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研究
——基于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结果

2022-03-03成都铁路卫生学校

内江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人际沟通用人单位问卷

◇成都铁路卫生学校 符 莹

调查研究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护理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三教”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医疗卫生行业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四川省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60余家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回收773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认可度较高。但同时也指出学生的身心素质、沟通能力、专业技能还应进一步提高。对此本文就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提升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丰富课外活动、加强校企合作等若干意见建议。

1 研究背景

国家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方参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这就要求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充分调查研究,吸纳有关行业、企业专家和用人单位的意见。调查研究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护理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三教”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医疗卫生行业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所在的60余家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89份,回收率98.6%,其中有效问卷773份,有效率96.6%。研究工具为自行编制的《护理专业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问卷表》,主要涉及毕业生总体情况、思想道德素质情况、专业能力情况、综合能力情况等四个方面,以李克特量表的形式调查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评价情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调查回收的773份问卷中,有656份表示认可,认可度达到84.86%,可以发现,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总体认可度较高。在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用人需求的适应度的调查中,评价为“非常好”的有119人次,占比为15.39%;评价为“较好”的有430人次,占比为55.63%,好评总计占比为71.02%。绝大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知识结构与社会用人需求的适应度是匹配的。

3.2 思想道德素质情况

为了解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本次调查问卷从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行为规范、工作态度、团队合作、诚信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设计测量题项,数据分析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学生在以上各项上的“比较满意”率和“非常满意”率的合计占比基本达到80%及以上,其中比较明显的是“诚信意识”和“职业道德”,满意率合计占比分别为87.19%和81.89%,此外,“诚信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得分平均值也比较高,分别为4.2分和4.16分,这说明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职业道德”评价比较高。但是,“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得分相对较低,这说明以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加强以上两项素质的培养。

表1 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分析

3.3 专业能力情况

为了解学生的专业能力,本次调查问卷从理论知识水平、基本技能掌握、专业知识结构、专业知识运用等方面设计测量题项。从表2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学生在以上各项上的“比较满意”率和“非常满意”率的合计占比基本达到65%及以上,其中比较明显的是“基本技能掌握”情况,满意率合计占比为70.25%,专业能力情况整体满意率差强人意。

表2 专业能力评价分析

3.4 综合能力情况

为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次调查问卷从学习能力、业务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工作主动性、创新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组织管理、大局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心理素质等方面设计测量题项,数据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学生在以上各项的评价中,除“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三项外,其他各项评价的“比较满意”率和“非常满意”率的合计占比均达到70%及以上,其中获得明显好评的几项能力依次为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吃苦耐劳精神,满意率合计占比分别为78.01%、76.96%、76.46%、76.33%。这与平时注重对学生教育与管理,注重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社团活动管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评价相对较低,说明学校应加强这些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表3 综合能力评价分析

4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广大用人单位对于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理实交替”、“课证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予了肯定,认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高,突出表现为“诚信意识”和“职业道德”的水平较高;也对学生综合能力中的“适应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动手能力”等给予了高度评价。但同时也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的身心素质有待加强。在工作中存在因身体原因或心理原因请假的情况,难以做到以强健的身心状况面对工作中的各项任务或各种突发情况,心理应激能力较差。

(2)人际沟通能力不足。学生在人际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沟通(医护关系、护患关系、同事关系)主动性不强;沟通方式方法欠缺;书面沟通能力薄弱等。

(3)专业知识和技能仍需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停留在表面,缺乏理解和思考,应用性较差,存在着知识老旧的情况。实习期间的理论知识不足,难以做到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贯通状态。

5 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通过此次调查评价,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大“三教改革”力度,贯彻教育部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满足社会、行业的人才需求。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①身体素质方面,学校除常规的早操、体育课程外,还应倡导班主任督促学生进行积极的体育锻炼,强健体魄砥砺意志,鼓励学生做出适合自身的体育锻炼计划并积极落实。②心理素质方面,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通过开展常规性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制作心理健康宣传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制力、抗挫折能力、自我疏导能力等;班主任可不定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开展谈心谈话;任课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学校、班主任、任课老师的多方努力,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能适应社会、行业、岗位要求的人才。

(2)提升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注重开设人际沟通方面的课程,比如增设《人际沟通》《演讲与口才》《沟通技巧》等课程,提升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与主动沟通能力,增强自信心;也可增设《应用文写作》课程,增强学生的书面沟通能力。②转变教师观念,使教师具有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意识,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从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操作和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着手,运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思维创新,进而在意识、思维、情感上产生与他人主动沟通的欲望。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让学生多进行小组讨论与合作,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沟通、小组与教师之间沟通能力的训练。班主任更要有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强烈意识,通过班级管理加强班主任与学生间的沟通、班干部与同学间的沟通、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③开展多种多样的课余活动,鼓励学生社团活动,在实际中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④帮助学生掌握常用沟通技巧,如让学生学会倾听,让对方畅所欲言,保持中立;谈别人感兴趣的话题,多看他人长处、学会赞赏别人,人际交往中做到不卑不亢;要学会换位思考,掌握“移情”能力,恰当运用肢体语言,适当幽默等。

(3)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以专业技术能力为核心,着力提升学生独立工作、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要加强专业和社会有关部门、行业的联系,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实践教学,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层教学,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馈。

(4)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行业的沟通,做好市场人才需求的预测与调研工作,根据人才市场变化,抓住机遇,快速反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确立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更要着眼于中职生成长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确保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需要相匹配。也可聘请行业专家任教、临床医护人员参与学校部分教学活动,使行业、岗位中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能及时传达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所学知识能与时俱进,使学生能快速地适应行业、岗位的用人要求。 (5)注重学生实习期间的理论学习。学校要重视实习期间学生忽视理论学习的现象,加强对实习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督导,通过线上专题讲座、建立考试平台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做多学,巩固理论知识,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为护考及升学考试做好知识储备。

猜你喜欢

人际沟通用人单位问卷
低年级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问卷网
当代大学生人际沟通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问卷大调查
人际沟通技巧在对台传播中的运用
问卷你做主
云南医学院校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及需求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