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命题作文“眺望”构思演练

2022-03-08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袁庆峰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2年1期
关键词:行囊黄沙南湖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 袁庆峰

考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百年前,十几个年轻人站在烟雨迷蒙的南湖红船上,向远方眺望;六十年前,一群年轻人站在黄沙弥漫的戈壁滩上,向远方眺望;当年,一个年轻人站在田塍上,透过金色的稻芒向远方眺望;现在,勇敢的你,背起行囊,眺望远方……

请以“眺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分析

文章的深刻性取决于对材料的深入解读。

材料呈现了四个画面: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站在红船上眺望,希望改变旧中国的落后面貌,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六十年前,塞罕坝人在黄沙弥漫中眺望,希望实现荒漠变林场的绿色梦想;当年,年轻的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刚刚毕业,便扎根田间地头,在金色的汗水和收获中眺望着在水稻下乘凉的梦;现在,勇敢的你正眺望,希望就在远方,那里,是你梦想的天堂!

结合四个画面,要求写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眺望”。

同样是“眺望”,但是所处的背景不同:“烟雨迷蒙”,是在迷茫和未知中的探索;“黄沙弥漫”,是在困境和艰难中的远望;“金色的稻芒”,这是目标明确的追求;“背起行囊”,是意志坚定的准备。

不能忽视的是,材料中四个画面的“眺望”都是与“远方”相连的。“远方”可以就距离而言,也可以就时间而言;可以是实在的、具体化的目标,也可以是无法具体感知的情感、理想等。也就是说,在写作中,不能仅仅就“眺望”而“眺望”,而应当围绕“眺望远方”深入思考,即,“眺望”可理解为站在个人发展或历史发展的制高点远望未来——从小我出发眺望大我,从个人生活眺望广阔世界,从眼前所见眺望无限未来……当然,眺望的视角也可以思接千载,情连古今。但无论何种形式的眺望,本质上都是扎根于现实,通过不懈奋斗而达到美好的境界。

基于此,可以理解为为了“远方”美好的理想、崇高的追求、美丽的情感而“眺望”,而奋斗。

此外,四个画面的主人公都是“年轻人”,写作也就指向了当代青年应当眺望什么,应当如何眺望的时代命题。

写作指导

写议论文,谈对“眺望”的感悟和思考。

要抓住“眺望”一词进行深刻剖析,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一词语的意蕴。

剖析“眺望”的含义:“眺望”的意思是从高处往远处看,引申义为要有高远的眼光,而不是目光如豆、坐井观天;思考怎样去“眺望”,也就是在“眺望”中应持的方法和态度;另外,还可思考“眺望”什么——理想、未知、历史、未来等;还可以思考为什么有些人眺望远方……

也可以辩证思考:我们常眺望远方,或许我们所在的地方恰是别人眺望的远方,或许我们脚下就是我们眺望中忽略的地方——“众里寻他干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写记叙文,可以写成长路上“眺望”的故事——自己的眺望、家长的眺望、老师的眺望,真切的眺望、殷切的眺望、深情的眺望……

写散文,可以写几个不同的场景中不同人的眺望,如屈原的眺望、岳飞的眺望、谭嗣同的眺望、南湖烟雨中的眺望等……

水作文

眺 望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 袁庆峰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身处日新月异的世界,梦想无数,追求不断,眺望不止。我辈青年当勇于眺望,善于眺望,勤于眺望,以昂扬的眺望之姿,书写时代的动人华章。

眺望是远望,是瞭望,是置于高处而望。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眺望几乎无处不在:全面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于是,我们又开始眺望全民共同富裕;“蛟龙”入海,“天问”问天,上天入海的梦想得以实现,于是,我们又开始眺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而真正迈入科技强国之列;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于是,我们又开始眺望青山绿水、美丽家园;在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征途中,我们又眺望着民族的伟大复兴……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国家,我们都止不住一次又一次地深情眺望。

因为,这样的远望常因高瞻远瞩而能明察秋毫,这样的瞭望常因深谋远虑而目光如炬,这样的眺望常因饱含深情而动人心魄。可见,眺望既是一种勇于探索的无畏,更是一种独具慧眼的卓见。之所以这样说,缘于这种无畏的动人之处在于眺望者的志向远大;缘于这种卓见的伟大力量可以穿透迷雾。

