受热老化,影响使用寿命。安装时,将止水带中心线调整至与变形缝中心线重合,再将扁钢与主体结构钢筋或构造钢筋进行焊接,确保止水带在混凝土浇筑时不发生左右移动。顶、底板中的中埋式止水带的侧边应往上翘,使止水带处于盆状安设状态。以解决顶、底板止水带下部混凝土振捣不易密实,气泡不易排出,造成混凝土凝固收缩后,使止水带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缝隙,导致变形缝渗漏的问题。

3.2.2 变形缝处的混凝土端头模板安装应牢固、接缝严密。模板应选用刚度好、不易变形的整块木模,厚度应大于50mm,模板与止水带的接触面应制作成凹槽,并将模板凹槽内毛刺清理干净,支模时上下两块模板应将橡胶止水带空心圆环夹紧,模板应支撑牢固,使模板与止水带中间空心圆环接缝严密,保证混凝土浇筑时,端头模板不发生跑模,接缝处不出现漏浆现象。端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提前涂刷隔离剂,便于混凝土成型后方便拆除端模,防止因拆模困难导致橡胶止水带损伤。

3.2.3 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的接缝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接缝焊接牢固。止水带的长度根据变形缝位置、底板宽度、顶板宽度和侧墙高度,确定止水带的长度,一道变形缝应采用一条通长的止水带,且宜设置一个接头,止水带接头应设在侧墙较高位置。橡胶止水带接头接缝时,先将橡胶止水带整理顺直,两端搭接重叠,将需要切除的多余部位进行标识,橡胶止水带的切口应切割成斜面。现场接头应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采用热压焊接,接好后,两侧钢边采用铆钉将其搭接固定[3]。接缝应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脱胶现象。

3.2.4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与侧墙施工止水钢板应有效连接,防止交接处成为防水薄弱点。应将橡胶止水带的钢边与止水钢板用铆钉进行搭接固定,钢边与止水钢板之间采用聚氨酯密封胶填充,使钢边与止水钢板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3.2.5 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出现漏振、欠振、过振等现象。顶、底板变形缝处由于结构和构造钢筋密集,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施工前应加强施工技术交底,过程中加大检查,混凝土浇筑时,振捣工序必须由专人负责,变形缝处混凝土振捣,应将橡胶止水带底部的空气全部排出,从而使止水带与混凝土紧密结合在一起[4]。混凝土浇筑后应采取覆盖措施,并安排专人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防止混凝土因失水开裂,产生渗漏通道。

3.2.6 管廊主体应按变形缝设置分段进行施工,在变形缝一侧混凝土浇筑完成,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变形缝处的端头模板,并将变形缝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将裁切好的聚乙烯发泡填缝板用黏结剂粘贴在混凝土上,再进行变形缝另一侧的钢筋绑扎、止水带安设及混凝土浇筑等工序施工,以防止由于变形缝两侧混凝土同时浇筑,造成变形缝内填缝板左右移位,钢边橡胶止水带不居中的问题。

3.2.7 加强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保护。底板变形缝内止水带安设后,应将用于侧墙和顶板内的止水带卷起,用软绳绑扎悬挂在侧墙支架上,并用篷布遮盖,以防风吹日晒、人为损坏。特别是在拆除底板变形缝处端头模板时,应先拆除止水带上部的模板,再拆除止水带下部的模板,在拆除止水带下部模板时,应谨慎操作,防止用力过大,造成止水带撕裂,影响止水带的防水效果[5]。

4 结束语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造价高,设计使用寿命长,又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如何做好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防水质量,一直是个难题,特别是对于变形缝、施工缝等薄弱环节的防水措施,只有从工程设计、施工入手,深化细部构造设计,严格按照规范和施工方案精心组织施工,加强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才能确保地下综合管廊防水工程达到满意的效果,发挥好地下管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侧墙止水带管廊
温度荷载下剑麻纤维-ECC地下侧墙抗裂性能
预应力钢棒在桥台侧墙加固中的应用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探讨
背贴式异形橡胶止水带施工技术
隧洞止水带安装质量控制探讨
综合管廊天然气管道设计
地铁车站裂缝变形机理及构造优化措施
团队介绍
铝合金列车侧墙制造及其质量控制
关于工程后浇带外贴式止水带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