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城建类高校经管类学院应用型转型研究

2022-03-03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焦爱英

内江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经管类城建应用型

◇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焦爱英 黄 凡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要求逐渐提高,国内城建类高校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逐步向应用型转型,而经管类学院的转型更是为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培养出更多富有特色的管理人才。因此,选取 9所城建类高校,以其经管学院为研究对象,从开设专业、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体系三方面分析其转型发展现状。依据分析,为城建类高校的经管类学院应用转型提出转型定位明确、课程设置结合实践等相关建议。

2015年,教育部联合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谁需要转型”、“转成什么样式”、“转型的具体措施”等高校转型发展思路;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十大战略任务中提出“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加大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的要求。除此之外,国家还颁布系列政策促进高校的转型发展,这些政策引导应用型转型从整个教育系统层面落实到培养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及教育质量评价等具体方向。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城建类高校的经管类学院应用型发展现状,探索如何进行更深入的应用型转型。

1 文献综述

国内本科院校在政策的引导下开始应用型转型的探索,经知网文献检索,应用型转型的话题自1996年被学者提出,2005年数量增多,截止到目前已有2395篇相关文献。近几年,城建类高校也紧随步伐开始了应用型的转型,以下主要从城建类高校和经管类学院两个角度进行转型文献研究。

(1)关于城建类高校的转型研究。朱光(2013)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例进行应用型转型的分析,提出应用型大学应该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培养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复合型师资队伍[1];连瑞瑞、肖峻峰(2018)、程建华(2019)分别以安徽建筑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安全工程专业、法治专业为研究对象,以适应国家、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为目标,提出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必要性[2-4];吴亚男(2010)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从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起,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各专业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加强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对土建类专业进行全面的转型[5]。

(2)关于经管类学院应用型转型的研究。李海波(2020)通过文献检索和实际调研,认为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符合应用型培养要求和规律的课程是应用型转型的根本[6];方昌敢(2020)认为对于应用型本科经管学院而言,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7];谢明磊(2020)对现有专业群的文献进行了罗列分析,构建了有普适意义的专业群体系框架,对经管类的应用型转型提供了具体的思路[8]。

从文献的梳理情况来看,城建类高校的经管类学院应用型转型相关文献鲜少;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三方面,且大多文献是以某专业为例,没有进行整体性比较。因此,本文先对全国9所城建类本科高校进行选取,以其经管类学院作为具体分析对象,对其开设专业、师资力量、课程体系方面总结分析,以期能全面了解城建类高校的经管类学院转型发展现状,为接下来城建类高校经管类学院的转型提供有益的路径。

2 城建类高校的经管类学院应用型转型现状

城市建设领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两大行业。建筑业是专门从事土木工程、房屋建设和设备安装以及工程勘察设计等工作,通过这些建设工程对城市进行改造的行业;房地产业则是专门进行房地产投资、开发、经营、管理、服务的行业,属于第三产业;两个行业作为不可或缺的物质生产部门,与人们的基础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逐渐形成国家发展的两大经济支柱。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一直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其中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截止到2019年,建筑业与房地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增加值的比重从6%增加到了14%;接下来的规划安排中,城市建设领域仍旧占据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建设领域的市场对只有高素质高学历要求的管理类人才需求逐渐趋向饱和,根据经管类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和政府指导,城建类高校基于各自发展现状,致力形成经管类多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应用型转型的最终目标。

2.1 样本选取

参考2020年高考网[9],目前我国明确属于城建类的本科高校一共有9所,包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吉林建筑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南城建学院。按地域划分,华北地区有3所(北京建筑大学、天津城建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东北地区有2所(沈阳建筑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华东地区有2所(山东建筑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华中地区有1所(河南城建学院),西北地区有1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2 城建类高校的经管类学院应用型转型研究

(1)开设专业。从9所高校经管类学院的开设专业来看,每个学校几乎都开设了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和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造价专业属于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专业的相关知识开设在会计学的专业中;北京建筑大学作为北京唯一一所以城建类为主的建筑大学,它开设了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没有开设房地产专业。应用型的专业应该符合社会需求和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要求、岗位设置以及人才需求等各方面来开设。除了这三个作为城市建筑行业所需的基础专业,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以对接社会为目标,致力开设符合该行业发展全产业链的专业(表1)。

表1 城建类高校经管类学院开设专业

(2)师资力量。通过各高校官网的学院信息对9所高校的经管类学院进行师资力量分析(表2)(师资力量只计算专任教师,其他职位未计算在内),了解到北京建筑大学在实施专业转型时加大了师资配比,在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排第一;其次山东建筑大学、天津城建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的博士占比都达到了50%以上。应用型转型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师资力量,师资队伍的合理建设可以从源头上解决学生实践技能不足的问题。应用型下的师资队伍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掌握应用型知识的传授方法,具备充足的实践经验和应用型研究的能力,因此加大“双师型”教师占比对学院应用型转型有较大的促进。

表2 城建类高校经管类学院师资力量

(3)课程体系设置。在课程体系方面,9所高校的经管类学院都强调了理论知识和能力并重的理念,如天津城建大学经管学院始终将课程体系优化工作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秉承先进的办学理念,适时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课程之间的逻辑衔接,形成清晰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建成一批具有特色、体系合理的优质课程。应用型为主的课程体系,不是以基础理论为重点,而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开展应用研究、拓展技术应用。因此各高校课程体系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着手,以专业岗位作为出发点,培养方案从学术型转向应用型,逐渐与相关产业需求进行对接(表3)。

3 结论和建议

转型改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虽然国内有关城建类高校经管类学院的应用型转型研究和建设内容相对较少,但可以明确的是应用型的转型不仅要保留最初教学方式的可取之处,还要顺应社会趋势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对城建类高校经管类学院的应用型转型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是我们下一步要研究的重点。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1)转型定位明确。从9所学校的经管类学院服务面向和转型定位来看,多数以服务于当地和全国经济为宗旨,面向国家建筑行业,培养厚基础、高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管理人才。但是每个学校的资源和条件都是不同的,并非所有学校的经管类学院都可以按照政策规定培养出符合要求的学生,进行目标中的转型。所以不同高校的学院要根据自身条件结合社会行业的需求,构建与学校相匹配的培养体系,进行与自身相符合的目标明确的应用型转型。

(2)课程设置贴合地区经济发展与实践,及时利用资源。应用型的经管类人才更强调社会实践性,课程设置要摒弃最初把重点放在课堂上的理论灌输的缺点,更多的是将课堂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设置理论课程平台和实践教学课程平台。且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时代,很多知识可以从网络上获取,比如北京建筑大学经管学院除了线下的课程,还利用慕课软件进行课程的上传学习,同时开通虚拟云实验室,合理的利用资源对课程进行安排,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构建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突出转型后实践能力的培养。

(3)师资团队转变培养理念,提高综合能力。如今互联网的普及为城建类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未知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要随之转变,适应社会的整体变化。师资队伍在做出引进和调整时,结合各自的培养方案、网络信息、学习平台等资源,对教师进行校外企业的短修或长期培训,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不定期的邀请著名专家、建筑行业精英开展讲座,实时地了解行业现状,紧随社会发展的脚步。整体提高教师团队的综合实力,是应用型转型成功的重要一步。

猜你喜欢

经管类城建应用型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隧道股份城建置业瑞创谷
城建档案工作要为城市建设与发展服务
城建工程管理中如何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信息化建设的创新与城建档案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