勇于眺望、善于眺望、勤于眺望远方之人常常是理想坚定、敢为人先、忠诚为民之人。因为一心为民的梦想在胸就会让人产生无畏的勇气而大步向前,这样,才能在布满荆棘之处开辟出一条条光明大道来。你看,眺望民族未来的南湖青年穿透历史的迷雾带领人民寻找光明;你看,眺望沙漠改造的塞罕坝青年在黄沙弥漫中以无畏之姿铸就荒漠变林海的伟业;你看,眺望茫茫苍穹的年轻科学家们在西方的科技封锁中实现了遨游太空的梦想;你看,曾经站在田塍上眺望远方的年轻人将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即将实现。他们不忘为民初心,坚守人生追求,心怀家国天下而为之眺望远方的身影是中华民族最动人的风景!

然而,一个人若是只关注眼前的蝇营狗苟,只在意自我的利益得失,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目光即便专注,也不能称之为“眺望”,因为,那只是局限于眼前的私欲和贪婪。不能放远目光,自然不能眺望远方。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作为青年的我们,当勇敢背起行囊,放开眼光,眺望远方……

写作感悟

1.写议论文要围绕观点和题目进行多角度思考:什么是眺望,我们身边都有哪些与之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的本质是什么,其意义和作用何在,作为青年,我们该怎么样。

2.议论文的写作行文中要注意点题,时时处处围绕题目展开,不要偏题,不要偷换概念。

3.段落安排要合理,要有层递性。

考场佳作

眺 望

微山一中高一 满政昊

何为眺望?对远方的憧憬,对未来的希望,对前行的信念,都可称为之眺望。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要学会眺望远方。

眺望所蕴涵的,是对未来的殷切希望,是不惧风雨、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是扫除迷茫、冲破荆棘的信念。在眺望时,我们也许会彷徨,会迷失方向,但我们终究会找到自己的路,无畏前行。

高瞻运瞩的眺望,能够发现新世界,探索新天地,萌生新思想,接受新知识。一百多年前的五四运动,在眺望中,陈独秀、李大钊先生找到了一条救国救民之新路,马克恩主义开始传播,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同样在一百多年前,十几个年轻人站在烟雨迷蒙的南湖红船上,向远方眺望,他们在眺望中,找到了民族前行的方向。能够高瞻远瞩地眺望,是因为心里怀着伟大的梦想。

眺望中的我们也许会迷茫,也许会回望家乡,而守住自己的梦想,不忘初心,才能迎来胜利的曙光。建国初期,一群年轻人来到黄土高原黄沙漫卷的戈壁,防风治沙植树造林。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也许面对着日复一日的黄土会沮丧,会失望。但当眺望整个高原,他们想到自己为何而来,为谁而来时,最终坚定了信念。眺望可以让我们重拾信心,不忘梦想,可以让我们坚定信念,绝不后悔。在眺望和奋斗中,坚持走完属于自己的路,才能无惧风吹雨打,到达梦想的彼岸。

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要学会眺望远方,眺望光明的未来。在眺望中明确方向,在眺望中积聚力量,然后背上行囊,踏上征途。也许前方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前进的路途不会轻松平坦,但因为在眺望中找到了方向,所以我们能微笑着面对明天的到来;因为在眺望中我们看到了希望,所以我们能勇敢前行;因为我们在眺望中坚定了信念,所以我们能一往无前,最终轻松、智慧地迎来光明的未来。

眺望远方,路在脚下,梦在前方……

点评

开篇诠释何为“眺望”,接着提出了青年要学会眺望的观点,并对眺望的作用和意义作了诠释。在主体段落,作者首先阐明了眺望的作用,并先后以李大钊、陈独秀和南湖青年的眺望为例进行论证;继而指出眺望中即便面临困难,只要坚守初心便能最终到达彼岸,将论述引向深入。

作为高一新生,能有如此细致深入的理性思考和逻辑分析,难能可贵。

猜你喜欢

行囊黄沙南湖
南湖之春
万里黄沙处,一座正在消失的古城
南湖的船
在南湖,我画下幸福时光
与黄沙斗争的种子遍地生根
“战黄沙” 郭成旺一家四代与4.5万亩沙漠绿洲
黄沙覆身(节选)
南湖早春(节选)
游子的行囊
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