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生活元素,书写精彩篇章

2022-03-10王丽丽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写作知识写作能力习作

王丽丽

小学习作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整合与检验。当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习作能力,就代表学生能够真正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内化于心。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习作教学,充分考虑到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创设生活化的习作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丰富语文写作素材,促使学生应用性知识与实际性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加快学生语文学习发展的步伐。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以敏锐观察力发掘生活化习作内容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课堂之中,教师应积极地捕捉生活元素,将其运用到习作教学中,以敏锐观察力发掘生活化习作内容,使学生能够在生活细节中发展和感悟习作魅力,使学生能够将自己在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运用到习作之中,促使学生语文习作能力和效果的双重提升。这样即可从根源上消除因学生对身边实际生活的不关注,所产生的只会运用从课本上所学的语文知识写作的不良现象,可有效避免学生语文写作的单一性和枯燥性,而是使学生能够写出具有自己真实情感和中心思想的优秀作文。

举例来说,在学习《找春天》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生活化的学习问题,如“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启发学生对生活中春天样子的思考,使学生能够自主与深度学习关于春天的写作技巧与方式。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关于景色的写作方法,以生活化的写作内容,帮助学生深化对写作知识的理解,并使学生能够加强对生活中写作灵感的把握,尝试运用自己的生活感悟书写作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促使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和文化素质的双重提升。

(二)以自主性實践呈现生活化习作本质

在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课堂之中,教师可以以自主性实践呈现生活化习作本质,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写作的乐趣,真正认识到生活与语文知识的关系,将生活化的素材与课上所学的写作技巧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联系性思维创作能力,使学生能真正感悟到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使学生能够写出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作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作文学习效果。

举例来说,在学习《枫树上的喜鹊》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之中,切身观察枫树上的喜鹊,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化的实践中,观察生活化的事物,使学生能产生对语文习作的浓厚学习兴趣,自主与深度学习语文习作知识,尝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开展语文写作。之后,教师应检查各个学生的写作情况,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使学生都能掌握运用生活化素材写作的方式,学会自主观察生活,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不断加强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以多媒体技术体验生活化习作训练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课堂之中,教师可以通过捕捉多媒体中的生活元素,以多媒体技术体验生活化习作训练,使学生能够在模拟化的情境之中,深度了解语文写作知识,发散自己的语文写作思维,使学生能够书写出更加精彩的文章。由此,从根源上消除学生毫无语文写作的兴趣,所产生的形式化地学习写作知识的不良现象。而是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写作中,从生活化的角度深化学习写作知识,促使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高效提升。

举例来说,在学习《小马过河》这节课时,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小马在帮妈妈驮麦子到磨坊的途中遇到一条小河,不知是深是浅,最后在妈妈的指引下安全过河的故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吸引学生的习作学习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深度分析课本中所运用的写作技巧,并能够联想生活中关于小马的故事,不断深化学生对语文写作知识的理解。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写作训练,让学生以“动物”开展作文仿写,锻炼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和生活素材的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写出具有良好情感内涵的优秀语文作文。

总而言之,将生活融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课堂之中,可为学生创设趣味、真实且高效的习作课堂。小学语文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开展生活化习作教学的重要性,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深度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元素,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运用生活化素材写作的能力,合理运用写作方法的技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书写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精彩作文,从而促使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

3993500338212

猜你喜欢

写作知识写作能力习作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写作知识的呈现路径
由“类”到“个”,写作知识开发有理可循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习作展示
写日记
反思中学写作知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