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2022-03-02刘彩霞

新课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理念生活

刘彩霞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南路小学,甘肃 兰州)

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念,与新课标理念一致,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差异化教学,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意义很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运用新教育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新教育理念重视差异化教学,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借助新教育理念,组织好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而运用新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向高阶发展。

一、渗透新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新教育理念非常重视师生关系的改善。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是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体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是一种对立关系,老师只管教,学生被动学,这种状态下不可能出现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且日常教学中,师生对话交流比较少。在新教育理念下,师生关系完全得到了改善,师生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课堂民主气氛比较浓,师生互动非常多,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学习,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率也高。

比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相关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对之前学习的图形的面积公式进行回忆,然后引导学生借助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最后,运用这一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学生适度的表扬和奖励,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立足个体发展,渗透生活体验

新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实际体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积极渗透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以促进知识的内化,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在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水电费、话费、利息等进行运算,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加深对数量知识的认知,在提高数学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再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可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事物中存在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是什么,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重视差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成长的环境不同,接受的知识有别,在认知能力上存在差异,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这种差异,实施好差异化教学,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帮助。这就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备好学情,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对数学知识把握的程度,然后因材施教,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相关内容时,教师先全面把握学情,对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摸底,然后根据学生的差异调整教学内容,落实不同的教学目标。如有些学生完全不明白“角”的概念,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和生活实例,形象化地向他们介绍相关知识;有些学生对角的类型区别不清,可一一带领他们认识生活中实物的直角、锐角等,通过这样的差异化教学,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再如,学习“位置”相关内容时,因为小学生还不具备抽象思维,三维空间概念很差,关于位置理解不到位,这时教师可指定学生站在某一处作为参照物,然后分组让学生一一辨别自己所处的位置,搞清楚自己和他人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明白,由于所处的位置不相同,所以形成的位置关系也不一样。这样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复杂内容简单化,降低了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新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理念生活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