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技术教育与后进生转化措施分析

2022-03-02

新课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后进生劳动班级

王 霞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东四沟小学,甘肃 金昌)

根据当前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将更重视对后进生的转化,使学生可以全面综合发展。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文将详细论述劳动技术教育与后进生转化措施的分析。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将重心放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其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一项带有普遍性、长期性的工作。

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教师需要有效落实素质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工作中,树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重要的观念。因此教师将通过劳动技术教育在班级内开展实践教学,寻找适合班级的劳动教育内容,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一、后进生

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观念进行详细分析,一般会将“后进生”定义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主要是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打开,大脑处于沉睡的状态,对学习没有兴趣,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消极并且思想迟钝等特征。第二种是学生在不良的成长环境下,比如家庭的关系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创伤,学生的思想以及世界观将会被扭曲,不利于学生学习。最后一种是学生具有先天性的疾病。下面教师将通过劳动技术教育,促使学生学习的态度进行转变,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1]。

二、劳动技术教育中促进后进生转化的有效措施

(一)给予无限的鼓励与赞美

根据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班级内的后进生在劳动活动中表现基本都非常积极。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中,后进生具有不怕苦、不怕累并且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与在课堂学习时的状态有着天壤之别。并且通过教师对这类学生的家长进行调查了解到,学生其实也存在许多不一样的闪光点,可能是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强,又或者是帮助家长完成家务,去田间进行生产劳动。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在劳动技术学习中并不如这些后进生,教师可将其视为是暂时的沉睡,可以通过对学生有效的鼓励与支持,将学生身上的优势充分彰显出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进而在学习中找回自我。在教师的不断肯定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学生的内心深处着手,不断启发学生沉睡的思想与大脑[2]。

(二)开展劳动实践学习

劳动技术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其教学的主要意义就是不但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劳动观念,同时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劳动兴趣、劳动习惯以及技能的培养。因为劳动技能教育与学生所学习的文化课之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在进行劳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将脏活、累活交给后进生,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并且可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个人魅力来感染学生,关注后进生的劳动状态,使学生可以积极投入到实践活动中[3]。

(三)建立后进生劳动档案

学生的劳动实践是在学校生活的一种体验,对学生后续成长有一定的帮助。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后进生可能认为是痛苦的。但是通过记录后进生的劳动过程并形成档案,将会让其记住在校园中的快乐时光,同时也是教师促进后进生转化的关键举措。教师在带领后进生一起参与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应当挖掘学生身上存在的优势并且详细记录,让后进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关注的目光,监督后进生改进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而实现自我提升。作为教学的科任老师,应当发挥自己的职责,向班主任进行反馈,使班主任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后进生的学习动态,为后续的学习教育提供有效依据,同时有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实现高效教育课堂。

(四)分享收获喜悦

在劳动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将会深刻体会到劳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生看到硕果累累的果实之后,将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所以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进行庆功活动,并且邀请一位后进生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在劳动过程中的体会与经验。后进生也将体会到收获赞扬与成就的快感,使后进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4]。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为了促进后进生转化,应当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与劳动技能教育完美结合,使后进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发挥自己的特长,收获到教师的鼓励与表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在文化学习上也有一定程度的进步,实现转化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后进生劳动班级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班级“四小怪”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班级英雄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