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文理学院教师体育健身行为特征及差异分析

2022-03-03四川文理学院匡恒疆韩梦姣

内江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理学院健身器材四川

◇四川文理学院 匡恒疆 韩梦姣

为了深入了解四川文理学院教师体育健身行为的特点和差异,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四川文理学院教师体育健身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调查表明:教师体育锻炼频率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工作负荷与科研工作量较大,参与体育健身时间较少;教师选择的体育项目相对集中;教师以独自一人或与家人结伴为主要健身形式,没有教练指导。

健康是人们对美好生活最普遍的需求。当前,正是我国建设体育强国之时,随着“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战略的推进,激励着广大教师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与健康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教师的体育健身行为也可促进健康中国的发展,但教师不仅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而且还需要花时间完成相关的科研项目,任务相当繁重,以至于缺乏体育锻炼[1]。并且教师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缺乏科学指导,导致教师因为担心受伤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比重较大。教师是知识分子群体的中流砥柱,更是知识的传播者与引领者[2]。因此,教师的身体素质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提高教师的身体素质,引导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四川文理学院高校教师为调查对象,对他们的体育健身行为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分析。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平台文献的搜集、阅读、归纳、整理与分析,为本研究论文的撰写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自行拟定“四川文理学院教师体育健行为特征及差异分析调查问卷”。共计发放问卷149份,回收问卷147份,回收有效问卷140份,有效率为95%;样本的年龄构成:30岁以下占30%,31~45岁占50.7%,45岁以上占19.3%;样本的性别构成:男性教师所占比重为60%,女性教师所占比为40%,所得数据采取SPSS26进行分析处理。

(3)实地调查法。为了掌握四川文理学院教师体育锻炼的状况,为本文提供实践依据,本文对四川文理学院高校教师体育锻炼进行了实地调查。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教师健身行为特征分析

(1)教师体育健身的时间和频次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为了提高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肺功能的耐力,每次体育锻炼时长为30~60分钟最佳。由表1结果显示,21%的教师参加锻炼时间在60分钟以上,虽已达到体育锻炼时长标准,但如果单次训练超过60分钟,神经系统会出现动作变形,影响锻炼效果;由于教师工作负荷与科研工作量较大,参与体育健身时间较少,体育健身频率达标不够,从科学角度来说,这也是不提倡的[3]。四川文理学院教师健身频次在3次/周以下所占比重为79%,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体育健身意识淡薄与习惯养成不足,多数教师体育健身次数有待加强。

表1 教师参加四川文理学院体育锻炼的时长

(2)教师健身行为的项目特征。

根据教师参与度统计(表3)可知,教师所参与的项目相对集中于健身器材锻炼、小球类、以及竞走项目。健身器材锻炼项目占比最大,这可能与近期学校体育馆健身房开始投入使用有关,健身器材新颖多样且容易上手,大部分的健身器械上面都会有解说图,引导使用和训练部位,这样的图解方便练习者上手,也方便教师搭配其他健身器材做循环训练。三大球本身是社会化非常强的项目,但根据调查问卷显示,有67%的教师因为担心害怕受伤而不会去参加对抗比较强的体育活动。另一方面,跑步与竞走活动不需要太多规则、运动技术以及受场地设施限制小,这种运动方式相对简单,可操作性强。

表2 教师参加四川文理学院体育锻炼的频率

表3 教师体育健身活动的选择

(3)教师健身行为的动机特征。

调查发现,四川文理学院教师参加体育健身的最大动机来自于使其心情愉悦,缓和工作生活压力。教师对于参与体育健身的态度还是相对积极的,年长教师生理机制相对逐渐衰弱,需要体育锻炼来维持生理机制,因此运动动因相比会更强,体育健身行为转化也随之增强[2]。但由于往往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占比高达77.2%,而即使再忙也要抽时间参加锻炼的仅占22.8%,这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每周健身的锻炼频率,从而致使教师对于体育健身意识慢慢消退。另一方面,教师参加体育健身的形式首要以与家人、伴侣结伴的小团体或独自一人健身,分别占比为65%和35%,无专业教练进行指导,这也可以表明出教师因为害怕受伤而不参与体育健身比重较大的缘故之一。据统计,教师认为在体育锻炼中,有教练进行科学指导非常重要占比89.3%。无教练指导会导致一部分教师失去锻炼自觉性,运动动机也会随之减弱,再加之缺乏完整的训练规划,没有人对其进行锻炼效果的评测,锻炼效果只是从感官上去感觉,继而教师参加体育健身的激情也会随之减弱[4]。

2.2 教师健身行为差异分析

(1)不同年龄教师的健身行为。

根据表4显示,四川文理学院教师整体参加体育锻炼频率较低,不同年龄参加体育健身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F=1.425,P=0.244>0.05),这部分原因在于年轻教师身体状况相对较好,对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相对较满意,并且年轻教师有活力,在教学工作、科研项目方向所耗费的时间相对较多。而职称较高的教师相对年龄较大,生理机制的衰弱达到一定程度,以至于身体机能不能满足运动需要,从而这部分教师参与体育健身比例相对较低。

表4 四川文理学院不同年龄教师参加体育锻炼分布表

表5 四川文理学院不同职称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分布表

(2)不同性别教师的健身行为。

无论是健身行业还是竞技体育,在传统观念下似乎都是男性的体育运动项目更引人注目,这种差异来自于体型组成不同导致的。男女教师参与体育健身动机不同,男性教师选择参与体育健身的动因大多为增强肌肉、增加自我成就感;而女教师更倾向于控制体重和保持身材。根据表6显示,教师选择大球类项目、健身器材锻炼项目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男性教师对对抗性较强、运动剧烈的体育项目比女性教师有着更强烈的意愿,男性教师选择大球类项目显著大于女性教师。男女教师对跑步和跳绳项目上的选择也存在差异显著性效应(P<0.05)。女教师选择跑步、跳绳等运动量较少的运动(女性选择平均值0.77>男性选择平均值0.24)。

表6 四川文理学院高校教师不同性别参与体育健身项目差异表

(3)不同月收入教师的健身行为。

表7 四川文理学院教师个体收入、消费差别

四川文理学院教师的收支情况对其健身行为不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教师选择在经营性场馆(需付费)进行体育健身的比例仅占10.5%,占比较低。教师的不同月收入档次往往会影响每月用于体育产品的消费,通过统计,教师平均每月用于体育消耗的金额位于400元偏下的人数占比为93.2%,多数教师都是通过校园体育场馆、田径场和公共体育场馆进行体育健身活动。另一方面,在体育锻炼中,装备也需要一定时段的更换,以此保持运动热情与积极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四川文理学院高校教师在参与体育锻炼的总体状况良好,但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长和频率都相对较低;教师的体育健身意识淡薄与习惯养成不足,多数教师体育健身次数有待加强;教师参加体育健身的形式主要以独自一人健身或与伴侣、同伙等小群体进行,无正规教练引导锻炼。项目相对单一,男性教师选择参与体育健身的动因大多为增强肌肉、增加自我成就感的大球类以及健身器材锻炼项目,女教师选择跑步、跳绳等运动量较少的运动,三大球项目的涉及相对较少。

3.2 建议

适当缓和教师的事务压力和科研负担,给教师留出自我发展的操作时光,让教师有相应量的闲暇时光参加体育锻炼;加大力度对体育健身的传播,对学校体育锻炼氛围的建设逐步加强。增强其他体育项目的趣味性,使教师参与体育健身项目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学校组织更多的比赛,尤其是女排、女篮和女足;根据男女教师相异的喜好,可以选择设置多种形式的体育项目;学校每周可设置教职工锻炼日或在一定时间段组织集体健身活动,并安排专业教练进行专业指导,满足教师的健身指导需要,促进教师参与的体育项目内容形式多样[5]。

猜你喜欢

文理学院健身器材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四川移动
基于老年人用户行为的公园健身器材设计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作品选登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作品
黑夜的献诗
西安文理学院高萍教授
健身秀:囧并时尚着
河南省高校女生使用校园社区健身器材情况的探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